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的成长之路 想要走得更远 家长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感恩”

时间:2015-03-09

闺蜜家条件并不是很好,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是,对于她这个儿子也算是呕心沥血了

提示:本文共有 22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 | 小贞育儿(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2283字,阅读全文约需4分钟)

前两天我去闺蜜家做客,正聊天时,她上六年级的儿子放学了,闺蜜的儿子成绩优异,闺蜜一直引以为傲,朋友圈里经常晒出儿子的获奖照片。闺蜜家条件并不是很好,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但是,对于她这个儿子也算是呕心沥血了。闺蜜夫妻两人都很节俭,把钱都省下来想给孩子进行最好的教育。

“妈,给我买个手机,我们班同学都有自己的新手机。”“等过一阵子吧,妈妈前几天刚把你英语班的费用交了,没那么多钱。”闺蜜有点为难地说。“人家都有就我没有,他们学习还都没我好呢,我学习这么好连买个手机都不行?摊上你们这样的爸妈也算我倒霉!”说完就扭头出去了。

我听完孩子满含怨恨的话语,心里五味杂陈,闺蜜辛苦付出,全心全意为了孩子,没想到却换来了各种嫌弃,活脱脱让我见识了一下,什么叫作“白眼狼”。

家长的一味付出不求索取,只会让孩子将这种付出视为理所应该,选择性地忽视,完全不知道何为感恩,他们只知道,我想要的父母就必须满足,如果满足不了那么就是父母的过错,这就是他们心中的价值观。

为什么孩子会变成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呢?

错误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失去感恩之心的根本原因,父母爱孩子是天性使然,很多父母觉得对孩子付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把最好的给孩子,更有一些自身条件不是很好的家长,因为自己受过穷,就不想让孩子也经历这种苦楚,孩子想要的砸锅卖铁也去满足,别的孩子一身名牌,自己孩子也不能低人一等。如果孩子不懂感恩,那么就会像去填补一个无底的黑洞,无论你付出多少,都换不回一句感激,得不到一丝回报。

一、缺乏感恩之心,孩子容易酿成大祸

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几年前在机场挥刀砍伤母亲的日本留学生汪某(化名)吧,母亲省吃俭用,为了支撑孩子每年几十万的留学费用,几乎每月都会花光自己的工资,甚至还背上了债务,但是就因为接机后吃饭时跟孩子说了句没有钱了,儿子就暴怒之下向母亲连捅了九刀,以致生命垂危。

这条新闻在出现的时候网友一片哗然,一个人居然能心狠到如此地步,能对母亲痛下如此毒手,而理由就只是因为一句没有钱了,作为一个留学生如果家里困难,那么可以选择打工帮母亲分担,更应该懂得感激,母亲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还能支持自己出国留学。

但是,当孩子缺少了感恩之心,就会如一头充满野心的狼,随时会对自己的亲人张开獠牙,伸出利爪。

不懂感恩的人,永远看不见别人的付出,只会埋怨别人对他的拒绝。

二、孩子的人生应不忘感恩

曾经有一位归国华侨想要对一些贫困儿童进行资助,后来他通过慈善机构会为孩子们每人捐了一本书和一些学习用品,并在上面附上了自己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有些人很不解,觉得不过捐了一些书本为什么还要留下姓名呢?

在之后的日子里,老人每天都会查看自己的邮箱,守着电话,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

终于有一天,一名收到他书籍捐助的孩子为老人寄来了一张自己亲手做的贺卡,老人感到非常开心,因为这是唯一与他联系的孩子,接下来老人为这个孩子捐助了一大笔助学基金,希望孩子能好好完成学业。

老人睿智的做法正是告诉了人们,孩子的人生不应忘恩,这也是在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会感恩是让他们明白,旁人的帮助源自别人的善心,而并非理所应该。而很多不懂感恩的人通常觉得别人帮忙是轻而易举小事,所以自己并不用感激。

但是感恩,也不是道德上的绑架,家长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就觉得孩子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达到他们的标准。

三、感恩不是压力,家长不要走进“感恩”的误区!

去年五月十四日,内蒙古一名14岁的初二女生从六层家属楼上翻身跃下,原因很简单,因为考试没考好,被妈妈批评。

在为孩子感到惋惜之时,不难想到孩子平时承受的巨大压力,为什么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就足以让孩子彻底崩溃,选择放弃年轻的生命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很多家长每天把“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吗?”这些话语挂在嘴边,其本意是让孩子能看到家长的辛苦,懂得感恩,努力学习,但是这样的话也会转化成一种压力,让孩子觉得没有学好就是对不起父母,会让他们失望,从而使他们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

家长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可以让孩子学会感恩,但是却不能以自己的付出作为筹码对孩子进行索取和要求。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不会对得不到的心怀怨恨,能对他人的帮助心怀感激,成为内心善良美好的人,作为家长,要从小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四、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家长需要这么做!

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排在我后面的是一位孕妇,一手拿着东西一手还牵着女儿的小手,看起来很不方便,于是我就让她排在了我前面,她对我表示感谢后先结了帐。

就在我结算完准备离开时,她的女儿蹦蹦跳跳地拿着一个小橘子走过来,递给了我,告诉我是妈妈地让她拿来谢谢我的,

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她的妈妈从小就已经教会了她这个道理。

1.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就懂得感恩。

2. 不对孩子过于溺爱,不去满足孩子过分的要求。

3.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能够感受他人的情绪。

在孩子成长路上,感恩应该是他们该学会的第一门课程,懂得感恩的孩子,更能获得内心的满足,,能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激,更好的成长。

今日话题:您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感恩之心呢?平时又是如何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呢?不妨分享出您的故事吧。

我是@小贞育儿 ,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的成长之路 想要走得更远 家长最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感恩””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和学校 最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和学校 最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

孩子,家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孩子们,演说家,改变自己,爱的,学校,作业,扔给,时间,社会,能力,觉悟,问题,教育,检查,一句话,完成作业,是这样,这样做,迟早会,多大,里边儿,鲁迅,法都,真的好,代替不了

2016-03-28 #故事阅读

与头脑聪明相比 孩子的情商很重要 但最应该培养的是这个能力!

与头脑聪明相比 孩子的情商很重要 但最应该培养的是这个能力!

孩子,情商,家长,挫折,头脑,学会,智商,和发,个人,世界,因素,周围环境,关系,大部分,家庭教育,影响力,小朋友,情况,总会,成人,情绪,意识,时代,能力,科学研究,社会,现实,知识,经历,高职

2013-07-13 #长篇故事

自以为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李玫瑾:思维

自以为教育孩子很有一套?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李玫瑾:思维

孩子,思维,教育孩子,让孩子,小孩子,方向,训练,内容,家长,思维能力,想象力,游戏,大脑思维,右脑,大脑,小朋友,对方,知识,训练营,到来,发育,教育,活动,为大家,别人家的孩子,只需要,该如何,自认为,班后,皮亚杰

2016-08-28 #故事阅读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教育观: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努力和节俭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教育观: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努力和节俭

孩子,父母,东西,财富,零花钱,洛克菲勒,培养孩子,父亲,人们,卖东西,国家,家长,时候,理性,观念,劳动,不容易,给孩子,让孩子,财富观,自食其力,约翰·洛克,菲勒,亲子,事情,中国,习惯,亲力亲为,全球,做生意

2007-08-08 #故事阅读

家长爱带孩子看《狮子王》 不仅是故事 孩子能从中收获真理

家长爱带孩子看《狮子王》 不仅是故事 孩子能从中收获真理

辛巴,木法沙,孩子,狮子王,责任,父亲,这部电影,电影,生命,中获得,孩子们,国王,学会,小狮子,教会,配角,子能从,属于自己,成长之路,有许多,青梅竹马,子都,彭彭,王之位,中人,位家,历中学,动画,人们,一面

2009-11-05 #故事会

家长爱带孩子看《狮子王》 不仅是故事 孩子能从中收获真理

家长爱带孩子看《狮子王》 不仅是故事 孩子能从中收获真理

辛巴,木法沙,孩子,狮子王,责任,父亲,这部电影,电影,生命,中获得,孩子们,国王,学会,小狮子,教会,配角,子能从,属于自己,成长之路,有许多,青梅竹马,子都,彭彭,王之位,中人,位家,历中学,动画,人们,一面

2009-11-05 #故事会

《小骆驼的旅程》:从小骆驼的沙漠之旅探索孩子的成长之路

《小骆驼的旅程》:从小骆驼的沙漠之旅探索孩子的成长之路

孩子,小骆驼,沙漠,旅程,爸爸妈妈,父母,小姑娘,内心,妈妈,骆驼,孩子们,存在感,成长之路,正能量,给孩子,让孩子,兴趣,东西,友情,大奖,安全感,家长,挫折,故事,沙子,猎鹰,眼睛,英国,内心强大,色彩运用

2017-12-08 #故事大全

做人 最重要的是感恩父母

做人 最重要的是感恩父母

父母,一生,黄懋,东西,母亲,好好珍惜,才知道,给了我,亲爱的朋友,吃吧,导语,从小到大,习惯,亲情,友情,头发,夕阳,情感,辈子,父亲,教会,果蔬,朝霞,爱情,生命,皱纹,粮食,缘分,身体,记忆力

2017-06-0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