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老汉不满自己宝贝被鉴定成赝品 马未都一语道出古玩行规矩

时间:2014-12-20

前几年,马未都就曾参加了一个鉴宝节目,台下一个老汉提着一个瓶子晃晃悠悠就上来了,明眼人一看,这明显就是个门外汉,连拿瓷器的姿势都不对,让人看的

提示:本文共有 16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大概从十几年前,中国人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民收藏热的时代,懂与不懂的人都想进来掺合掺合。前几年,马未都就曾参加了一个鉴宝节目,台下一个老汉提着一个瓶子晃晃悠悠就上来了,明眼人一看,这明显就是个门外汉,连拿瓷器的姿势都不对,让人看的很是揪心,上台之后,马未都还一个劲儿的对老爷子说:“留点神”。大体意思就是说就您像提拉一袋子土豆似的就把它拎上来了,摔了算谁的?

放在桌子上,马爷用眼一扫,按照惯例,首先是要给大家讲讲古玩行的规矩,普及一下有关这种瓷器的相关知识,卖一卖关子。

毕竟这种节目马未都参加的太多了,他懂得节目需要什么效果,但是作为古玩行举足轻重的人物,自然姿态也不能丢下,他对着台下的观众们说:“按照古玩行的规矩,现场鉴定文物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医生看病的时候为什么要拉个帘子呢,多少是为了给病人留点隐私,当众鉴定那就相当于当着所有人的脱裤子,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对持宝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按照我们的规矩,我们行业内给人鉴宝都是事先有合同的,你既然选择找我鉴定,那么就要尊重我的鉴定结果,我现在最后再征求一遍你们的意见,是否接受我说的结果?”。

台下的观众,包括在场的嘉宾主持人,以及持宝人都一口同声表示认可,当然了,在结果没出来之前,大家肯定都认可,因为他们大老远来了,就是为了听他讲几句。

几句话马未都就把自己态度表明了,首先他对观众传达了一下当众鉴宝不符合古玩行规矩的信号,其次他要告诉大家,自己是为了节目效果,当众鉴定是自己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本意。第三,咱们丑话说前头,你愿意听,我就给你说两句,可一旦我的鉴定结果对你不利,你可不能跟我翻脸。

卖过了关子之后,马未都对大家说:“其实这个东西你往上摆的时候,我就看完了,是新东西”。

台下一片哗然,马未都接着说:“这件东西颜色混乱,造型不准确,图案和工艺是相冲突的,三个时代的特点错误的集中在了一个瓷器上面”。

马未都在台上口若悬河,而台下的老汉脸都绿了,主持人让马先生看看台下持宝人的表情,而马未都显然是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了。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提前给持宝人打预防针的原因。

此时台下的老汉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站起身来说:“我不太同意你的说法,我的瓷器颜色怎么混乱了?一点都不混乱,这是欧洲进口料!它原本就是这个颜色,这是个赏瓶”。

马未都显得很淡定:“赏瓶就没有这个图案”。

老汉还是不服:“你也不是全天下所有的赏瓶都见过,这个赏瓶上的图案就是你没见过的那种赏瓶图案”。

面对这位固执已见的持宝人,马未都一句话把现场观众们全逗乐了:“你见过五个轮子的自行车吗?”。

老汉不言语了,而马未都继续说:“收藏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情,它在社会上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而历史也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也只有少数人清楚它的范围,所有的文物只要出了这个框架,它就成了作伪”。

这段解释老汉大体上是听不进去的,但是大部分对古玩有一些了解的人们其实已经非常清楚马未都想表达的意思了,在全世界,无论是多权威的瓷器鉴定机构也都是靠古玩行的老师傅,或是所谓的专家学者用个人经验来判断,然后出具鉴定结果,也就是说文物鉴定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在这些专家们手上。

那么理论上来讲,在宋代出现了明代的花纹这种巧合会不会出现,一个时代不该出现的颜色会不会因为一些无法解释的原因而确实存在?自然也不排除有极小概率的这种可能性,但按照瓷器鉴定的标准来说,只要你的瓷器出现了这个时代不该出现的图案,那么就不能把鉴定为它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产物。

从表面上开,这样是否有出现冤假错案的可能?也许并不排除,但从更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就因为古玩行业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才有可能让真正的藏品保持价值,正所谓“去伪存真”。

并且,对于古玩的价值来说,历史沉淀固然是一方面,但它的艺术价值是同样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古玩的品类当中,艺术品价值往往高于生活品,而官窑的价值又高于民窑,所以即便那件藏品是真正产生于宋代,但它上面的花纹和颜色不符合那个朝代的特点,它也只能算是个历史中的残次品,从而失去它该有的价值。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老汉不满自己宝贝被鉴定成赝品 马未都一语道出古玩行规矩”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国宝捡漏:马未都的一套宝典 古玩收藏切记这“三不买”!

国宝捡漏:马未都的一套宝典 古玩收藏切记这“三不买”!

捡漏,宝贝,鉴定,古玩市场,例子,潘家园,真品,好东西,古玩,专家,技术,概率,瓷器,回家,不要买,所以说,要知道,马未都,都会,专业知识,冲冲,传家,仿制品,仪器,书画,人家,价值,低价,内行人,分之二

2008-03-05 #长篇故事

古玩市场中捡漏的小高招 马未都要告诉你的四大要领

古玩市场中捡漏的小高招 马未都要告诉你的四大要领

捡漏,古玩,时候,古玩市场,古玩收藏,人们,经验,马未都,东西,市场,知识,利润,古董,宝贝,收藏者,理论,赝品,魄力,要想在,了真,小爱,明里暗里,比你,物质生活,行里,个人,交易,中成,主导地位,价格

2013-04-17 #经典故事

王刚的收藏故事:马未都是良师益友 成为他的“鉴宝神器”

王刚的收藏故事:马未都是良师益友 成为他的“鉴宝神器”

王刚,马未都,店主,古玩,古玩店,赝品,古玩市场,和珅,收藏界,潘家园,罐子,旧货市场,兴趣,演艺,时候,朋友,淘宝,神器,久而久之,良师益友,在北,男演员,和隆,好的,好宝贝,故事,一家,东西,交过,光线

2011-04-18 #故事阅读

马未都:故宫专家鉴定多年 但在古玩市场 结果可能不同

马未都:故宫专家鉴定多年 但在古玩市场 结果可能不同

马未都,故宫,藏品,朋友,鉴定专家,古玩市场,见识,课程,青花,鉴定,教育,才得,专业,亲身经历,估价,收藏界,大红人,国王,当面,技术,所以然,结果,教材,民间,经验,皇家,知识,结论,见解,赝品

2020-05-10 #长篇故事

马未都:我在一个古玩店 买漏和捡漏的故事!

马未都:我在一个古玩店 买漏和捡漏的故事!

青花,朱耷,康熙,画作,位置,古玩,店里,店主,枯枝,画风,清康熙,花鸟,马未都,弘国,故宫博物院,时代风格,第一时间,古玩店,价钱,价格,下子,交易,依据,八大山人,内心,关系,内容,动物,历史背景,原作者

2016-05-17 #故事会

马未都:我在一个古玩店 买漏和捡漏的故事!

马未都:我在一个古玩店 买漏和捡漏的故事!

青花,朱耷,康熙,古玩,画作,瓷器,你喜欢,位置,店里,店主,所画,景德镇,枯枝,画风,清康熙,花鸟,钱币,龙纹瓶,故宫博物院,时代风格,图片,价钱,价格,下子,八大山人,内心,关系,动物,历史背景,后裔

2020-08-12 #短篇故事

马未都:我在一个古玩店 买漏和捡漏的故事!

马未都:我在一个古玩店 买漏和捡漏的故事!

青花,朱耷,康熙,古玩,画作,瓷器,你喜欢,位置,店里,店主,所画,景德镇,枯枝,画风,清康熙,花鸟,钱币,龙纹瓶,故宫博物院,时代风格,图片,价钱,价格,下子,八大山人,内心,关系,动物,历史背景,后裔

2019-04-02 #故事阅读

马未都:古玩捡漏是有窍门的 牢记这5句话 切莫犯了忌讳!

马未都:古玩捡漏是有窍门的 牢记这5句话 切莫犯了忌讳!

马未都,捡漏,摊主,卖家,古玩市场,东西,买家,原位,古董,收藏家,玉器,瓷器,窍门,道理,是一门,给你看,这都是,好东西,古玩,不值钱,万事,博物馆,低调,做生意,学问,大潮,大忌,年代,小白,成就

2010-06-2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