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故事: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时间:2015-03-22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王婆,可不是水浒传里的那个替恶棍西门庆穿针引线的媒婆

提示:本文共有 23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文/张引娣

【作者简介】张引娣,黄河文学学会会员,白水作协会员,江山文学小说编辑,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到处走走,拿笔涂涂写写,记录生命的点点滴滴,曾在不少杂志、平台发表文章。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王婆,可不是《水浒传》里的那个替恶棍西门庆穿针引线的媒婆。王婆是人们这几年对她的的称呼,以前大家都叫她王姐,这不年纪大了,地位也变了,人们就把她叫成了王婆。

王姐的童年是不幸的。父母结婚多年,没有孩子,就抱养了邻村一个男孩,男孩长到三岁时,父母觉得一个孩子太少,就又要了别人家一个女孩。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是四五个,一个孩子确实不多,给孩子的人家也是司空见惯的。可谁知,父母在要了别人家的两个孩子以后,就接连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这一口气生了三个孩子。

王姐就是那个抱养的女孩,想想,在那样尴尬的家庭中,王姐是一个多么多余的人,重男轻女的时代,女孩本来就低人一等,况且还是抱养的,人家又有了自己的儿女。王姐就成了一个免费的保姆,带孩子,做饭,洗衣,喂猪,一切能做的家务活,农活都做,吃的呢,馒头面条常常是到她跟前就剩那么一点点了。还好,岁月流逝,饥饿的年月孩子照样在发疯地成长,王姐虽然饥一顿饱一顿,可照样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

到了文化大革命那年,王姐十八岁了。营养的缺乏,阻挡不了花儿的盛开,王姐也如盛开的花儿,清新亮丽,高挑的身材,两条乌黑的长长的麻花辫直垂到屁股,说媒的隔三差五就登门拜访,养父与养母一合计,就把她许给了村西的王家。王家是大户,老弟兄三人,早年从安徽逃荒上来,靠他们的父亲打铁为生,竟然把一个家打理得红红火火。

三个儿子一个教书,一个看病,一个种庄稼。这不,到第三辈人,他们家的门楼都盖得很高了,王姐被定给了教书那家的老二,老二高中毕业,人白白净净,画得一手好画,又写得一手好字,原来经常被抽调到宣传队写写画画。王姐找到这样的婆家,岂不重生了?哎,原来王家被打成了地主,家里的东西样样都贴着封条。村里人见了他们,都是绕着走,生怕沾染上晦气。

就这样,王姐嫁到了王家,没有鼓乐,没有席面,王家当时是夹起尾巴做人,他们把该花费的全变成了彩礼,王姐的父母得了一笔不薄的收入。王姐穿了件红衫子就来到了王家,虽说看到家里到处贴着封条,但王姐心里没有多少失落。她挺喜欢那个能写能画的老二的,要不是运动来了,老二肯定不是村里呆的人。公公婆婆说话柔声细语,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

可是一进门,王姐就发现了不对。老二不与她说话,她想与老二唠唠家常,老二拿本小画册连她看也不看,她不知怎么办。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老二该干什么干什么,与一起她结婚、回门、拜访自家屋,可是就是两个人时,不搭理她。她胆战心惊,不明原因。半个月后,婆婆悄悄问她,老二对她怎么样,她一五一十地说了,婆婆千叮咛万嘱咐:“你可不能回娘家说,老二心情不好,我和你大慢慢开导他。”她谨记在心,白天在家里忙里忙外,与婆婆、嫂子和睦相处,婆婆时不时给她一点好吃的,一块蛋糕、半斤白糖、几个核桃,这让王姐感到分外的亲热。

后来,运动时间长了,大家都忘了成分一说。老二被城里的宣传队叫去了。王姐也替老二高兴,丈夫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可是,老二一走就是半月,回来时急匆匆地与公公婆婆一番交谈,就走了。王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几次想入非非。还好,公婆特别对她照顾,嫂子说公婆偏心眼,公婆说:“她娘家不亲呀,理缺。”又是一个半月,老二回来了,钻到公公婆婆的房子没有出来,王姐想进去瞧瞧,门却关着。她坐到自己房子左等右等,谁知,老二根本没有进房子。老二走了,婆婆进来了,对她说:“你别怪老二,是那个女同学缠着老二。”王婆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猜测全对了,老二心中有人,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落下来,婆婆还在劝她:“……老二不敢离婚,我和你大不许他离婚,丢不起那人。你好好的待他,他年纪大了,就收心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来,王姐听说,公公撵到城里,打了老二两个耳光,老二没有再提离婚。

结婚三年后,王姐生了个女儿,娘家父母看娃时拿的东西很小气,根本拿不出手,婆婆偷偷地添了一些,才摆出来让大家看。王姐感激婆婆,婆婆为她在族人、村人面前长了脸。老二回来的次数很少,但王姐没有打算离婚,她的心里都是女儿,公公婆婆一直与她生活,吃的穿的特别的照顾,公公有工资,给小孙女买这买那,王姐与女儿走在人前也是体体面面。老二虽然不爱王姐,可是他特别孝顺,因而他没有违背父母的意愿,也与王姐凑合着过。

后来,公公退休时,请求当时的校长让王姐带学前班,这样,王姐也告别了背着太阳,扛着月亮,与黄土地打交道的生活。王姐知道自己文化不高,但她一个人有的是时间看书学习,她在心里想着缩小自己与老二的距离。还好,学前班的孩子们挺喜欢她的,她有了自己的生活。

女儿十三岁了,要上初中,公公提出来让老二带着娃在城里上学,老二答应了。这时候,婆婆的身体已经病入膏肓,王姐在上班之余,倾尽全力照顾着婆婆,她心里明白婆婆对她犹如亲生女儿的关心,是她一生最大的安慰与支撑。庆幸的是,老二每到星期天,就领着女儿回来了,也许他看到王姐对母亲的尽心尽力,也许他年纪大了想明白了许多,总之,他对王姐比以前好多了。这以后的日子,王姐从学校回来了,学校有了从师范分配的老师。王姐伺候走了公公婆婆,在农闲时节也被老二接进城给自己和女儿做饭了。

时间一晃又是几年,王姐在城里踏踏实实的做了家属,后来又当了外婆,在遇事回家时,乡亲们看到王姐老了,胖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小辈们就叫开了,“王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王姐终于变成王婆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点赞和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故事: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五只猴子的故事

五只猴子的故事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一身,共识,地址,淋湿,情形,新兵,笼子,自动装置,起源,道德,一串香蕉,一只猴,不要去,以避免,笼子里,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成一个

2020-09-19 #故事阅读

道德的起源猴子的故事

道德的起源猴子的故事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一身,共识,淋湿,情形,新兵,笼子,自动装置,起源,道德,一串香蕉,一只猴,不要去,以避免,到后来,笼子里,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就没有

2020-08-03 #短篇故事

道德的起源猴子的故事 转帖

道德的起源猴子的故事 转帖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一身,共识,淋湿,情形,新兵,笼子,自动装置,起源,道德,一串香蕉,一只猴,到一个,不要去,以避免,笼子里,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就没有

2020-08-03 #故事会

道德起源:五只猴子的故事

道德起源:五只猴子的故事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科学家,一身,共识,淋湿,情形,新兵,笼子,自动装置,起源,道德,一串香蕉,一只猴,到一个,不要去,以避免,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就没有

2020-08-03 #故事会

道德起源:五只猴子的故事

道德起源:五只猴子的故事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科学家,一身,共识,淋湿,情形,新兵,笼子,自动装置,起源,道德,一串香蕉,一只猴,到一个,不要去,以避免,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就没有

2020-08-04 #故事阅读

猴子的经典实验:道德的起源

猴子的经典实验:道德的起源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道德,起源,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一身,共识,淋湿,情形,新兵,经典,笼子,自动装置,实验,一串香蕉,一只猴,到一个,不要去,以避免,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

2020-08-03 #长篇故事

猴子的经典实验之一道德的起源

猴子的经典实验之一道德的起源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一身,共识,淋湿,情形,新兵,笼子,自动装置,起源,道德,一串香蕉,一只猴,到一个,不要去,以避免,笼子里,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就没有

2020-08-04 #故事阅读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道德的起源贴图

猴子和香蕉的故事-道德的起源贴图

猴子,香蕉,只猴子,子海,实验人员,道德,起源,结果,子都,子释,水淋,那香,都会,一身,共识,淋湿,情形,新兵,笼子,自动装置,一串香蕉,一只猴,到一个,不要去,以避免,笼子里,媳妇熬成婆,只知道,就会有,就没有

2020-08-0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