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讲故事”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时间:2014-12-26

二年级讲故事指导

提示:本文共有 21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儿童的语言实践,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讲故事”(即“复述课文”)的能力训练点,在二年级教材里频繁出现,且训练角度多样,层次不同,需引起一线老师足够的重视。

“讲故事”在二年级上册教材里,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和关键的词句讲。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要求学生先把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玲玲的画》一课,要求学生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风娃娃》一课,要求学生根据“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三句提示语讲故事。

二年级下册,不仅继续落实二年级上册的训练要求,且在能力训练上呈螺旋式上升,并增加了新的讲述方法——借助词语讲、根据示意图讲、根据表格内容讲等。

综观教材,二年级下册“讲故事”所在课文、呈现方式、要求及要点如下表:

其中,还不包括识字课中的讲故事,如《“贝”的故事》课后有“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也不包括想象讲故事,如《沙滩上的童话》课后有“根据开头用上给出的词语编故事”。《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课后有“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故事”等。

把这8次“讲故事”按能力训练要点分类,可分为“借助图片讲”“借助词语讲”“借助关键句子讲”“借助示意图讲”“借助图文讲”和“借助表格内容讲”六类。“借助图片讲”在二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区别在于:二年级上册借助的图片是多幅图,更便于讲述;二年级下册的图片是单幅图,难度提升了。“借助词语讲”和“借助关键句子讲”在二年级上册和下册的区别在于:二年级上册要学生“试着用上”的词语数量只有3个,二年级下册达12个之多;二年级上册,讲故事需借助的“关键句子”一一列出了,二年级下册则需学生自己到课文里画出来,再进行讲述。因而,虽是同一个训练要点,但难度大大提高了。其他四类,是全新的“讲故事”训练方式,教学时要重点给予指导。

统编教材如此密集地安排“讲故事”的训练内容,对学生“讲故事”能力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训练,并不是为了求异出新、突发奇想,而是有其编排意图的。

(一)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是相对固定和稳定的。教材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阅读目标第4条:“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目标第4条:“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可见,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儿童阅读小故事后,要求“能较为完整地讲述”,“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统编教材“讲故事”的内容编排,是对这几条目标的创造性体现。

(二)回应现实生活的要求

口语,是人类最直接、最活跃、最频繁的交际形式。尤其是当今,社会已跨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交流之中。除了面对面交流,电话、QQ语音交流、微信视频聊天等,几乎把往日“鸿雁传书”之类的交际手段淘汰出局,口语交际的比重也成几何级数地增加。据统计,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交流方式中,听占41.0%,说占33.3%,读占16.0%,写占9.7%。能说会道,已然成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三)满足自我表达的要求

人是有很强的社会性的,有表达和沟通的需要。一个话说得清楚、说得得体的人,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信赖。能够在他人面前自信、自如地表达,也是儿童内在自我的需求。“讲故事”是一种能很好地实现自我表达的练习方式。首先,“讲故事”需要熟悉课文内容,熟悉课文的过程就是厘清思路的过程。练习得多了,对帮助学生厘清讲话思路极为有利。其次,“讲故事”能帮助儿童积累掌握大量的词汇。话是由词组成的,掌握的词汇量大,儿童表达时越准确、越生动。最后,“讲故事”能有效训练儿童的心理素质,保证讲话时心情的稳定。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与指针,给教师指出了总的方向。教材是教师贯彻课程标准的桥梁,教师要通过教材这座桥梁,反映和体现出课程标准的具体内涵。有人对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和教学行为作了这样一个比喻:课程标准是旗帜,教材是旗杆,教师是扛旗的人,教学行为就是把旗帜交给学生,化为学生自身东西的方式与手段。

厘清了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二年级“讲故事”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和教材的内容方式,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把“讲故事”这面“旗帜”交给学生,化为学生自身的东西。

建议一:立足课标与教材,不随意拔高要求

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讲故事”的要求是“较完整地讲述”“简要地讲述”。也就是说,无须过度追求学生讲述故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只要能大致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值得肯定。事实上,统编教材在“讲故事”的能力训练编排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单元与单元之间、册次与册次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二年级教材安排借助图片等讲故事,三年级安排详细复述,四年级安排简要复述,五年级安排创造性复述。可见,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并不是在低年级就要一步练到位的。低年级,只是学习初步讲述,后面几年还要继续练习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讲故事”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讲故事”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讲故事”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讲故事,教材,学生,课程标准,训练,上册,下册,图片,教师,课程,儿童,能力,内容,故事,目标,词语,统编,关键,年级,娃娃,教学,交流,标准是,人们,创造性,厘清,句子,方式,简要,要点

2020-05-04 #经典故事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注意说话的语气》重难点突破2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注意说话的语气》重难点突破2

语气,学生,本课,交流,效果,案例,老师,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有不同,情境,生活,突破,引导学生,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让学生,练一练,讲故事,故事,习惯,任务,命令,句型,基础,建议,感叹句,想法,教学,礼仪

2020-08-04 #短篇故事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特点 中理 寓言故事 寓言 内化 教学 才能 文体 教学方法 活力 策略 语用 语文 要素 中提升 实践中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在课堂

2020-05-01 #短篇故事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特点,中理,寓言故事,寓言,内化,教学,才能,文体,教学方法,活力,策略,语用,语文,要素,中提升,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课堂

2020-08-03 #故事大全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特点,中理,寓言故事,寓言,内化,教学,才能,文体,教学方法,活力,策略,语用,语文,要素,中提升,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课堂

2020-08-09 #故事会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特点,中理,寓言故事,寓言,内化,教学,才能,文体,教学方法,活力,策略,语用,语文,要素,中提升,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课堂

2020-08-10 #故事会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特点,中理,寓言故事,寓言,内化,教学,才能,文体,教学方法,活力,策略,语用,语文,要素,中提升,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课堂

2020-08-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立足寓言故事特点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教学思考

特点,中理,寓言故事,寓言,内化,教学,才能,文体,教学方法,活力,策略,语用,语文,要素,中提升,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在课堂

2020-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