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张家界脱贫故事」合群村:昔日贫困村 今朝幸福地

时间:2015-05-31

红网时刻张家界7月3日讯通讯员 陈洁 邵颖端午时节,走进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田间地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提示:本文共有 15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村民在稻田里插优质稻秧苗。

红网时刻张家界7月3日讯(通讯员 陈洁 邵颖)端午时节,走进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田间地头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村民们抢插秧苗的忙碌身影随处可见,一行行绿油油的秧苗迎风摇曳,放眼望去,一幅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画面徐徐展开。

“坡上喊话坡下听,走路走得腿抽筋。”“一个山头爬半天,一栋房子修几年。”“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过去的合群村交通闭塞,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因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村民们过着“靠天吃饭”的穷苦日子,农业生产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全村 268户1254人只能靠家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集体经济为零。

“农业最基本的问题是土地,我们的战场就建在田间地头。”刚刚跨2个乡、4个村引水的党支部书记钟白玉一边从背包里拿出鞋子换上,一边跟记者聊起了村里的发展致富经。

苦熬没有出路,苦干才有希望。缺思路,就去学;缺市场,就去跑;缺资金,就去找。一场规模空前的脱贫攻坚战在合群村打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17年,合群村以党支部为引领,村里干部带头干,流转了80亩土地种植优质水稻,历经春播及时、夏耕勤勉、秋收仔细的耕作,到年底,全部稻米售出,净赚8万元。

合群村的黄桃基地。

小规模的实验成功之后,合群村开始大胆尝试。不少村民仍对此持怀疑态度:“我能干什么?”“种果子!”“谁管?”“党支部管!”说干就干,村里流转土地统一发展,抱团取暖。党支部39个党员按老中青相结合,分成4个小组,分别负责优质稲、黄桃、丑柑、养殖四个产业,由各党小组组长分别负责各组的生产组织和技术指导,通过“党支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全村550多亩稻田、2000多亩荒山进行流转,由村集体按照协议交由桑植合群诚信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同时组织贫困人口、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地就近在产业基地就业,确保村民流转土地有租金、投资入股有分红、基地务工有收入,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我是组织上的人,要服从组织安排,大家一起富裕才叫真的富裕。”今年61岁的刘岩生有着10年党龄,是合群村优质稲第二小组的一名带头人。之前一直在外做技术工,每个月能拿6000元工资。在钟白玉的劝说下,刘岩生决定回村发展,虽然每月工资相对之前减少,但参与村集体分红、土地流转租金等加起来,也有不少的收入,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如今忙活在田间地头的刘岩生,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合群村村民在打扫猪圈。

村集体经济陆续壮大,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合群村发展变化提供了强劲动力。2018年,该村仅优质稻米销售收入便达到328万元,全村村民包括15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内,仅在产业基地务工的收入便达215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13万元。经过连续7年的艰苦奋战,该村503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合群村也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摘掉了“贫困帽”。

“以前在周边打点零工,一年几千块钱,现在年纪大了,更加不好找事做。”正在清理猪圈的建档立卡户张金香自豪地告诉记者,“正好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在黄桃基地除完杂草,就能到这边来养猪,一年下来能赚个3万元左右,还能照顾到家里。”

2019年,合群村坚持发展优质稻生产,并在提质升级上狠下功夫,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优质稻米销售仍达到270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128万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最艰难的时期,合群村还向湖北省疫情严重地区捐献了价值3万元的“七眼泉”大米,并捐款8960 元。据了解,2020 年该村集体经济预计达到 300 万元,可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口号激励着合群村的每一位村民努力奋斗。

宽敞整洁的马路,大片大片的黄桃林,叽叽喳喳热闹的鸡舍……昔日的贫困村,正向民富村美、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华丽转身,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张家界脱贫故事」合群村:昔日贫困村 今朝幸福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决战决胜—张家界脱贫故事」慈利县腊树村:强基础设施培扶贫产业深度贫困村美丽蝶变

「决战决胜—张家界脱贫故事」慈利县腊树村:强基础设施培扶贫产业深度贫困村美丽蝶变

树村,产业,省交通运输厅,工作队,村民,深度,贫困村,扶贫,驻村,基础设施,慈利县,全方位,张家界,烤烟,群众,纯收入,贫困户,养殖,产业发展,美丽蝶,跨越式发展,唐云鹏,施策,能望山,谭鹏,赵锐,黄桃,梦都,摘要,下雨天

2014-02-16 #故事大全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张家界脱贫故事」七家坪:美丽新村入画来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张家界脱贫故事」七家坪:美丽新村入画来

七家坪,基地,全村,产业,黄桃,村民,贫困户,驻村,张家界,群众,道路,发展,攻坚,工作队,茅岩莓,基础设施,新村,乡村,贫困村,组织,活动,住建厅,党建,新时代,凝聚力,农村,危房改造,大户,幸福感,彻底解决

2011-12-29 #故事大全

讲好藏寨“脱贫”故事 建设幸福美丽新东山

讲好藏寨“脱贫”故事 建设幸福美丽新东山

东山村,全村,村民,资金,党支部,住房,建设,先锋,松潘县,堡垒,青云镇,贫困村,贫困户,扶贫,生活,投入资金,有力地,高半山,主题,产业结构,促产,基础,国资,收入,支部,文化,新建村,牦牛,种养殖,老百姓

2019-05-05 #长篇故事

川中贫困村里贫困户奋斗脱贫的故事

川中贫困村里贫困户奋斗脱贫的故事

郭素兰,贫困户,兔子,百家号,川中,贫困村,作者,新华社,凳子,小标题,故事,记者,郭素,乐至县,典型,刺绣,总有一天,收入,文章,板凳,村干部,老公,羊圈,肉牛,黄鳝,养殖,第一书记,兰家,和家,小冷

2020-09-03 #长篇故事

川中贫困村里贫困户奋斗脱贫的故事

川中贫困村里贫困户奋斗脱贫的故事

郭素兰,贫困户,兔子,典型,凳子,贫困村,记者,川中,郭素,乐至县,刺绣,总有一天,收入,板凳,村干部,老公,羊圈,肉牛,黄鳝,养殖,第一书记,责任编辑,新华社,兰家,和家,改变自己,象能,已经有了,成都,场景

2012-06-22 #故事会

川中贫困村里贫困户奋斗脱贫的故事

川中贫困村里贫困户奋斗脱贫的故事

郭素兰,贫困户,兔子,凳子,小标题,贫困村,记者,川中,郭素,乐至县,典型,刺绣,总有一天,收入,板凳,村干部,老公,羊圈,肉牛,黄鳝,养殖,第一书记,新华社,兰家,和家,改变自己,象能,已经有了,成都,场景

2014-09-20 #长篇故事

「脱贫故事」一个贫困村焕发新活力

「脱贫故事」一个贫困村焕发新活力

村民,红薯,刘明,谢刚,工作队,生产路,驻村,公路,大户,李清良,山下,产业,群众,贫困户,生活,土地,散户,村里,郁山镇,便道,我家,记者,发展,攻坚,生产,刘大哥,种植业,书记,人行,基层

2017-01-12 #故事大全

《河南脱贫攻坚故事会》系列——贫困村的嬗变

《河南脱贫攻坚故事会》系列——贫困村的嬗变

宋瑞,村民,柳树村,扶贫,中华,产业,全村,道德,幸福人生,企业家,垃圾,文化,村里,柳树,歌舞团,组织,贫困村,变化,全国各地,友善,年年,贡献奖,国家统计局,美丽乡村,党组,丈夫,义务,乡村,五星红旗,人心

2010-10-2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