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湖南安化:一片叶子的重量

时间:2014-12-21

本报记者 王惜纯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江蜿蜒流向远方,茶园就在对岸隐隐青山上。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这里曾是万里茶道的南方起点,这里是我国紧压茶的

提示:本文共有 27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本报记者 王惜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江蜿蜒流向远方,茶园就在对岸隐隐青山上。

“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这里曾是万里茶道的南方起点,这里是我国紧压茶的发祥地,这里也是我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茯砖茶、第一片花砖茶的诞生地,这里还是我国边销茶的摇篮。

这里,就是湖南安化,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湘中小县,在一片小小的茶叶上做文章,却让10余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致富,成为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黑茶产量第一县、科技创新第一县、茶叶税收第一县。

一片叶子如何激活一方产业?小小茶叶如何趟出扶贫大路径?9月7日-9日,记者跟随“聚焦产业扶贫 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全国主流媒体安化采风行调研组,走进安化。

从“优”到“红”提高公信力

安化县是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县。安化黑茶因产于此而得名。

出长沙,过益阳,进安化,资江两岸,雪峰山下,只见座座茶山、幢幢茶厂、间间茶铺,空气里荡漾着茶的清香。

近年来,安化黑茶几乎成了“湖南茶”的代名词。作为湖南传统优势产品,安化黑茶是如何变红获得大众认可的?

“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安化县委副书记、县长肖义在此次调研活动座谈会上介绍说,安化古称“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黑茶之乡”,却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

通过精准识别,该县共有省定贫困村13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303人。

为此,安化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扶贫、产业先行”,依托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深厚的黑茶文化底蕴,将黑茶作为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法宝”,加快安化黑茶从茶园到茶杯的标准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安化黑茶质量安全的公信力。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安化黑茶8个国家标准和17个省级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制定系列生产标准的县;先后注册了安化茶、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等证明(集体)商标,以及天尖、贡尖、生尖、黑砖、花砖、花卷6个保护商标,创建了4个中国驰名商标、12个省著名商标,安化黑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立起全国首个县域经济黑茶产业离岸孵化器,积极探索“互联网+”营销新模式。

据悉,安化县已连续11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前10强,2019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2018年底,该县共有14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继甩掉贫困帽子,2019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脱贫摘帽。

从“叶”到“业”延伸产业链

四周群山逶迤,翠竹环绕。置身占地20公顷、有500万株茶树的安化冷市水龙茶园中,仿佛人在画中行。

云涧山庄的空地上,村民们正在擂茶。70岁的雷赛娇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安化人,家里一共7口人。老人笑着说:“只有来了贵客,才擂茶呢。”和她一起擂茶的几位大姐说,擂茶制作很讲究,须选用上好的茶叶,按一定比例将花生、芝麻、核桃等放进擂钵内,用木头擂锤,碾成泥状,然后加开水冲煮。

水龙茶园是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华莱)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兴盛发展而精心打造的有机生态茶园。

作为安化县唯一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华莱不仅拥有安化黑茶最大的现代化产业园,而且是目前带动整个安化黑茶发展的发动机。

为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湖南华莱成功建设“扶贫基地”,打造“扶贫车间”,建立“扶贫生产线”,为扶贫工作量身定做“富民茶”。其中扶贫基地使400户贫困农民直接受益;扶贫车间则为121名建档立卡贫困农民提供了固定工作岗位,个人年收入达4.2万元。

为适应茶产业发展需求,华莱还建成了3个综合性黑茶产业园,打造了15条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车间,厂房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其中万隆黑茶深加工生产车间拥有的4条全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的生产线,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做大做强黑茶产业的同时,华莱进一步延伸黑茶产业链条,走出一条全产业链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华莱年产销黑茶5.5万吨,累计上缴国家税收逾10亿元,累计捐资社会公益事业近6亿元,安排长期稳定就业人员4000余人,年工资总额逾1.5亿元;带动种植、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相关产业间接就业9.67万人,其中贫困农户2.32万人,间接收入逾5亿元;同时还带动了产业链上的广告、印刷、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等关联产业快速发展,创造出大量衍生就业机会,相关产业链就业人员已逾20万人。

以包装产业为例,安化黑茶产品包装,特别是花卷茶的制作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竹篾,大大促进了竹农增收,几近销声匿迹的篾匠,又成了争相聘请的“香饽饽”。

黑茶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精准扶贫的步伐。黑茶产业也因此而成为安化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挑起了精准扶贫的大梁。

从“贫”到“富”画好同心圆

“以前都是泥巴路,现在路面变水泥;以前春节都看不了电视,现在电网改造升级;以前晚上漆黑一片,现在300多盏路灯照亮25个村组……”这一个个场景,对安化县江南镇黄石村村支书黄志飞来说,刻骨铭心。

这位80后的村干部说,70%人都姓黄的黄石村,山多地少,曾是省级贫困村。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400元。3年来,该村助力扶贫,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资金2600万元,发展了安化县黄石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化县新坐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20家经营主体,培育了茶叶、土花猪、蟠桃、葡萄、莲子等5种特色农业,成功创建了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

“土花猪肉每公斤卖到100元,供不应求。”黄志飞开心地说,输血+造血,村民的日子变了样。

“别看戴着个眼镜,其实我就是初中文凭。”回乡创业的黄华明,现在是黄石茶叶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总经理。他说,边创业边学习边建设,曾经的贫穷山村,如今抬头是山,低头有溪;山上茶园,山下果园。村民们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却不再靠天吃饭。黄石村成为田园综合体的乡村梦想,正在乡亲们的辛勤里一点点实现。

以茶为基础、旅为融合、文为内涵、康为延伸,做深茶产业链、做响生态旅游、做精特色文化、做好康养文章。在安化人看来,生态饭才是长久饭。

98座小山头精巧组拼、占地167公顷的茶乡花海,以茶为媒、花为重点,名贵树种配合,秋天的玫瑰园、叶脉茶田花园、四季花田等花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茶乡安化,茶不逊色。这里的观光茶园,既有水平梯田茶园,也有绿黄紫色茶交错的垂直茶园,还有多种造型别致的艺术茶园,如同一幅大气磅礴的茶园“春意图”。

一片叶子有多重?肖义说,下一步,安化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全力做好绿色黑茶、做出健康黑茶、做成世界名茶,促进产业转型,加大产业集聚,助推“茶旅文康”产业深度融合,将黑茶产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湖南安化:一片叶子的重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国文化报: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绣出小康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国文化报: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绣出小康路

苗绣,石顺,十八洞,订单,村里,合作社,火车头,产品,作品,企业,湖南工业大学,团队,村民,精准,一针一线,一家,总书记,产业,十字绣,合作意向,合约,图案,妇女,展会,年收入,手艺,技艺,村支书,村镇,湘西

2015-03-15 #故事阅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小枣叶托起大产业 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小枣叶托起大产业 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阳府,吕梁,芽茶,临县,枣农,山西,枣树,红枣,红茶,集团,茶叶有限公司,发展,产业,可达,年销售额,公司,雷家,中国,农户,原料,国际,扶贫,余人,李金涛,王祥,石楼,茶产业,大有,乡镇,优势

2008-06-29 #故事会

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芙蓉镇

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芙蓉镇

芙蓉镇,旅游,记者,土王,小康生活,媒体,夜景,永顺县,游客,发展,活动,旅游收入,中心,主题,景区,景点,永顺,湖南日报,湘西州,电影,经济,扶贫,中宣部,大瀑布,旅游产业,彭军,张艳,张之鹤,晓华,朱玉

2010-12-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决战决胜 全面小康」五彩三湘绿果篇:小小猕猴桃 解锁幸福生活“密码”

「决战决胜 全面小康」五彩三湘绿果篇:小小猕猴桃 解锁幸福生活“密码”

猕猴桃,高坪乡,产业,王罗,黄英,记者,家乡,彭武,万锋,企业,基地,收入,永顺县,湖南,种植户,贫困人口,华声在线,回到家乡,村民们,应在,中采,周培,康蒙,杨帆,米良,车建新,高坪,一村一品,发展空间,大市场

2007-04-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决战决胜 全面小康」五彩三湘绿果篇:小小猕猴桃 解锁幸福生活“密码”

「决战决胜 全面小康」五彩三湘绿果篇:小小猕猴桃 解锁幸福生活“密码”

猕猴桃,高坪乡,产业,王罗,黄英,记者,家乡,彭武,万锋,企业,基地,收入,永顺县,湖南,种植户,贫困人口,华声在线,回到家乡,村民们,应在,中采,周培,康蒙,杨帆,米良,车建新,高坪,一村一品,发展空间,大市场

2007-04-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湖南安化:打好疫情防控“安心”组合拳

湖南安化:打好疫情防控“安心”组合拳

疫情,心理疏导,安化县,心理,医护人员,工作队,防控,心理援助,心理健康,患者,服务,驻村,领导小组,专业,办公室,安化,心理咨询,情绪,热线,网格,队伍,咨询,建设,宣传,卫健,李某,心理危机干预,人民网,人员,免疫力

2014-09-05 #长篇故事

红色故事|刘炎:湖南安化走出去的妇女运动先躯

红色故事|刘炎:湖南安化走出去的妇女运动先躯

刘炎,工作,刘家贵,吴光辉,罗章龙,女工,锡矿山,革命,父亲,长沙,上海,国民党,含光,安化,信义中学,向警予,军阀,安化县,益阳,女校,一家,委员,学生,牧师,生产,社会局,中共,儿子,妇女,思想

2014-03-30 #短篇故事

讲好品牌故事 传递品牌价值 湖南日报新闻培训学院全媒体分院与安化商会达成战略合作

讲好品牌故事 传递品牌价值 湖南日报新闻培训学院全媒体分院与安化商会达成战略合作

分院,商会,全媒体,新闻,吴松,合作,培训,企业,湖南日报,培训学院,企业新闻发言人,培训项目,湖南,一行,安化,吴明德,姚艳,为企业,客户端,双方,学院,故事,效益,方面,时代,渠道,资源,宣传,指导,企业价值

2009-04-1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