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书法可以看清一个人 难怪苏轼 黄庭坚 米芾书法能够留下来

时间:2015-06-07

品格,指书家的人品、志趣、胸襟、气度等

提示:本文共有 22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书法审美讲究品格。品格,指书家的人品、志趣、胸襟、气度等。另外“品格”在传统书论中还往往指书法的品第、格调等,也为一审美范畴。

美学是与伦理学结伴相随的。亚里斯多德《政治学》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美必须与善相关,不善就不美。因此“文章”之美好,必与“道德”之高尚相关,故称“道德文章”;而欣赏技艺,也必与其人品并观。书法审美特别讲究“品格”,重视人品,书法作品虽“美”,但其人品卑污,则因其品下而被鄙视;相反品格高洁,书艺卓越,则因其人品而更重其书艺。清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就说过:“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书法的美与丑、高与下是与书家品格的美与丑、高与下相关相联的,这是书法审美的一个特点,数千年的传统也形成书法审美的一种心理定势。

苏轼书法

“书以人重”,“苟非其人,虽工不贵” (苏东坡《论书》)。宋代的蔡京,书法有相当高的造诣,但是人品卑劣,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元祐间群臣贬窜略尽,犹未惬意。蔡卞为蔡京之弟,官至枢密,书艺造诣或认为高出其兄,但因兄弟两人均为奸臣,其书都不被后人看重。董其昌说,蔡京“书法似米南宫,以其人掩书”。据说宋四家,本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但因蔡京品格卑污,后人以蔡襄代蔡京。明张丑《管见》云:“宋人书例称苏、黄、米、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书焉。君谟在苏、黄前,不应列元章后,其为京无疑矣。京笔法姿媚,非君谟可比也。”

据记载,蔡卞书艺胜蔡京,蔡京书艺又胜蔡襄。但“或问蔡京、卞之书。曰: ‘其悍诞奸傀见于颜眉,吾知千载之下,使人掩鼻过之也’”(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明安世同《墨林快事》有感而发:“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元代赵孟,文章经济冠绝时流,旁通佛、老之学,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妙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但是后人也有因其为宋宗室(宋秦王德芳后,太祖十一世孙)而降元,且出仕元朝(官至翰林承旨,封魏国公,世称赵承旨,又称赵魏公),甚轻其品节,或轻其书艺。清代傅山在 《霜红龛集 ·字训》中说: “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近细视之,亦无可厚非。熟媚绰约,自足贱态; 润秀圆转,尚属正脉。”这些例子都可以表明,传统书法审美中都以人品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

黄庭坚书法

重其人而益重其书者,书学史上也不乏其例。李瑞清在《玉梅花盦书断》中说: “学书先贵立品。右军人品高,故书入神品。决非胸怀卑污而书能佳,此可断言也。”颜真卿因其人品高卓,历代为人们赞赏,而其书益重。蒋衡说: “颜鲁公忠义大节,唐代冠冕,故书如端人正士。”( 《拙存堂题跋·争座位》)宋欧阳修说: “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六一题跋》)这又可以看到人品与书艺兼美者,是受到人们何等的推崇!

黄庭坚书法

米芾书法

再谈 “品格”作为另一种内涵的审美范畴。

“品格”在传统的书艺鉴赏中往往指品第、等级、格调。张怀瓘 《书议》中云 “今虽录其品格”,清陈介祺云“书画品格之分,全在有笔”等( 《簠斋尺牍》),“品格”即指此。项穆《书法雅言》又专立“品格”一篇,分为五等,即 “正宗”、“大家”、“各家”、“正源”、“傍流”; 并云,“并列精鉴,优劣定矣”。书法审美重视区分“品格”。

品格,也称 “书品”、“品”。南朝梁庾肩吾曾著 《书品》一卷,载汉至齐梁能真、草者一百二十三人(序中言一百二十八人,恐有误),分为九品。唐李嗣真 《书后品》分为十品,其中“逸品”为李嗣真所创,明其在九品之上。唐张怀瓘又在《书断》中设三品:神品、妙品、能品。宋朱长文认为,如果分品太繁则乱,其升降失中者多,品简则易推,所以在《续书断》中也设:神、妙、能三品,并为其定义:“此谓神、妙、能者,以言乎上、中、下之号而已,岂所谓圣神之神、道妙之妙、贤能之能哉!就乎一艺,区以别矣,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可谓之妙; 离俗不谬,可谓之能。”这些见解是很有道理的。

米芾书法

自庾肩吾开始的这种品定书法等级的做法影响深远。一直至清包世臣也曾将清代书家分为五品九等,并诠释五品:平和简净,遒丽天成,曰神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白妙品;逐迹穷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 墨守迹象,雅有门庭,曰佳品。( 《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分品,又有同一书家的书法分属不同书品的,如邓石如属“神品”一人,乃是指邓石如之隶及篆书.而邓石如的分书、真书,又归之 “妙品上”,而其草书则归之 “能品上”,可谓品书之细。其后康有为撰 《广艺舟双楫》在《碑品》中又对南、北朝碑品列,分六品十一等,也是品书特细。

述书赋

有时书艺的“品格”,又用“字格”的形式来揭示,用一字, 或用一词来品评书家和书法。 唐窦蒙曾归纳窦《述书赋》中品评书家和书法的用词,撰 《 〈述书赋〉语例字格》,凡一百二十言,并注二百四十句,如:忘情、天然、质朴、斫磨、体裁、意态、不伦、枯槁、专成、有意、正、行、草、章、神、圣、文、武、能、妙、精……又如其云,“质朴: 天仙玉女,粉黛何施”; 其云,“意态: 回翔动静,气脉断绝”。这种字格形式语简意半,也颇可深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书法可以看清一个人 难怪苏轼 黄庭坚 米芾书法能够留下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四家 别光想着苏轼 米芾和黄庭坚 他的书法 更适合初学者

宋四家 别光想着苏轼 米芾和黄庭坚 他的书法 更适合初学者

米芾,蔡襄,书法,黄庭坚,宋四家,苏轼,法度,书坛,个性,初学者,规矩,一面,和黄,基础,朋友,自由发挥,当然是,少一点,别光,学书,比苏,一环,说吧,个人感觉,东西,个人风格,名头,原因,典型,关键

2019-08-15 #短篇故事

米芾:颜真卿的书法平淡无趣!

米芾:颜真卿的书法平淡无趣!

米芾,书法,楷书,柳公权,唐人,行书,董其昌,书法家,小楷,苏轼,造诣,向太后,学书,黄庭坚,颜真卿,魏晋,不屑一顾,书家,历代,挽词,草书,风韵,口无遮拦,有人认为,自己又,宋四家,习唐,天成,唐人楷,未得

2007-08-09 #小故事

米芾原来是这样学习书法的 不得不服

米芾原来是这样学习书法的 不得不服

米芾,书法,作品,秋山,书法艺术,一生,书家,前人,沉着痛快,苏轼,精品,自谦,宋高宗赵构,习颜,其诸,天成,张季明,慕褚,日以,欧阳询,破羌,雅逸,黄庭坚,个性,丑怪,境界,古人,体式,京东,兰亭

2016-03-23 #故事会

“痴怪”书法家米芾:“米疯子”是如何炼成的?

“痴怪”书法家米芾:“米疯子”是如何炼成的?

米芾,皇帝,书法,性格,艺术,宋徽宗,黄庭坚,公元,世人,徽宗,经历,苏轼,书法家,文人,时代,痴狂,看法,艺术水平,诗句,发展,中秋帖,乾隆,他自己,达官贵人,书画,一面,世俗,书法艺术,六朝,关系

2009-07-14 #经典故事

宋徽宗时期的书法家米芾 让我们来看看“戏精”米芾的撒泼人生

宋徽宗时期的书法家米芾 让我们来看看“戏精”米芾的撒泼人生

米芾,书法,戏精,宋徽宗,蔡襄,时候,砚台,写字,书法家,人生,皇帝,字帖,时期,陛下,宋四家,王衍,王羲,苏东坡,黄庭坚,东西,事情,坏话,成就,日记,石头,笔墨纸砚,艺术,纸张,苏轼,赏给

2017-12-03 #小故事

苏轼也是书法家 但黄庭坚道:如王羲之般 你的字可以拿去换羊腿

苏轼也是书法家 但黄庭坚道:如王羲之般 你的字可以拿去换羊腿

苏轼,宗儒,羊肉,姚麟,黄庭坚,好朋友,书信,仆人,烦请,苏体,老师,诸公,书信往来,百家号,米芾,宫贵人,蔡襄,名的,等着你,书法家,一身,世人,主人,剿袭,家当,回信,声明,心生,尾注,满口答应

2019-01-05 #故事阅读

书法家的故事——黄庭坚读帖

书法家的故事——黄庭坚读帖

黄庭坚,书法,古人,后人,米芾,蔡襄,四大家,和意,文学家,书法家,一家,学问,字帖,道德,艺术,笔势,楷模,用心,法度,笔迹,精髓,苏轼,过程,不拘泥于,就这样,并称为,这样才能,逐渐把,博采众长,勤学苦练

2014-06-18 #故事会

宋代书法家米芾 黄庭坚谈写字的要点

宋代书法家米芾 黄庭坚谈写字的要点

写字,黄庭坚,苏东波,大字,小字,王羲,颜真卿,毛病,草书,米芾,你怎么,这是他,好的,东西,兰亭,写法,古法,悟道,方法,筋骨,笔法,肥肉,觉悟,古体字,沈辽,法中,蔡京,蔡卞,蔡襄,黄庭

2015-09-2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