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朦胧诗女诗人舒婷自嘲过时:在鼓浪屿诗意地栖居 喜欢写散文

时间:2015-01-15

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提示:本文共有 20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来源:朱邦凌

你还记得朦胧诗代表诗人舒婷吗?即使你不知道舒婷,也大概读过《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曾获首届中国新诗优秀诗集奖、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新时期首届女性文学奖等数十个奖项。主要作品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的诗》《另一种演奏风格》等,另有《舒婷文集》三卷本。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国文字,境外出版个人诗歌专集译本9种。2012两岸诗会桂冠人物奖得主。

朦胧诗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回来了。朦胧诗诗人舒婷如今过得怎么样?生于1952年的她,如今已经是68岁的祖母级人物。如今,她担任厦门文联主席,自嘲已经过时,在鼓浪屿诗意地栖居,喜欢写散文。

1、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厦门外婆家长大

据公开资料,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晋江人。50年代中期,母亲带着她和兄妹三人从漳州回到厦门,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里。舒婷从小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四岁起,外祖父就拿唐诗当儿歌教她念,外婆则娓娓讲述“三国”、“水浒”、“聊斋”哄她上床睡觉。小学三年级,有了一点阅读能力,便开始取五花八门的书籍来看,一直到初中,也因此眼睛越来越坏。

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乡”洪流中插队到闽西山区。舒婷后来回忆自己艰辛的青春时光:“我在填履历表时,只能填到初中,上初二时‘文革’就开始了。”到山区插队时的舒婷将诗歌当成自己最宝贵的精神支柱,她写的很多诗都被当地传唱。

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妈的继女身份,被照顾回城。回城后,她做过建筑工人、纺织工人,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每天焊灯泡的工人舒婷,手上被锡水烫得都是泡。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

那么,舒婷笔名是如何来的呢?舒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舒婷在上幼儿园时,妈妈嫌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她哥哥是“书”字辈。《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2、大家都说我是诗人,没人认为我是散文家

《致橡树》是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爱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也许没有其它任何一首爱情诗比它更优秀。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回忆起成名作《致橡树》时,“我并不觉得它有多好,以至于有一段我非常排斥它,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朗诵它,可它后来还是进入了大学课本、高中课本,也许有一天它会进入小学课本。”“我遇到的深刻的评论家太晚了,当时能读到的书也太有限,写诗是靠自己的自觉,在有限的营养上种出来的植物肯定不是最漂亮的。”

写诗歌、散文至今已有30多年的舒婷,自认写诗时在语言上有“洁癖”,追求字词通俗唯美,每次写诗就像被“凌迟”一样,以至一年也不过10首,写《会唱歌的鸢尾花》那个月瘦了5公斤。但写散文语言上就放松多了,就像平和的散步,让人很舒服,散文集《真水无香》就这样写了5年。至今出了10本散文书,“但大家都说我是诗人,没人认为我是散文家。”

3、中国第一个完成诗意栖居的作家

可能就比较少人知道了,她已经在鼓浪屿安静地生活了几十年,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的生命之源,鼓浪屿。对于鼓浪屿,舒婷在她的书里这样写道:鼓浪屿已经把我牢牢系在她的衣角上。她甩我不掉,我离她不行。作家张抗抗曾特别羡慕地说她是“中国第一个完成诗意栖居的作家”。

她曾经操心过的一件事是,总有游客找到她家里打扰她正常的生活起居,原来是印制旅游地图的人,把她家的位置标了上去,游客跟着地图走,不会有什么难度就能找上门来。后来舒婷多方投诉,她家的位置才被从旅游地图上抹去,她才又恢复正常的生活。

几年前,媒体记者在活动现场找到舒婷想采访她,她却一直摆手:“我从不接受媒体采访,这是我的原则。”她还笑着说:“我现在已经过时了,小孩儿你别闹了好不好。”不过对于合影的要求,这位随和的女诗人却立马同意,“拍照没问题,别上报就好。”

隐居在小岛上的舒婷,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女人,喜欢漂亮衣服,热爱美好生活,但她自认是一个“迷路大王”,也没有数字概念,上了3位数就搞不清了。从1996年就用电脑写作的舒婷至今不会上网、不开博客,腾讯给她打电话,舒婷说:“我没有一个叫腾讯的朋友啊。”收发邮件还是上海作家陈村教会她的,但到现在也仅限于会用“答复”和“发送”两个键。

舒婷认为,她没有像别的诗人一样出国定居,“也许对我个人来讲是一种拯救,我不能生活在一个没有自己家乡语言,甚至不能吃到中国饭的地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朦胧诗女诗人舒婷自嘲过时:在鼓浪屿诗意地栖居 喜欢写散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仙人掌舒婷诗作《仙人掌》

仙人掌舒婷诗作《仙人掌》

朦胧诗,诗歌,光明,黑夜,黑色,眼睛,诗人,顾城,一代人,北岛,杨炼,现代主义,历史,意象,江河,当代汉语,人物,哲学,情绪,形象,新诗,杂志,结果,诗坛,色彩,评论家,诗作,章明,中国,世界

2018-04-24 #故事大全

舒婷在《真水无香》中说:为什么我会生长在鼓浪屿这样一个地方?

舒婷在《真水无香》中说:为什么我会生长在鼓浪屿这样一个地方?

鼓浪屿,琴师,钢琴,厦门,剪纸,城市,招待所,日光岩,游客,地方,单身,公园,外套,感觉,客人,师父,旅馆,琴声,沙发,长途汽车站,黑夜,两人间,谁知道,重归苏莲托,光岩,古博,爱丽斯,舒婷,许觉,坡上

2016-09-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白居易最难懂的朦胧诗 《花非花》如梦如云 表达的未必就是爱情

白居易最难懂的朦胧诗 《花非花》如梦如云 表达的未必就是爱情

作者,白居易,花非花,诗意,语言,这首诗,灵感,白居易的诗歌,人生,特点,爱情,爱情诗,诗魔,一首诗,乍现,作品,典故,情诗,情感,春梦,朝云暮雨,浅白,风格,夜半来,天明去,好的事情,很多人,应是,诗王,如梦

2010-08-26 #故事大全

刘天雨“传说”(上)

刘天雨“传说”(上)

刘天,榆林,诗歌,文学,诗人,榆林学院,警察,女生,伊沙,青年,口语诗,工作,中国,叛逆,江湖,职业,老师,论坛,诗意,创作,专栏,作家,媒体,意象,摇滚,中文系,作者,北岛,少年,朦胧诗

2016-03-15 #小故事

南宋著名女诗人朱淑真 一首闺怨宋诗写尽秋夜月亮之美

南宋著名女诗人朱淑真 一首闺怨宋诗写尽秋夜月亮之美

梧桐,李清照,月亮,题目,世界,烛花,诗词,宋诗,秋气清,主人公,原作者,图片,绝美,诗意,风格,女词人,唐宋时,得多,女诗人,不一样,塑造了,千古,内容,作品,作者,凉如水,内心,劫后余生,同时代,古诗

2015-07-13 #经典故事

一条安静又波光粼粼的河流 ——对新时期河北女诗人成长轨迹和现状的梳理

一条安静又波光粼粼的河流 ——对新时期河北女诗人成长轨迹和现状的梳理

诗歌,女诗人,诗人,诗坛,创作,诗意,生活,唐山,河北,语言,内心,保定,作品,现实,文本,时间,石家庄,意象,气质,隐秘,转型,世界,幽燕,文学,方向,智性,气息,视野,视觉,冉子

2020-04-16 #故事阅读

舒婷的家国情怀

舒婷的家国情怀

舒婷,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意象,祖国,诗集,作品,历史,致橡树,翅膀,诗歌,审美,代青,古莲,孙道临,家国,河边上,表达了,广大读者,中学,上海,中国,个人,乡亲,中苏,产物,多国,作者,土地,双桅船

2020-02-03 #短篇故事

舒婷《迷路的故事》 鉴赏

舒婷《迷路的故事》 鉴赏

诗人,明星,市场,世界,东西,项目,小星星,一体,人间,天上人间,天空,幻觉,异国情调,心情,情景,悲剧,情绪,街景,珍品,爱情,流星,灯笼,涟漪,牛郎,神话,短语,街头诗,空气,织女,细流

2020-08-2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