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意识流小说阅读文学巨著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故事梗概与写作

时间:2014-11-23

不仅读了一遍还想读,而且第二遍第三遍我还是会像第一遍那样认真不跳跃地慢阅读

提示:本文共有 49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可以说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是我不自觉地要重复慢阅读的第一本书,而且确实读了一遍还想读。不仅读了一遍还想读,而且第二遍第三遍我还是会像第一遍那样认真不跳跃地慢阅读。我想这是福克纳写作功底深厚,具有魔力性的一种最直接和最无形的表现。之前卡夫卡的普鲁斯特的詹姆斯.乔伊斯的塞万提斯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等作家的著作,我会阅读会重复阅读,但是我自己有意识的来重复阅读的。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自觉重复慢阅读的仅仅非福克纳莫属,或许是我个人的阅读偏见但福克纳绝对是一位有才华有创新能力的伟大作家。他的《喧哗与骚动》不仅有全能式视角,也有第一人称自我介绍自我剖析自我阐述自我揭露。故事安排按人物的所想所见所做挨个介绍,虽然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各个人物叙述的内容都紧密相关。虽然看似故事发生的时间有点乱,但实际上是各个事件的相互衔接和映衬。 书中故事的发生日期也不是随意写的,都是和《圣经》里的故事时间相平衡寓意故意这样安排的,所谓的以典故寓意书中人物故事。《尤利西斯》也是这样安排的,套用荷马史诗的那个《奥德修纪》。

书中大量运用意识流写作方法,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上来先说一下人物内心活动与意识流的三大不同之处: 一 、它们仿佛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忖”之类的引导语;二、它们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跃到另一思想活动,不必有逻辑,也不必顺时序;三、除了正常的思想活动之外,它们也包括潜意识、下意识这一类的意识活动。这样明显的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尤其是第一遍阅读时。有些书就是需要重复读,慢慢读,我觉得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绝对属于慢慢重复阅读类型。重复阅读我并没有感觉到乏味,第一遍阅读估计我自己的重心都放在了故事情节中;第二遍阅读虽然感觉和第一遍没多大区别,可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你不自觉地都分的清清楚楚了。当然第一遍阅读虽然懂了大概意思,但是晕乎乎的,一涉及到意识流时,我总跟不上人物思想活动的节奏。为啥,怎么回事,这哪和哪啊?自己心里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第二遍基本没问题了,感觉书中的人物我已经熟悉了,比如班吉,恩他是个大傻子三十三岁了,改过名字毛莱、班吉、班吉明都是他的称谓。他爱姐姐凯蒂,凯蒂的一举一动影响着他的情绪。他爱火光,他爱那片牧场。他能通过味觉感知很多东西,比如亲人的死亡;又比如他能感知到凯蒂的纯洁与否,他有自己的体会感悟。有时候傻子就有凡人所没有的一些能力。

班吉这一章的意识流运用超级多,他一会儿想到凯蒂小时候的一些情形,一会儿想到他奶奶去世时发生的各种事情,一会儿又想起他父亲去世时的场景,一会儿回到当前他生日的情形,一会儿又回到他改名当天的事情,一会儿又想起凯蒂结婚时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了昆丁自杀时的情形,一会儿又联想起他们家老黑奴去世时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凯蒂婚后生下了私生女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他扒在门槛上看女学生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他被拉进医院做阉割手术时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凯蒂和男人乱交往时的情形,一会儿又描写当前的小昆丁、杰生、黑人女佣迪尔西、黑人小子勒斯特(他主要陪班吉玩,他才14岁班吉33岁)等。当前回忆意识流不停的交叉描写,但每次出现意识流描写都是因为班吉看到了当前的人或物,或听到了和过去相关的语言等,仔细阅读还是能区分出他的意识流和什么事件什么人物有关的。其实描写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琐碎。但就是让我读的着迷,读的上瘾,读的津津有味。

陪伴班吉的开始是威尔许,只要出现威尔许的名字,一般都是回忆的最早发生的事情。凯蒂、杰生小时候,奶奶去世和改名。再往后陪伴班吉的就是T.P,一般就是凯蒂大点了,开始交往男朋友的一些事情和班吉的感受、表现等。当前陪伴班吉的就是勒斯特黑小子,他挺狡猾爱在班吉面前刷小聪明。有时候班吉哭闹吼叫他烦班吉了就故意整班吉。

班吉的母亲自称是大家闺秀,骄傲到以班吉丢人。怎么着班吉也是她的儿子啊!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是伟大的!他母亲以杰生为骄傲为依靠,可杰生是福克纳塑造的最最坏的一个人物形象(我只能说福克纳太善良了,杰生虽然讨厌但我觉得根本称不上多么的可恶,毕竟现实中比杰生可恶的人多多了,后面再来详细聊杰生及我个人对杰生这个人物的具体感受和看法)非常的讽刺。

班吉的父亲一肚子文化,可是个大酒鬼。有自己的工作也从来不去打理,整天喝酒,给昆丁灌输悲观的观念。导致昆丁最后自杀。凯蒂觉得昆丁是骨子里向往死亡崇拜死亡,可凯蒂依然爱昆丁。这两个兄妹真是非常个性的人物形象。昆丁其实并不是真爱凯蒂,他恨她。她只是他们家族纯洁荣耀的象征而已。随着一个家族的衰落,自尊心超强的人受不了这个残酷的衰败现实。根据福克纳的后记描述,让我觉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应该是福克纳通过他们家族真实故事的改编而塑造的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他很客观而全面的记录和创造了家族的历史。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人物最终还是写作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我宁可喜欢这个傻班吉也不喜欢作者推崇的凯蒂啊。虽然凯蒂很善良,但她为什么必须堕落而且她自己从小就知道自己必须堕落呢?我的理解唯一能解释清楚的就是福克纳把凯蒂化身为他们家族旺盛时的一种荣誉,而家族衰败已即成事实所以必须这么来塑造凯蒂。凯蒂确实非常善良,尤其是描写她作为一个母亲,无法见到小昆丁,可她想尽一切办法为小昆丁提供她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条件。从这点来讲,杰生确实可恶。杰生自私吞并了原本该属于小昆丁的一大笔生活费。

主要人物还有黑人女佣迪尔西,福克纳是根据他们家的真实女佣来写的迪尔西。所以他在迪尔西身上不惜赞美的语句,杰生最敬佩和害怕的人也是迪尔西。迪尔西老了,行动缓慢。作为女佣杰生有理由觉得她不合格,说句无情的话,出了钱当然可以请一位能干的佣人。毕竟是资格很老的佣人了,迪尔西有很多时候和杰生说话毫不客气,也是因为迪尔西看出了杰生要挟凯蒂的阴谋。迪尔西对待班吉特别有爱有耐心,这点我是非常感动和认可的。她比班吉妈妈都伟大。可如果我是主人,有佣人那样不客气的和我说话,说实在的我肯定会反感会发火的。虽然杰生母亲还在,应该是他母亲当家,可毕竟整个家庭的负担都落到杰生一个人身上,他再坏,可他毕竟在努力赚钱养家糊口。或许正是这一点,更凸出了福克纳的文学写作功底深厚吧?文学作品中一个真正的坏人绝不是浑身没一点优点的人。

第二章主要描写昆丁自杀前后的一些事情。描写手法都是一样的,意识流,都是自我第一人称视角描写的。家里卖掉了班吉喜欢的那片牧场让昆丁上哈佛和作为凯蒂的嫁妆。昆丁人挺好的很善良,也很有思想。他一会儿想到的是凯蒂与男友乱来怀孕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他得知凯蒂怀孕后与父亲之间的对话,一会儿又想起收到凯蒂结婚请帖的情形,一会儿想起凯蒂失身后全家人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他与凯蒂男友单独会面的情形,一会儿又写他要自杀前的准备活动,一会儿又写他回想起他和同学打架时的情形,一会儿又写他在准备自杀当天发生的事情,一会儿也描写了他回忆起父母吵架时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母亲夸赞杰生的情形,一会儿又写自己与凯蒂在凯蒂婚前聊天的情形,一会儿又想起班吉在凯蒂失身时哭闹的情形,一会儿又描写了他与小女伙伴们玩耍,一会儿又写当前昆丁与他的朋友吉拉德打架的场景。当然时序也不是这样来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联想起其他琐碎相关的事。昆丁也注定了会选择自杀,他要上完你一年大学再自杀。因为他交了学费,他原本还计划向父亲承认凯蒂是和他乱伦的,然后用学费做费用带凯蒂逃离凯蒂失身的混乱世界,凯蒂不同意。昆丁根本不是想和凯蒂发生关系,他不爱她的肉体他们是亲兄妹。在昆丁看来凯蒂就是他们家族荣誉的象征,凯蒂失身就等于毁灭了他们家族的荣誉。而凯蒂明知道昆丁这样想,她却好不在乎自己的贞洁。小说终归是小说啊,作者或许是根据真实人物突发奇想而塑造的这样一个个不平常的人物形象吧。像昆丁和凯蒂这样特殊的人物我觉得只有置身于作者想传达的整个家族背景下才会产生这么极端有点畸形的人物吧。原本我是那么欣赏和喜欢昆丁的智慧和善良的,他选择了自杀。大好青春,大好前途就这样断送了,我深觉可惜。作者带我入坑了。我动感情了。作者胜利了。在这通篇的氛围里,昆丁只能这样塑造,只能走向死亡。他那样的敏感,那样的有自尊心。

描写昆丁的章节中,昆丁在自杀前买面包时遇到一个意大利的小姑娘的故事给我印象极深刻。他怜悯小姑娘,他给她面包吃,陪她找回家的路。小姑娘只有眼神诉说,没有一句言语。昆丁辛辛苦苦陪伴她,帮她找回家的路。结果却被他哥哥诬告诱奸幼女罪,昆丁止不住大笑,无奈而自觉的缴了罚款给小女孩的哥哥。昆丁虽然被误会被罚款,他只疯狂的大笑,没有一点气愤解释清楚了依然默默缴了罚款。我认为这也是昆丁这个人物超出凡人的优秀品质。我反正做不到,如果我那样善良好心做好事却被那样对待我会被气个半死的。需要大大的提高和修炼啊。

还有一个小故事,就是带小女孩回家的路上遇见几个钓鱼的小男孩的故事。几个小男孩为了钓到那个老鳟鱼而阐发的一些有趣的言论,没人能钓到那条鱼而都想钓到。有人说谁能钓到那条鱼奖励一个价值25美元的鱼竿,每个男孩都想象自己真的钓到了那条鱼。有的说我才不要那个鱼竿呢,我要那马车。我会把鱼竿卖掉买那个马车,在哪哪买什么什么样的马车,说的好像他已经钓到了那条鱼必须买那样奢华的马车。有的说鱼竿根本卖不到25美元,又一个说你还根本没钓到那鱼呢。争执的多么激烈好像那第一个男孩真真切切的已经钓到那条鱼似的。那鱼早游走了呢。我们在生活中也确实会这样,为那子虚乌有的事或人争执的面红耳赤甚至导致大打出手呢。昆丁给几个男孩的告诫是你们别去钓那鱼,让它自由自在的游多好。

第三章是描写杰生的,凯蒂的老公本来答应婚后帮杰生在银行找一份工作的,可婚后没多久就离婚了,当然银行工作的事就泡汤了。此后杰生就记恨在心。在凯蒂失身后生下了小昆丁,母亲不再认凯蒂。但是他们接受了养小昆丁,杰生也记恨起小昆丁,而且从凯蒂寄给小昆丁的生活费里私自扣除了总计近4000。迪尔西照看小昆丁,她爱护和保护小昆丁。迪尔西猜到了杰生克扣小昆丁的钱,觉得小昆丁的堕落和出走都是杰生逼迫的。小昆丁最后确实偷走了杰生自己省吃俭用的3000加上克扣原本属于她的4000共计7000块钱。小昆丁并没想到杰生会藏在屋里那么多钱,偷到钱后和一个犯过重婚罪的男人逃跑了从此杳无音信。杰生在得知自己被小昆丁偷走了所有的积蓄后,他想到的是复仇并不是特别在意具体的钱数。他早就把那笔钱和丢失的银行职位画等号了,他是想报复凯蒂让他失去了银行职位。这该怎么理解呢,就像守财奴钱不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花的钱,只是一种感觉喜好符号而已了。

杰生在发现自己的钱被小昆丁偷后失去了理智,警察长知道那笔钱是属于小昆丁的,现在被小昆丁偷走,杰生又只是猜测没有证据,警察不管。可以想象杰生得多么气愤多么疯狂,他开车去找那个和小昆丁一起逃跑的戏子,他并不认识戏子。他脑子里只想他必须先看到戏子和小昆丁,就像着了魔,脑子不会再转弯。他见到戏班子上去就追问根本无辜和不知情的人,结果差点闹出人命来。杰生还经常头疼,失去理智又那么疯狂的人是非常危险的。最后他放弃了追小昆丁,其实他只是想复仇而已也不见得就是为了追回那被偷去的钱。毕竟那钱里有4000原本就是属于小昆丁的,他也担心小昆丁盘问出真相来。作恶心虚啊。

杰生在没追到小昆丁的情况下找人帮他开车送回了家,还算幸运他没死。他把车停广场那看见了勒斯特故意从左边往右边赶马车去墓地,班吉习惯了从右往左,见方向不对就大吼大叫。杰生非常气愤打了勒斯特让他赶紧把班吉拉回家,有一个傻弟弟杰生感到丢人。其实我觉得这点有点可以理解杰生的呢。人之常情,谁都爱面子有自尊心吧,更何况捷普生家的人都自尊心超强呢。

小昆丁逃跑后、母亲去世后,迪尔西失去了两大臂膀,杰生把班吉送去了疯人院,开除了迪尔西。杰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班吉爱的凯蒂并没有消失他对姐姐没什么记忆,他爱的光还在,他爱的牧场正如他的姐姐凯蒂他没什么记忆了,他只觉得若有所失。对于班吉有一种悲又有一种幸福复杂的感受。看个人如何理解了。我觉得班吉也挺幸福的。什么都拥有又什么都没有。

福克纳的作品不是故事吸引我,他对人物心里刻画非常细致入微。描写真实、生动。每个人物都非常饱满真实个性,客观陈述,不明做判断又给出了无比明确的思想倾向。崇尚人人平等。崇尚真善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意识流小说阅读文学巨著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故事梗概与写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抓住这3个点 你将终身受益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抓住这3个点 你将终身受益

小说,读者,人物,故事,作者,开篇,意识流,第三人称,创作,一本小说,作家,叙述者,地点,讲故事,主题,开头,小说家,第一人称,能力,耐尔,风格,亚诺,主角,冰块,内容,声音,想法,技巧,方式,百年孤独

2011-05-03 #短篇故事

《豪夫童话》在线阅读 威廉·豪夫

《豪夫童话》在线阅读 威廉·豪夫

童话,豪夫,威廉,德国,影响,亚历山,萨尔,主要包括,冷酷的心,小穆,作者,商队,大主教,奴隶,小说,情节,故事,欧洲,矮子,英国人,读者,鼻儿,广泛流传,小酒店,浪漫主义作家,威廉·豪夫,奥拉夫,安徒生,托尔金,法吉玛

2020-08-27 #故事阅读

名著故事梗概:《名利场》威廉·萨克雷

名著故事梗概:《名利场》威廉·萨克雷

米利亚,乔治,利亚,爱米,罗登,赛特,克劳莱,乔斯,夏泼,奥斯本,家庭教师,上尉,命运,姑姑,小姐,爵士,脸蛋儿,老小,生活,平克顿,万英,保爱,多爱,小爱,洪亮,艾米,在她,女子学校,大眼睛,好朋友

2020-07-13 #故事阅读

平凡的世界故事梗概最好200字以下

平凡的世界故事梗概最好200字以下

创作,社会,小说,平凡的世界,各阶层,普通人,现实主义,资料,80年代,孙少平,中国作家,大时代,与此相反,中国,人生,纠葛,安和,全书,传统,体验生活,历史进程,参考资料,城乡,形象,形式,挫折,意识流,技巧,批评家,报纸

2020-07-07 #故事大全

跟着美国总统读书: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夏季阅读清单

跟着美国总统读书:奥巴马和特朗普的夏季阅读清单

V.S.,特朗普,奥巴马,小说,总统,福克纳,作者,回忆录,政治,故事,新书,清单,美国,影响,生活,政治和,是一本,之光,克林顿,唐纳德·特朗普,哈里斯,塔拉,塔亚,奥巴,奈保尔,希拉里,新地,昂达,汉斯,比斯

2013-01-29 #经典故事

余华小说《活着》阅读推荐 故事梗概及心得

余华小说《活着》阅读推荐 故事梗概及心得

富贵,余华,观点,家珍,日子,老婆,老牛,苦难,萨特,一家人,丈人,小说,凤霞,孩子,故事,作者,儿子,哑巴,女儿,故事梗概,心得,爸爸,苦日子,生活,一点也,善与恶,天之,地主,一家,一个男孩

2013-11-25 #长篇故事

余华小说《活着》阅读推荐 故事梗概及心得

余华小说《活着》阅读推荐 故事梗概及心得

富贵,余华,观点,家珍,日子,老婆,老牛,苦难,萨特,一家人,丈人,小说,凤霞,孩子,故事,作者,儿子,哑巴,女儿,故事梗概,心得,爸爸,苦日子,生活,一点也,善与恶,天之,地主,一家,一个男孩

2007-10-31 #长篇故事

余华小说《活着》阅读推荐 故事梗概及心得

余华小说《活着》阅读推荐 故事梗概及心得

富贵,余华,家珍,观点,老婆,老牛,苦难,萨特,一家人,丈人,凤霞,孩子,故事,日子,苦日子,作者,儿子,哑巴,女儿,爸爸,生活,一点也,善与恶,天之,地主,作家,一家,一个男孩,世界,个人

2019-05-1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