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道德经》老子的世界观(忧耻第十三)

时间:2015-03-12

途中,求诊的姐姐说我发布的道德经很有意思,她也关注了我,成为了我的粉丝,并让我要坚持下去,把道德经的诠释写完

提示:本文共有 14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天陪一位朋友回乡找师父治疗多年积存的老伤痛,真正见证了中医技法的神奇,所谓左病治右,上病治下,气从而生,气从而出,有了真实的见证,都说气的走向看不见摸不着,那是真的水平不够,今天看到了也摸到了,还学会了两招,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啊。

途中,求诊的姐姐说我发布的道德经很有意思,她也关注了我,成为了我的粉丝,并让我要坚持下去,把道德经的诠释写完。

有一点点感动,能够被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姐认可,真是有些不容易的。老山前行第一批通讯兵,从死人堆里爬回来的英雄姐姐,阅尽世间的百变沧桑,已经看透世情的人生阅历,而今做着一位逐花而生活的人,每年逐着花期行走各地去收集鲜花来炼制精油,很有一些出世修行的高人范了。

交流间,谈到了一些往事和时事,让我更加觉得确实有必要把道德经的解读认认真真的当成一件事来做好,而不是一时兴起的爱好!

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道德经》老子的世界观(第十三章忧耻)

我们先看一下原文

《道德经》忧耻第十三

【原文】

寵辱若惊 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惊 寵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謂寵辱若惊。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為吾有身 及吾無身 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 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这一段解读,可以说遗祸不少啊。也因此而产生了很多轻生赴义的糊涂事。

老子的道德经中,都有着非常浓重的养生惜身的思想,这里却提倡无身,不是自相矛盾吗?

更有很多人人为这里是老子对无私的生化,跟孔子的一部分同步!类似于: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子是易文化的传承者,是道的推崇者,按照老子的说法,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现在你让老子舍道而求义??这差的好像不止一个台阶吧?

而且,如果我们没有身体——那是什么鬼?甚至还有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这个大帽子戴得好高哦。只是,能令人采信吗?

这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曲解,依然是对古今文字代表的意义有了错位!

听过身家性命这个词吗?很多时候,身,不仅仅是指身体,比如身份这个词,代表的是身体的份量吗?难道大胖子身份就高吗?如果按照身就是身体的解读的话,那就是如此了,会很搞笑,不是吗?所以,我们拒绝身=身体这样的幼儿解读。

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样的解读方法:

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为什么说得宠也像受辱一样使人惊扰呢?因为:就其对人的惊扰程度而言,得宠更为下劣:得到它的时候为之惊喜难安,失去它的时候又为之惊慌恐惧,所以说得宠与受辱一样,都是对身心安宁的惊扰。为什么说重视大患等同于对身家的珍重呢?因为:我之所以会看重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非顾虑大患不可的身家,如果我连这身家也置之度外,那么,还会有什么私已的大患可以干扰得了我呢?所以,像看重自己的身家一样看重天下的人,可以守护天下;像爱养自己的身家一样爱养天下的人,可以托付天下。

您觉得怎样解读会更贴近老子的时代和思想?怎样的解读能带给你更多的思考和智慧呢?

有想法,关注我,并且评论一下,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本章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道德经》老子的世界观(忧耻第十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子的《道德经》 “无为”原来不是什么都不做

老子的《道德经》 “无为”原来不是什么都不做

老子,思想,圣人,道德经,圣经,境界,时候,欲望,难处,他的心,告诉我们,是比较,这是一种,道家思想,都有自己,无为而治,于老子,常敬,泰勒斯,苏格拉底,在当时,上许,万事万物,世界观,世人,世间,思想观点,人物,人们,人生态度

2007-05-09 #长篇故事

老子留下《道德经》后出关 是避难还是自杀?学者:当时他太痛苦

老子留下《道德经》后出关 是避难还是自杀?学者:当时他太痛苦

老子,道德经,尹喜,函谷关,圣人,孔子,鲁迅,人们,思想,李耳,周王朝,不一样,中国,世界观,儒家,参悟,学者,尼采,故事,时候,文言文,注释,老者,观点,一个叫做,有人认为,给你带来,鲁迅先生,优哉游哉,于心

2008-06-01 #经典故事

老子与《老子(道德经)》

老子与《老子(道德经)》

老子,动物,思想,老聃,关尹,孔子,可以用,哲学史,一面,全书,时机,统治者,我们知道,李名耳,孔丘,应在,上第,三生万物,云上,典籍,乘风,万物,主张,个人,体系,他用,人民,做法,周礼,君子

2010-06-18 #经典故事

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老子愿意 老子真的愿意吗?

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老子愿意 老子真的愿意吗?

老子,道德经,创始人,春秋时期,关令尹,李耳,牛顿,穆罕默德,蔡伦,哲学家,世界,名人,伊斯兰,书吧,产物,佛教,写本,势力,基督教,段子,思想家,影响力,安危,战争,成就,时候,真名,民间,民族,疾苦

2011-09-27 #长篇故事

走进老子故里 听老子讲《道德经》(一)

走进老子故里 听老子讲《道德经》(一)

老子,圣母,道德经,太清,河南,城东,历史,公元,化身,地方,塑像,太后,鹿邑县,阴阳,道德天尊,可明,天之,宝天尊,宋真宗,李渊,李母,玉清,道可道,高月,龙幡伏,名的,圣母殿,太极殿,水中月,哲学家

2018-04-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尹喜,道德经,一带,秦国,于老子,于周王,李树,灵宝县,郑国,高深,函谷,向西,联合国,新环境,马王堆汉墓,图文,出处,全球,传说,内心,关住,名著,发行量,函谷关,史记,后人,圣经,外语,文化

2008-02-05 #故事大全

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命,老子,万物,过程,道冲,常态,物质,状态,老子说,世界,人生,功效,道德经,天下,地带,成就,方法,能量,规律,重心,在道,不道早已,告诉我们,孔德之容,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知常曰明,生命载体,载营魄抱一

2010-04-14 #经典故事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老子是太上老君 老子想写就写!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老子是太上老君 老子想写就写!

老子,道德经,孔子,后世,思想家,文王,时期,百姓,源头,真经,规律,王之道,中国,三皇,个人,世界,五帝,人们,信仰,天下,周公,思想,所处,时代,春秋战国,甲骨文,社会,能力,发展,影响

2011-03-3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