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跟老子的境界 从“以德报怨”就能看出 两者有差距

时间:2014-10-30

否定的原因主要是,如果别人以怨对我,我以德而回报,那么别人以德对我,该如何回报呢?下面就详细的为大家讲解一下,老子与孔子的观点,到底哪方面有所

提示:本文共有 15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孔子跟老子的境界,从“以德报怨”就能看出,两者有差距

今天主要为大家分享一下,孔子所说的“以德报怨”,跟老子说的“报怨以德”,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从这两个词,可以大概看出,两者意思相同,但是老子所说的观点是比较肯定,孔子所说的有一些否定。否定的原因主要是,如果别人以怨对我,我以德而回报,那么别人以德对我,该如何回报呢?下面就详细的为大家讲解一下,老子与孔子的观点,到底哪方面有所不同?

其实根据我的研究,发现孔子的观点,跟现在社会主流观点相似,根据现在情况,只要一说到“以德报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迂腐,主要的想法为,别人已经侵犯我们的家园,难道还要做到以德报怨嘛?一直备受欺负,还要大度忍让他人吗?如果别人挑衅,还要默默无闻吗?在很多人看来,以德报怨就是软弱,跟无能的表现。还有人说,这完全是封建社会,用来对百姓洗脑的一种词汇,有不少名家,认为道教的思想,属于“龟缩哲学”。

这是在我个人看来,中间肯定会有很多误解,首先“德”并不是忍让,也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从老子说过一句话,是:“慈,故能勇,以战则胜,以守则固”,意思就是,无论打与守,都要点到为止,不需要充当什么滥好人。“慈”可以看作为守护,不是一味的忍让,一直退避放弃抵抗,这种不是慈,更不属于德的范围。

单凭“以德报怨”的“报”字来看,不能单方面的理解为回报,其实这里面还有制服和处置的意思,通过字形来分析,“报”的左边是刑具,右边是手抓人,有种惩罚的意思。有很多名家讲解,“报怨”的意思,类似于制服判决。

当了解报的含义,我们就可以明白“以德报怨”,其实用自己的德行,来去压制那些做事过分的人。并不是忍让跟软弱,也不是那种冤冤相报的感觉,其实这种说法更符合于,古人的智慧。其实细看《道德经》,我们就应该能明白,晟敏并不是很赞成“和怨”的行为,不是让人们忍气吞声。《道德经》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从字面上看,一个真正的善者,他对任何人都是以善待之,并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对人对事都很坦诚,这样的话怎么能引起别人的怨恨呢。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有道的人行,跟那些没有道德的人行事,风格肯定是不一样的,说话办事方法也是不一样。只要平时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基本上就不会招来仇怨,因为我们为人处事特别和善,别人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老子的“报怨以德”,大致的含义是,无论你对我怎么样?我都会用我自己的方法,来向你解释和解答,让你改变做法。个人以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德行”,因为这种德,不会因为人的不同,而去改变的,对待万物万事,都是一个心态,一种做事方法。无论别人怎么对待,都非常的心地善良,特别和谐的去说,用自己身上的德行,去感化别人,看起来有种渡人的意思。

所以孔子说的“以德报怨”,从中可以看出,有了很明显的分化,有种看人做事说话的意思,没有那种大无畏,一切众生皆平等的感觉。所以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孔子的“德”,跟老子的“德”,并不是在一个层次上。一种是用来交换,像商品一样,另一种是用来见证自己的德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在现实社会中,“以德报怨”经常被人用来抨击,其实归根结底,主要是现在的人比较浮躁,很多都是活在名利场,再加上竞争很激烈,往往真正的“德”被忽略掉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他们的脑子里面,都是有一颗利益之心,做什么都要“必争”,其实这种的含义,就是互相侵犯,只有把你打下去,我才能站起来。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根本连一点品德都没有,又怎么能说“以德报怨”?

所以说做不到,自然觉得“以德报怨”属于软弱,自然而然会选择攻击别人,这是从本质上面,慢慢的去曲解古人的意思。所以从上面分析的,老子的境界要比孔子略高一筹,不过这只是单方面,最终还要专业人士评说才行。今天的分享就先说到这里,如果您对“以德报怨”跟“报怨以德”,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进行讨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跟老子的境界 从“以德报怨”就能看出 两者有差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同为思想家 孔子和老子谁的思想境界更高?仅用一句话便可分高下

同为思想家 孔子和老子谁的思想境界更高?仅用一句话便可分高下

孔子,老子,主张,思想,创始人,思想境界,看法,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儒家,以德报德,局面,学识,思想家,春秋时期,核心,统治者,答案,道德经,问题,这句话,道家学派,于老子,仁斯,子曰,屈伸,成龙,高邈,三生万物,章里

2012-01-30 #小故事

道家老子以德报怨 儒家孔子以直报怨

道家老子以德报怨 儒家孔子以直报怨

老子,孔子,道德经,层次,说法,论语,主张,以德报德,报怨,重点,孔子说,以德报怨,以直报怨,凡夫俗子,万物,人生,关系,圣人,对方,孩子,差别,方式,方向,生命,民众,白话,行为,规律,道理,道德

2020-07-17 #故事阅读

老子的“报怨以德?”和孔子的“以德报怨”有区别吗?

老子的“报怨以德?”和孔子的“以德报怨”有区别吗?

老子,道德经,契约,孔子,安可,报怨以德,司契,司彻,以德报怨,章里,代表,善人,圣人,暗喻,天道,意思,比喻,特点,道德,来说明,大小多少,意思是,子之意,易知,莫能知,莫能行,上德,乱说,主张,图案

2010-01-03 #故事大全

老子说:以德报怨 用真心去感化他人。孔子说:以德报德 以怨报怨。二位圣人谁说的更

老子说:以德报怨 用真心去感化他人。孔子说:以德报德 以怨报怨。二位圣人谁说的更

孔子,小时,问题,服务,以德报怨,和公,家人,买菜,休息时间,人们,以德报德,俗话,天时,拉琴,思想,恶有恶报,时代,洗菜,洗碗,民风,涮锅,锻练,身体,老子,现象,结论,能感,论断,不包括,为什么说

2020-07-17 #长篇故事

孔子太冤枉了!“以德报怨”这句话其实不是孔子说的!

孔子太冤枉了!“以德报怨”这句话其实不是孔子说的!

孔子,以德报怨,思想,这句话,以直报怨,恩德,是非,耳光,打一个,有人问,子曰,太熟悉,家和,古人,以德报德,主张,不义,世间,原意,儒家思想,佛家,原文,发自内心,基督教,圣经,因缘,境界,忍辱,思想境界,恩怨分明

2016-09-08 #故事阅读

关于报仇这件事 你听老子 孔子还是孟子的?

关于报仇这件事 你听老子 孔子还是孟子的?

士兵,楚国,梁国,宋就,善行,孔子,范雎,以德报怨,主张,人家,嫌怨,恶行,老子,观点,以直报怨,刘向,子为君,孟子,张复,得多,比丘,梁楚,瓜比,马师,魏人,梁王,一大,一顿饭,丞相,仇敌

2019-10-03 #故事会

孔子不赞成以德报怨

孔子不赞成以德报怨

孔子,少正卯,恩德,以怨报怨,以直报怨,人人,世界,理想,孔子说,以德报怨,仁德,子曰,耶稣,越积越,鲁国大,司寇,原文,以德报德,五大,天下,子贡,普通人,才能,理由,权柄,老子,竞争对手,社会,纠正错误,罪状

2020-07-17 #长篇故事

孔子的千古奇冤 以德报怨!

孔子的千古奇冤 以德报怨!

孔子,主角,儒家,思想,汉武帝,老子,以德报怨,学说,世人,光环,利益,反派,恩德,恶行,报怨,老大,统治者,绵羊,行为,不可以,怎么可能,这句话,任侠,各代,子曰,白给,中不,古装剧,剧情,一身

2007-05-1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