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开州大进镇:一片茶叶的脱贫故事

时间:2015-02-19

记者 郑宇 摄4月2日清晨,车出开州城,沿开城公路前行约一个半小时,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开州区北部的大进镇红旗村茶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

提示:本文共有 30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茶叶基地,村民们正在茶山上采摘新鲜茶叶。记者 郑宇 摄

4月2日清晨,车出开州城,沿开城公路前行约一个半小时,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开州区北部的大进镇红旗村茶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微风吹来,一片片新芽吐露芳香。

“过去种茶是副业,根本没法养家糊口,不像现在每天光采茶就能挣几十元。”红旗村66岁的村民熊德翠种了大半辈子茶,眼看着茶叶卖得越来越俏。

大进镇是重庆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攻克深度贫困过程中的一道必答题。两年多来,大进镇种下上万亩新茶,为包括熊德翠在内的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一个决定,让千年茶岭重获新生

大进镇地处大巴山南麓,境内山多林密,溪沟纵横,南北差异性气候在此交汇,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产茶环境,盛唐以来就是出好茶的地方,还有过人马熙攘的“盐茶古道”。

但在深度贫困攻坚战打响以前,这里的6万多亩耕地里,只有2000亩收益欠佳的老茶园。

原来,大进镇曾是渝川陕接合部的重要交通节点,是重庆通往川陕的必经之地。得益于此,该镇茶产业也曾一度繁华。近年来,随着外部交通的通畅,大进不再是三省市往来的必经之地,茶叶难销,不少村民只好忍痛将茶树砍掉,腾出土地种菜。

产业是长效脱贫增收的基础。2017年,在邀请专家评估、开展市场调研等基础上,大进镇计划发展万亩茶园,让传统产业获得重生。

当年,团市委派驻红旗村第一书记王栋兴冲冲地组织召开院坝会,迎接他的却是“一盆凉水”。辈分高、有威望的村民李中顺第一个跳了出来:“不同意!种茶根本挣不到钱。”

“大家把土地折价入股到合作社,能获得股份和分红收益,这是大好事啊!”王栋向村民们解释。

“空手套白狼,你们这个做法就是骗人!”原本就在观望的村民们嚷嚷起来。

第一次动员就这样不欢而散。

“别的地方一个月开几次院坝会,我们村一个月开了五六十次,就是为了把大家的观念扭转过来。”王栋说。

口头说,显然不如实地感受更有说服力。

2017年10月,大进镇党委书记张太雷(时任镇长)带着一群村干部,来到“贵州茶业第一县”湄潭县考察,大家都被湄潭县的茶产业深深震撼。

回到大进镇,这批考察者立即成为茶业项目的“宣讲员”。

接下来一个月里,张太雷频频当起了“导游”,陆续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取经”,“反对派”李忠顺也被“震撼”了。

“以前我种过李子,因此觉得有花期的桃树、李子树比茶树更合适搞农旅融合。外出考察后我才发现,大进在气候、土壤等方面都更适合种茶,发展茶叶更有搞头!”李忠顺说,回村后他立即将自己的2.97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还成了村里最积极的“说客”。

通过不断发动,红旗村90%的村民都成了茶叶项目的参与者。两年多来,大进镇建成了以红旗村、年华村、群和村等为核心的万亩巴渠茶园基地,是目前全市最大的单体山地有机茶园。

“三变”改革,带来了稳定的集体收入

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还得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2018年以来,大进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新修建机耕道50公里、沟渠60公里,完成1200亩茶园节水灌溉工程,扩宽并油化公路12.5公里,完善公路沿线路灯等配套设施。

“以前那些项目的失败,表面上看是区位劣势、基础设施短板和经营不善等原因所致,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产业资源未能得到优化配置,迟迟不能形成对农业大市场的链接。”驻镇扶贫工作队队长郑夕明说。

为了让贫困户长期受益,实现稳定增收,在产业培育之初,镇里就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

首先是资源变资产。巴渠茶园的核心片区红旗村将45万元“三变”改革试点资金打捆,由村集体购置挖机和拖车各一台,开展租赁服务,12万元年收益归集体所有。

其次是资金变股金。红旗村将财政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实施股权化改革,变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入股32万元到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集体经济拿出收益的10%按户扶持所有贫困户。

第三是农户变股东。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合作社,农民以土地、现金方式入股分红。重点帮扶失能贫困户,并引入团市委帮扶资金以资金入股,保障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1000元。

此外,改造修缮闲置村校,打造具有巴渠特色的农家院落,积极发展民宿旅游,每年可望收入10万元左右,同时带动群众增收。

这样一来,村集体和农户都有了较为稳定的收益。

茶苗种上后,如何让村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上来?

“刚开始,我们采取合作社雇工的形式,但有的村民在田间地头闲聊,效率不高。”在大进镇挂职党委委员的黄闯告诉记者,发现这个情况后,镇上就将计酬办法变成了按重量计算:村民每天将所采茶叶交给合作社,并获得茶叶销售的一半收入。例如,熊德翠和老伴郑世松一天能采8-10斤茶,合作社卖20元/斤,他们每斤就分得10元,一天下来也能收入100元左右,村民们形象地称之为“采半头”。

后来,镇里还发展出新方法,即让农户承包茶园自行管理,并按照难易程度支付每亩每年500-700元的管理费。

村民们看到有赚头,纷纷申请承包。45岁的贫困户蒋启兵家里承包了50亩,平日负责除草、施肥、修枝等,一年可增加收入2.5万元。

在红旗村有70户村民承包了茶园,户均增收万余元。

“三变”改革的顺利实施,使红旗村共整合337万元资金变为股金,876户农户成了茶产业的股东,村集体则有了租赁、经营、生产服务等多项稳定收入。茶叶丰产时,贫困户可获得土地入股、贫困户产业资金股、集体经济分红等多重收益。

拓展思维,以茶为媒激活乡村游

当日,记者登上红旗村制高点,只见茶叶基地像一把扇子徐徐铺开,美景醉人——万亩茶园已具雏形,为大进镇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这里地处渝川陕接合部,也想借助紧邻的四川省宣汉县打造巴山大峡谷景区的‘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张太雷说。

旅游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交通问题。如前所述,大进镇地处偏远,距离开州区车程就达一个半小时,能吸引游客来吗?

“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张太雷解释,正在修建的开城高速(开州到城口)从大进镇穿行而过,还在镇内开设了下道口,明年开城高速开州段就将建成通车,从开州过来只需半个小时,能够让全镇的交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同时,大进镇地处渝西高铁东西线汇合点,也将为镇里带来滚滚客源。

有了这些天时地利,再加上茶园建设如火如荼,大进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决心更加笃定。2018年7月,大进镇与重庆北大资源、巴渝民宿公司、开州湖山文旅公司等四方主体投资2000多万元的开州巴渝民宿扶贫项目正式开工,去年国庆正式营业,为大进镇增添了一道富有特色风情和人文风貌的风景,提升了当地的旅游价值,给当地贫困农户搭建了产业发展平台。

一些村民也行动起来。长城村七组村民陈世东先后投入400万元承包200亩土地发展乡村旅游。“我原本在外地打工,前两年回来见到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老家的自然环境好,要是好好打造出来,肯定有人愿意来耍。”陈世东说,他找亲朋好友筹集资金,一步一步开始发展乡村旅游。

45岁的天宝寨村贫困户王登兵,也在第一书记杨朝彬的劝说和帮扶下,将两层楼的房屋改造成民宿,从一名打工者变成了民宿老板,走上了致富快车道。

村民蒋启兵的感受更为真切。自幼残疾的蒋启兵没什么劳动能力,只能依靠房屋靠近村小学的优势,经营小卖部对付生活。后来小学搬走了,小卖部的生意就每况愈下。镇里发展乡村旅游后,来玩耍的人多了,蒋启兵的小卖部生意又红火起来,去年国庆甚至一天就有1000多元的纯收入。

“我们还将立足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建设茶文化特色小镇,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让茶树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张太雷最后表示。

记者:颜安

编辑:罗建军

校对:柏云辉

审核:刘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开州大进镇:一片茶叶的脱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开州区抗疫故事:国家助我脱贫 我为抗“疫”出力

开州区抗疫故事:国家助我脱贫 我为抗“疫”出力

疫情,工作,贫困户,李永吉,攻坚,防控,销售,大进镇,国家,一线,小黑,开县,收入,果农,长沙镇,直播,护林员,记者,力量,捐款捐物,恩情,志愿者,快手,温泉镇,资金,销售量,影响,指导,活动,两小时

2020-04-04 #故事大全

基层夫妻显担当 抗疫一线担使命——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九)

基层夫妻显担当 抗疫一线担使命——重庆市开州区抗“疫”最美家庭故事(十九)

人员,疫情,防控,夫妻,家庭,工作,大进镇,使命,时候,疑似病例,余人,基层,妻子,责任,重点,资料,检测,疑似病人,公卫科,小儿子,武涉,胡相,袁可,基层干部,丽的,冲上,发热门诊,回家看看,好时,还记得

2012-02-16 #小故事

姓叶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叶的名人图文

姓叶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叶的名人图文

叶倩文,叶世荣,叶童,歌手,出生于,叶俊岑,叶天行,叶旋,叶璇,黄家驹,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名人,传媒,制片人,台湾,大奖,导演,无线电视,演员,角色,电影界,男明星,艺人,香港,博海,叶德娴,叶启田,叶子楣,叶宇澄

2020-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春茶归来——一个大巴山区贫困村的“茶故事”

春茶归来——一个大巴山区贫困村的“茶故事”

李中,村民,王栋,红旗村,茶叶,茶园,村干部,大进镇,会上,奉军,干部,院坝,驻村,记者,扶贫,副队长,刨猪汤,坝会,工作队,新华每日电讯,茶园里,人家,刺头,合作社,小标题,市里,时候,村里,辈分,进村

2011-07-09 #小故事

深度|一把钥匙为什么能开几把锁?——来自一个秦巴山区深度贫困乡镇的党建报告

深度|一把钥匙为什么能开几把锁?——来自一个秦巴山区深度贫困乡镇的党建报告

大进镇,何振华,王登,贫困户,张太雷,王栋,扶贫,党员,村里,全镇,村民,茶叶,工作队,关坪村,产业,茶园,镇里,大进,基层党组织,村民们,农产品,头雁,奉军,干部,收入,村干部,电商,李中,发展,攻坚

2008-10-13 #故事大全

春茶归来:一个大巴山区贫困村的“茶故事”

春茶归来:一个大巴山区贫困村的“茶故事”

李中,红旗村,村民,王栋,大进镇,茶叶,坝会,茶园,奉军,村干部,会上,干部,记者,院坝,副队长,扶贫,驻村,新华每日电讯,工作队,举行院,张典,刨猪汤,茶园里,重庆市委,合作社,人家,刺头,市里,时候,村里

2011-07-09 #长篇故事

姓叶的名人

姓叶的名人

百家姓,家长们,大事,名人,历史,姓氏,来源,起源,宝宝起名,先了解,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很好的效果,对这个,这件事

2020-09-01 #长篇故事

姓叶的名人

姓叶的名人

意思,名字,孩子,名人,寓意,叶一茜,叶氏,叶童,叶姓,一生,人生,代表,内心,又名,女性,成就,福建,乐之意,于最,叶剑英,叶调国,叶欣,叶挺,叶绍翁,圣陶,田亮,荣之意,铁铮铮,许仙,陶然

2020-09-0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