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春秋五霸历史故事 小白 楚庄王 晋文公 秦穆公 越王勾践……

时间:2015-05-05

晋文公秦穆公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0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再读春秋五霸历史故事:齐桓公(小白)、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践……春秋五霸里,谁最厉害?(见文末网友评论)

春秋诸侯图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吴国、越国、燕国等。

诸多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逐步实现了统一。

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的多个版本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春秋称霸势力范围图

关于春秋五霸,各类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两位标准霸主。

春秋时期以孔子著《春秋》而闻名,而孔子著《春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破除“礼乐崩坏”局面,让“乱臣贼子俱”,所以,“春秋五霸”的定位就应该是为了呼应孔子对道德传承的一种重视。所以,这“五霸”,说白了就是在这个春秋时期,在“德”方面做得最好的五位王、公,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不同“道德”闪光点。

按史迹出现的次数多少,本篇暂定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践,下面我们来读读春秋五霸的精彩故事吧。

齐桓公

齐桓公最早实现称霸!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

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国君,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的崛起称霸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一幕,受到了后来无数能臣的赞叹。齐桓公的奋斗让齐国从混乱的内斗之中崛起,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他自己也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

早在齐桓公还没有上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齐襄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内政混乱,齐桓公的师傅感觉到当时齐国可能会发生大乱,就带着他先逃到了一个小国里。后来齐襄公被杀,齐国陷入到混乱之中,齐桓公受到了别人的邀请回国,他的哥哥同时也回到了国内,当时他哥哥公子纠让管仲带人堵截齐桓公,管仲一箭射去,齐桓公假装出事身亡,于是公子纠就放心了,慢慢回去。

在公子纠慢慢悠悠回国的时候,齐桓公装死骗过别人,匆匆忙忙的回国,在齐国内部的支持下,成为了国君,并且讨伐公子纠所在的鲁国,让鲁国人畏惧杀死了公子纠,之后不计前嫌的任用管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齐国的国力提到了巨大的提升。他积极增强中央集权,削弱贵族的实力,并且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生育,减少税收,使得齐国的人口数大大增加,同时颁布法律缩小贫富差距,保证私田农的生产利益,吸引了很多的别国人民来到齐国定居,增加了齐国的国力。

同时齐国大肆征兵,规定每家每户都得有人服役,所以齐国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使得齐国崛起成为了当世霸主。

话说,齐桓公有三个特别宠信的近臣:易牙、开方、竖刀。

后来齐桓公也病了,诸位王子,还有大臣为了继位的事情大打出手。

易牙、开方、竖刀带着王子,天天在皇宫里打群架,而对病重的齐桓公完全不闻不问。

最后,齐桓公被活活饿死。死后,长达六十七天无人收尸,以至于尸体长满了蛆虫,都从窗户、门口爬出来了。

齐桓公不仅自己落得如此下场,齐国也在易牙等三人的折腾下大乱,就连太子也不得不逃到他国去避难。

一代雄杰,春秋第一霸,落得如此下场。

齐桓公有不少的成语典故流传后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老马识途、管鲍之交、一鼓作气、风牛马不相及等。

《老马识途》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晋文公

晋文公

整个春秋时期基本都是姬姓晋国在替周天子行使王道,晋国在整个春秋历史上维持了百年之久的霸业(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这段时间晋国基本享有领导诸侯之权。在晋文公称霸之后还经历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最后晋悼公复霸中原。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霸主,他忍受着流亡的艰辛,在国外过了19年忍辱负重的日子,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的流亡各国却屡被驱逐,遭受了多少冷眼与嘲笑,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强装镇定面对一起的,晋文公能够成就霸业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有耐心有毅力,他能够吃得苦中苦,最后才成为万人之上,傲视群雄。

晋文公最大的功绩是抵抗了楚国对中原的进攻,在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那时候楚国可是第一强国,晋文公有再造华夏之功,所以成为霸主是众望所归。而且晋国由此强盛了近200年,而且后来三家分晋后,赵魏韩三国仍然很强大,都是由晋文公开了个好头。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楚庄王

楚庄王

能将楚国从内乱中解救出来,平定了局势,稳固了政权,最后一步步坐上了中原的霸主,不用多说,楚庄王必定得是一个十分有勇有谋的人,不然的话楚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长的这么迅速,而且还能够称霸中原。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楚庄王死了之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楚国的国力就迅速后退,被晋国给超越了,这也足够能看出楚庄王的能力。

楚庄王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智慧,在他执政的前三年,他没有任何的政绩,没有颁布过法令也没有处理过政事,以至于楚国的大臣们都开始担心起楚国的未来。但是后人就都知道了,这个是楚庄公的大智慧所在,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周边各国对他放松警惕,因为他刚上位政权不稳定,这样做可以先稳住自己的政权。另外因为楚庄公的不作为,所以国内的许多问题也都显现了出来,这样也更有利于他今后的治理。这就说明楚庄王是个有大智慧,懂得厚积薄发,而且还是非常能够隐忍的人。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后人称之曰:“楚有大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熄灯摘缨:

楚庄王战胜邻国后大宴群臣,席间叫妃子们代他向大臣们敬酒,其中有一将军酒后失态,趁楚王年轻貌美的宠妃敬酒之机抚摸其手臂,恰巧一阵大风吹熄了所有的灯,黑暗中宠妃机智地摘下了那人头盔上的红缨以为凭证。后来宠妃哭着请求大王处理非礼者,并交上红缨为据。可是楚王经与相国商量,决定不予追究,并命妃子后宫歇息,还命头盔上有红缨者一律摘下,随后掌灯继续歌舞酒宴。不久下人来报,宠妃自缢身亡,楚王听后面色依旧。酒宴毕,行了非礼之事的将军自知错误,向楚王认罪,楚王依旧没有发怒,而是好言安慰,勉励他继续为国立功。

7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

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问鼎中原: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

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

秦穆公

秦穆公

秦穆公的一生经历了几度大起大落,举国上下经过漫长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就是称霸一方。

秦穆公称霸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复西戎小国,第二个则是几经努力终于消灭了晋国,这两件事的合一完成才达到了最终的称霸一方。我们首先来谈谈穆公如何收复西戎的。

其实当时穆公本身并不是一心去攻打西戎的,他自始自终都只有一个目的,消灭晋国,只是奈何双方实力悬殊巨大,秦国当时历史之低,连当时的周国都瞧不起,所以穆公有心但无力,至此之后,秦国将枪口掉转了方向,转攻西方,收复了20来个小国,史称西戎。

那么穆公为何坚持一定要消灭晋国呢?是因为他的野心,穆公并不满足于西戎的收复,还是更加想将晋国收为自己的领土,经历了三度失败,折损了不少兵马,初心未改,穆公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自己,不让孟明视有任何的负疚感,孟明视深深的感到了愧对君主,于是下定决心潜心研究如何战胜晋国,在齐心努力之下,秦国终于攻克了晋国,消灭并占据了它,史称秦穆公称霸的时代终于来临!

越王勾践

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我国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越王勾践,姒姓,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期越国国君。越王勾践刚即位时,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南)大败吴国,使得吴王阖闾重伤而死。两年后,又被吴王夫差击败于夫椒(无锡太湖马山),带领5千残兵退守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被迫向吴求和,一度为夫差服役三年。被释放回国后,勾践重用范蠡、文种等能臣,养精蓄锐,厉兵秣马,使越国国力迅速增强。终于在勾践24年(前473年),一举吞并吴国,进而迁都琅琊,窥视中原,会晋、齐、鲁等诸侯于徐州,并致贡周室,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卧薪尝胆: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

另,蒲松龄有励志对联一副留世: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网友评论:大家觉得春秋五霸哪个更厉害?

“五霸之首当然是齐桓公了,任用管仲、鲍牙,运用法制,强齐四百年,任何一个版本的春秋五霸齐桓公都排在首位,非他莫属。”

“齐桓公最先称霸,为五霸之首,但不见得是最厉害的吧!”

“楚庄王当排第一,其他四霸不及!”

“呃,我没读过书;我认为最厉害的是楚庄王。不信你看嘛,别人都是公,他是王。”

“论霸业范围和霸业程度,是楚庄王最高。”

“楚庄王的霸业最终落定而几近无敌,另齐桓晋文且有楚成王强势制衡。”

“一鸣惊人,绝缨之宴,问鼎中原,止戈为武,一诺千乘。楚庄王近似完美。”

“晋文公重耳更令人尊重,毕竟年轻时候颠沛流离,最终老而弥坚称霸中原,他的人生经历相比楚庄王更显得丰富多彩。”

……

小编看了下,数千年过去,楚庄王的铁粉依然不少,不禁感概楚庄王有跨越时空的魅力。

朋友,你觉得呢?

本篇仅收录了齐桓公、楚庄王、晋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践的称霸故事,欢迎您补充有关宋襄公、郑庄公、吴王阖闾、吴王夫差、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的故事,感谢您的留言分享。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春秋五霸历史故事 小白 楚庄王 晋文公 秦穆公 越王勾践……”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问鼎中原”这一成语 反应当时历史人物是:A.齐桓公B.楚庄王C.越王勾践D.晋文公

“问鼎中原”这一成语 反应当时历史人物是:A.齐桓公B.楚庄王C.越王勾践D.晋文公

战争,郑国,郑国渠,春秋争霸,商鞅,战国,人口,霸主,改革,地主阶级,人民,经济,战国时期,秦国,诸侯,晋楚,韩王,统一,商鞅变法,名称,奴隶主,晋文公,灾难,目的,考点,集市,黄金,发展,楚庄王,秦王政

2020-07-17 #故事大全

晋文公与秦穆公

晋文公与秦穆公

秦穆公,晋国,晋文公,穆公,关系,代君,晋惠公,晋怀公,秦国,重耳,秦穆,公和,小舅子,平辈,为正,晋公子,晋惠,秦国武,秦晋,西戎,西万,连晋,好的,两国间,上国,俘虏,资料库,文档,内容,公元

2014-08-17 #短篇故事

晋文公与秦穆公

晋文公与秦穆公

秦穆公,晋国,关系,晋文公,穆公,晋惠公,晋怀公,秦穆,秦国,代君,公和,小舅子,平辈,重耳,晋惠,秦国武,秦晋,西戎,西万,连晋,好的,两国间,上国,夫人,俘虏,同父异母,内侄,内乱,军事力量,再加

2020-02-24 #故事会

对晋文公是怎样评价的 秦穆公与晋文公的关系

对晋文公是怎样评价的 秦穆公与晋文公的关系

重耳,晋文公,秦穆公,晋国,秦国,穆公,诸侯,网友,统帅,译文,伍员,周襄王,孙叔敖,晋文,栾枝,沈尹,胥臣,齐桓公,鲍叔,功绩,功名,参考资料,大夫,女子,智士,派军,百科,贤能,资料,吴王阖庐

2012-05-19 #故事会

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如今他们的兵刃一个是国宝 一个不知所踪!

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如今他们的兵刃一个是国宝 一个不知所踪!

...文,青铜兵器,吴王阖闾,勾践剑,古越,吴王夫,宋襄公,宝文,秦穆公,楚庄,楚庄王,王振华,王淑华,中国历史博物馆,苏州市人民政府,威名,人们,世人,主人

2015-04-07 #小故事

秦穆公故事晋文公和晋惠公的关系

秦穆公故事晋文公和晋惠公的关系

重耳,晋惠公,公子,秦穆公,晋文公,奚齐,晋献公,太子,夫人,国君,晋文,怀赢,申生,公和,听吧,儿子,关系,大臣,女儿,晋国,的哥,阴谋,瞳孔,秦国,争夺王位,他的眼睛,史料记载,和舜帝,夷吾在

2014-11-27 #故事阅读

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 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A.楚庄王B.晋文公C.吴王阖闾D

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 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A.楚庄王B.晋文公C.吴王阖闾D

春秋争霸,战争,晋文公,霸主,晋楚,楚庄王,诸侯,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人口,历史,内政,内容,楚国,经济,尊王攘夷,侯国强,宋襄公,楚庄,管仲,秦穆,邲之战,公和,考点,名称,五霸,中原,人民,典故

2020-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闲话历史19:从晋文公和秦穆公复杂亲戚关系说悲剧公主怀嬴

闲话历史19:从晋文公和秦穆公复杂亲戚关系说悲剧公主怀嬴

秦穆公,怀嬴,公子,晋文公,秦国,晋国,重耳,晋惠公,女儿,国君,丈夫,子公子,子圉,文嬴,史称,叔叔,夫人,宝座,高梁,公子重,晋文,上公,国为君,晋怀公,秦晋,穆公,公和,国都,三秦,一生

2010-10-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