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听外婆说那旧时光:节俭 大饥荒和吃屎壳郎的舅舅

时间:2015-05-26

但她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外婆说她小时候在窗外偷听私塾先生讲课,过耳不忘,会讲故事、编顺口溜遗憾的是,一首也没流传下来

提示:本文共有 21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的外婆是个风趣幽默的小脚女人,虽然她没上过私塾,目不识丁。但她会背《三字经》、《百家姓》(外婆说她小时候在窗外偷听私塾先生讲课,过耳不忘),会讲故事、编顺口溜(遗憾的是,一首也没流传下来)。在我成长的路上,外婆一直都是最受我喜欢和敬爱的那个人。

但凡经历过“饥荒”和“艰苦”的人们,都会格外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比如我们的外婆和我的父母,他们的日常十分朴素节俭,衣服缝缝补补穿了一年又一年,饭桌上坚决不会浪费一粒粮食。连我和弟弟碗里吃剩下的饭菜,母亲总是想办法“消灭掉”,宁愿自己吃撑。实在吃不完,那就收进橱柜里,第二天热着吃。第二天还没有吃完,那就继续热,直到吃完为止。

父亲因此打趣母亲说,当年两年结婚时,母亲是全村最瘦的那个小媳妇,又黑又瘦,以至于我的姑奶奶见了惊呼道:“这样丑的媳妇,日子可怎过下去呦!”结果,没过几年,村里的女人数我母亲肥胖,又白又胖,像发酵了的白面馒头(父亲的形容)。母亲冷哼,不胖才怪,家的剩菜、剩饭和碟子里舍不得倒掉的油水,全都进了她一个人的肚子。

而外婆就在一旁,一边绕线团,一边笑呵呵地说:“胖点好,胖点好!”外婆当时得了比较难治的病,被母亲从农村舅舅家接过来住(一边吃药治疗,一边寻求民间验方)。平时在家无聊,她最喜欢做两件:一是绕线团,二是给我和弟弟讲故事。

外婆说,她一辈子都没胖起来,特别羡慕那些能吃胖的人。胃口好,能吃胖,才是福气。然而当年,我和弟弟的年龄较小,根本体会不了外婆和母亲的良苦用心。每每吃饭,还是东挑西挑,格外挑剔。

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好好吃饭,不再挑食,她灵机一动,教我们古诗和儿歌,我现在只记得其中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个小孩,脾气真怪。看见鱼肉喜笑颜开,看见青菜放下碗筷。这是什么原因?吃饭挑菜!”

可是,母亲厨艺不佳,做的饭菜实在难以下咽。正一筹莫展,外婆的杀手锏来了。

外婆喜欢讲故事,喜欢唠叨那些兵荒马乱、逃荒挨饿、猫儿狗儿的稀奇事儿,偏偏这些我和弟弟都特别爱听。“吃完饭,我再讲给你们听”外婆笑眯眯地说。这一招,可比母亲的“狠瞪眼”管用多了,我和弟弟为了听故事,只得乖乖地把饭吃完。

也不知道外婆哪里听来的故事,每次都不带重样的,而她讲得最多的,还是当年闹饥荒(明知是说教的故事,我和弟弟听得津津有味),大家都饿得人心惶惶,前胸贴后背,地里的马齿苋、灰灰菜、萋萋芽(音译)、复复苗(音译),那些野菜,见什么挖什么,挖回家,洗洗煮煮、无盐无油就吃进肚子里去。最后,连野菜没得挖了,穷人只能吃观音土(母亲便在一旁附和,她吃过很多野菜)。

“你看,当年要是有这么一块白面馒头,不知道能救活多少人啊。”

“为什么不吃白面馒头呢?”我问。

“那个年代都是窝窝头,红薯面、豆面、杂粮面,哪里能吃得上有白面?连地主都吃不上呢”外婆笑着说:“你们这一代人啊,都生活在福窝里了”。白米、白面、电灯、电话,这搁过去,想都不敢想。母亲又插嘴说,她当年的愿望是天天都能吃上白面馒头(我的愿望是天天能吃到肉)。

“外婆,你有没有听过什么令人害怕的故事?”

外婆认真想了想,就讲了个大饥荒的故事,说附近村里有个小媳妇,带着三岁的孩子回娘家,结果,一转眼,孩子就找不到了,怎么都找不到。

“孩子去了哪里?”我和弟弟跟着着急起来:“村子里有老拐子吗?被老拐子卖了吧?”姥姥叹口气,她也不知道孩子去了哪里,但是有一个传说,有些人实在饿得没办法,舍不得吃自己家的孩子,就逮别人的孩子来吃。

“大概,那个孩子真的被村子里的老拐子拐了吧”外婆叹口气。她说,这个故事就挺让人害怕,你们千万不要挑食,在饥荒的年代,挑食代表着活不下去。

“我们家亲戚有饿死的吗?”我敏感而疑惑地问。

外婆说,我的老外祖父,她的父亲,本是村上杀猪宰牛的屠夫,吃惯了大鱼大肉,嘴巴刁钻,咽不下野菜熬制的清汤。外婆好容易攒了十几个鸡蛋去探望他,结果,老外祖父已经去世多日。

外婆又说起自己的婆婆,老太太异常馋嘴,在饥荒的年代,全家就剩了半袋子的黄豆,结果被她偷偷拿去跟走乡换货的卖货郎换了一碗黄豆酱。

眼看着全家都要挨饿,外婆语调沉重,多亏了你的母亲,她当时只有十来岁,胆子贼大,跟着村里其他小伙伴一起,趁着夜色从几十里地之外,割回来一些菜苗,就是那些菜苗,挽救的了大家的命。

为了缓和悲惨的气氛,外婆还特意讲了舅舅的一个趣事。舅舅小时候生疮,老郎中开个吃屎壳郎的方子。起初,舅舅哭哭啼啼,很是不愿意。然而被迫吃了一只后,他居然屁颠屁颠的主动抓屎壳郎让外婆给烧着吃,据说滋味鲜美。

“真的吗?屎壳郎什么滋味的?”我不免好奇起来。

“你可千万别去问你大舅”外婆忍不住笑,他那时候还小,估计都记不得了。这事一直压在我心里且做一桩疑案,真的不曾问过舅舅,是否小时候因病烧烤过屎壳郎。

童年的印象,距今已有三十余年,像极一面被风化的墙,璧影斑驳,人物恍惚,忽而已秋,忽而今夏。而外婆的音容笑貌,如同一帧帧珍贵的影像,流淌在我生命的长河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闲坐山河望九天

听外婆说那旧时光:“裹小脚”和“把鹌鹑”

听外婆说那旧时光:艰苦年代的启蒙学习,竟然也是一种奢望

听外婆说那旧时光:解放前穷人的婚礼,与电视里描述的迥然不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听外婆说那旧时光:节俭 大饥荒和吃屎壳郎的舅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听外婆说那旧时光:民间小故事和炮楼的传说

听外婆说那旧时光:民间小故事和炮楼的传说

外婆,部队,图片,小鬼子,洋炮,炮楼,网络,母亲,舅舅,东西,小脚,大姐,我家,洋楼,回家,冰糖,刺刀,大姨,故事,村里,根线,民众,老鸹,老头,群众,老乡,身体,进村,一根针,日本侵略者

2008-05-31 #故事阅读

《南乡杂忆》水云生旧时光散文系列故事:外婆改嫁

《南乡杂忆》水云生旧时光散文系列故事:外婆改嫁

吴家,外婆,丈夫,武冈,女儿,地主,邱家湾,两公婆,石门河,故事,兄弟,儿子,作者,叫声,国民党,外公,大风车,岩洞,我家,抓去,母亲,石门,碾子,谷子,要离开,吴家后,子山,小一,山湾里,根根

2010-03-25 #短篇故事

张艺兴眼中含泪 回忆童年与外婆的温暖时光

张艺兴眼中含泪 回忆童年与外婆的温暖时光

张艺兴,外婆,演唱会,童谣,新歌,歌曲,时候,月亮粑粑,这首歌,单曲,故事,歌词,深情,观众,长沙,对外,大航海,8月份,张艺,曲相融,不一样,旧房子,讲述了,深圳,上线,一面,人心,中加,公交站,医院

2017-07-13 #短篇故事

《你好 旧时光》林杨生日余周周精心准备礼物

《你好 旧时光》林杨生日余周周精心准备礼物

林杨,余周周,辛锐,米乔,外婆,礼物,米勒,朋友,生日,舅舅,周周,蒋川,音乐,原版书,成员,时候,电话,生日礼物,社团,他们之间,告诉她,回到家,很开心,最喜欢,朋友们,嫉妒心,凌翔,那本,中一,体育会

2016-09-28 #故事大全

纯纯校园文:带你回归旧时光 回忆起美好的故事

纯纯校园文:带你回归旧时光 回忆起美好的故事

路西,校园,母亲,书名,作者,时候,片段,简介,易宁,帅哥哥,个人,纯纯,少年,承欢,海鸥,点点,笑容,眼泪,舅舅,食堂,岁月里,了学,多希,宋拉,宋就,林晚,毕淑敏,道光,阿然,在我

2016-11-12 #短篇故事

《你好 旧时光》:林杨余周周关系升温 后一起浪漫相约看电影

《你好 旧时光》:林杨余周周关系升温 后一起浪漫相约看电影

余周周,林杨,米乔,辛锐,关系,父亲,舅舅,看电影,补习班,周父,群众演员,一家,中年妇女,爸爸,妻子,故事,消息,配角,回家,一笑,周周,别让,尔兹,徐志强,曲华,来爱,蒋川,不见了,经历,事情

2012-08-23 #短篇故事

《你好 旧时光》余周周数学竞赛大放异彩 文理分科面临艰难选择

《你好 旧时光》余周周数学竞赛大放异彩 文理分科面临艰难选择

周周,余周周,凌翔,文理分科,舅妈,林杨,舅舅,数学竞赛,文科,时候,选文,振华,主任,哥哥,张峰,蒋川,老师,同学们,妈妈,好的,振华中学,代表团,理科,表哥,心里面,一家,内心,同学,同学录,学文

2007-08-01 #短篇故事

丑故事之老杭州:大墙门里的童年 老底子的旧时光

丑故事之老杭州:大墙门里的童年 老底子的旧时光

哥哥,时候,棒冰,故事,我家,电视机,小偷,老爸,院子里,中山中路,大门,小舅舅,楼梯,气窗,表弟,面糊,墙门里,那时候,墙门,大院,建筑,杭州,老妈,西瓜,芭蕉扇,吊车,大墙,大人,孩子,小舅

2012-03-0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