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习水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 自由行只好坐“摩的”前往瞻仰

时间:2015-05-09

本次贵州遵义之行,经仁怀茅台镇、赤水市、丙安古镇后,到了土城,也要住上两天,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提示:本文共有 19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接着分享我的习水土城古镇见闻。本次贵州遵义之行,经仁怀茅台镇、赤水市、丙安古镇后,到了土城,也要住上两天,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昨日中午从丙安古镇坐中巴到了习水土城古镇,车费20元,车程一个多小时,路况极好。中巴车很“友善”,招手停车,就近下车,一车人都像是亲朋好友,其乐融融。虽然听不懂,我还是被温暖的气氛所感染,心情也变得畅快起来。古镇客栈前台的美女建议我去青杠坡,我听成了“青杠波”,就以为是什么湿地水景公园之类的。贵州的方言,真是听不懂,干着急。

从土城去青杠坡,并无公交车。自驾或跟团当然方便了,背包客的自由行就只有坐摩的了。土城的摩的集中在上图的景区东门外,与其他地方摩的“凶神恶煞”的形象不同,土城摩的挺温柔,上了一个帅哥的车子,说好了10元钱,出发了。

青杠坡战斗遗址距离土城古镇约5公里山路,坐摩的大约20分钟就到了。山路是高速路标准,现在的贵州山区的公路修得太好了,看来是下了大力气。这是战斗遗址的大门,再前行1公里左右,就来到了青杠坡战斗纪念广场。

一路飞驰,远处小山坡上就是青杠坡战斗遗址纪念碑了。

青杠坡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据说是因满山长着青杠树而得名。这周围的山、石和土,都是红色。乡亲们说,这是红军的鲜血染成的。以青杠坡战斗为核心的土城战役,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仗,是红军四渡赤水战役胜利的直接因素。

到达青杠坡战斗遗址的山脚下纪念广场了,付完车费,准备上山瞻仰一下。突然发现不对劲儿,偌大的广场里,只有几台私家车,别无他物,我怎么回去呢?这是个问题,赶紧叫住已经发动车子准备离开的摩的帅哥。一问之下,吓出一身冷汗,返程如果没有车只能花上两个小时走回去了。赶紧和帅哥商量好等我一下,给我15分钟,马上回来。

手机是个好东西,摩的帅哥蹲在摩托车旁专心玩起了手机,我也就放下这棵悬着的心。

纪念广场去往纪念碑的登山石阶入口处,有两组巨大的石雕,生动还原着青杠坡战斗中红军的勇猛顽强的惨烈场面,很是震撼。

石雕

青杠坡山顶修建了这座高19.35米红军烈士纪念碑,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碑文的“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前有瞻仰吊唁者敬献的花圈。在本次遵义的旅行中,深深感受到红色旅游的热度,所到之处,经常会看到全国各地的各单位组织的红色旅游团,很多人还穿上了红军服装,在红色旅游胜地里重温入党誓言,重走红军路。

青杠坡战斗遗址

纪念碑基座的正面雕刻着“青杠坡战斗遗址”几个大字,其他三面是青杠坡战斗简介。看到这个简介,莫名有点紧张。记得小时候参观时,老师按惯例会布置作文,同学们总是带着纸笔抄下这些简介,不知道现在的学生们会不会这么做了?估计是不会了,用手机照下来就行。另外,万能的网络也一定会有相关资料,时代在变。

青杠坡战斗简介:1935年1月24日红一军团进占土城后,进至黄陂洞、复兴场受挫。红军主力陆续抵达土城。川军刘湘一面调重兵封锁长江,一面派八个旅向松坎、赤水、合江一线推进。27日,郭勋祺部尾追至青杠坡与红军后卫接火。此时红军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军委决定在青杠坡歼灭尾追的郭勋旗部4个团。28日晨,战斗打响,毛泽东等到青杠坡附近的大埂上指挥。

由于判断敌情有误,敌参战部队实为8个团,且还有增援部队赶到,我军部队阵地被突破。危急关头,朱德、刘伯承亲上前线指挥作战,毛泽东、周恩来命令干部团发起冲锋,夺回阵地,同时电令红二师从元厚火速回援。经过反复争夺,红军占领主阵地营棚顶,由于敌情发生变化,未能达到歼灭尾追敌人的目的,红军伤亡3000多人,歼敌3000多人。毛泽东等当机立断,指挥红军撤出战斗,改变行军路线,西渡赤水河。

青杠坡战斗后,实施的四渡赤水,正确处理打与走的关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走是为了更好的打,从而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南渡乌江,威逼贵阳,巧渡金沙江摆脱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军事斗争和重大转折。

远处是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陵园中安葬着青杠坡战斗和周边战斗中牺牲的红军烈士,其中,有烈士单体墓碑56座,有籍贯地信息的烈士37位。今天是来不及了,希望下次有机会凭吊先烈。去年开始,有关部门组织了寻找革命烈士后人“活动,并陆续发布了这37位烈士的相关信息。

看路标,纪念碑的右前方除红军烈士陵园外,还有红军军医纪念馆,时间很紧,不能去有点遗憾。

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深鞠躬后,赶紧下山了,不知道山脚下的摩的帅哥还在不在?有点忐忑。

返程时,我在摩托车后座上与帅哥聊得挺开心,摩的帅哥的温和气质让我耳目一新,以前觉得贵州民风彪悍,此番旅行遇见的都是热情好客的贵州人,增加了我对贵州的好感。

记得来的时候路过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就在这里下车吧,顺便参观一下。

待续,我在习水土城古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习水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 自由行只好坐“摩的”前往瞻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红色习水|听红军故事 品韵味土城 赏醉美丹霞

红色习水|听红军故事 品韵味土城 赏醉美丹霞

习水,丹霞,女红军,古镇,土城,红色,世界,习水县,事迹,商埠,土城古镇,峡谷,特色,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军事,传统,年历,文化遗产,文化,红军,景区,石窟,精品,船帮,绿色,被誉为,遗迹,韵味

2015-08-14 #经典故事

习水土城古镇老街最有烟火气 神仙般悠闲眼馋不?

习水土城古镇老街最有烟火气 神仙般悠闲眼馋不?

古镇,老街,土城,茶馆,生活,铁炉沟,习水,历史,原住民,悠闲地,打铁花,老人们,土城古镇,古街,土城镇,魅力,游客,红军,老人,老宅,东南入口,孩子们,烟火气,养马,小巷子,熊孩,黛瓦,发型师,老茶馆,老年协会

2016-04-17 #小故事

丙安古镇前往习水土城古镇 这个“苕汤圆”咋是咸的?

丙安古镇前往习水土城古镇 这个“苕汤圆”咋是咸的?

古镇,客栈,丙安古镇,景区,汤圆,土城古镇,习水,赤水,房间,春卷,门票,表演,客栈老板,周边,小店,小葱,旗袍,春卷皮,淡季,竹笋,遵义,火树银花,和燕,咸香,小巷子,张土城,下一站,发现了,好一,王记

2009-12-27 #故事大全

热闹的习水土城古镇老街上喝茶场面 这可是老水码头的遗风

热闹的习水土城古镇老街上喝茶场面 这可是老水码头的遗风

土城古镇,古镇,茶馆,茶庄,盖碗茶,习水,鹤鸣,丙安古镇,土城,成都,木桌,老街,人民公园,成都人民公园,红军街,遵义,习惯,历史,国际友人,小镇,时间,柠檬茶,游客,竹椅,老人,赤水,黔北,复兴,生活,周恩来

2011-10-20 #故事大全

习水土城古镇的清晨 感受独具特色“十八帮”文化的魅力(上)

习水土城古镇的清晨 感受独具特色“十八帮”文化的魅力(上)

土城,古镇,袍哥,制糖,丐帮,川盐,景区,盐茶,赤水河,入口,历史,山货,布商,码头,盐帮,老街,行业,统一,酿酒,这里是,世人,传统,传奇色彩,兄弟,周边,商埠,商人,土城古镇,土布,小店

2017-09-16 #小故事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习水县土城古镇展演红歌

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习水县土城古镇展演红歌

红军,艺术团,习水,习水县,四渡赤水,四渡赤水纪念馆,四渡,红歌,红色,文化,游客,纪念馆,观众,服务,红色文化,张小海,毛泽东,青杠坡,黄金周,保洁员,工作人员,三渡,一渡,二渡,红歌会,文化部,正成,初心,上海,中央红军

2010-01-21 #长篇故事

习水土城古镇盐文化馆里的盐遗故事 曾经心酸的“熬草取盐”

习水土城古镇盐文化馆里的盐遗故事 曾经心酸的“熬草取盐”

土城,陈列馆,赤水河,决议,文化,分院,红军街,古镇,古街,土城古镇,场景,故事,政府,救济,盐巴,稻草,船主,赤水,赤水县,很有意思,这句话,周恩来,朱德,李云龙,毛泽东,石玉生,富贵人家,习水,一带,入口处

2010-07-17 #长篇故事

习水土城古镇里的“女红军街” 中国唯一的一条女红军街

习水土城古镇里的“女红军街” 中国唯一的一条女红军街

土城,女红军,红军,贺子珍,景区,赤水,古镇,旧居,老街,河畔,自行车道,赤水河,平南王,毛泽东,一渡,井冈山,渡口,周恩来,袁世盟,董必武,四渡赤水,东北门,习水,历史,入口,大元帅,担架,沥青,长征,中国革命

2016-01-2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