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武汉拟将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清零 请心疼心疼那些医务工作者

时间:2014-12-05

近日,小编看到一则令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武汉市委书记: 11日武汉拟将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清零 关注新冠肺炎 10日,湖北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

提示:本文共有 27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相信大家每天也都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吧,很显然这次病毒疫情的持续时间已经是非常长的了,已经二十多天了,在这里小编还是要对所有的读者说:安全防疫,科学防疫,积极锻炼,乐观生活。

近日,小编看到一则令人欣喜若狂的好消息:

武汉市委书记:【#11日武汉拟将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清零#】#关注新冠肺炎#

10日,湖北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对于疑似患者是不是已检测完毕?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介绍,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加快检测效率,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做到。疑似患者检测,我们的目标是到明天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的清零。

可能许多读者会认为不过是完成疑似患者的检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意味着有办法消灭病毒了,但是小编可以给各位读者细细分析一下:

完成疑似患者的检测意味着武汉近万的疑似患者将被彻底划分为确诊患者以及不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而被确诊的患者将会被隔离,不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将会安全地解除隔离,届时,武汉所剩下的将会是健康的群众,那么武汉的社会状况以及经济状况也必将恢复正常。

虽说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特效药能够治疗,但是从武汉市的这则消息也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的雾霾正在逐渐散去,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在此次冠状病毒的斗争中正一步步地占据上风。

尽管如此,但很多人还是表示了对马书记这条消息的担心:

如果说11日能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清零,那么医护工作者的压力该多大啊,如果说武汉市政府这次下达的只是一条指令,那么武汉市那么多病毒检测的工作者们将需要夜以继日的工作,顶着巨大的压力。

其次这条消息下面还有很多人质疑是不是政府为了数字的清零而清零,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

当然,对此小编也不能妄加评论,毕竟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因为在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还是国家出头来帮我们解决难题。

就目前从小编身边的状况来看,政府对于疫情的控制还是很尽心尽责的,因为小编现在的村头都能设有检测点,村里的干部也都能家家户户宣传到位。

小编相信我们所生活的国家是对我们负责的,因为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一员,正如电影《战狼2》里面的那样,如果发生意外,中国护照将会成为你生存的保障。

目前,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的论文发表。

论文中,钟南山院士团队对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

24天,整整比原来的14天延长了接近一倍,不得不说,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是真的顽强,并且能隐藏。

可能许多读者眼看着14天期限即将到来,对于外面的世界也是望眼欲穿,幻想着等这次疫情过去,一定要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与曾经的那些好朋友们不醉不归。

但是钟南山院士的此次发文,再次打破了我们的美好幻想,所以我们还是继续床--厕所--厨房--沙发--床的一日游生活吧,因为钟南山院士说不能动,那我们一定不能动。

这不由得让小编想起了2003年的SARS疫情,那时候小编还正处于“玩不够”的年纪,对于什么是SARS毫无概念,照样每天吃喝玩乐,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那时候的学校并没有停课,小编还在每天继续上着学,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啊。

即便此次疫情的致死率并没有那年的SARS高,但是也已经突破了千人,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还是什么原因,小编如今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看看疫情的数字变化,看到数字变化并不大才能够放下心来。

虽说此前专家也曾出来辟谣:板蓝根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并没有作用。

但是小编这里还是可以看到每天都有去医院买板蓝根的,但是结果都是一样:

没有!!!脱销!!!

小编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症状与感冒相似,很多人买板蓝根不是为了防病毒而是为了防感冒,因为症状实在是太过于相似,即便是普通感冒也能够把人搞得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所以在这里小编一定要提醒各位读者,心态很重要,经过长时间的“家里蹲”,想必很多孩子已经待不住,甚至很多成年人的心态也已经接近崩溃了吧,孩子不听话,父母不听话,不把病毒当回事,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吧。

那么如何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时期稳住自己的心态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非表示,情绪是身体对环境的反应,分为正面、负面,正面情绪对身体有正面影响,负面情绪有负面影响。正面情绪可以去体验和回味,负面情绪则要让它尽快过去。

在疫情扩散快的情况下,人们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在所难免,适度紧张也能激发人的自我保护。“情绪来自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人类的祖先如果感受到天敌就会紧张,同时也会激发人的力量。”

罗非说,“就好像遇到老虎,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但这种情绪一般几分钟就解决了。如果陷入持续紧张,就说明这个反应已经不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持续恐慌中的过度反应。

这样的情况会产生继发的一系列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变化,影响身体状况,免疫力降低。正常的战斗通常都不会持久,人也不应该长期处在高度紧张中。”

接纳改变

疫情的持续存在会令我们处在“应激”的状态里,而上述的改变都是我们应激的表现。我们在疫情中会发生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这是我们的身体在为压力做准备,以帮助我们更好应对压力的表现,而不是意味着我们是脆弱的、有错的。

更好地与情绪共处

接纳改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接纳我们自己的情绪变化。在疫情的压力下,我们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情绪变化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

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当我们以前面对压力时,使用了哪些情绪应对方法。如果现在依然有用,那么可以继续使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

试着合理地宣泄情绪,如做一些室内运动、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和焦虑,然后把这张纸撕掉。

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我们要尽量避免只会一味嘲笑自己、否认自己的担心和焦虑、批评自己的人。

先照顾好自己,这个时候,我们要先缓解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恢复、更好地帮助其他人。

行动策略

行动上,我们可以尝试在目前的混乱中,找回原来的生活节奏,制定像原先生活节奏的计划,并去执行它们,以获得稳定感和掌控感。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进行身体劳动和其他具体工作,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如室内运动、做家务等。

总之情绪是一切生活动力来源的根本,没有了情绪,也就没有了活下去的目标与动力,不管在座的各位是宝妈还是宝爸,都是一个家庭的精神与经济支柱,如果家里有一两个娃,我们更应该挺住,虽然目前病毒还处在蔓延的过程中,但是我们为了孩子,一定要积极向前,而不是自暴自弃,失去对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信心。

好了,抗击新型肺炎任重而道远,毕竟病毒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存在三十多亿年了,人类与之相比就像是地球上的一个匆匆过客,所以不要太过于消极,相信自己,相信政府,更要相信国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汉拟将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清零 请心疼心疼那些医务工作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位武汉医生的呼吁

一位武汉医生的呼吁

疫情,隔离,医生,患者,肺炎,病例,山东省,北京,家庭,武汉,疑似,症状,病人,检测,家庭聚集性,余人,钟南山,人和,发热门诊,最前线,典型,全省,中央,专家,全市,同事,原则,医学观察,北京市,勤洗手

2016-07-12 #故事大全

安徽巢湖:“清零”背后故事

安徽巢湖:“清零”背后故事

防控,医院,疫情,患者,发热门诊,人员,工作,肺炎,一线,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全院,家属,物资,科室,医务人员,口罩,预检,24小时,护理部,隔离,医疗救治,安徽省,党委,医务部,巢湖,志愿者,疑似,病区,设备

2019-09-24 #短篇故事

新视界|武汉故事!纪录片《好久不见 武汉》拍摄纪实

新视界|武汉故事!纪录片《好久不见 武汉》拍摄纪实

武汉,竹内,疫情,武汉人,图说,城市,经历,中国,长江,亮仔,二姨,南京,团队,外地人,李杰,阿浩,龚胜,核酸检测,纪录片,外国人,导演,日本,护士,清零,邻居,公司,生活,日料店,主人公,事情

2010-04-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滨州新冠疫情中患者从“疑似”到“确诊”的背后

揭秘:滨州新冠疫情中患者从“疑似”到“确诊”的背后

患者,检测,张丽芳,颜伟,疫情,滨州,防护服,实验室,阳性,实验,市疾控中心,和同事,同事,时间,工作人员,核酸检测,专家组,标本,首例,卫健,孙辉,邹平,第一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名患者,多小时,微生物检测,人员,党员,惠民县

2012-08-16 #长篇故事

“新冠”疫情下的武汉风景美如画 湖北真正清零指日可待

“新冠”疫情下的武汉风景美如画 湖北真正清零指日可待

清零,白衣天使,武汉,志坚,确诊病例,百花香,万物,人心,吟颂,病例,湖北,归期,春色,春意,满园,磐石,美如画,输入性病例,迎春来,随风起舞,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前花,武汉东湖,荷兰,媒体报道,全世界,人民,中景,先生

2019-07-02 #故事大全

疫情的特殊记忆:宅家 隔离 核检 有人线上为患者做心理疏导 有人封城前奔赴武汉推

疫情的特殊记忆:宅家 隔离 核检 有人线上为患者做心理疏导 有人封城前奔赴武汉推

疫情,医院,唐伟,武汉,患者,口罩,王济,心理医生,核酸检测,公司,检测,北京,电话,程骏,设备,华夏时报,互联网医疗,急救中心,消毒设备,人们,互联网,记者,行业,防护服,需求,服务,中国,人员,仪器,平台

2008-02-22 #小故事

五大战役猛烈开火 抗疫总攻已经打响(武汉)

五大战役猛烈开火 抗疫总攻已经打响(武汉)

清零,防控,医院,山头,志愿者,歼灭战,湖北,疑似,英雄,阻击战,武汉保卫战,病毒,疫情,中央,三军,主阵地,兄弟姐妹,亲人,保安,人员,信号弹,全员,党员干部,力量,内防,全国,冲锋号,军令状,四类人,处方

2008-06-25 #故事大全

南京金域检测中心最美“逆行者”两个孩子的母亲临危受命驰援武汉雷神山

南京金域检测中心最美“逆行者”两个孩子的母亲临危受命驰援武汉雷神山

金域,魏俊,雷神山,检验科,疫情,医院,武汉,曹绍,南京,妈妈,实验室,父母,工作,一线,丈夫,人员,室主,患者,岗位,标本,血液,职责,见证,防护服,项目,检测,人来说,小女儿,明魏,医护人员

2016-06-2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