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父母爱之深 失了分寸会成娃负担 别让孩子因为爱而渐行渐远

时间:2015-02-12

以往物质匮乏,家庭孩子较多的时候,能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爱了

提示:本文共有 24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不同。以往物质匮乏,家庭孩子较多的时候,能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爱了。到如今,生活条件大幅度提升,每个家庭孩子的数量又维持在1到2个之间,父母对子女的爱仿佛突然间放大了无数倍,爱本无错,可是对孩子密不透风的爱,却常常把娃压得透不过气来,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

父母之爱,竟成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春暖花开,上周小区门前的幼儿园和几家儿童兴趣班联手,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宣传招生会。围棋班、拉丁舞、才艺表演班、游泳课,项目繁多,引来众多家长带领孩子驻足围观。多数家长本着了解的态度,依次拿过传单,对自己感兴趣的问一问,还不时地和孩子交流意见。

其中一个妈妈比较性急,她拽着5岁左右大的儿子左闪右突,大有把所有兴趣班都拿下的气势。每到一处,她都非常急切地听课程介绍,并努力争取让孩子试听的机会。因为过于突出,拉丁舞班的招生老师笑着说:“你问了这么多,孩子能上的过来吗?”这位妈妈则不以为然,她回答说:“我的儿子学啥都可快了,你怎么知道上不过来呢?”

但接下来的举动可能有些“打脸”了,儿子附和道:“妈妈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对此妈妈表现得特别不满意,她拉着儿子的手,告诉他必须选,至少选两样!见儿子转身想逃,妈妈竟直接把他拖到了演讲班的桌子前面,要求老师听一段孩子的诗朗诵,给指点一下。儿子拗不过妈妈,碎碎念地开始背诗。

一位家长看不过去,小声提醒她说:“孩子喜欢什么,你让他自己说,好吗?”这位妈妈显然并没有听进去。大家看着这位强势的妈妈差不多“拎着”孩子问了个遍,都觉得娃有些可怜,妈妈争强好胜,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能理解,可这样控制强迫孩子,从未想过征求孩子的意见,真的好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没错!可是当爱变成了管控,压榨孩子的自由,这就是变相的自私了,父母的焦虑、好胜、不安带给孩子的,不是积极胜任父母眼中“乖孩子”的角色,而是让他感到恐惧和窒息。

去年一段时间,“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的事炒得沸沸扬扬,一位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起因是父母对他全方位地包办,不允许有一点自由。社交只限于大院内,交朋友需要父母审核通过;穿衣服要由父母决定,哪怕是学校规定的演出服,父母不同意,他也只能不按要求着装,并在表演中“鹤立鸡群”。

这个孩子无疑是优秀的,考上北大留学美国,拥有大多数同龄人都难以企及的人生阅历。但他内心是惶恐的,失落的,因为父母对他的爱肆意操控,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将孩子当成私人物品,而丝毫不给他自由。决裂是必然的事,正如他控诉的那样:“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这个孩子在和父母沟通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决裂。而还有一些人,因为无法摆脱也无力摆脱父母的这种高压的爱,正在“享受并熬着”,演员朱雨辰就是如此。妈妈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达到了网友所说的“泛滥”的地步。朱雨辰的妈妈说自己在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儿子做饭好吃她反而觉得愧对孩子,认为这是妈妈的失职,儿子交女友每一个都要干涉,对儿媳妇的要求就一个,“像我对儿子那样对他,女人就该贤妻良母”。

父母之爱很伟大,但也是需要讲究分寸感的。家长“方寸大乱”的爱,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范围:包办孩子的一切,小到生活细节,大到人生选择。

2、 手段:对孩子实行严格的管控,虽然自己并意识不到。

3、 行为:不允许孩子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孩子“反抗”成功,父母会觉得特别伤心。

4、 心理:为你好!

父母的分寸感该如何拿捏?

打着爱的名义,行控制之实,父母给出的理由出奇一致:安全、省心,这是父母的经验之谈,你只要照着走就行了,会少走弯路。父母一遍遍向子女强调要“相信父母”,其实却是在变相地表明,“父母并不相信孩子”。爱像蜘蛛网,织罗万千,密不透风,阻断了孩子与外界的联系,也阻断了孩子思考的能力,最终害他失去独立的认知。父母过度的干预,剥夺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很多心灵侏儒的出现。

国内最大的家长社区家长帮联合好未来公益基金会发布《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6529个家庭调查追踪,揭示出中国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0-18岁)时所面临的家庭教育问题。

其中,低龄儿童智力过早开发、中国孩子素质能力缺失等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痛点。《报告》的数字反映出更多令人担忧的问题:70%的孩子生活懒散、58%的孩子有拖延症、53%的孩子粗心马虎……中国孩子在自信心、恒心、毅力、生活习惯等“素质力”方面存在普遍缺失!

一位中学校长曾在家长会上对各位父母说:“不要整天像个直升机一样在孩子头顶盘旋。”这就是在提醒各位父母,要掌握好育儿的分寸感,在爱与自由中找好平衡点,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幼儿阶段:帮助孩子逐渐走向独立

1、 学习育儿常识,最好了解些儿童心理学知识,知道孩子每个成长阶段所对应的智力变化和体格发育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2、 多体验,多观察,对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有基本的判断,引导孩子发展一两样兴趣特长,可重点培养。

3、 启蒙阶段对孩子有总体的规划和步骤,避免随波逐流和操之过急。

青少年阶段:给予相对自由

1、 引导非替代,帮助非包办,关心不乱,给彼此留有适度的自由空间。

2、 不要用成人的功利心去绑架孩子,不攀比,不比较,以平常心对待孩子。

3、 允许孩子试错、犯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失败。

4、 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满足他的合理需求。

5、 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爱,在安全的范围内,尽量让他们自己做主。

当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自己探索体验生活,父母会发现放手的爱并未失控,反而因为适度的距离而达成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对孩子的爱其实不必那么沉重,父母“放手”,才能给孩子“一搏”的机会,你认为呢?

我是糖果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父母爱之深 失了分寸会成娃负担 别让孩子因为爱而渐行渐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为什么会成了“白眼狼”?父母的教育很重要 感恩之心需教会

孩子为什么会成了“白眼狼”?父母的教育很重要 感恩之心需教会

孩子,父母,老人,爷爷,妈妈,榜样,行为,孙子,白眼狼,教育,习惯,媳妇,时候,老师,蔬菜,段时间,孩子们,让孩子,中一,家有,都会,动作,大人,婆婆,学会,宝宝,家长,小朋友,心理特征,情感

2013-01-31 #经典故事

你对孩子的爱 会成害孩子的毒 有些事情别替他们做!

你对孩子的爱 会成害孩子的毒 有些事情别替他们做!

孩子,家长,书包,宝宝,妈妈,背书包,让孩子,女儿,保姆,女士,父母,时候,舞蹈,阿姨,犯错,进步,为了孩子,大长腿,宝妈,练舞,陆毅,好的,都会,作者,亲子,个人,下一代,专家,中成,举动

2016-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别让父母的“谦虚”伤害了孩子

别让父母的“谦虚”伤害了孩子

儿子,同学,孩子,叔叔,自尊心,爸爸,父母,小嘴,态度,着儿,时候,期末考试,样子,面子,不高兴,不吱声,到自己,对自己,我儿子,懂礼貌,谦虚地,表扬我,这学期,得多,段时间,一家饭店,都会,书店,严重性,少儿

2020-07-09 #故事大全

别让父母的“谦虚”伤害了孩子

别让父母的“谦虚”伤害了孩子

儿子,同学,孩子,叔叔,自尊心,爸爸,父母,小嘴,态度,着儿,时候,期末考试,样子,面子,不高兴,不吱声,到自己,对自己,我儿子,懂礼貌,谦虚地,表扬我,这学期,得多,段时间,一家饭店,都会,书店,严重性,少儿

2007-07-31 #小故事

别让父母沉重的爱折断了孩子的羽翼

别让父母沉重的爱折断了孩子的羽翼

孩子,父母,家长,世界,成绩,小伙子,理想,多中,中出,同龄人,不幸,佼佼者,兴趣,儿子,压力,学校,外界,大学,妻儿,学生,梦想,早教,所愿,家人,寡母,心理,心理疾病,成年人,想法,技能

2007-03-08 #故事阅读

色彩教育父母不容忽视 别让孩子的一生 只见黑白

色彩教育父母不容忽视 别让孩子的一生 只见黑白

孩子,色彩,家长,颜色,色盲,后天,蓝色,色盲症,教育,发展,旅游,种颜色,让孩子,效应,毛毛,一生,同事,妈妈,患上,敏感期,色盲患者,视觉,生活,对孩子,带孩子,不一样,家长会,幼儿,建议,感觉

2015-10-31 #故事大全

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 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别让“踢猫效应”牵制你

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 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别让“踢猫效应”牵制你

孩子,妈妈,情绪,事儿,心情,父母,孩子是,对孩子,事情,家长,严重程度,踢猫效应,一生,偷吃,女儿,开头,母女,文章,时候,时间,状况,理性,美国,脾气,零食,身体,影响,别让,手打,段时间

2014-10-09 #短篇故事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 别让孩子的成长 夹在隔代教育的两难之间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 别让孩子的成长 夹在隔代教育的两难之间

孩子,父母,老人,带孩子,家庭,家长,方式,责任,奶奶,问题,隔代教育,妈妈,思想,教育,让孩子,事业,年轻人,环境,观点,生活,不统一,培养孩子,对孩子,人格,亲子关系,体力,做法,天职,婆媳,强权

2018-08-1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