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名荆门援汉医护人员的战“疫”故事

时间:2015-05-24

为了支援前线医护人员,全国各地组建了一批批医疗队伍驰援武汉

提示:本文共有 38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武汉作为最前线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为了支援前线医护人员,全国各地组建了一批批医疗队伍驰援武汉。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三位赴武汉支援的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他们分别是重症医学科医生周畅军、护士丁乔、护士陈其军。接到通知后,他们没来得及与家人一起吃上年夜饭,就赶在除夕之前火速驰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

金银潭医院,坐落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是武汉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目前收治的病人全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是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医院之一。

支援武汉的3名湖北荆门医护人员告诉记者,面对疫情,可能会害怕或恐慌,这是一种本能。但在危难关头,他们心中想的是病人的健康,一定要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

周畅军:防护服下衣服全湿透

1月22日下午3点左右,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周畅军刚下夜班,就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只有一晚上的准备时间,第二天上午8点30分,他与两名同事一起火速赶往武汉。

1月23日中午,周畅军一行抵达武汉,被分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这是当地最早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之一。1月2日,金银潭医院就曾收治“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

“我们应该是支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最早的一批医护人员,除了荆门一医外,还有湖北省其他地市州的兄弟同行,共有7个小分队,这些医护人员分别来自宜昌、襄阳、十堰、黄石、恩施、荆州等地,都来自各地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周畅军说。

“因为我们是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所以被分到这家医院新筹建的重症病房,主要任务是救治高危的重症病人。”周畅军说,与其他普通病房不同,重症病房的病人传染性特别强,所以每天早晨必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穿过清洁区和半污染区,才能到达污染区。

进入重症病房需要穿上特制的防护服,周畅军以前从未穿过,“有很多人告诉我穿了以后会有呕吐等不适反应,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以后,感觉特别憋和闷,喘不过气,下蹲等基本活动也很受限。”

“如果不穿防护服,那是不能对病人开展救治工作的。”周畅军在走廊中,通过不断地深呼吸,来努力适应防护服带来的不适感。

面对病毒,恐惧是人的本能,从危重病人的眼光中,周畅军能明显感受到这种心理。“病房里的病人都是携带病毒的感染者,因为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依靠飞沫和接触等,所以我们也会感到紧张 。”周畅军说,防护服是所有医护人员最大的安全防线,当进入病房开始忙碌后,就会忘记自身的安危。

防护服穿脱不方便,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进入重症病房后,周畅军面临着体力上和技术上等诸多严峻挑战。

“平常对病人的一个简单操作,在这里完成都非常的困难。”周畅军向记者举例说,在普通病房里面,做气管插管或普通的静脉穿刺,需要借助彩超定位来完成。但是在重症病房,由于带着双层防护手套,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手感,这导致穿刺等动作可能需要1-2个小时完成,做完之后,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衣服全都湿了。“因为手套太厚,有时候手摸颈动脉的波动都不是很明显。”

视线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头上戴的面屏、防护镜上的镜面遇到口中呼出来的热气就会起雾,造成视线模糊。”周畅军感慨,这和以前在自己工作的医院所遭受的困难明显不同,他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帮病人消除恐惧,和他们一起战胜病魔。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休息时间很难得到保障。周畅军介绍,一名医护人员一个班通常是8个多小时,休息时间只有中午,但也会因病人病情不能按时上下班。“出来的第一感觉是全身瘫软,只想躺在地上,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

当时,武汉各级医院均面临物资短缺和人手不足的紧张局面。周畅军说,这主要体现在病人护理方面,有一部分病人出现了多脏器功能的衰竭,需要更高级的生命维持手段,比如做透析、上呼吸机等,这些护理都要护士在病床旁24小时不停监护和治疗。此外,病人的日常生活也需要护士照顾。

“护士是我们重症医学科里最可爱的人。”周畅军感慨道,无论暴露时间还是暴露程度,护士面临的风险相对是最高的。

援汉以来,周畅军时常想念家人和同事,家人也牵挂着他的安危。“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当他把自己被选中去支援武汉的消息告诉家人的时候,家人默默地看着他足足有5分钟,眼眶里已有泪水在打转。“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支援武汉是责无旁贷的,必须要出现在我该出现的地方,要服从组织的安排,这是身为医护人员的使命感。”周畅军这样安慰家人。

虽然身在武汉,但谈及自己的家乡荆门,周畅军也一直关注着当地的疫情,希望所有人都能做好个人防护。周畅军相信,在党中央和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工作,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所有人一定会平安回家。

丁乔:嘱托同事守护好家乡

“曾担心过自己是否会被感染,但病人更需要帮助。”1月22日下午,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丁乔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后,很快打消了顾虑,第二天就与两名同事赶往武汉。

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丁乔每天会遵医嘱给病人用药治疗,协助病人完成各项基础护理。“这边是APN排班模式(三班倒),具体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下午5点到凌晨1点,凌晨1点到早上8点。”

除了日常会协助病人进行喝水和吃饭等基本活动外,丁乔还会进行一些心理上的辅导。“病人是可以带手机的,我们允许病人跟家属沟通,让家属给他们加油打气。但有些病人态度很消极,我们常常拿从重症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病人事例来安慰他们。”

当丁乔穿上防护服,踏入重症病房那一刻,他深刻地意识到与之前工作不同。“以前在医院会做日常防护,主要是一级和二级,这里的防护需要做到三级。”丁乔说,洗手是个人防护的重要环节,下班脱防护服时,每脱一层就要洗一次手,脱完鞋套也要洗手。“只有保护好自己,防止交叉感染,才是对病人负责。”

丁乔和同事被安排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附近的宾馆住宿,在上完夜班之后会有两天的休息时间。日常饮食除了医院提供外,还有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支援武汉至今,丁乔他们收到了很多热心人士送来的泡面、面包、牛奶和水果等食物。

“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聚集在武汉也是一种缘分,大家都想好好守护武汉,早点战胜这场疾病,照顾好所有病人。”丁乔了解到,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医护人员在源源不断支援武汉,“这些医护人员来自上海、广州、安徽等地,今天又来了一批安徽的医护人员,他们也是来支援这家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大大缓解了我们的压力。”

“本来计划好和家人在一起过年,这次是临危受命,控制疫情比过年更重要,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好好看孩子一眼。”丁乔的女儿才一岁半,除夕之前,他已经赶赴自己的工作岗位。

“首先,我一定要照顾好病人,保护好自己,守住武汉这座城市;其次,希望其他市民响应政府号召,在家尽量减少出门的机会,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充足的防护;最后,希望所有人能够平安度过这场疫情。”丁乔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同时他也嘱托家乡的医护人员,“你们守护好家乡,我们才能安心在这里支援武汉。”

陈其军:病人的心理辅导很重要

“我这次去武汉,不但一点也不怕,还想去那边找个女朋友呢。”出征武汉时,“90后”男护士陈其军在媒体镜头前展示了自己阳光活泼的一面。

1月22日下午,陈其军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当天晚上便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随队向武汉出发。和另外两名同行的同事一样,他也被分配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

在武汉,陈其军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观察病情,查看病人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和精神状况等;二是一些基本护理工作,包括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在护理一些清醒的病人时,还协助他们吃饭、喝水、上厕所;三是安抚病人情绪,给他们做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消除忧虑,增强战胜病毒的信心。

“很多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住进医院之后,心理会变得特别消极,甚至不配合治疗。”在陈其军看来,病人的心理较脆弱,这场疫情其实并不是特别可怕,很多老年患者由于患有一些基础性疾病,才会导致病情加重。

面对复杂的疫情,救治很重要,但病人的心理辅导也很重要。“心理辅导更多是言语上的鼓励。”陈其军说,他会不断告诉病人,首先,已有很多治愈的案例;其次,很多重症病房的病人都在逐渐好转,已经被转到了普通病房;最后,病毒并不是特别可怕。陈其军说,只有让病人的担心少一点,他们才会更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及早康复出院。

重症病房接触到的都是高危病人,穿上防护服的陈其军内心还是比较踏实。陈其军介绍,特殊时期,各级医院都会对病房进行分区,在跨越不同的区域的时候都要穿好防护服,确保自己没有交叉感染。回到住宿的地方,一定要洗好澡,有空还要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医院的日常饮食环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实有吃的就已经很不错了,不会特别介意有几荤几素。”陈其军说,在固定时间点,医院会提供免费盒饭,早中晚三餐时间大概是在7点至8点之间,11点至12点之间,和17点之后。“医院提供的餐食时间有利也有弊,可能我们刚好领到盒饭,时间点正好是上班前后。”陈其军说,除了医院的伙食,每天都会有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各种食物和水。

陈其军所在的重症医学科于年前新成立,科室里的医护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家的出发点都一样,义无反顾只为战胜病毒。”

进入金银潭医院工作以来,陈其军和同事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抗击疫情的高度重视。他相信,在全国各地专家、医护人员和广大热心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家肯定能战胜疫情,取得最终的胜利。

脱下防护服,陈其军是一位乐观的“90后”男孩,他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希望家乡的同事和亲人做好个人防护。在这场疫情结束之后,他想回家好好陪家人补一顿年夜饭。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名荆门援汉医护人员的战“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名荆门援汉医护人员的战“疫”故事

三名荆门援汉医护人员的战“疫”故事

病人,周畅,武汉,医院,医护人员,防护服,疫情,金银,重症病房,家人,武汉市,重症医学科,护士,同事,病房,重症医学,病毒,肺炎,工作,救治,第一人民医院,个人防护,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湖北省荆门市,休息时间,医生,地方,所有人,时间

2012-09-29 #故事会

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小码王专项基金在行动

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小码王专项基金在行动

...防护服,湖北,人民医院,一线,沙洋县,资源,阻击战,湖北省荆门市,防疫工作,文化艺术基金会,上海,渠道,浙江,肺炎,工作,采购,北京高,医用口罩,杨健,王第,王全,医护人员,控股有限公司,武警部队,价值

2013-06-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疫医护人员事迹3篇 疫情一线医护人员事迹

抗疫医护人员事迹3篇 疫情一线医护人员事迹

谭青,医务人员,疫情,宣传,一线,事迹,患者,医护人员,肺炎,载体,婆婆,护士长,护士,典型,婚期,姑娘,父母,隔离病房,工作,防控,隔离,新型冠状病毒,医疗中心,名新,区域,受众,嗓子,大别山,宜昌,生命

2008-02-29 #故事会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武汉,疫情,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病毒,风景线,院士,医生,医务人员,光芒,医疗队,医疗,物资,白衣天使,靓丽,大爱,医护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一线,中国,病人,野生动物,检测,隔离,中华民族,人们,使命,全国,品格

2020-07-08 #经典故事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新型冠状病毒赞美医护人员的作文 赞美武汉医护人员的作文

武汉,疫情,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病毒,风景线,院士,医生,医务人员,光芒,医疗队,医疗,物资,白衣天使,靓丽,大爱,医护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一线,中国,病人,野生动物,检测,隔离,中华民族,人们,使命,全国,品格

2020-08-30 #短篇故事

感谢白衣天使 医护人员的祝福说说 向医护人员致敬 祝福说说

感谢白衣天使 医护人员的祝福说说 向医护人员致敬 祝福说说

白衣天使,护士,微笑,生活,祝福,医护人员,多赞,事业,一生,万事,人间,亲友,六出奇计,传报,功劳,医术,吉祥,变通途,唇角,四季,杏林春暖,悬壶济世,天使,患者,心声,家属,容貌,拉近,情感,手机

2020-05-24 #故事会

感谢白衣天使 医护人员的祝福说说 向医护人员致敬 祝福说说

感谢白衣天使 医护人员的祝福说说 向医护人员致敬 祝福说说

白衣天使,护士,微笑,病人,生活,事业,一生,吉祥,患者,病情,祝福,医护人员,多赞,爱的,万事,人间,事事如意,亲友,六出奇计,传报,功劳,医术,变通途,唇角,品质,四季,杏林春暖,悬壶济世,天使,心声

2020-05-24 #经典故事

赞美一线疫情医护人员的句子 赞美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的句子

赞美一线疫情医护人员的句子 赞美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的句子

武汉,白衣天使,疫情,一线,美的人,医务人员,中国加油,中国,患者,医生,护士,湖北,医护,人员们,平安归来,谢谢你们,医护人员,中华,军人,口罩,灾难,病魔,警察,长发,战斗,防控,为你们,不出门,中国人,加油中国

2020-06-2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