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陶行知教育名篇》摘录心得

时间:2015-03-03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早期研读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提示:本文共有 20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谈起一代教育家,必须从他的名字谈起。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早期研读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由于朱熹曾提出“先知后行”的观点,王阳明极力反对 ,主张“知行合一”。王明阳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先知后行。此时的陶先生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陶知行。后来,陶先生留学美国,师从教育家杜威,在老师的影响下,他不断探索,也渐渐明白“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万事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领悟。所以,先生又将名字改成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执着,不仅仅融进了名字了,更是融进了生命里,用一生去尝试、去实践,用实际行动改变着中国的现实教育,他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当时引起了众人对教育的思索,更是启迪着一代代教育人为教育而不懈奋斗。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不能舍身试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观点摘录于下:

教学合一: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第二,先生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得法子。第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美国某哲学家对于他这句话很有怀疑,他反驳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下也。譬如最下等的动物—一细胞,彼从母体脱离后,凡彼母亲会做的事,彼都会做。再推到小牛,彼虽然不似细胞那样快,但是不用隔多时,举凡彼母亲的事,彼也会做了。小猴子却又不同,彼有几个月要在彼母亲的怀里,因为彼又是较高于小牛的动物。人又不然了,人在小孩子的时期,最早要自候二三年后,始能行动,后来又慢慢由幼稚园至于大学,去学他的技能。教育者的责任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差不多”三字是我国人的大毛病! 社会上有三种人:(一)是自动要读书的:(二)是经劝导后才愿读书的;(三)非强迫不愿读的。我们就经验上观察,十人中怕有三人或四人非强迫不行;此外还有二人或三人,有了强迫的办法就可赶快去读。所以强迫是必要的。 什么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师范生要考些什么:一、农事和土木工操作。二、智慧测试。三、常识测试。四、做国文一篇。五、三分钟演讲。 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实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嘴。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没有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饰。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伤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行动强于空谈。 我们现在的办法是教师教大徒弟,大徒弟再去教小徒弟,先生在上了几堂课以后,鉴别了几个较有天才、聪明的大徒弟。以后教师就专门去教大徒弟,所以他的精神容易去推动他们,学问也容易灌输到他们头脑中去。大徒弟再把他所得到的,分别的去教那些小徒弟。学生们很活动的去找寻知识,解释困难,贡献他所求得的知识,先生不过站在旁边的地位路加指点而已。我们认为这种教育,是行动的教育。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1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 2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3 解放小孩子的嘴。 4解放儿童的时间。两种心理有害儿童: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摆苗助长,反而促其天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我们必须沿这路线进行,才能使儿重脱离苦海进人乐园。阳光下诗意生活。

陶行知先生,忧国忧民,他身体力行尝试教育救国。在多个领域呼吁和试验,他关注乡村教育、女子教育、儿童教育、幼稚园教育、民主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等。他试图还社会一个平等、实用、真实的一种教育新形式,启蒙更加的智人。他的名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先生的一生,那一定是一个“真”字,有真爱、做真人、求真理、去真行。

大师是一堵墙,也是一扇窗,即便只剩下隐隐约约的背影,他们依然代表着教育与教学的时代高峰。追寻大师的脚步,仰望大师的背影,在教育路上,与他们同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陶行知教育名篇》摘录心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教育巨匠——陶行知 看看陶行知老先生教育的得当之处

教育巨匠——陶行知 看看陶行知老先生教育的得当之处

陶行知,老先生,男生,孩子,先生,糖果,奖励,同学,故事,时候,教育,教育思想,厅堂,基础,对联,我国,父母,现代化,总是在,扔石头,爱迪生的母亲,爱迪生,陶校,乖乖的,一生,乱骂,生平,王者,品质,他用

2009-09-13 #长篇故事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曾经担任过一所小学的校长。有一天 陶行知看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曾经担任过一所小学的校长。有一天 陶行知看

陶行知,王友,学生,先生,同学,校长,奖给,奖励,教育故事,放学后,小学,坏人,泥巴,校长室,男生,上前制止,一颗糖,著名教育家,有一天,陶先生,知用,陶行,优秀品质,作业,办公室,分地,口袋,女同学,政治,材料

2020-06-30 #故事会

陶行知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

名家,教育,傅斯年,任鸿隽,夏丏尊,张伯苓,胡适,梅贻琦,蔡元培,舒新城,陶行知,陆费逵,丛书,教育界,影响,20世纪,22世纪,教育理论

2020-06-30 #经典故事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的教育智慧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教育,男生,糖果,公鸡,学生,学校,让学生,陶先生,育才小学,教育家,先生,坏人,大公鸡,师生,掌声,效果,方式,民族,泥块,皮包,社会,知识,重庆,奖给,奖励,生活,乡村教育,放学后,教学做合一

2011-10-23 #长篇故事

陶行知教育小故事丨陶行知喂鸡

陶行知教育小故事丨陶行知喂鸡

教育,陶先生,大公鸡,陶行知,先生,公鸡,喂鸡,弋阳,知识,得多,米来,责任编辑,一定好,武汉大学,信息,充分发挥,听众,嘴里塞,学生,好书,开场白,形象,才能,搜狐,效果,来源,网络,素材,校园,简讯

2020-07-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教育学人物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人物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教育,陶行知,生活,学校,社会,主张,影响,杜威,教学做合一,汇文书院,金陵大学,学生,才能,教学,教育家,普及教育,核心,知识,目的,过程,重庆,预科,教育思想,唐俊,博习,古圣寺,和宇,孔仲尼,宋庆龄,约翰·杜威

2020-07-18 #故事阅读

陶行知教育故事

陶行知教育故事

陶行知,范文,公文,孩子,先生,学生,育才学校,教育,老师,陶先生,王友,故事,知识,学校,木匠,孩子们,人才,天才,小孩子,平民,时候,方法,母亲,学生们,平民教育,大才,新安,李远,凳子,晓庄

2018-05-21 #长篇故事

关于陶行知的教育故事

关于陶行知的教育故事

陶行知,木匠,先生,凳子,陶先生,王友,教育,晓庄,老师,孩子们,学生,大公鸡,时候,姚文,教育故事,人民,一大,教育家,公鸡,农民,孩子,工学,知识,劳动人民,木匠师傅,好的,书本,同学,坏人,妹妹

2020-09-15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