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冬至:一个被现代人忽略的传统节日 在古代可老热闹了!

时间:2014-12-13

如今的冬至在人们眼中只是一个节气,并不是特别的重视,但是在古代,曾经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们对冬至那可是相当的看重

提示:本文共有 19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冬至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为何古人很重视?

著名的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如果换成我们中国本土语言习惯,那必然会是:冬至都到了,春节也不会远了。

如今的冬至在人们眼中只是一个节气,并不是特别的重视,但是在古代,曾经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们对冬至那可是相当的看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冬至的历史故事!

冬至也被称为数九、冬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更是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古人以二十四节气来决定农耕事项,农业在古代是重中之重,故而古人对其十分看重。冬至之后,不久就是中华人民最重视的春节,冬至也因此被称为“亚岁”,冬至预示着新的一年的来临,对于人们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不仅如此,冬至日也被古人作为祭祖之日,古人重视宗族礼法,对祭祖事宜更是重视异常。三牲之礼、三茶五酒这样隆重的祭祀仪典也让冬至这个节气的地位水涨船高,因此还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由于冬至的重大意义,终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也都会回家一同祭祖,这也让冬至平添了团圆、圆满的氛围。

没有娱乐节目的冬至,都是耍流氓!

冬至时节,万物蛰伏,骑马打猎、踏青游玩是不大可能,但是古人也用自己的智慧给自己的冬至节气创造了乐趣。

比如说“数九”,这是古人发明出的游戏,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听爷爷奶奶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这个就是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九九歌,老辈农村人基本都会背,这个九,就是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数九天为一个九,从“一九”一直数到“九九”,一共八十一天。

除此之外还有“消寒图”,这也是古人消磨时间的一种游戏,玩法很简单,就是在一张图画一个大的九宫格,在大的九宫格中的每个格中再画一个小的九宫格,这一张纸上就有一共八十一个小格子。

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也说:“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每一天都在小格子中写个字、画个符号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八十一天之后,消寒图就完成了。

很多人感觉,这也没看出来多有意思啊!其实是不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没有现在这些手机、电脑,尤其是北方地区,每到冬天的时候就没有活干,整天猫在家里,因此只能想到这种娱乐方式了。

古人冬至时都吃啥?为何北方流行“好吃不如饺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中华儿女都很注重“食”之一道,不仅吃的精致,而且花样还多。

不同地区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南方地区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遵循古时祭祖祭神的习俗,祈求平安,苏州人吃冬至团、福建人做米圆、潮汕人吃冬节丸,至于为什么都是圆的,应该是取团圆之意。

客家族的族人认为冬至这一天的水味道最醇厚,因此他们总会在这一天酿酒,这个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客家人的一种传统;

四川地区的百姓通常会在冬至这天吃羊肉、喝羊肉汤,他们认为羊肉补肝明目、温补脾胃,最适合在冬日里吃了。杭州地区的人们往往会在冬至这天吃年糕,寓意着年年长高,这种习俗从清朝时期流传至今,表现了人们吉祥如意的愿望。

作为一个东北人,东北人在冬至这天通常都会吃饺子,大概很多地方也是这种风俗习惯,毕竟有一句话叫做“好吃不如饺子”。

话说这个传统还与著名的医圣张仲景有关,传说张仲景在返乡途中看见北方的百姓在寒冬中受冻,连耳朵都被冻伤了。

张仲景看见百姓们受冻心中不忍,便用羊肉和可以驱寒暖身的药材做馅,用面皮将它们包起来,包出来一种很像耳朵面食,张仲景将这个药叫作“驱寒娇耳汤”,并且免费赠与百姓。从此之后,北方的人们就会在冬至这一天做驱寒娇耳汤,这也就是后来的饺子。

关于冬至的历史典故,你知道哪些?

在冬至时,有着“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习惯,而冬至这一天吃馄饨则与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有关系。

传说在吴越相争之后,越王勾践战败,成为吴王夫差的奴仆。为了迷惑夫差,美女西施被送到吴国,成为了夫差的宠妃。

冬至这日西施做了带馅的面食送给吴王夫差品尝,吴王很高兴,问西施这是什么食物?西施说这是馄饨,其实是暗指吴王夫差混沌糊涂,是个昏君。后来,冬至吃馄饨这个传统就流传下来了。

南方地区有些人会在冬至时节吃赤豆饭,目的是为了驱赶疫鬼。传说从前有个共工氏,他的儿子十分不争气,作恶多端,惹得人们怨声载道。

他在冬至这天死去了,变成了疫鬼,骚扰附近百姓。但是赤豆正是这疫鬼的克星,于是在冬至这天,百姓们都做赤豆饭。为的就是驱除疫鬼,祈求健康。

冬至作为古人十分看重的节日,在今天虽然不如当初那样受人重视,但是仍然很受人们喜爱。还是有很多人会遵从传统习俗庆祝冬至,但是也有许多的年轻人,对冬至等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于不屑一顾。

如今的中国逐渐国际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属于我们的独特的传统文化。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冬至:一个被现代人忽略的传统节日 在古代可老热闹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绘本欣赏:《中国记忆  传统节日》之冬至节一

绘本欣赏:《中国记忆  传统节日》之冬至节一

爷爷,耳朵,张仲景,馄饨,羊肉,药材,晏阳,这一天,馄饨侯,吃饺子,医圣,节气,阳气,吃馄饨,小晏阳,有纪,那才,茶吧,一大,两耳,人们,冬至节,农谚,农历,传说,味儿,北半球,受冷,吉日,天地

2011-08-29 #故事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冬至TXT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绘本·冬至TXT

故事,赵春秀,中国传统节日,作品,安城,电子书,作者,版权,小树林,书友,好书,作家,原作者,原版,漫画,文字,本站,网友,首发站,交流,服务,为您提供,对我们,请多多,网友上传,请各位,请及时,通知我,及时处理,引人入胜

2020-06-25 #长篇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 这些充满“年味”的过冬习俗 你知道多少?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 这些充满“年味”的过冬习俗 你知道多少?

节日,习惯,我国,中华民族,习俗,吃饺子,汤圆,到来,年年,古人,特点,江南地区,说法,饺子,在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这一天,伏阳,唐宋清,成汤,方都,杜甫,汤圆成,黄钟,手工制作,就有了,二十四节气,一线,一带

2020-05-06 #故事会

在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喝一碗甜蜜的米酒 送别即将过去的一年

在中国传统节日冬至 喝一碗甜蜜的米酒 送别即将过去的一年

时间,糯米,灶膛,热气,美食,酒酿,锅巴,酿酒,另一种,有些地方,子都,边淋,一锅,大铁锅,好一,好的,盖上,里一,一段时间,上香,东汉时期,丝都,日子,大地,传统,人们,仙气,会用,做法,光泽

2010-12-10 #故事阅读

冬至 我国的传统节日 那些鲜为人知的民俗 都有哪些讲究呢?

冬至 我国的传统节日 那些鲜为人知的民俗 都有哪些讲究呢?

风俗,农村人,城里人,老辈,这一天,坟上,传统节日,祖先,农村,天晴,年糕,炕上,道理,生活,一般都,有些地方,杀年猪,年年,在农村,不一样,好的,都会,二十四节气,一家人,下雨天,习惯,个人,乡邻,亡灵,作用

2019-04-24 #故事会

冬至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看湖南通道侗族人民过得超热闹

冬至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看湖南通道侗族人民过得超热闹

侗族,通道,农历,时候,人民,主人家,侗家人,怀化,旧岁,糍粑,湖南,美食,终末,节日,到来,篝火晚会,被认为是,萨玛,萨岁坛,谷丰登,嘎多,新鲜猪肉,亲友,事务,主料,一大,侗寨,信仰,保护神,六畜兴旺

2016-04-24 #经典故事

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节日,文化,传统节日,价值,现代化,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代表,传统,和文,存续,形式,情感,民族性,符号,活动,生产,季羡林,赵明,艾叶,和精,短评作者,中华民族,人们,中国,代人,价值观,时代,味道,充分发挥

2019-07-05 #长篇故事

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发掘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节日,文化,传统节日,价值,现代化,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代表,传统,和文,存续,形式,情感,民族性,符号,活动,生产,赵明,季羡林,艾叶,和精,作者,中华民族,人们,中国,代人,价值观,伦理,美好生活,时代

2007-10-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