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诸葛三兄弟分投三国 是兄弟失和 还是诸葛家族早有预谋?

时间:2014-12-04

此话不错,人的志向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从史册上来看,诸葛三兄弟全都出仕为官,诸葛亮主内政,诸葛瑾、诸葛诞主谋将和前锋

提示:本文共有 15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提起诸葛亮,大家都会记得罗贯中《三国演义》中那个“决胜千里之外”的卧龙,那么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为孙权门下,从弟诸葛诞在曹魏做将军,诸葛三兄弟分投三国,各为其主,又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要说了,人各有志。此话不错,人的志向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从史册上来看,诸葛三兄弟全都出仕为官,诸葛亮主内政,诸葛瑾、诸葛诞主谋将和前锋。即使三人同为一主,也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他们兄弟三人却为何各自挑选了不同的主公呢?

公元192年,诸葛亮12岁时,诸葛瑾19岁,这一年他们的父亲诸葛硅去世;两年后,叔父诸葛玄收养了诸葛亮及其弟妹,兄长诸葛谨则是带着继母去江东讨生活去了。从诸葛瑾自述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江东的生活比较清苦,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执政的时候,孙权的姊婿在曲阿这个地方,向诸葛瑾请教问题以后,觉得他才能出众,于是把他举荐给孙权,与鲁肃等人一起为孙权效力。从此青云直上,深受孙权信任,吕蒙病逝后,诸葛瑾代吕蒙做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谨官拜大将军、宣城侯。

当然,作为一块原本就应该会发光的金子,不在老家呆着也不投靠亲戚,难道不是证明他自己原本就想进入到东吴麾下吗?后来显露才能吸引孙权,孙权对诸葛瑾有知遇之恩,后来又一直器重他,诸葛瑾面对弟弟诸葛亮的劝说仍然坚持不改换门庭也就很正常了。

诸葛瑾虽然建安五年才算安定下来,但诸葛亮在叔父死后,宁愿去投奔荆州刘表,也没有去投奔自己的大哥,莫非不是同母所生,感情失和?历史上对此没有记载,毕竟只有正妻才能上族谱,儿子什么的后世考证者几乎都只知其父,不知其母。

再来看诸葛诞,他是诸葛玄的儿子,最开始被任命为荥阳令,魏明帝时几番起降,曹芳继位后才起复出任扬州刺史,做了昭武将军;打了几场胜仗后,做了有封地三千五百户的高平侯,转任征东大将军;到司马昭执掌政权时,司马氏兄弟擅权,诸葛诞不满于此,于是发动叛变据守寿春,最后兵败身死。

诸葛诞居然没有跟着他曾经做过豫章太守的亲爹一起为吴国效力,反而投靠了魏国,会不会是父亲诸葛玄的意见?诸葛瑾19岁时死了爹,21岁时才“赴江东”,中间这两年难道是在和叔父探讨学问?或许在此期间叔侄二人也对天下大势做了分析,这才决定让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如果是这样的话,诸葛家恐怕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不想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那究竟是兄弟失和还是诸葛家的预谋呢?

这一点从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吴王孙权抗曹可以看出来,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俩即便有嫌隙,也不至于使诸葛亮携弟妹宁投刘表不奔长兄。更何况诸葛亮到底是感动于刘备礼贤下士,不得已而出仕,还是原本就选中了刘备,刻意造势吸引刘备前来“三顾茅庐”,这两个观点一直颇有争议。

“不求闻达于诸侯”显然是自谦之词,诸葛亮并没有这句话所表现的那样高风亮节。如果真是不求闻达而隐居,交好的友人即便不全是同为隐居的高士,也不该几乎全是入世为官并且颇具盛名的臣子。诸葛亮并非单纯的隐居,他的志向也无法被当时的普通民众所理解。整日里“好为梁父吟”,在隐居的村落中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这都不说,自比为管仲、乐毅,还和崔州平和徐庶这些人结交,在他们面前彰显自己的才干,怕不是想借自古以来的隐士名声,达到不显而显的目的吧。露才而寻求主公,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俩的手段都十分相似,不过诸葛亮显然更加沉得住气一些,不过也有人说是巧合,认为前两次刘备来访的时候,童子所说诸葛亮不在家并非托词。

不过诸葛亮出山后,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虽然为刘备出谋划策期间,曾经因为兄长诸葛瑾的关系受到过质疑,但最终到了白帝城托孤时,诸葛亮的威信还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就这样,诸葛三兄弟各自在效力的政治集团中,达到了自己的权力巅峰,诸葛家族也足以告慰先祖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诸葛三兄弟分投三国 是兄弟失和 还是诸葛家族早有预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为何诸葛亮三兄弟 会分别投效魏蜀吴三国?足见诸葛家族大智慧!

为何诸葛亮三兄弟 会分别投效魏蜀吴三国?足见诸葛家族大智慧!

家族,诸葛亮,子弟,司马懿,效力,做法,大权,才能,投效,荀氏,阵营,风险,曹操,魏蜀吴,所以说,诸葛家族,三兄弟,君王,地位,官拜,抱负,发展,投资,为正,冠盖,吴蜀,孙权,子都,曹氏,荆襄

2014-02-09 #短篇故事

诸葛三兄弟为何称“龙虎狗”?他们分事三国 真是家族刻意安排?

诸葛三兄弟为何称“龙虎狗”?他们分事三国 真是家族刻意安排?

诸葛,诸葛瑾,诸葛诞,诸葛亮,刘表,荆州,司马徽,三兄弟,孙权,诸葛家族,士族,诸葛玄,女儿,豪门,司马,东吴,家族,政治,江东,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庞山民,庞统,蒯祺,龙虎狗,诸葛丰,贾充,黄承彦,那一年

2013-10-07 #小故事

为何诸葛家族的三兄弟 分别投奔了魏蜀吴?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为何诸葛家族的三兄弟 分别投奔了魏蜀吴?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诸葛亮,刘备,诸葛家族,诸葛,司马家族,家族,汉室,身份,诸葛瑾,军阀,时候,利益,国家,天下,弟弟,政治,蜀国,刘禅,刘家,魏蜀吴,三兄弟,三国演义,农民,假设,大家族,擅权,的哥,荆州,遗产,都安

2010-06-21 #故事会

三国时期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会效力不同势力?这是大家族生存之道

三国时期为什么诸葛亮三兄弟会效力不同势力?这是大家族生存之道

势力,世家,家族,兄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诸葛家族,三兄弟,后代,君主,刘备,刘备刚,司马懿,司马朗,孙吴,袁绍,诸葛,大将军,下原,位置,全国,前程,原因,历史,情况,战死沙场,权力,筹码,王权

2014-12-24 #经典故事

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是被逼无奈 还是早有预谋?

诸葛亮为何要挥泪斩马谡?是被逼无奈 还是早有预谋?

诸葛亮,马谡,街亭,原因,向朗,蜀国,北伐,蜀汉,大军,姜维,诸葛,斩马谡,逃兵,刘备,军队,军令状,大忌,战场,方面,时候,汉室,私利,过程,错误,回转,不是因为,关羽,司马懿,曹军,葛亮

2012-05-09 #故事会

诸葛亮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忠魏蜀吴三国?他们在布置一盘弥天大局?

诸葛亮三兄弟为何分别效忠魏蜀吴三国?他们在布置一盘弥天大局?

刘备,诸葛亮,家庭,诸葛,三兄弟,司马,兄弟,忠心耿耿,于魏国,孙武,司空,司马朗,曹家,诸葛生,一主,三家人,懿和,第一时间,军师,一团糟,个人,东西,主人,优势,数人,家族,分支,宰相,原因,命运

2009-02-04 #经典故事

诸葛亮三兄弟为何在魏蜀吴三国任职?事先有商量好?各自目的不同

诸葛亮三兄弟为何在魏蜀吴三国任职?事先有商量好?各自目的不同

诸葛亮,诸葛瑾,刘备,诸葛诞,东吴,季汉,诸葛,孙权,时候,叔叔,诸葛玄,三国志,儿子,刘表,琅邪,诸葛家族,关系,帝国,弟弟,诸葛均,诸葛丰后,诸葛恪,黄月英,两个人,御史中丞,仕途,兄弟,农家乐,原因,地位

2016-08-05 #故事会

三国时代的诸葛家族有多牛?

三国时代的诸葛家族有多牛?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诸葛诞,蜀国,诸葛,八阵图,刘备,曹丕,三国演义,吴国,效力,父子,诸葛瞻,刘禅,孙权,诸葛京,三兄弟,三国时期,东吴,将军,魏国,夏侯玄,赵心,邓艾,作者,后主,姐姐,孙子,弟弟

2018-06-1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