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家三代十六口勤学孝亲好家风

时间:2015-05-08

勤学自律的家风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5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胡永源说,家庭不光是港湾、归宿,还是一所小型的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集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这所学校的任务就是正家风、讲家教,用良好的家风帮助孩子们立德树人。

勤学习求进步

胡永源从小学习认真,喜爱读书、写作。他坚信:“要想拥有硬本事就必须学习,只有学习才能长知识、长才干。”

胡永源的妻子王琼林退休前从事教育工作。老两口深知一个道理:要想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先要带好头。

1994年从单位退休后,胡永源坚持学习。每天吃过早饭,他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读书,25年来从未间断。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中,胡永源坚持做笔记。

40岁时,胡永源患上了帕金森病,长期患病让他的双手颤抖得厉害。写字时,他一定要用左手牢牢攥住右手手腕作为固定,才能缓慢书写。即便如此,写出的字依然难以辨认。为了让孩子们看得懂,每次写完笔记后,胡永源都会交给老伴誊抄一遍。至今,他已写了7本读书笔记,共计十几万字。

在胡永源的影响下,家里的孩子们也养成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每次回家,孩子们都会请胡永源指点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胡永源的外孙女刘越洋今年27岁,现正在法国攻读博士学位。每次刘越洋从国外回来,都会先到姥爷家,学习姥爷写的新文章。除了学习姥爷的文章外,刘越洋还会把自己在国外写的一些文章打印出来,交给姥爷点评。

敬父母孝当先

胡永源说:“百善孝为先,在我们家也是孝当先。”胡永源夫妻俩对自己的长辈就很孝顺、尊重,给孩子们作了示范。每当传统节日一家团聚时,胡永源和王琼林就会和孩子们分享关于孝顺的故事。

在夫妻俩的教导下,孩子们对父母也是孝顺有加。每个周末,几个孩子都会回家陪爸妈,即使有事不能回去,孩子们也一定会提前给老两口打个电话,询问父母最近的身体状况。

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大女儿胡敏2010年请来一位保姆,照顾二老的饮食起居,并嘱咐保姆时刻注意两位老人的身体情况,每天早晚都会打来电话询问。三儿子胡杰则包揽了老两口的日常开销,从每月按时替老两口缴纳水、电、气费,到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胡杰都安排妥当,不让父母操心。遇到保姆有事请假,胡杰便会赶回家照顾父母。

今年6月初,王琼林因发烧入院。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身体本就不好,不适合长时间陪护,胡杰向单位请了假赶往医院。王琼林总共住院22天,胡杰就在医院日夜不离地陪护了22天。直到将痊愈出院的母亲送回家中,胡杰才放下心来回单位上班。

讲民主共商量

在胡永源家有这样一个习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家里有事时大家就一起商量事情该怎么解决,没事就寻找一个话题一起学习交流。胡永源说:“遇事多商量,商量好办事。这就是我们家保持家庭和睦的秘诀。”

生活中,胡永源和王琼林也会有意见不一的情况,但两人从不在儿女面前争吵,而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共同寻求矛盾的解决办法。胡永源说,争吵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争吵,将来孩子也有可能效仿。这样家庭的和睦就很难维持了。

胡永源今年已是89岁高龄,王琼林也已86岁。老两口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多陪在身边,享受天伦之乐。今年端午节,胡永源和王琼林就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举行了家庭会议。最终,几个孩子商量决定除节假日大家都回家看望两位老人以外,平常姐弟4人轮流回家陪伴父母。若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回去的,要及时通知其他的兄弟姐妹,哪怕只是中午下班后回家陪两位老人吃吃饭、聊聊天。

一家三代十六口,之所以能拥有这样热闹而又和睦的大家庭,胡永源说,离不开勤学习、重孝道、多商量的好家风。“好的家风不仅能让子女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像一股无形的绳,将每一位家庭成员牢牢系在一起。”(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怡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家三代十六口勤学孝亲好家风”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寿阳人文精神:百善孝为先 传承好家风

寿阳人文精神:百善孝为先 传承好家风

张丽,老人,婆婆,一家,孝亲,榜样,中华民族,妯娌,时候,邻居,如何对待,家有,新时代,都会,下一代,一家人,优良传统,乐呵,典范,公公,体弱多病,传统美德,儿子,后代,基石,女儿,姊妹,婆媳关系,媳妇,美德

2012-09-13 #小故事

和美家风润中华固安张秋立:好家风诠释家和万事兴

和美家风润中华固安张秋立:好家风诠释家和万事兴

张秋,老人,村里,村民,孝亲,家风,家人,陈桂芬,全家人,夫妻俩,妻子,技术,刘桂,张树森,张万利,张伟,张华,和美,固安县,代人,九十年代,亲力亲为,全家,养殖业,马庄镇,大家庭,大儿子,夫妻,妹妹,孙子

2020-07-04 #故事会

「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传中华之美德 扬民族之孝道

「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传中华之美德 扬民族之孝道

奶奶,妈妈,家风,婆婆,家训,孝亲,美德,行动,刘亚妮,中国,个人,农村,周家村,国家,孝道,大小便,家规,家庭,故事,才能,文化,样子,民族,炕上,我的心,好家风,刘家,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记得

2017-08-14 #短篇故事

好家风好家训(最美家庭故事)丨传承好家风 亲情战疫情

好家风好家训(最美家庭故事)丨传承好家风 亲情战疫情

疫情,小区,家风,汪怡,防控,希文,汪希,市总工会,一家,志愿者,口罩,劳模,家庭,安顺,安顺市,湖北,贡献,蔬菜,特殊时期,力所能及,好家风,安大,马上召,在听,工作人员,儿童福利院,和村,新时代,一线,一家人

2010-10-12 #长篇故事

小家传大爱 共筑家国梦‖2020年运城最美家庭十大好家风故事之孝老爱亲

小家传大爱 共筑家国梦‖2020年运城最美家庭十大好家风故事之孝老爱亲

父母,养父,父亲,家庭,医院,重担,时间,朋友,养母,儿女,哥哥,子女,孝心,孝亲,家训,病重,给养,身体,工作,生活,代一,德为,好女儿,摇摇欲坠,主治医生,事情,人生,亲人,公婆,医生

2009-07-04 #经典故事

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征文获奖作品连载一

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征文获奖作品连载一

刘存,父亲,爷爷,圆通寺,寻甸,国民革命军,母亲,父母,60军,家庭,媳妇,生计,洋芋,集体,50军,好家风,一家人,兄弟,小院,手艺,教场,教场坝村,时候,绘画,孩子们,柳树河,寻甸县,粮食,一家,人家

2020-07-01 #故事阅读

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征文获奖作品连载一

好家风好家教故事征文获奖作品连载一

刘存,父亲,爷爷,圆通寺,寻甸,国民革命军,母亲,父母,60军,家庭,媳妇,生计,洋芋,集体,50军,好家风,一家人,兄弟,小院,手艺,教场,教场坝村,时候,绘画,孩子们,柳树河,寻甸县,粮食,一家,人家

2017-08-16 #故事会

弘扬好家风建设好家庭 2019年“荆楚最美家庭”揭晓

弘扬好家风建设好家庭 2019年“荆楚最美家庭”揭晓

家庭,丈夫,父母,老人,夫妻,工作,孩子,吕锐,夫妻俩,湖北省,儿子,妻子,婆婆,生活,乐衡,一家,父亲,援藏,秋华,家人,社区,老伴,一家人,女儿,家风,卢芳,方敏,王涛,范成,董毅

2019-01-2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