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诗人找工作如何自荐?朱庆馀的这首诗 便是其中典范

时间:2015-05-14

其实早在古代,就有一种类似于现代自荐信的形式,叫做行卷

提示:本文共有 15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众所周知,自荐信是现代求职者为获得某项工作,而自我推销的一种形式。其实早在古代,就有一种类似于现代自荐信的形式,叫做“行卷”。所谓“行卷”,就是把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投诸名流、显宦或呈献给皇帝,以争取到一官半职。这种形式,也称“投献”或“干谒”。

对于古代诗人而言,干谒诗就是他们为找工作,而推销自己的一种诗歌。这类诗歌往往写得十分含蓄,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获得入朝为官的机会。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就曾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写了一首干谒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在诗中说他想要渡湖,却苦无渡船。身处圣明时代,却不能有所建树,心感愧疚。又说看着别人垂钓,也想自己一展身手。言外之意,就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入朝为官,干一番事业的急切心情。

而在诸多干谒诗中,另一位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最为新颖独特,也最让人感到惊叹,堪称是典范之作。它是朱庆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应进士科举前。当时诗人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就写下这首诗献给主持考试的水部郎中张籍,征求他的意见。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首先,从内容来说,朱庆馀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就显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而以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欢心与他自己能否踏上仕途的紧张不安心理作比,就寓意自明,让人感到惊叹了。

诗的开篇两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即新婚卧室里的红烛一夜没熄,新妇等待着天亮要到堂前去拜见公婆。按照古代的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能拜见公婆。朱庆馀便是抓住了新妇拜见公婆之前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着重描写。

其实如果没有朱庆馀接下来的描写,我们也能够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本该在洞房花烛夜尽情享受幸福气氛的新妇,却因为第二天清早要去拜见公婆,心情整夜都变得紧张不安了起来。所以新妇一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好,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

就在她以为准备充分了时候,却又想到了自己的妆扮,不知道合不合适,于是便有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它的意思就是说,新妇妆扮好了轻轻问丈夫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是否合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用了“低声”二字。一方面,是因为新妇的羞涩。另一方面,则是不便于让旁人听到。

无论是低声细语,还是从妆扮中只选取了眉毛的浓淡来写,都彰显了朱庆馀诗歌创作中的精雕细琢,刻画入微。倘若仅仅作为一首“闺意”诗,它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佳作了。但我们不要忘了,诗人的本意是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是否能够踏入仕途,也就是能否找到工作的紧张不安。

在古代,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能够得到公婆的喜爱,那么她以后的生活处境自然也就稳定顺当了,否则的话,日子就很不好过。这就与诗人考取功名一样,考上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可能就蹉跎一生,一事无成。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如此贴切的比拟,写出一箭双雕的内容,不得不为诗人的技巧感到惊叹。

据记载,当朱庆馀将自己的这首诗献给张籍后,得到了明确的回答。同样是写诗,同样是比拟,张籍在答诗《酬朱庆馀》中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也就是说,张籍将朱庆馀比作是一位采菱姑娘,相貌美丽,歌喉又好,必然会受到人们的赞赏。言外之意,就是不必为此次考试担心。

果然得到张籍引荐的朱庆馀,在公元826年,也就是敬宗宝历二年,一举考取了进士。朱庆馀的这首干谒诗及张籍的答诗,也成为了后人自荐和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总的来说,朱庆馀为获得工作的机会,所写的这首干谒诗,是其中典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诗人找工作如何自荐?朱庆馀的这首诗 便是其中典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朱庆馀轶闻故事

朱庆馀轶闻故事

张籍,朱庆余,考生,作品,诗文,以字行,进士,做法,主考官,人才,手法,水平,朱氏,浙江人,水部,诗作,说法,考试,唐诗三百首,被录取,一笑,利通,姚合,宋人程,敬宗宝,曾任水,朱庆,朱可久,朱君,朱顺

2018-11-28 #小故事

朱庆馀轶闻故事

朱庆馀轶闻故事

张籍,朱庆余,考生,作品,诗文,以字行,进士,做法,主考官,人才,手法,水平,朱氏,浙江人,水部,诗作,说法,考试,唐诗三百首,被录取,一笑,利通,姚合,宋人程,敬宗宝,曾任水,朱庆,朱可久,朱君,朱顺

2011-05-11 #故事大全

李贺这首诗告诉你 为什么古代诗人爱惨了江南

李贺这首诗告诉你 为什么古代诗人爱惨了江南

江南,李贺,古诗词,鲈鱼,嘻嘻,美酒,吴歌越,蒲帆,南山,朋友,红霞,风格,不出门,一首诗,实在是太,就像是,是可以,从江,大诗,浦云,大家好,不一样,老竹,老竹林,世界,下江,冷泉,优势,人们,云朵

2015-11-24 #短篇故事

为什么古代诗人都喜欢用这座城市写怀古诗 读这首诗或许会有答案

为什么古代诗人都喜欢用这座城市写怀古诗 读这首诗或许会有答案

诗人,石头城,六朝,这首诗,城墙,刘禹锡,南京,诗篇,诗中,对石,后人,国运,国家,声音,头城,建康,秦淮河,统治者,长江,创作,这个地方,金陵怀古,表达了,乌有,孙权命,西边,车之鉴,上凹,大唐盛世,公元

2008-12-19 #故事会

古代“最懒”的诗人 用尽毕生精力才写了半首诗 但人人都会背

古代“最懒”的诗人 用尽毕生精力才写了半首诗 但人人都会背

苏麟,范仲淹,诗人,杜甫,是当时,这首诗,一生,诗歌,机会,人人都,于是就,非常著名,一笑,李白,文武官,言中,诗词歌赋,小时候,上口,古诗,古体诗,人事关系,人们,名字,城中,大浪淘沙,思想家,想法,感觉,意思

2013-07-28 #故事会

李商隐的这首诗 意境清幽空灵 冷言绝俗 堪称唯美典范

李商隐的这首诗 意境清幽空灵 冷言绝俗 堪称唯美典范

诗人,李商隐,霜月,意境,绝俗,冷言,这首诗,唯美,百家号,青女,典范,人们,作者,月中霜里斗婵娟,老沙,光明,形象,搜狐,月夜,环境,特点,蝉鸣,高楼,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华澄,耿介,鸣叫声,一直流

2013-06-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代最有霸气 最有杀气 最有暮气的三首诗 都是出自同一个诗人

古代最有霸气 最有杀气 最有暮气的三首诗 都是出自同一个诗人

黄巢,套书,古诗词,这首诗,杀气,霸气,菊花,大唐王朝,功名,古文,长安,书籍,内容,初中,古诗,暮气,家族,志向,时候,诗词,读诗,高中,中国最美,原文如下,报与桃花一处开,意思是,看一下,科考,这个人,冤句

2019-04-08 #故事会

古代诗人的短小故事

古代诗人的短小故事

王勃,诗人,这首诗,地方,开头,三秦,一带,五律,新诗,结尾,诗坛,诗歌,诗风,五津,乐曲,五言律诗,关中,别绪,天涯若比邻,四川

2020-04-0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