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停止溺爱 让孩子正常成长

时间:2015-03-28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父母溺爱孩子,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说起这个问题,有些人不免会有些惊慌失措或者大惊小怪,甚至振振有辞地进行反驳辩论。其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父母爱子女是天经地义的,老虎尚有舐犊之情呢,何况人乎!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父母心中的至宝。作为家长,都期盼着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材。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材,他们自己省吃俭用,夜以继日地奔波、劳作,给孩子找好的学校,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接受更先进的教育。有的家长抛家舍业、背井离乡给孩子担起了保姆的职责,甚至不惜千里之外买房、租房进行陪读,生怕孩子受了罪、吃了苦。

他们就像孩子身后的巨树,为儿女遮住头顶那片善变的天空,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对孩子的爱可谓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其实,笔者并不是反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的这种大爱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而且还将继续发扬下去。然而,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真正会爱孩子。邓颖超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这样的爱实质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就得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样,每一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才能。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无缘无故地抹煞他们应有的生存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懒惰的人。有的家长

生怕孩子受罪,生怕孩子吃苦,该让孩子干的活不让他干。孩子被送往学校住校,母亲还要不辞辛苦,每天给孩子送饭;衣服脏了,帮孩子洗;东西乱了,帮孩子整理……她们认为这样做是因为自己太爱孩子了,所以她们总是紧紧拉住自己孩子的风筝线,却没有想到,这样孩子的梦想就永远无法放飞。孩子们已经习惯了风筝下的那根线为他们指明方向,而一旦这根线因为某种原因断了,风筝就失去了方向,到处乱窜,到头来一无所获,甚至遍体鳞伤。其实,这样的爱是一种无知的爱、愚昧的爱、盲目的爱、违背客观规律的爱……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材,能够有出息,但是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成材呢?这是所有父母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所有父母去深思的问题。当下,有的父母总是通过给孩子讲道理去感化孩子,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在笔者看来,这也不无道理,但某些情况单靠说服教育是很难奏效的,必须有规矩和命令。过去的“戒尺”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但目前已经早被淘汰。“戒尺”虽然让人望而生畏,但它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教育模式,也有其存在的道理。现在的教育虽然很先进、很人性化,但却缺少了某些东西,比如《今日说法》报道的“辱师视频”,这种现象的出现,到底是教师的懦弱,还是学生的胆大妄为、目无师长呢?从中也不难看出当代教育的遗漏和疏忽,教师难道只是为了教课而教课,学生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吗?

可见,当代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的深思。笔者认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要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四是要具备自觉性、灵活性,

五是要有超前意识和紧迫感。

一个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就是对民族未来不负责任的表现。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让孩子去做,一点苦也不让孩子去吃。这样难道就能成材了吗?有的家长甚至说;“再也不让孩子吃苦了,因为我吃过的苦太多了。”难道说自己吃苦的经历就能转移到孩子身上吗?如果能把自己吃苦的精神传授给孩子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要对孩子这样的溺爱呢?一个人的成材光靠想是想不来的,必须要靠父母的培养,而且还得有正确的培养方式。父母要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吃苦的精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此外,家长不应一味地服从孩子的固执,而要凡事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能够更为全面客观地考虑问题。对孩子过于溺爱,长期下来,孩子的依赖性愈来愈强。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立能力,那么,即便读完了大学,又有什么用呢?一个有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一个没有拼搏精神的人,怎么能取得成功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缺少动手能力,那么对社会又能有多大的用处呢?显然,这样的人是社会的累赘。因此,父母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意志薄弱、思想堕落、不思进取。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情绪低落、思想空洞、行为恶劣。这直接影响了民族成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对孩子的过于溺爱,

不仅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更是对祖国未来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什么事都应顺其自然,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规律,违背了客观的发展事实,那就是在犯罪。

我们每一个人的素质都直接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要关心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成长。我们应该教育他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通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不难看出真正有用的人都必须具备闯、敢、干的品质。所以,作为父母要把干事业精神和传统的奋斗经验传授给孩子,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拼搏,去奋斗,去吃苦。培养他们把吃苦当成一种乐趣。只有这样做,才是我们教育的正路。

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给孩子能够自由发展的空间,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整个生活环境是土壤,父母则是种子的培育者,种子在土壤的孕育下能否成材还要看培育者是否精心培育。父母不应过于溺爱孩子,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生存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溺爱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停止溺爱 让孩子正常成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和别人打架 打输了很正常 父母不要总说“没关系”

孩子和别人打架 打输了很正常 父母不要总说“没关系”

孩子,父母,让孩子,打输,时候,家长,对孩子,女儿,这件事,尊严,方式,影响,很正常,给孩子,做法,后果,家长会,安全感,性格,现象,暴力,玩具,权益,责任,问题,不要让,两个孩子,去解决,教育孩子,缺乏安全感

2008-09-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孩子,父母,气球,妈妈,家长,爸爸,时候,闹钟,你的孩子,才可能,给他们,付出了,一生,天气,小伙子,电话,真爱,礼物,老人,问题,做一个,妈妈说,孩子们,对孩子,让孩子,这么冷,才来,在那头,一起玩,好东西

2020-07-01 #故事阅读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孩子,父母,气球,妈妈,家长,爸爸,时候,闹钟,你的孩子,才可能,给他们,付出了,一生,天气,小伙子,电话,真爱,礼物,老人,问题,做一个,妈妈说,孩子们,对孩子,让孩子,这么冷,才来,在那头,一起玩,好东西

2020-08-30 #故事大全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孩子,父母,气球,妈妈,家长,爸爸,时候,闹钟,你的孩子,才可能,给他们,付出了,一生,天气,小伙子,电话,真爱,礼物,老人,问题,做一个,妈妈说,孩子们,对孩子,让孩子,这么冷,才来,在那头,一起玩,好东西

2020-08-30 #故事阅读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让父母打脸的故事 却也是父母对孩子付出的故事

孩子,父母,气球,妈妈,家长,爸爸,时候,闹钟,你的孩子,才可能,给他们,付出了,一生,天气,小伙子,电话,真爱,礼物,老人,问题,做一个,妈妈说,孩子们,对孩子,让孩子,这么冷,才来,在那头,一起玩,好东西

2020-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父母要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父母要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孩子,父母,宝宝,时间,对孩子,让孩子,亲子,情感,宝妈,妈妈,家长,需求,角度,交流,行动,如何去,谈育儿,亲亲宝贝,好的,血浓于水,亲情,东西,亲子关系,内心,全心,体温,全世界,因素,力量,勇气

2020-04-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熊孩子”之所以层出不穷 是因为家长养而不教 别做“毒”父母

“熊孩子”之所以层出不穷 是因为家长养而不教 别做“毒”父母

孩子,父母,家长,小男孩,教育,妈妈,教养,缺乏教养,行为,影响,好的,让孩子,对方,榜样,犯错,熊孩,熊大人,有教养,文章,为人处世,事情,女孩,爸妈,责任,错误,不允许,事件中,家庭氛围,对他人,很正常

2015-06-24 #小故事

真心接受孩子的礼物 成全他们对父母的爱心 让孩子的爱有所表达

真心接受孩子的礼物 成全他们对父母的爱心 让孩子的爱有所表达

孩子,儿子,对父母,乱花钱,礼物,给我们,内心,朋友,让孩子,都会,东西,时候,北京,电池,愉悦感,对我说,对我们,我的手,在看,了房,我喜欢,孩子长大了,我买了,东京,一家人,一大,上海,从化,保健品,前段时间

2015-09-1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