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考研故事分享:因为兴趣 他们直面挑战 毅然选择跨专业读研!

时间:2014-11-13

说真的,决定的时候我挺怕的,因为我觉得我身边的同学都没有这样过,大家还是按部就班地继续学自己的专业

提示:本文共有 37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改变需要勇气。“说真的,决定的时候我挺怕的,因为我觉得我身边的同学都没有这样过,大家还是按部就班地继续学自己的专业。”周莹莹谈到当初转专业时的心情。跨专业学习的同学不多,选择到生态学专业的更少,即使做出了选择,她依旧会怀疑自己选择了一条未知的道路。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怀揣勇气,重新起航。

因为喜欢,一直坚持

周莹莹一直喜欢植物,爱好自然。在本科期间,虽然专业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但经常参加有关环保、自然教育等有关的公益活动,还经常去蹭资环学院的生态学相关课程。“我在那里认识的同学,比本专业的还多。”

“转学生态学的过程,可以说是缘分与幸运兼顾的过程”。在大三决定未来方向的岔路口,何去何从也成为她苦恼的事情,大三上的寒假,习惯利用假期去做志愿者的她,像往常一样申请了重庆自然介公益中心的志愿者活动,由于人数限制未被入选,但却使她偶然发现了版纳植物园在招聘科研志愿者。

那时的她,尽管知道自己喜欢植物,却不确定当兴趣变为主业之后,自己是否还能一直把这种喜欢坚持下去。“我并不讨厌原来的专业,只是更喜欢学生态而已”,她说。带着疑惑,她申请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研志愿者,并认识了和她来自同一个大学、同一个学院和专业,也是在研究生期间从新能源转到生态学,并留在中科院从事科研工作的林老师。

“认识林老师是缘分,也是我的幸运”,短短12天版纳园科研志愿者工作经历,让她明确了跨专业考生态学的目标。大四期间,准备考研的她幸运地获得了保研名额。为了提前接触生态学研究,她参与了林老师的中国科学院科教协同与创新项目,并到与林老师有合作的南京理工大学学习了一个多月,跟着林老师完成毕业设计。现在,林老师成为了她的导师。

新学期开始,在全球变化生态学课上老师直接讲文献的案例。“我没有相关的系统全面的基础,当时一听就懵了,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所以刚开始上课就一直很痛苦。”两个月的研究生生活后,她开始逐渐适应新的思维方式,“尽管有时还是会苦恼,以平常心面对就好”。

现在她追求着喜欢的东西,温和而骄傲,“自从我做出这个选择之后,我变得更开朗了,爱笑爱分享,一路上都有着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现在我可以确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了。”她回顾跨专业的经历,不禁恍然一笑。“一路走过来,都蛮幸运。”

周莹莹

杨毅喜欢做与自然接触的事情,本科他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时,发现自己并不擅长比较微观、抽象的东西。于是在大三的暑假,他决心从事自己喜欢的生态学。后来经过2个月的积极备考,他如愿以偿到国科大学习生态学专业。不过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到西双版纳。

本科期间,对昆虫感兴趣的他在图书馆淘到一本《森林冠层节肢动物》,作者之一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李枢强先生,“那时觉得挺有意思”。2017年6月,他本科一毕业就去联系李研究员,希望参与这方面的野外工作。他的愿望很快得以实现。9月他便前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采集动植物近半个月,度过了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第一次科研生活,期间他采集蜘蛛,见识到热带不一样的景观和生物类群。

他考虑不能一毕业就做生态学方面的工作,就在朋友推荐下联系了致力于东南亚蝙蝠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Alice Hughes。2018年的1月到4月,他待在景观生态组,跑了云南的17个地方。他们事先通过卫星找到大致的喀斯特地貌,再驱车询问当地人,寻找那些偏僻的山洞,带着网去抓蝙蝠,采集蝙蝠的DNA、毛发,记录途中见到的各种变化。“那一段时间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光,有很多故事。”他说。

在版纳植物园的时光促使他选择考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谈及长远规划,“前途比较渺茫,自己也不太清楚。”尽管他也不清楚未来的方向,但他依旧积极投入每天的课程学习当中。

杨毅

多次尝试,选择所爱

当闫海江开始思考“到底要走哪一条路”时,他的步调发生了改变。他本科是基础医学院医学实验专业,在经过医学院学习生活后,不想成为一名基础医学科研人员的他开始思考人生,认为心理学可能会给一个答案,于是修读了心理学双学位。经过长达两年的思考,他在保研前决定转读国科大心理学研究生。

医学实验注重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实验技术的掌握,而心理学是掌握各个领域、各个流派的基本理论建构以及其相关研究内容。两者有很多的交叉领域,现代的基础心理学研究,强调心理活动实现的物质基础神经科学,这与医学上的神经科学有很大的交集,但两者强调的内容又有不同,心理学注重算法、编码、功能层,医学注重分子、器质结构层。

随着在国科大的学习,闫海江对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心理学是对行为、认知过程等的描述、概括、解释和预测,依靠心理学尚做不到完全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但其可以帮助理解隐藏在人类认知和行为背后的东西。

过去,他经历了了解自己、了解专业本身、了解导师、找领域外的好友老及师父母沟通、确定想法,听从内心。现在他计划:“在心理学相关领域实践和积累,找到想要研究的方向,能做出一些成绩,有计划出国深入学习。”

闫海江

郭晗从通信工程专业到传播学,从工科到文科,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变化。通信工程专业可以分成数学基本知识、通信领域基本理论和程序语言学习三大部分,传播学既包括新闻实务方面的技能学习,也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我觉得两个专业之间跨度比较大,除基本知识不同外,思维和表达上也不相同。理工科的思维和表达是直线的,答案是唯一的,文科需要上下左右转360度来思考和表达,而且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在原专业学习过程中,她慢慢发现对通信工程并不感兴趣,反而在加入的校青年报社社团中找到方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足的朋友,于是产生了换到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想法,然后开始准备跨考传播学专业。她谈到:“选择国科大,是因为国科大的传播学是科学传播,不至于完全放弃原专业知识。”进入实际学习后,一开始她面临巨大的压力,大密度课程应接不暇,在讨论课上不知所措,知识的空白急需填补,思维上的转变也迫在眉睫。现在的她,每天都紧锣密鼓,每天都很充实。尽管成长的过程有些漫长偶尔还会苦闷,但至少每天都在进步。

“我没有想太远的东西,我觉得做好当下手中的事情,在往前走的过程中,路会自己铺开。”大半个学期的摸爬滚打后,她感慨,“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一个专业是什么样的,多问问学长学姐。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决定了就全力以赴”。

郭晗

接受挑战,再次开始

易伟灿:“说起自己来国科大换专业的经历,不得不说这是种阴差阳错的缘分。”他是一名化学工程的学生,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科目,而本科是生物工程,主修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科目。

他听了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过程所”)的宣讲之后,脑海中生出了一个想法“我要成为一名过程所的研究生。”最初,他申请过程所夏令营,得到优秀营员称号,但未能通过模拟面试。不甘心的他在九月推免复试时,再一次选择生物医药方向,面试结束后接到通知,专业是化学工程。他说:“当时面对新专业,自己思索纠结了很久。因为小时候的我就有想当科学家的理想,今后打算在中科院读博,之后从事科研或教育方面的工作。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挑战新专业的学习,最后决定转专业。”

平时,他会和班级上一直学习本专业的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在熟悉研一生活之后,出于想利用好学校丰富的科研资源补充知识、提升能力,他还加入乒乓球球协会,经常和会友切磋,认识到很多专业的同学,参加化工学院举办的乒乓球比赛,曾获得男单、混双的冠军。

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转专业后可以更精彩。”

易伟灿

在曹旭栋的眼中,“跨专业是一个新的起点,但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掉本科所学的专业。”他目前研究生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深入研究AI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本科是自动化专业,主要学习控制科学与工程,嵌入式开发,最优化控制策略等自动化控制技术。

他最终做转专业的决定,离不开导师的鼓励。保研对专业的选择空间比较大,当时的他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本计划更多地考虑本专业,于是将简历投向了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令他意外的是,他不仅收到了导师回复的邮件,还鼓励他关注新专业。但是,面对新的专业,他还是不敢做决定。直到后来参观实验室的环境、查了很多资料,又考虑到学科发展,最终选择了目前所学的专业。

现在,他需要掌握的知识十分有挑战性,但同时又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体会到AI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带来的巨大优越性。他说:“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去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让自己积累更多知识。”

现在,他会从安全的角度看待信息时代,对时代有不同的见解。以后,会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关注学科最新的进展。

他认为:“喜欢的专业,以及想要从事的行业或领域,能在研究生阶段进行接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握机会,下定决心就坚持向前走,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曹旭栋

无论是长久坚持的热爱,还是妙不可言地结缘,转专业的学子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在国科大迎来新的生活。诚然,跨专业需要慎重,但也无需恐惧,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便是求学路上最大的幸运。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运动鞋 观微之光,可明远方 文字/晁歌 陈艳欣 摄影/彭潇珂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美编/缑晓萌 责编/夏承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考研故事分享:因为兴趣 他们直面挑战 毅然选择跨专业读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是因为喜欢才跨吗?这4点道尽跨考生的心理!

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是因为喜欢才跨吗?这4点道尽跨考生的心理!

专业,同学,跨专业,读研,学历,时候,文学,研究生,工作,小水,考生,非常喜欢,原因,兴趣爱好,高薪,就算是,很多同学,所以就,这条路,就达,只为了,人选,互联网,余地,冷门,医疗卫生,大学,基础,学生,心理

2018-01-06 #故事大全

考研成功故事与启示——跨考学姐历尽坎坷终成正果

考研成功故事与启示——跨考学姐历尽坎坷终成正果

学姐,专业课,院校,本科,机会,南方科技大学,心态,时间,科研,高校教师,同学,过程,成绩,时候,深圳,结果,读研,青岛,考试,每一次,调整好,这么多,压力,名额,可能性,备考,夏令营,学生,学校,实力

2008-07-11 #短篇故事

学霸故事:为追寻兴趣 他2次转专业 3次换方向 跨专业直博清华!

学霸故事:为追寻兴趣 他2次转专业 3次换方向 跨专业直博清华!

李想,信息,专业,东大,大一,学分,成绩,项目,学院,奖项,方向,竞赛,考试,清华大学,对自己,专利,交通,使命,基础,外校,大学,时间,理工科,课程,领域,活动,孩子们,清华,计算机系统结构,交通学院

2009-05-11 #短篇故事

太励志了:民办大学校园主持“大神”跨专业考取双一流大学研究生

太励志了:民办大学校园主持“大神”跨专业考取双一流大学研究生

跨专业,专业,学校,备考,同学,方向,时间,大赛,外国语学院,资源,过程,我想要,三等奖,专业课,商务英语,兴趣,建议,择校,晚会,英语,证书,衣服,难度,同时要,新闻与传播,汉学院,徐玉,劳逸结,曾荣,朱瑶

2017-07-31 #短篇故事

从昆曲转行演员 李沁酷我音乐《榜样阅读》揭秘跨行背后的故事

从昆曲转行演员 李沁酷我音乐《榜样阅读》揭秘跨行背后的故事

李沁,昆曲,青年,榜样,演员,角色,杨开慧,戏曲,天赋,类节目,舞台,节目,过程,挑战,表演,不同的人,不断地,中坦,薛宝钗,一职,得越,专场,专业训练,中国,少儿,中国青年报,人生,常怀,心路,才华

2007-01-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第一次写英文文章 我都经历了些什么?

第一次写英文文章 我都经历了些什么?

英文,问题,思维,感觉,文章,时候,老板,中文,初稿,想法,版本,结果,领域,充满了,天之,张和,新知识,否定了,任务,保持良好,前方,基础,跨专业,读研,实验室,建议,心情,心态,总会,意见

2014-09-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考研故事:勤奋 自律 努力…他以410高分跨专业考研成功!

考研故事:勤奋 自律 努力…他以410高分跨专业考研成功!

王邦,体育,梦想,跨专业,事情,故事,知识,老师,娱乐,何方,南京工业大学,专业,一面,体育新闻,决心,前方,原声,宿舍,成功者,总成绩,方向,特点,篮球队,纪录片,运动员,青年,传播,直播,不断地,从小就

2017-02-22 #经典故事

考研故事分享:从长江大学跨专业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一定要自信!

考研故事分享:从长江大学跨专业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一定要自信!

阶段,专业,时候,行业,个阶段,基础,政治,状态,目标,英语,跨专业,建议,方向,李洋,你已经,因为是,不一样,理想,专业课,人生,体系,做题,思想,单词,学校,想法,所处,措施,文科,方面

2009-08-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