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儿时的四方记忆

时间:2015-02-18

爷爷和爹为生存步行逃荒去了东北~闯关东

提示:本文共有 17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的老家是平度白埠毛家屋子村,有名的西南洼, 穷村僻壤 ,解放前,几乎家家逃荒要饭。爷爷和爹为生存步行逃荒去了东北~闯关东。爷俩有泥瓦匠手艺,级别还挺高,爷爷是个工头。1951年中苏关系尚好,为了支援外蒙建设,上面还准备派去搞建筑,爷俩一商量还是回老家吧!就抱着不到一岁的我回到了山东落户青岛四方区,转眼已六十多年了。

1960年我在四方小学上学,中午放学后,有时送走班里的同学,把红领巾和二道杠悄悄地装进带补丁的黄书包里,拿出带钩子的拉崖麻绳从学校旁的杭州路(下四方)拉崖到我家住的(上四方)十七中学附近。

(现在的四方小学传达室)

看见拉地排车年纪大的叫大爷,年轻的叫叔叔,挂上钩子就拉。边拉边讲价,大爷看我个子矮,尽管绳子拉的直,但拉到半道上说给三分钱昂,我说五分吧!大爷说就给三分!我一生气不拉了,回去拉五分的,多傻啊!已经拉到一半路了,当时三分钱只能买支冰棍,五分钱可买支雪糕呀。

我家弟兄五个,穷的叮当响。烧大铁锅做饭,没有煤,下午放学有时从学校的后门溜出去,到隔壁的马钢厂(后来的密封公司)捡煤核。第一次去看见一工人叔叔推着一小铁车发红的炉渣,急忙用自制的铁钩把暗红的冒着烟的炉渣扒拉到跟前。一位老奶奶看到说,孩子那不是煤核,是硫钢,不能再烧了。

烧六印的大铁锅生火要用干草和树皮才行,我经常去家旁边的青岛木器三厂扒树皮。解放牌拖车拉着五米长的大树干放在厂外马路上。我们背着麻袋,挎着篮子,拿着自制的铁勾就冲上去!抢多了晚饭就能吃热的了。

树木上面的皮扒光了,就合力翻滚树干扒下面的,都是十几岁的小屁孩,也不怕碰着、砸着。木器厂是不让扒树皮的,一是危险,二是树干扒了皮太阳一晒就容易裂开,不成材料了。

一个姓马的叔叔很厉害,抓到一个就把工具抢去了,我们这些穷孩子很团结很义气。看到马叔叔来了就大喊大叫“马尿来了快跑”!我跑的最快,发小练拳身轻如燕,后来在枣庄师范上学时,校季运动会上还获得三级跳远第一名呢。

青岛的山,青岛的海养活了无数的青岛人。山上有野草,有松枝叶,烧火吃熟饭,青岛的海,巴鱼特鲜,嘎啦(蛤蜊)特肥。那时,海带海螺应有尽有,湖岛子的嘎啦是在淤泥里的,个大但皮厚。沙岭庄的嘎啦是沙土的,皮薄,鲜靓。小学三年级时我跟着邻居大哥大姐常去沙岭庄挖嘎啦。

跌潮大,海水退下近三里远,留下一大片滩涂地。我门挽着竹篮子,用手挖泥窝捡嘎啦,一会儿篮子底满了,快涨潮了,沙岭庄的海水是从左右两边抄袭的,要快走不能贪心。有经验的挖嘎啦大仙懂得,到涨潮时一泥窝的嘎啦齐冒头喷水,一捧一把,这十多分钟是挖嘎啦最好的时机,一会就能装满篮子了。

挖嘎啦大军排着队伍聊天拉呱一路回家,每次都要到下半夜三更时刻,困的要命,挎着篮子闭着眼跟着队伍就迷迷糊糊地回到了家。

小时候都要干家务活,我最拿手是贴苞米面饼子,按照五比一的比例,五瓢玉米茬子,一瓢豆面,加点发粉,搅拌匀了,小手左右拍扁,啪一声贴到铁锅边上,铁锅凉,饼子下滑,必须铁锅烧热点,这样烀出的饼子带着黄色噶渣,好看又好吃。后来我下乡,老娘说:老二走了,家里没做饭的了。看来我做家务活还确实是一把手。现在做都爱吃的带皮红烧肉还名声在外呢!

说起饼子,还有一件难忘的事,那是一年级上体育课,老师让围着操场跑步,我跑着跑着眼前一黑摔倒了,同学们把我扶到操场主席台旁的医疗室,女校医扒开我的眼一看,肯定地说:饿的,没事!邻居同学李益山急忙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块饼子让我吃了,没事了。

后来,李益山同学从兵团二师莱阳动力机械厂参军,79年2月17日去了越南战场,在老山战斗中牺牲了,那年他不满26岁。当年我俩住在一个胡同里,他父母在世时,我经常去帮着干家务,送好吃的,替李益山尽孝。

这辈子有两件事是老天爷赏赐给我的,看来还真是缘分!一是我温召辰,老伴姓陈,王栋会长写的《梦回兵团》里说姓温找姓陈的,叫我温找陈。儿子娶媳妇,儿媳妇姓赵,这下可满足了温赵陈,我们一家六口人,三个姓,我一个名字全有了。

二是我1970年6月17日离家去了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独立营,40年后这天兵团战友在苍山农场聚会,我大孙女温暖6月18号早出生,迟到了三个时辰。二孙女争气,2014年在庆祝我们战友赴兵团44周年聚会时冒雨出生了。所以起名温雨。

44年前我们青岛101名知青也是冒雨去苍山农场的。这五十年来,6月17号下雨起码有一半雨天,老天仿佛在眷恋我们青岛老四方区赴苍知青,是巧合更是缘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儿时的四方记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青岛城市记忆:黯然消失的四方神话洞 你还记得它吗?

青岛城市记忆:黯然消失的四方神话洞 你还记得它吗?

神话,景点,青岛,南山公园,项目,中国神话,涉外旅游,鞍山二路,名片,场景,景观,天上人间,岛城,建筑,浮雕,游客,神话故事,青岛市,记忆里,雕塑,旅游,是很多,旅游景观,是利用,被评为,近百,何良,徐立忠,朱穆之,陈香梅

2016-02-26 #短篇故事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作文,妈妈,记忆,时候,小学,桑叶,孩子,奶奶,桑树,风筝,父亲,同学们,我家,时间,生活,儿时的记忆,童年时,童年记忆,初中,小时候,时光,桑椹,电视,小孩,小河,村里,游戏,父母,眼睛,老人

2020-07-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作文,妈妈,记忆,时候,小学,桑叶,孩子,奶奶,桑树,风筝,父亲,同学们,我家,时间,生活,儿时的记忆,童年时,童年记忆,初中,小时候,时光,桑椹,电视,小孩,小河,村里,游戏,父母,眼睛,老人

2020-07-12 #小故事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作文,妈妈,记忆,时候,小学,桑叶,孩子,奶奶,桑树,风筝,父亲,同学们,我家,时间,生活,儿时的记忆,童年时,童年记忆,初中,小时候,时光,桑椹,电视,小孩,小河,村里,游戏,父母,眼睛,老人

2020-07-12 #故事大全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儿时的记忆作文600字「易读网」

作文,妈妈,记忆,时候,小学,桑叶,孩子,奶奶,桑树,风筝,父亲,同学们,我家,时间,生活,儿时的记忆,童年时,童年记忆,初中,小时候,时光,桑椹,电视,小孩,小河,村里,游戏,父母,眼睛,老人

2007-12-12 #故事会

儿时的记忆 奶奶这样讲故事……

儿时的记忆 奶奶这样讲故事……

奶奶,故事,讲故事,老和尚,儿时的记忆,从前有座山,什么呢,有座庙,庙里有,在讲,图片,多年前,不能忘怀

2020-04-13 #故事大全

儿时的记忆优美散文故事

儿时的记忆优美散文故事

妈妈,姥姥,孩子,人们,姐姐,房子,时候,父母,爸爸,人与人之间,和二,大哥,大老爷们,家属,小孩子,干群关系,是非,脸色,儿时的记忆,一个叫,似乎是,孩子们,对我说,我开始,我们的家,是怎么,和睦相处,刘青山,张子善,房有

2020-05-26 #故事会

老故事——儿时的记忆

老故事——儿时的记忆

外公,外婆,院子里,木门,日子,毛驴车,车子,车轮,最喜欢,井里,土路,大枣,提灯,灯光,烧锅,西瓜,记忆,院里,院子,随风,只剩下,我知道,我总是,每当我,骑自行车,睡着了,上干,抱上,欢乐时光,都会

2020-06-2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