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从学术到宗教 从道家到道教 他是道教流传两千年的关键人物之一

时间:2015-05-14

相传,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发光,遂派十八使臣出使西域,迎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阿罗汉圣者,带着经书、法宝,带着佛舍利, 白马驮经,回到中原

提示:本文共有 20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熟悉中国文化史、佛教史的人都知道,东汉、魏晋时期,中国文化的一大变化,就是佛教的传入。

相传,东汉明帝夜梦金人发光,遂派十八使臣出使西域,迎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阿罗汉圣者,带着经书、法宝,带着佛舍利, “白马驮经”,回到中原。

佛教进入中国,凭借理论体系的精密和自身逻辑的严整,很快就在与道教对抗中取得上风,在统治阶级上层和士大夫中站稳脚跟。同时,佛教也有意借助当时中国社会盛行的黄老和神仙方术,通过展示神通祛灾得福,延年益寿,逐渐进入民间。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胡族政权武装割据,战争频繁,南方东晋社会也不安定。这种情况为佛教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北方胡族统治阶级来说,因为儒家传统观念排斥“夷狄”入主中原,便有意扶植佛教这种“夷狄之教”(特别是因果报应论)作为自己统治的依据。僧佛图澄、佛图澄的弟子道安、鸠摩罗什都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大师。有统计,北朝有寺30886所,仅在洛阳一地曾有寺1367所,共有僧尼200万人,可以说此时佛教已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

中国文化,如何在与佛教的对抗中站稳脚跟,继续生存发展,是当时乃至以后几代、十几代中国传统士大夫考虑并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促使佛教中国化,最终产生了中国式佛教—禅宗,并成为日后中国主要的佛教流派;二是儒学对佛教的教义、思想加以改造吸收,融会贯通,最终产生了理学,成为日后中国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三是对道教进行改革,使原始道教系统化、组织化、仪式化,成为真正的宗教。这样,儒释道三教并举,成为宋之后近千年中中国文化的骨干。

前两方面的事情不在这里提及,只说当时的道教改革,这个历史重任,是由寇谦之完成的。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寇谦之,字辅真,本为上谷人,早好仙道,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罔效,后从成公兴修道于嵩山。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寇谦之遇到了太上老君(即老子)乘云驾龙,从天而降,授予“天师”之位和《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要求他整顿道教,废除过去道教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十月戊戌日,太上老君的玄孙李谱文又传授给他《天中三真太文录》、《录图真经》、《天宫静轮之法》,要求“去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辅佐北方太平真君。

就在这一年十一月初六日,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拓跋焘继位,成为北魏第三位皇帝,是为北魏太武帝。也许在寇谦之看来,这位拓跋焘,就是李谱文让他辅佐的“北方太平真君”。于是,寇谦之戴着“天师”桂冠,离开嵩山,准备做他的“国师”美梦。

公元424年,也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尧元年,寇谦之北上平城,献上他的杰作——道书,得到了拓跋焘心腹重臣、白马公崔浩的大力支持。崔浩拜寇谦之为师,并上书拓跋焘说:“臣听说,圣王受命,上天一定会有征兆。《河图》、《洛书》,都是将寓意隐藏于简单的符号里面,不象如今这样神仙亲自写下文字,这是从来未有的事情。过去,汉高祖刘邦虽然为一代英杰,但商山四皓尚不屈节于他,现在,大德神仙不召自至,这正是陛下应天受命的预兆,岂能因为世俗常谈而违背上天的旨意,臣对此非常担心。”

拓跋焘看了崔浩的奏表非常高兴,就派遣使者前往嵩山祭拜,并将寇谦之在留在山中的其他徒弟一并召来,尊奉寇谦之为天师,弘扬寇谦之的新道教。等到四十多名嵩山的道士来到平城以后,即在平城东南建了一个天师道场,立了一座五层高的道坛,供给120名道士的衣食,定时祭拜,每月还安排一次由数千人参加的茶话会。

寇谦之之前的道教,无论是于吉、张角的太平道,还是“三张”的五斗米道,基本都处于秘密的半地下状态,成了组织动员民间力量,反对朝廷的异己力量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受到朝廷的镇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无论是于吉、张角,还是“三张”,也包括孙恩、卢循,最终都没有好下场。在这种情况下,道教想得到大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寇谦之北上,依附太武帝,利用世俗政权的力量发展道教,以期达到弘扬道教的目的,这本是各种宗教经常采用的办法。至于身为政治家的崔浩在政治层面上的考虑,和寇谦之本人倒没有多大关系。

寇谦之对道教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变分散为集中,变个人为团体,改两晋以来各派道士各自为政,互不相通的局面为教具规模的宗教社团;二是“去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废除过去道教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改变张道陵以来以中国名山大川的名胜洞府作为教区的传统,转移其神仙管理人间的治道,一变为人、鬼、天、神互相交通,建立天上人间一体的道教系统的雏形;四是用符箓、咒语和神仙之术包装道教, 制定道教斋忏醮仪等规矩,确立了道教作为宗教的规仪,成为唐宋以后道教教仪的根据。

这样,寇谦之综合秦、汉、魏、晋的神仙方士之术,及役使鬼神、符箓、法术等流派,使综罗复杂的道家学术,演变成比较纯粹宗教性的道教。

从道家到道教,从学术到宗教,寇谦之是中国道教能够绵延两千年的关键人物之一,可谓彪炳青史,功莫大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学术到宗教 从道家到道教 他是道教流传两千年的关键人物之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道家思想逐渐演变成了道教文化 本土千年宗教永盛不衰

道家思想逐渐演变成了道教文化 本土千年宗教永盛不衰

道教,学说,形象,正一道,道家,道士,影视剧,思想,全真道,年代,佛教,国家,天下,家学,我国,时期,老子,在那个,无为而治,宗教,故事,文化,张鲁,张良,金庸,世界各地,动漫,学术,时候,秦国

2015-02-04 #长篇故事

道家和道教 二者应该区别对待吗?

道家和道教 二者应该区别对待吗?

道教,道家,道家思想,宗教,老子,思想,中国,哲学,历史,学术思想,老庄,神学,精神,道德经,黄帝,发展,理解为,伏羲,中得,列御寇,博远,庄子,庄周,文景之治,有若,董仲舒,诸子百,黄老,中一,并加

2011-01-01 #长篇故事

道家和道教有区别吗?带你走进道教

道家和道教有区别吗?带你走进道教

道教,道家,道家思想,思想,宗教,人们,众生,核心,神仙,经书,老子,道德经,依附于,思想上,有区别,这两者,伏羲,元始天尊,吴王夫差,张道陵,海寻仙,学术思想,三皇五帝,下界,世人,世间,东汉时期,云笈,九天,书籍

2013-09-01 #经典故事

中国哲学简史:谈三教九流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中国哲学简史:谈三教九流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儒教,宗教,圣人,道家,老子,佛学,精神,佛教,代表,成就,知识,冯友兰,庄子,张道,两回事,个人,中国,儒家思想,人格,哲学,创始人,功用,境界,教义,思想,教人,中国哲学,学术流派,自然过程

2015-04-05 #故事阅读

老子韩非列传:一篇道家思想学术史

老子韩非列传:一篇道家思想学术史

司马迁,韩非,黄老,老子,天下,父子,理想,苏轼,道家,佛老,庄子,子之学,王俭,本于,申子,申韩,王敬则,主刑,个人,个体,传记,仁义,作者,君臣,学问,学者,无为自化,政治,曲利,生命

2010-02-09 #短篇故事

他是道家的创始人 以清静无为作为学术基础 流传至今

他是道家的创始人 以清静无为作为学术基础 流传至今

时期,知识,老子,清静无为,孔子,书库,思想,过程,我国,书籍,人们,低调,儒家思想,土地,性格,文化,诸侯,职位,道家,影响,最开始,那个时候,道家思想,这个地方,梦寐以求,于东周,孟子,庄子,连那,国都

2014-10-31 #故事阅读

浅谈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浅谈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道教,道家,道家思想,信仰,道观,仙山,宗教,神仙,修仙,关系,儒学,哲学思想,学说,宗教信仰,封神榜,方士,文化,春秋时期,核心,玄学,神话,老子,道德经,青城山,传播,是我国,伏羲,张道陵,居山,王朝君

2013-10-14 #短篇故事

道家老子是第一位道士吗?

道家老子是第一位道士吗?

老子,道家,道教,庄子,创始人,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哲学思想,宗教,道德经,发展,张陵,张道陵,在道,典籍,人物,信仰,核心,历史,宗教团体,时代,道士,道学,改造,是否可以,各自不同,老子想尔注,道家思想,严君

2017-11-3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