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半生缘》偷师《普汉先生》 张爱玲的写作困境和天才改编

时间:2015-03-26

为了迎接这一年,许鞍华拍了第一炉香

提示:本文共有 31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2020年,音似爱玲爱玲年,正是张爱玲诞辰百年。

为了迎接这一年,许鞍华拍了《第一炉香》。刘嘉玲蒋欣主演的剧版《半生缘》也能在今年开播。

今年我将持续分析张爱玲的名作,欢迎张爱玲的粉丝关注我。

下面这篇文章重点分析《半生缘》的形成和艺术性改编。

1.偷师《普汉先生》

学术界对《半生缘》偷师《普汉先生》一事早有公论。

张爱玲给挚友宋淇的书信中,就专门提到《半生缘》仿照了美国作家马宽德的代表作《普汉先生》。

《普汉先生》在2005年已有中文译本,腰封上标注:张爱玲偷师对象,美国版《半生缘》。

读过《普汉先生》的读者都会发现,两者确实存在鲜明的血缘关系。

空间区域相似,都是双城记。《普汉先生》是纽约和波士顿,《半生缘》是上海和南京。

或许有人说,这不能算证据。毕竟双城记叙事是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手段。比如《双城记》就有伦敦和巴黎,《战争与和平》是莫斯科与彼得堡。

这种说法也有道理。

再看其他证据,故事框架相似。

《普汉先生》中,普汉先生与苦出身比尔是大学好友。在比尔的介绍下,普汉在纽约找了份工作,认识职业女性玛文,两人相爱。普汉父亲去世,只好回家继承家业。玛文不愿意离开纽约,两人缘尽。回到波士顿后,普汉娶了世交之女凯,过着枯燥乏味的婚姻生活。而比尔与凯情投意合,却有缘无分。

四个男女,两对怨偶,和《半生缘》一样,都是四角恋爱结构。

我们也能找到两者的对应关系:普汉对应世钧,玛文对应曼桢,比尔是叔惠,凯是翠芝。

两者都有“我们回不去了”的名场面。

在《普汉先生》中,“我们回不去了”是凯对比尔说的话,普汉作为旁观者,也并没有发现好兄弟比尔与妻子凯的地下恋情,可以看出普汉先生的木讷可笑。

《半生缘》里,曼桢对世钧说出这句话,证明曼桢从一个从容坚定性子好强的人已然宿命。经历10多年的沧桑岁月,她终于承认,爱情并不长久,生活由不得人。

“当初她相信世钧确实是爱她的,他那种爱也应当是能够持久的,然而结果并不是”。

曼桢放下了世钧,也放过了自己。

同样一句话,《普汉先生》版有淡淡的嘲讽和讥诮,而《半生缘》版,却有绵长悠远的怅惘。

同样的配方,张爱玲做出不同的味道,可见她才华横溢。

2.张爱玲的创作困境

《半生缘》作为张爱玲首部长篇小说,耗费她大量心血。

它是张爱玲寻求自我突破的转型之作。1946年后,张爱玲的创作进入沉寂期。

一连四五年,张爱玲的主要创作集中在电影《不了情》(1946年)和《太太万岁》(1948年)。文学创作方面,她只交出中篇小说《郁金香》,《不了情》剧本改编的《多少恨》。1948年和1949年,她再无新作问世。

创作陷入沉寂,张爱玲的收入也受到影响。

卖剧本收到的20万元酬劳,她接济逃亡的胡兰成。需要拿出新作品谋生,是张爱玲创作《半生缘》的现实考虑。

到了1950年,张爱玲着手创作《十八春》。

后来,张爱玲重新删改,改名《半生缘》。

世钧曼桢相识到再见的时间,从18年改为14年。

14年,音同一世,是张爱玲把玩文字的小趣味。

对于这篇小说的名字,张爱玲也是踌躇良久。

在1966年,张爱玲给宋淇的书信中,提到《十八春》改名“浮世绘”,觉得不恰当,叫“相见欢”,又太喜庆。小说全篇都流露着一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伤感怅惘。张爱玲考虑过用“惘然记”,又担心读者不喜欢,卖电影版权时也会难度很大。

宋淇给了张爱玲建议,叫《半生缘》,虽然俗气,但读者会更喜欢,符合通俗小说的定位。

最终张爱玲采纳了宋淇的建议。

3.《半生缘》的天才改编

《普汉先生》是第一人称,《半生缘》采用第三人称,《普汉先生》中的玛文戏份不多,《半生缘》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女主角,也没有一个让她爱恨交加的姐姐。

张爱玲在创作时很在意读者的感受。她希望自己的书,被更多读者看到,也希望能翻拍成电影。

张爱玲给夏志清写信,提到“《十八春》的戏剧性强,拍电影可由一人兼饰姊妹俩”。

这实在是很棒的建议。

为啥这样说?

简单讲有三点。

第一,两人相貌相似。

曼璐的初恋张豫瑾见到曼桢后,把她误认为是曼璐。而世钧的父亲见到曼桢也以为是曼璐。

相似的容貌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元素。

第二,两人命运相似。

姐妹俩都嫁给同一个男人——祝鸿才。

曼桢一直在复制曼璐的命运,“我也是给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过地步”。

第三,姐妹俩都是顾家的女儿。

让曼桢曼璐姓顾,属于生花妙笔。

顾姓也在强调,曼桢曼璐的悲惨命运,因为她们是顾家的。

这个顾家的,就像苔丝,是德伯家的。

她们的一生,都是被原生家庭封印的一生。

可惜的是,《半生缘》被影视化,编导体会不到张爱玲的用心,找了两个相貌并不相同的女明星饰演曼桢曼璐。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曼桢曼璐容貌不同,世钧家就不会把曼桢当做曼璐,两人感情被拆散的悲剧感就会削弱太多。

世钧家对世钧的压力,从他回家后就已经交代清楚了。

且看张爱玲对世钧家的描述。

他家里开着一皮货店,自己就住在店堂楼上。……店堂里面阴暗而宏敞,地下铺着石青的方砖。

抬头一看,头上开着天窗,屋顶非常高,是两层房子打通了的,四面围着一个走马楼,楼窗一扇扇都是宝蓝彩花玻璃的。

压抑感迎面而来。

这种压抑感,总让他有个错觉,这个家很狭小。

“总有点诧异的感觉,觉得这地方比他记忆中的家还要狭小得多,大约因为他脑子里保留的印象还是幼年时代的印象”。

“阴暗而宏敞”,正是逼仄凝滞的居住环境。

后来,曼桢来到世钧家,感觉出莫名的压抑感。

"楼梯上暗沉沉的,曼桢凑近前去看了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来。世钧道:‘我小时候走过这里总觉得很神秘,有点害怕。’"

这种让人害怕的环境,也造成世钧懦弱的性格。

请曼桢到自己家中,世钧这样形容曼桢,“顾小姐是叔惠的一个朋友,和他也是同事”。

他的考虑是“家里人对于外来的女友总特别苛刻些,总觉得人家配不上他们自己的人”。

带亲女友回家竟如此唯唯诺诺,世钧父母以为曼桢是叔惠的女朋友。可见即便没有祝鸿才出幺蛾子,世钧也会遵循父母意志,放弃曼桢。

▲许鞍华版《半生缘》,用房间柱子营造

张爱玲通过居住环境,来彰显原生家庭对世钧的控制。

他第一次从上海回到南京时,就可见一斑。

世钧的母亲一定是在临街的窗口瞭望着,黄包车拉到门口,她就看见了。他这里一走进门,他母亲便从走马楼上往下面哇啦一喊:“阿根,二少爷回来了,帮着拿拿箱子!”

这个视角精妙。

世钧母亲用俯视视角见到世钧的到来,来到这里,就会时刻处于被人窥视而不自知的状态,彰显的是世钧父母拥有居高临下的地位(父亲沈啸桐住在小妾那里)。

而曼桢那边,也有自己的麻烦,

作为顾家的二女儿,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她不停赚钱养家。对于世钧的求婚,她想要拖延时间。

从世钧与曼桢第一次见面,两人的悲剧就已经奠定了。

大年初四午餐时间,世钧与叔惠常去的北方馆子关门,他们无奈找了一家半营业状态的小脏馆。

脏馆意味着廉价。

同一个单位的人,世钧和叔惠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消费标准自然高些。做不起月光族曼桢,长时间去小脏馆吃饭,也是合乎情理的。

这是天才而细腻的表达,也可见张爱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改编才华。

结语:

《半生缘》借用《普汉先生》的叙事框架乃至细节,已经被学术界熟知。《半生缘》至今仍被广泛阅读,足以看出张爱玲的文学魅力。专栏作家毛尖这样评价“作为《十八春》的前世,《普汉先生》将测量出张爱玲的魅力有多大”。

对于读者来说,张爱玲的偷师,属于融梗还是创新,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吧。

参考资料:

1.《半生缘》,张爱玲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普汉先生》,约翰·菲利普斯·马宽德著,邝明艳译,中国工人出版社

3.邝明艳.张爱玲如何改写?———从《普汉先生》到《十八春》[J].现代中文学刊,2013( 5) : 27-33.

4.张爱玲,宋淇,宋邝文美.张爱玲私语录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半生缘》偷师《普汉先生》 张爱玲的写作困境和天才改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张爱玲的半生缘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张爱玲的半生缘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张爱玲,半生缘,世钧,人物,曼桢,曼璐,房子,祝鸿才,翠芝,服装色彩,作者,人们,作品,先生,叔惠,命运,家人,物象,经典,色彩,话语,生活,亨利,区的,士顿,张研,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中不

2007-09-19 #长篇故事

张爱玲的经典句子都出自哪本书

张爱玲的经典句子都出自哪本书

张爱玲,语录,散文,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事情,生命,水明如,胡兰成,那狼,与子偕老,一面镜子,人生态度,人性,传奇,做戏,全世界,天才梦,天性,岁月,执子之手,戏剧,文章,文明,时间,机会,朋友,滋味,照片,瓜子仁

2014-12-11 #经典故事

张爱玲诞辰100周年:她的故事是生活的隐喻

张爱玲诞辰100周年:她的故事是生活的隐喻

张爱玲,作品,情感,张悦然,爱玲,止庵,女性,格非,读者,作家,人性,问题,争议,二炉,半生缘,当代女性,上海滩,事物,个体,个人,主题,价值,人际,人际关系,天才梦,场景,对象,定会,小说,百年诞辰

2019-10-02 #短篇故事

放大《半生缘》:张爱玲真实经历改编

放大《半生缘》:张爱玲真实经历改编

张爱玲,胡兰成,胡兰,顾曼桢,好的,爱的,人物,作品,剧中,综艺节目,生命,翻拍,张馨予,李鸿,顾曼璐,顾曼,因为她,半生缘,人才,一生,个人经历,典型,女作家,形象,思想,感觉,感情,方面,曼桢,演员

2017-01-15 #短篇故事

0715半生缘 倾城之恋 张爱玲正版小团圆 怨女金马奖原著影视小说 民国才女张爱玲经

0715半生缘 倾城之恋 张爱玲正版小团圆 怨女金马奖原著影视小说 民国才女张爱玲经

张爱玲,蔡永康,半生缘,倾城之恋,价格,原著,图片,品牌,正版,怨女,歌王,报价,金马奖,爱情故事,长恨,小团圆,影视小说,民国才女,经典文学,专营店,图书,苏宁易购

2020-05-27 #经典故事

年少不懂张爱玲 能读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年少不懂张爱玲 能读懂的都是有故事的人

个人,倾城之恋,半生缘,张爱玲,上的一,红玫瑰与白玫瑰,那是因为,尘埃,感情,风雨,胡兰成,等着你,生命,天才梦,借口,全世界,傻话,倾城,同船,同声,时间,无涯,心口,想来想去,怎敢,晴天,男子,白玫瑰,蚊子,衣服

2011-05-17 #经典故事

张爱玲的《半生缘》 一个苦命姐姐实力坑妹的故事。

张爱玲的《半生缘》 一个苦命姐姐实力坑妹的故事。

曼桢,祝鸿才,顾曼桢,顾曼璐,曼璐,世钧,妹妹,姐姐,家人,家庭,男朋友,张爱玲,半生缘,丈夫,孩子,舞女,两个人,就这样,这句话,梁京,郁成疾,顾母,不一样,好的,小地方,高富,主人公,一家,一个男孩,不争气

2020-04-10 #经典故事

张爱玲《半生缘》 剥离爱情的婚姻 “金玉其表 败絮其中”

张爱玲《半生缘》 剥离爱情的婚姻 “金玉其表 败絮其中”

祝鸿才,石翠芝,婚姻,许叔惠,曼璐,悲剧,爱情,张爱玲,感情,世钧,曼桢,沈世钧,婚姻爱情,孩子,顾曼璐,命运,生活,顾曼,作品中,妹妹,结局,舞女,翠芝,个人,因素,姐姐,意气,文字,母亲,石太太

2010-07-0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