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逐梦飞天扣苍穹——写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

时间:2015-02-09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已占据世界航天领域一席之地

提示:本文共有 19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4月24日电题:逐梦飞天扣苍穹——写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

新华社记者闫睿、喻菲

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独立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征程。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已占据世界航天领域一席之地。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小标题)问鼎苍穹硕果累累

中国人逐梦苍穹的脚步未曾停歇。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我国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具备发射高、中、低轨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

自2017年第二个“中国航天日”以来,我国航天实现宇航发射25次,累计将53颗卫星送入太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三号卫星投入使用,高分一号02、03、04星成功发射,高分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网全面建成,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整体能力初步形成。

——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在轨测试期间,“慧眼”成功监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引力波事件。

上九天揽月,驻天宫揽胜。据了解,嫦娥四号探测器计划于今年年底发射,将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

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关键技术攻关已全面启动,将为实现更大更远的宇宙探索和空间利用梦想提供新动力。

(小标题)逾200颗在轨卫星“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航天技术应用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心头爱”。无论是飞机高铁的无线上网,还是偏僻山村的远程通讯;无论是远洋航行的导航定位,还是农林水文的监测分析,都离不开卫星技术的支持。

2017年,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通信容量超过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将促进自主宽带卫星通信在高铁、船舶、飞机等移动载体及企业联网、应急通信等领域应用。

目前,我国在轨卫星超过200颗,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融合,卫星应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截至2017年底,高分专项部署了20余个行业应用示范系统建设,设立了30个省级数据与应用中心。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北斗”车载终端持有量超过400万套。

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23颗卫星立项实施,将为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海洋监测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提供高精度、定量化、长期稳定服务。

多方资本、各方力量正在汇集融合,一批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航天活动,0.5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已开始商业化运营。

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李国平说,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我国深入推进航天军民融合,加强航天技术成果推广,研究制定卫星、运载火箭和地面设施等商业化发展指导意见和鼓励政策,加快航天制造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小标题)创新航天技术,世界人民共享

“2018阿斯图中俄大学生微纳卫星研习营”自4月21日起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中国航天员刘伯明、俄罗斯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航天员维诺格拉多夫,以及来自阿斯图联盟内26所中俄高校的150名师生欢聚一堂,放飞航天创新梦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说,中俄双方鼓励两国青年学生共同研制微小卫星,借助中俄两国在航天领域的优势资源协同创新。目前,中俄已达成合作研制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初步协议,纳卫星进入研制阶段。

和平利用太空,共享航天成果。4月23日,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合作意向书,将充分发挥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国际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说,中国将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建设与应用,中国航天技术及服务进一步融入全球、开放共享,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新亮点。

据介绍,嫦娥四号任务已确定搭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4台国外科学载荷。中法海洋卫星研制进展顺利,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发射。中巴地球资源04A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开启了“南南合作”新篇章。

中国为阿尔及利亚研制的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两国元首互致贺电,开创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航天合作的成功先例。

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张开怀抱,与世界各国同行在和平探索和利用太空的过程中,深入开展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逐梦飞天扣苍穹——写在第三个“中国航天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福建举办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篇展

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福建举办2020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篇展

航天,航天精神,福建省,中国,卫星,陈炜,东方红一号,福州,福建,活动,陈捷,国防科工办,第三中学,举办地,主场,古人,我国,女士,航天事业,进校园,课程,飞天,设计,敦煌壁画,成功发射,科普教育,让孩子,刘晓宇,林晓丽,林杰

2019-04-09 #故事大全

中国航天日丨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中国航天日丨飞天逐梦 传承千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任务,中国,东方红一号,习近平,火星探测,中国航天,火星,航天,精神,回信,天问,科学家,人造地球卫星,航天科技,宇宙,全球,工作者,强国,我国,真理,老一代,建设,综合,两弹一星,火星探测器,航天人,行星探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任帅

2019-07-08 #小故事

国际民航日 我们都曾有一个飞天梦

国际民航日 我们都曾有一个飞天梦

...科,流程,系统,区招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不一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国际民航组织,安阳工学院,山东交通学院,民航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滨州学院,...

2012-06-13 #故事阅读

中国航海日:跟着远望号去看大海

中国航海日:跟着远望号去看大海

远望号,大海,梦想,方向,孙智,责任编辑,大洋,卫星,保驾护航,云霞,作者,内核,故事,搭接,天梯,强国,家乡,彩虹,船队,星辰,星河,来源,火箭,海天一色,航天,精神,目光,紧盯,飞船,飞天

2010-02-05 #长篇故事

敦煌壁画“逐梦者”:“飞天视角”溯源敦煌千年浪漫

敦煌壁画“逐梦者”:“飞天视角”溯源敦煌千年浪漫

何彦生,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飞天,杨艳,敦煌飞天,景区,项目,架飞机,莫高窟,视角,飞天梦,救援,中新网,一家,小时候,情结,戈壁,敦煌市,残疾人,游客,甘肃,空勤,面积,飞机,在天,经营,先天性弱视,敦煌壁画

2015-04-16 #长篇故事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那么世界航天梦想第一人是谁呢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那么世界航天梦想第一人是谁呢

梦想,陶成,人类,火箭,科技,进步,后人,我国,火器,航天,飞车,朱元璋,失败了,主人,人们,仆人,先驱,天问,天空,大风,想法,皇帝,深空,精神,蛇形,飞天,飞行器,世界航天,火星探测器,第一人

2012-08-01 #长篇故事

今天中国航天日 听航天人的故事

今天中国航天日 听航天人的故事

卫星,悟空,工程,总师,组织,问题,发展,备份,探测器,经验,航天,工作,颗卫星,航天工程,专家,中国航天,单元,空间科学,中国,事业,学校,经费,航天事业,决策,单位,参与者,发射场,周刊,我国,文件

2015-08-30 #长篇故事

献礼“中国航天日”:“向太空进发”中国载人航天科学绘本系列出版

献礼“中国航天日”:“向太空进发”中国载人航天科学绘本系列出版

中国载人航天,向太空,科学,小读者,天津,活动,二院,中国,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历程,科工,空间站,飞船,本系列,航天科技,事业,开幕式,知识,组织,航天员,航天,青少年,航天英雄杨利伟,载人航天,双盈,吴志坚,姜天,孙宏伟,戚发轫

2012-10-1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