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的“屠苏”文化 在国内消沉 却在日本传承

时间:2015-05-0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为人父母的我们,在面对耳熟能详的诗词时,会常常被可爱的孩子问得哑口无言

提示:本文共有 16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随着近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的开播,瞬间又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古诗词的热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为人父母的我们,在面对耳熟能详的诗词时,会常常被可爱的孩子问得哑口无言。给大家讲一段发生在我和女儿之间的故事吧。

临近过年的前几天,我特意安排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学习了古诗《元日》,就为了在过年的时候能显摆显摆。按照常规,我先领着姑娘把古诗读了一遍,“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读完就开始了逐字逐句翻译环节了,可是在翻译过程中却被孩子的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给问打断了。“妈妈,屠苏是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过年的时候喝屠苏酒呢?”“它和普通的酒有什么区别?”……

说实话,我被孩子一连串的问题给问懵了。突然间,不知该如何解答。我懂的只是一些皮毛,根本应对不了这一连串的疑问。我为女儿的好奇心感到欣慰,同时内心中也觉得有些自愧不如。回忆过去的自己,背诵古诗何尝不是为了应付试卷上那一道道试题,又有多少时候会像女儿一样地刨根问底,真正了解古诗的真深层含义呢。

虽说如今的我已不用在应付各种考试,但我不想让女儿与当年的我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查阅各种资料,重新与女儿一起来学习了解诗中的“屠苏” 。

据说,屠苏是一种药酒名,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后来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

因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又为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所以它有很大的影响力。久而久之,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便形成了了一种习俗,遍及全国各地,代代相传,因此屠苏酒也被称为“岁酒”。在一些诗句中就记载了这一习俗。如: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陆游的《除夜雪》中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屠苏酒喝法很有讲究。一反常规的长幼次序,全家人使用同一个酒盅从最年幼的晚辈开始饮用,依次传递给长辈,结束于身体抱恙或年岁最高者,意为集聚青年人的精气之华,奉于长辈,祝其康寿。屠苏酒缓缓注入特殊的扁平酒,男性用左手单手(古时武士不能占用右手,以便随时取刀备战),女性双手捧盅,分三次将酒饮尽。

唐代诗人顾祝《岁日作》诗说:“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酒中,屠苏酒一枝独秀,文化内涵无与伦比。有些地方,还传为神话,以为屠苏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赐吉祥、降福祉。

了解了“屠苏”的相关信息后,顿时对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所震撼。于是很好奇地去淘宝搜索,本以为可以像其他物品一样,只要在搜索框中输入“屠苏”二字,回车键按下去,便可出现成千上万的相关商品。搜索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零星地冒出来几个带有“屠苏”二字的不过是基本介绍历史的图书或是打着“屠苏”名号的米酒或桃花酒,再往下就都是日本产品了。他们不仅到现在仍然坚持保持着春节喝屠苏酒的习俗,而且还为这一习俗发明了美观的饮酒器具套装,而这一套简单的套装居然在网上也有。

岁月屠苏玫瑰花酒云南露酒花之醉女生甜酒42度白酒自酿酒酒酿饼¥48淘宝月销2购买

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深刻反思。属于我们的风俗习惯,被我们慢慢遗忘,却被另一个民族继续传承,那我们是不是会在N多年后,当我们的子子孙孙再次学习这一传统习俗时,会反问我们“春节饮屠苏不是日本的风俗吗”时,就都觉得尴尬了。

我们每个人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有义务去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出一份力。传承不限于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给他们讲解中国的美好故事;作为商家,我们可以潜心研究我们的文化,制造出带有中国符号的商品,远销海外,让全世界都来了解中国,永远记住属于中国的文化元素!

-END-

今日话题:

分享你与孩子之间的快乐故事吧。

欢迎留言讨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本文由我想试试看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的“屠苏”文化 在国内消沉 却在日本传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喝屠苏酒 挂门松 日本的传统节日习俗 与中国道教密不可分

喝屠苏酒 挂门松 日本的传统节日习俗 与中国道教密不可分

日本,道教,影响,中国,屠苏酒,神仙,菖蒲,居民,思想,道教文化,七福神,日本文化,八仙,鲤鱼,信仰,数字,文化,日子,星宿,观念,这一天,佛教,原理,孩子,方式,桃符,神灵,神力,活动,运行

2014-04-02 #故事会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中国传统节日你知多少?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中国传统节日你知多少?

节日,习俗,人们,传统节日,压岁钱,搬运工,怪兽,时候,传统文化,这些东西,代表,乡亲们,意义,氛围,由来,因为他们,多其,大大增加,新一年,红春,艾草,大家好,好兆头,都会,那一天,东风,一大,个人,事情,习惯

2016-12-17 #故事大全

日本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哪些渊源?日本人是从哪里来的

日本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哪些渊源?日本人是从哪里来的

日本,日本人,文化,徐福,中国,云南,基因,文化习俗,日本文化,先祖,后裔,祖先,中国传统,越宪三,伊邪那岐,人类学家,云南人,人种,大夫,后代,土著人,唐装,少数民族,时期,渊源,本土,汉字,证据,观点,语言

2009-09-05 #小故事

东渡日本的“中国神灵”

东渡日本的“中国神灵”

日本,徐福,中国,妈祖,神灵,钟馗,七福神,中国文化,信仰,研究,陆羽,日本人,江户时代,移民,长崎,大黑天神,影响,文化,印度,领域,布袋和尚,民间,神社,日本文化,习俗,形象,时代,中日文化交流,传说,作用

2020-08-25 #故事阅读

东渡日本的“中国神灵”

东渡日本的“中国神灵”

日本,徐福,中国,妈祖,神灵,钟馗,七福神,中国文化,信仰,研究,陆羽,日本人,江户时代,移民,长崎,大黑天神,影响,文化,印度,领域,布袋和尚,民间,神社,日本文化,习俗,形象,时代,中日文化交流,传说,作用

2009-03-05 #故事大全

西方有上帝中国有盘古 那么日本呢? 日本文化

西方有上帝中国有盘古 那么日本呢? 日本文化

日本,伊邪那岐,伊邪那美,高天原,神话故事,神话,身体,黄泉,妻子,物语,读者,长矛,古兹,天之,创世神话,日本神话,这便是,都会,上帝,中国,世界,人们,内容,国土,孩子,桃子,火神,物品,神宫,神社

2020-05-21 #小故事

《中国妖怪故事》:从日本怪谈文化 追溯妖怪们的“前世今生”

《中国妖怪故事》:从日本怪谈文化 追溯妖怪们的“前世今生”

妖怪,文化,故事,日本,张云,中国妖怪,方相氏,怪谈,文学,贺氏,胡亮,中国,日本妖怪,书籍,传说,典籍,日本人,咒怨,人们,博物,地理,孩子,时期,题材,驱鬼,小妾,白泽图,小泉八云,历史,名称

2012-02-23 #短篇故事

动漫壁纸 日本动漫题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

动漫壁纸 日本动漫题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利用

中国,十二国记,日本动漫,中华文明,小说,故事,文化,麒麟,十二国,典籍,国王,日本,要素,创作,图南,小野不由美,中国文化,荆轲刺秦王,四州,作品,世界观,代表,历史,儒家思想,动漫,动画,台湾,四大,四极,天意

2012-01-0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