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智囊》:三十六计中“将计就计”最考验“双商” 成败一念间!

时间:2015-05-26

这时如果智商和情商双商余额不足,事态就难以控制

提示:本文共有 14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三十六计”中许多计策都给人以考虑的时间,但总有事发突然的时候,刹那间就要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时如果“智商”和“情商”双商余额不足,事态就难以控制。

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计就计”。这实质上是一种你来我往的连环计,把对方的“计”变成杀他的“刀”,非常考验“双商”。如果处置不当,对方的“计”就真的会是杀自己的“刀”。许多英雄,不缺实力,但就败在这一念之间,再也不能挽回。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

"将计就计"最出名的例子,大概要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了。当时情形真是危险,但诸葛亮拿准了司马懿的心理,知道他“平生不曾弄险”,这才气定神闲地将他“吓”走。其实说是“骗”更合适一些。具体过程大家耳熟能详,我就不再多说了。

北宋有个镇守边境的官员叫李允则,算是“官二代”,很有才干和谋略,也是一名优秀的情报干部。

有一次在军营中开了个party,“军械库”突然起火。这是大事,士兵没有武器,怎么作战?敌人袭来,如何应对?

“军械库”起火

李允则当时没有任何反应,继续嗨皮。结果副手急了,请求赶紧救火。李允则没有允许。不久,火熄灭了,李允则把烧坏的武器埋起来,又暗中从邻居那里用装茶叶的笼子紧急调来军械,补充了库存。关键是,这一过程无人知晓。

但是枢密院(相当于国防部)肯定知道,武器装备被人烧了,连个问责也没有,这哪行?于是在老板(宋真宗)面前告了李允则一状。宋真宗说:“允则对这件事肯定有自己的说法,让我问问他先。”

李允则向老板报告:“军械库一向戒备森严,为何刚好在宴会时起火?这显然有问题。这时我如果离席救火,肯定中了奸人之计,说不定还会发生不测之事。”

李允则以情报干部的敏锐嗅觉,察觉了阴谋,并立刻做出反应。这是一种按兵不动的“将计就计”。

还是李允则,有一天,有个百姓向他告状,说被契丹人打伤了,要求官府还他公道。

李允则以一个情报干部的敏锐嗅觉,觉得这事蹊跷,你们有什么怨什么仇,他不由分说就打你?凭丰富的情报经验作依据,李允则没有追查,只是给了那个百姓二千钱,安抚一下。众人都认为李允则怂了。

契丹人

一个多月后,契丹方面派人来询问有没有人被打伤这件事,李允则说没有。后来听说契丹把一个间谍杀了。原来,那个间谍想用打伤人这件事,来证明自己到过这里。最终没得到证明,那个间谍冤啊,最终毁在李允则手里。

李允则对敌经验丰富,情报感觉敏锐,“将计就计”,把对方的“计”变成杀他的“刀”。

如果这些不贴近咱们日常生活的话,还有个故事非常接地气。

明朝有个叫朱古民的县教育局长,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有一次在书院里和一个姓汤的学生闲谈,汤学生说:“听说你智商很高,我现在室中,你能想办法让我走出门吗?”

明代最著名的东林书院

朱局长说:“门外风太大了,你肯定不会出去。但如果你出去了,我却能以屋里暖,诱惑你回屋里。你绝对会按我说的做!”汤生觉得可笑,任你怎么说,我就是不进来,看你怎么办。于是走出门外,对朱局长说:“你怎么把我引诱到屋里?”这时,朱局长拍手笑着说:“我现在已经让你出门了!”

这个故事,纯粹说明,“将计就计”无处不在,就看你怎么运用。

一般说来,要运用“将计就计”,需要以下条件:

一、历练丰富,经历越丰富,对人性的把握越准确;

二、冷静镇定,不慌乱,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三、换位思考,多思考对方想实现什么目的;

四、反应敏捷,反应慢了,势必让对方抓住机会。

我是“智囊谋略”,喜欢文史,专注于解读《智囊》,学习其中的谋略和智慧,欢迎关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智囊》:三十六计中“将计就计”最考验“双商” 成败一念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十六计之彩礼

三十六计之彩礼

父母,事情,对方,女方,彩礼,双方,家庭,儿媳妇,儿子,女儿,男方,是两个,欲擒故纵,儿女,原因,婚事,情况,正面,气势,考验,两个人,委婉地,方父,小了,婚姻,依据,习俗,优势,亲家,余地

2016-06-25 #长篇故事

领导管人三十六计

领导管人三十六计

领导者,才能,领导,团队,曹操,制度,过程,管理,立威,要学会,管人,大事,火炉,烛火,职责,监督,考验,推心置腹,用人不疑,背水一战,商鞅,刘邦,刘秀,小玩,曾国藩,理中,管仲,韩信,魏征,齐桓

2007-08-24 #故事大全

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刘琦,诸葛,诸葛亮,女孩,敌人,三十六计,死地,继母,阁楼,公司,刘表,刘备,上屋抽梯,古书,工资,陷阱,考验,请先生,葛亮,中华,东西,先哲,二战时期,人们,佩剑,儿子,心得,军事,典故,典型

2017-10-08 #长篇故事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用最廉价的掩护 保全战术目标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用最廉价的掩护 保全战术目标

金军,毕再遇,宋军,敌人,金蝉脱壳,战鼓,将领,有生力量,军队,军营,力量,后腿,实战,战场,眼皮底下,的士,策略,自己人,部队,金兵,鼓声,反应,对敌,考验,精锐骑兵,这个时候,虚张声势,宋营,得金,发现了

2009-12-23 #故事会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5-04 #故事大全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5-10 #长篇故事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5-27 #故事会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6-1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