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菏泽定陶:“第一书记”毛兆波和92岁老党员的小故事

时间:2014-12-30

2019年5月,兖矿集团省派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槐树刘村第一书记毛兆波驻村以来,牢记省委当好四个工作队,抓实五项工作的职责使命,扎根帮扶村,融入老百姓

提示:本文共有 13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广辉 定陶报道

近年来,在山东省委统一部署下,兖矿集团践行“脱贫攻坚、国企当先”政治担当,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分批选派优秀干部加入省委脱贫帮扶工作组和乡村振兴服务队。

2019年5月,兖矿集团省派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槐树刘村“第一书记”毛兆波驻村以来,牢记省委“当好四个工作队,抓实五项工作”的职责使命,扎根帮扶村,融入老百姓,借鉴兖矿集团“双入双创”党建工作经验,打造形成“槐树魂”特色党建品牌,教育引导村班子提升自身素质、抓好先锋队伍、牢记初心使命。

在槐树刘村,有一名92岁的老党员袁存银,他1947年参军,参加过华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华中南战役、解放西南战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听毛兆波讲述了他与92岁老党员袁存银的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国家大事,作为党员要时刻关注”

驻村后的第一天,毛兆波通过一份全村党员表了解到,该村有党员45名,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56岁,40岁以下党员5人。在村里走访调研,毛兆波先从党员开始,在村干部带领下,走进槐树刘村后刘自然村。毛兆波驻足在挂着“光荣之家”“党员家庭户”的小院门前,这里就是袁存银家。

一阵敲门声后,院子里传来洪亮的声音:“谁啊?”同行的村干部回答:“省里派来的毛书记来看你了。”

进入院子,映入毛兆波眼帘的是一位保留着军人气质、腰板挺直的白发老人。“衣服不是最新的,但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毛兆波回忆,当时袁存银和老伴正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这个习惯已经坚持很多年了,袁存银说看新闻联播能知晓国家大事,作为党员要时刻关注。

初次见面,袁存银老人给毛兆波留下了深刻印象。

故事二:“党的会议,我必须得来!”

驻村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毛兆波早早来到村大队部。布置会场的间隙,毛兆波远远地看见一位拄着拐杖、肩上背着马扎的老人走过了,走近一看是老党员袁存银。袁存银握着毛兆波的手说:“毛书记咱们又见面了,最近你天天在村里走访,挺辛苦的。通知召开党员会,我家离大队部有点远,提前来一会。”

让毛兆波印象最深的,是在冬季召开的一次党员会。那天天气特别冷,袁存银老人身体有点不舒服,但是接到通知后,坚持让儿子骑三轮车载着他来参加党员会。毛兆波对老人说:“你年龄大了,不舒服可以请假。”袁存银却说:“党的会议,我必须得来!”参加会议的全体党员都很受感动。

故事三: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党员责任越来越重

2019年10月1日,毛兆波因为给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走到袁存银家附近,老远就看到袁存银家门口悬挂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走进他家门与他交谈。袁存银说:“比比以前的战友,我能够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还给我颁发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我很知足了。省里还给我们村派来一个好干部,打井、修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给村里扶贫车间上项目……村民都很感激你。”

听到袁存银老人一席话,毛兆波不由感叹,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同时,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作为一名“第一书记”,要始终坚持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一点一滴地为群众做更多好事、办更多实事。

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毛兆波与老党员的故事,还在继续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菏泽定陶:“第一书记”毛兆波和92岁老党员的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盐亭星致村第一书记刘敦亚带领群众踊跃捐款献爱心 支援疫情防控

盐亭星致村第一书记刘敦亚带领群众踊跃捐款献爱心 支援疫情防控

疫情,武汉,贫困户,党员,全村,防控,刘敦,何叔,第一书记,干部,爱心,老党员,文通,刘天,村主任,党中央,和村,亚一,东西,人员,人民,代表,倡议书,党和国家,党员干部,党支部,农户,广东,勤洗手,办公室

2009-07-11 #长篇故事

【上犹故事】第一书记背后的“第一书记”

【上犹故事】第一书记背后的“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黄强,丈夫,孩子,村里,何斐,彭涛,陈蓉,爸爸,妻子,贫困户,高洞村,工作,黄竹,村民,头村,女儿,产业发展,产业,儿子,幼儿园,时间,上犹,萌萌,我和你,一起玩,农户,单位,厂房,咬咬牙

2013-05-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第一书记的“走户经”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第一书记的“走户经”

孙杰,村民,老人,村里,蓝莓,房子,三子,孙书记,我家,村干部,贫困户,工作,尹凤,康君,第一书记,全村,向阳村,情况,机耕路,翻建,筹集资金,裂纹,生活,包村干部,这是他,修一修,加盖,孙远,施策,李海涛

2012-09-09 #故事会

“新”第一书记的帮扶故事—小故事 大情怀

“新”第一书记的帮扶故事—小故事 大情怀

贫困户,群众,第一书记,疫情,颜志,工作,干部,社区,支部,防控,党建,党员,台账,家底,成果,措施,村民,自然村,宣传,家庄镇,孙欢,强本,托底,爱心超市,统战部,第一时间,镇村,带头人,不稳,严重性

2013-04-05 #长篇故事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镇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镇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刘铁军,贫困户,日记,村民,草原,第一书记,北正,政策,火炕,王村,草房,群众,长岭县,镇村,鸡雏,北正镇,吉林日报,第一时间,产业,军人,原因,大学生,宗旨,想法,文化,果树,民生,炕上,百姓,种子

2014-06-25 #经典故事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长岭县北正村第一书记刘铁军有本“扶贫日记”

刘铁军,贫困户,日记,村民,草原,第一书记,政策,火炕,王村,草房,群众,长岭县,鸡雏,北正镇,吉林日报,第一时间,产业,军人,原因,大学生,宗旨,想法,文化,果树,民生,炕上,百姓,种子,记者,养殖

2007-08-08 #故事会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村民把他当成自家人——记安图县东安村第一书记卢锡顺

第一书记扶贫故事丨村民把他当成自家人——记安图县东安村第一书记卢锡顺

木耳,村民,东安村,贫困户,刘家兄弟,妻子,记者,养殖,书记,驻村,小卢,养殖公司,安图县,乡亲们,产业,兄弟俩,村里,贷款,黑木耳,发展,担保,余人,刘兆鹏,刘兆,刘延,宋吉,张琰,赵树凯,第一书记,吉林日报

2013-03-15 #故事大全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十三敖包镇:与第一书记有关的日子——记西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宏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十三敖包镇:与第一书记有关的日子——记西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宏

郭宏,西沟村,村民,发展,合作社,群众,第一书记,产业,故事,日子,覆膜,扶贫,传统,养殖业,敖包,方面,村里,模式,状况,百姓,腰包,谷坊,项目,合作,建设,驻村,群众家,乌伊,任静,刘国

2014-11-0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