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和初中数学的区别在哪?六年级学生应该做哪些准备?

时间:2014-12-15

新的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即将有一批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初中,开启新的学生生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今天跟孩子们以及各位家长来聊一聊小学和初中在数

提示:本文共有 24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新的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即将有一批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初中,开启新的学生生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今天跟孩子们以及各位家长来聊一聊小学和初中在数学方面有哪些不同,以及我们在六年级时应该做哪些准备。

一、知识体量的不同,节奏更快。

我们不说太远,就以初一课本为例,孩子和家长们可以拿一本初一的数学课本和六年级的课本做一下比较,首先可以看到厚度就差很多,而里边的字体大小也有差距,这就意味着初中的课本知识量要大很多。而一学期的时长还是那么长,这就意味着学习节奏的加快。

并且,由于有中考的要求,很多学校三年的课程会尽量加快进度,以留出更长的总复习时间。

对很多孩子来讲,一学期要学习和消化更多新的知识,需要尽快适应,跟上节奏。

二、小学是力保下限,初中更注重拓展上限。

虽然说,小学和初中都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小学的主要目的更多是为了保下限,也就是说让最差的那个孩子也能掌握小学的基本知识,完成小学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的课程设置、授课节奏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学会。

而初中的教育开始有了培优的诉求,各个学校心照不宣的都会有一些升学的目标,比如,一个班有多少个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全市或全区前多少名的学生我们学校占多少,中考状元是不是我们学校或者我们班的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或多或少会使教学节奏倾向于一些学习中上等的同学,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中上等的同学听懂了,学会了为主。对于成绩比较差,接受比较慢的同学一定要努力跟上。像小学那样哄着你,等着你的学习节奏可能就不会再有了,所以初中一定要建立起自律的学习习惯。

三、学习内容的不同

1.从数到式、从算数到方程和函数思维。

小学数学比较基础,我们在六年的学习当中,前三年主要是在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后三年开始逐渐学习运算技巧和更多的数字类型。

而初中数学主要是用字母代数的运算,由数字的计算变成字母和代数式的计算,尤其是引入负数、绝对值、幂运算、公式等计算技巧后,孩子们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小学时期,计算能力偏弱的孩子这一缺点将会被放大,很多孩子开始写不完作业,考试答不完卷子,这需要我们提前做准备。

另外,方程和函数的思想,将成为初中数学的主要解题工具,这对一些人是好事,但对于习惯了小学绕逻辑思考的孩子是一个挑战,很多孩子不知道设谁为未知数,找不到等量关系,这个也需要我们在升入初中之前去多加练习。

2.初中的所有理科更接近半文半理。

我们在小学学习数学的时候,很少需要我们去背一些公式,或者是记一些模型,应用题一般也不会太长。但是到了初中,我们在学习所有理科的时候更需要我们有一些文科的功底。

(1)公式、模型需要记忆,需要背诵能力和技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孩子说没有解题思路,肚子里没东西,怎么会有解题思路呢?所以初中的数学、物理、化学,有很多公式和模型需要我们记住,这个需要大家的背诵能力和技巧。

(2)题干会变得比较长,需要快速有效的阅读能力。

初中的很多大题题干部分会比较长,阅读能力差的孩子常常是读了后边忘前边,这个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训练。

(3)解题需要比较好的逻辑和表述能力。

我们很多数学题需要根据定理来写证明步骤,这一点就需要孩子们有比较清晰的条理,先证什么,怎么建立联系,不写重复的步骤,把整个过程条理清晰的表述出来。

3.得几何者得天下。

四、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同

初中阶段,很多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性格上开始变得叛逆。加上学业上的压力,学校排榜后带给孩子们的心理变化等等。家长们会突然觉得以前的沟通方式不起作用了,这个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切勿简单粗暴的对待。

那么对于这么多不同,孩子和家长们应该怎么应对?现阶段该做哪些努力呢?

一、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来我想写的是改变学习习惯,可是我发现很多孩子并没有学习习惯。

小学的课程比较简单,所以很多孩子并没有学会如何记笔记、如何复习、预习、整理错题,甚至很多孩子连基本的做题量都没有,那在升入初中之前,大家要尽快建立起良好的习惯。

笔记该怎么记,该如何跟上老师的节奏,做作业前是否先复习,每学期计划做几本练习册,做完错题怎么整理,第二天要讲的内容是否预习了,等等。这些之前没有的习惯要尽快建立起来。

二、重视计算,适当加大强度。

之前说过,计算的弱项会在初中被放大,对于开始有点复杂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技巧,以及海量的作业,如果没有很好的基础的话,初中会过的举步维艰。

所以大家在现阶段应该多做练习,并且掐表计算,保证一定的练习量和强度。真到初中再练,就有点晚了。

三、多用方程。

之前说过方程是我们初中的主要解题工具,而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并不习惯用方程解题,设置一提方程就害怕,其实方程是很好的工具,它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更加简单,而且漫长的学生生涯中,方程才是伴随大家最长的伙伴,以后无论是化学还是物理,都会成为解题的利器,大家要有意识的大胆使用。

四、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初一第一次月考是很多孩子人生中第一次排榜,每一次真的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而结果不理想的孩子家长,切忌反应过度,不要用嘲讽和暴力让孩子孤立无援,要理性的和他分析原因,从源头上帮他建立和改变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正面引导。

五、孩子们要开始紧迫起来。

初中其实很短暂的,三年很快就过去,而它却是很多人的分水岭。

在这一阶段,很多人开始习惯优秀,而一些孩子开始习惯于落后和逃避,这对人生的影响很大,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不要跑一跑就跑到后边去了。

人生的每个阶段最起码都应该发挥了自己的大部分潜力,付出了自己能付出的大部分精力,这样即使真的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也没什么可后悔的。但就怕从这个阶段,不肯努力,凡事习惯性退缩,然后得不到好的结果后就更不想努力,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所以孩子们,虽然节奏会变得快了,压力也会有一些,不过只要努力,都会有个好的结果的,毕竟再难,这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

总之,今天跟大家分享了这么多年的教学心得,希望大家能有收获,最后祝各位同学和家长能够顺利的完成小升初的过渡,迎接精彩的人生。

祝大家,前程似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和初中数学的区别在哪?六年级学生应该做哪些准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及时了解初中和小学的区别 不让孩子在初中掉队

及时了解初中和小学的区别 不让孩子在初中掉队

初中,孩子,小学,学生,初中数学,家长,思维,老师,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任务,多边形,习惯,学科,小学生,建议,方法,知识,阶段,题目,调整,多提,培养孩子,让孩子,偏科,学会,成绩,小时,时间,数学

2010-12-10 #故事大全

怎样培养小学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三书给出了答案

怎样培养小学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三书给出了答案

数学,孩子,初中,做题,函数,问题,马先生,数学思维,给孩子,图解法,园地,学生,大学,家长,小学,思维,科学,方法,概念,积分,高中,阶段,不完全,中小学,最基础,这样学,区块链,中小学生,好的,基础

2011-11-02 #故事会

小学 五年级数学初中趣味数学小故事 共2页

小学 五年级数学初中趣味数学小故事 共2页

学生,数学,教师,长方体,发展,体积,倍数,分数,因数,彩条,意识,现实,算式,能力,过程,培养学生,态度,意义,教材,方法,唐僧,孙悟空,诗中,引导学生,让学生,一面,个数,作用,内容,减法

2020-06-05 #长篇故事

小学 五年级数学初中趣味数学小故事 共2页

小学 五年级数学初中趣味数学小故事 共2页

学生,数学,教师,长方体,发展,体积,倍数,分数,因数,彩条,意识,现实,算式,能力,过程,培养学生,态度,意义,教材,方法,唐僧,孙悟空,诗中,引导学生,让学生,一面,个数,作用,内容,减法

2020-06-23 #故事大全

小学 五年级数学初中趣味数学小故事 共2页

小学 五年级数学初中趣味数学小故事 共2页

学生,数学,教师,长方体,发展,体积,倍数,分数,因数,彩条,意识,现实,算式,能力,过程,培养学生,态度,意义,教材,方法,唐僧,孙悟空,诗中,引导学生,让学生,一面,个数,作用,内容,减法

2020-09-25 #经典故事

首先要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三个方面的衔接

首先要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三个方面的衔接

学生,初中数学,有理数,小学,习惯,教师,知识,概念,老师,负数,从小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材,让学生,和家,第一感觉,初中,关键,分数,前提,定义,孩子,家长,科目,教与学,小数,应用题,惯性,手段

2008-12-22 #长篇故事

中考复习讲座: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 小学初中生都有用!

中考复习讲座:初中数学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 小学初中生都有用!

几何,初中数学,数学,数学考试,很多同学,对同学,中考,内容,函数,分值,多方面,同学,学生,大部分,科目,方程,数学试卷,时候,比重,计算能力,能力,考点,老师,解法,试题,题型,高分,考试,三大难,如何正确

2017-11-02 #故事大全

小学升初中数学知识系统梳理(4)因数与倍数(二)

小学升初中数学知识系统梳理(4)因数与倍数(二)

质数,张越,初中数学,一种是,靠自己,都会,倍数,位数,偶数,关键,小学,因数,图标,奇数,学生,手机,熊掌,机器人,语音版,耳机,老师,自然数,问题,你就会,凭记忆,初中数学辅导,回答这个,大概有,就不能,知识系统

2013-02-1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