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倘若穿越到魏晋 如何从容混进名士圈

时间:2015-06-08

魏晋是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时局大动荡的时代,同时其又是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思想的黄金时期。俗话说得好,时局越动荡思想越活跃。其实不难理解,局势如此

提示:本文共有 34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魏晋是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时局大动荡的时代,同时其又是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思想的黄金时期。俗话说得好,时局越动荡思想越活跃。其实不难理解,局势如此动荡,作为一个聪明的文化人,当官是不可能当官的,又不会什么手艺,在家又比较闲,还能怎么办,只能靠胡思乱想才能打发打发时间这样子。

魏晋作为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产是名士,所谓名士就是已经成名但是没有做官的人,魏晋的名士行为作风大多有些奇奇怪怪。混一个名士的头衔俨然是非常光荣的,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可以轻易得到国家上层的垂青,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当然,在魏晋时期当官的风险是非常高的,在这个改朝换代异常频繁的时代,很有可能一觉醒来你就从官员变成流寇了。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主题,倘若穿越到魏晋,怎么快速成为一个名士。

名士衣着功略

俗话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想要成为名士,一套符合魏晋潮流的名士服装必不可少,魏晋时期的名士衣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

严装:

严装是魏晋名士圈最先兴起的潮流款式,魏晋时期的严装相悖于前朝服装的庄严、工整。从王公贵族到文人雅客,整个上流社会形成了乔装打扮、低眉顾影的服饰文化。名士们都热衷于涂脂抹粉,追求华衣美食。魏晋时期的严装主要特点就是花里胡哨,不拘一格。魏明帝曹睿就特别喜欢戴一个绣花的帽子,底下大臣见到魏明帝就问:“你戴这玩意符合哪条礼法?(此于礼何法服也? )”曹睿听了既不生气,也不予理会,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大臣一看皇帝依旧我行我素,也没什么办法。

魏晋时期的文辞华丽,文人也追求涂脂抹粉,男子着女装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普遍行为。男扮女装的风气在西汉末年就已经渐露头角,汉更始帝刘玄入主长安时,其部下全都热衷于着女装。长安的百姓一看,顿时大失所望,直到后来刘秀的部队军容整齐入主长安后,百姓们才说:“方见大将军威仪耳。”

在魏晋前,男人着女装是不合礼法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通过给司马懿送女装来羞辱他。那为什么到魏晋时着女装就成了一种潮流了呢?说到曹植我们就可以理解,夺嫡失败的曹植已经失去了手中所有力量,他的哥哥曹丕想杀他,逼他七步成诗。对于曹植而言,能够苟活于世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更别提重新摄取权力,他随时可能被自己的兄长除去,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成了他唯一的选择。曹植无非是那个苦闷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件女装下或许一代名士孤独的内心。

粗头乱服:

由于魏晋前期一味的美饰,追求华丽。久而久之人们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往大街上一看,满街都是花里胡哨的,看久了对眼睛很不友好。于是魏晋时装界又开始了大变动,衣着风格由华美精致改成了粗头乱服。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世说新语》

这个时候上流社会开始厌恶精致的生活,其实可以理解,每天花大把时间化妆、卸妆、打扮,想想就麻烦。朝政依旧混乱,社会上层依旧被压抑,长久的压抑就致使魏晋的服饰风格再次发生变化。这其中有个知名的故事:某天有人到王家选择女婿,王家子弟个个都盛装打扮,唯独王羲之坦胸露腹随意的躺在东边的床上。最后,那家选了王羲之当女婿,“王家子弟个个衣冠楚楚,气度不凡,但是唯独王羲之十分洒脱。”这个时候,穿衣风格偏向于粗头乱服,洒脱、豁达、衣服破旧宽大不羁,成为一种浪漫的潇洒被一代名士所追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魏晋时期的大街上,时不时还可以见到裸奔的。这些裸奔的大部分是竹林七贤的成员。这些人无视社会礼法,追求自由解放,也是提倡粗头乱服的主要领军人物。

淡妆:

魏晋中期粗服乱头的风气并没有持续太久,从现代人的角度看,粗头乱服甚至裸奔着实辣眼睛,放在现代绝对算得上是破坏市容市貌。于是社会上的穿衣风气又一次改变了,一股淡然自然的穿衣风气正式兴起。其中著名代表当属陶渊明,鲜明特征为自得其乐。

陶渊明喜欢弹琴,并且擅长弹各种类型的曲子,倒不是说他是音乐天才,而是因为他弹的是无弦琴。大有“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意思。“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豆种成这样,他也不在意,享受平平淡淡的生活。这个时期的名士逐渐开始不受浮夸服饰的左右,算是为魏晋服饰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追求华丽、追求解放、再到追求自然。魏晋时期的服饰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了魏晋名士精神世界的进阶过程。

名士需要会喝酒

介绍完名士的潮流衣着后,再来安利一波名士进阶攻略,饮酒篇。魏晋名士从时间线看大致可以分为两拨——正始名士以及竹林名士。正始名士的叫法最早来源于东晋的袁宏,他在自己所著的《名士传》中将何晏、夏侯玄、王弼称为正始名士。因此后世将何晏、王弼、夏侯玄三人作为正始名士的代表人物。正始名士的特征是服石、服散,这里的石、散大致上就是我们熟知的五石散。

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药合成的一种散剂,主要作用是治伤寒。我们现代的常识告诉我们,没病吃药迟早吃出毛病。所以学正始名士服散是绝对不合理的,“名声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倘若有朋友侥幸穿越,切记不可服散。

而竹林名士的特征就是喝酒了,魏晋有一位名叫王晓伯的名士曾经说过:“名士不难做,只需狂饮酒,会背《离骚》。”但凡是为人熟知的名士(譬如竹林七贤)几乎没有一个不嗜酒的。可能有人会说喝酒不健康云云,事实上,魏晋时期蒸馏酒技术并不成熟,当时人们喝的几乎都是低度酒,酒精度数可能还没有啤酒高。所以古人千杯不醉也不算特别了不起的事,现代人穿越到魏晋当名士绝对是有优势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喝过二锅头的现代人,喝点醪糟还能喝醉了?

竹林七贤中当属阮籍最为嗜酒,司马氏想招阮籍为女婿,阮籍不愿意,借酒消愁一连醉了六十天,司马氏一看阮籍这样也就作罢了。阮籍母亲去世,按照礼法不能饮酒,而阮籍则是在大街上狂饮不止,最后发出一声长啸。街边围观的吃瓜群众都看呆了,一时间阮籍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角色,成为了名士的代表。魏晋人喜欢喝酒并且非常崇拜能喝的,想要在魏晋成为名士,势必是要会喝酒的。

成为名士的终南捷径,长得帅

倘若你长得非常帅,请自觉忽略本文中的另外两份攻略。在魏晋想做名士,没有外貌也是可以的,比如竹林七贤的刘伶,长得就比较矮小且其貌不扬。在古代长得帅的优势更为显而易见,如果长得帅,意味着你可以在起跑线上甩同龄人三条街。名士的名头毕竟没有什么官方册封,都是民间流传的。只要长期占据民间热搜榜,自然就可以妥妥的成为名士,就好比现代有个帅哥长期占据微博热搜榜首,那么这个帅哥自然更有资格被叫做明星,说到底这就是个人气问题。

某天,文学家潘岳走在大街上,由于没有做好保密工作(戴面具、戴口罩),很快他就被一大群女孩子围住了。个中原因是这货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潘安,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联想到一个叫做“貌比潘安”的成语,古代妇女的追星狂热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左思(西晋著名文学家)听说这件事后,十分羡慕。他琢磨着自己也是名人,自己的文章也非常有名,应该也可以做到潘安这种程度,于是他也十分拉风招摇的走到大街上。可能是左思的行为比较嚣张,面容比较猥琐,遭到了妇人们的唾弃。被围观倒是做到了,只可惜是被一群人围着唾弃,最后还是趁人不注意才能灰溜溜的逃回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因为太帅被看杀的悲剧,某天,卫玠(中国历史上四大美男之一)要从豫章赶到洛阳,由于卫玠的美名太盛,围观他的人实在是太多。卫玠身体比较弱,顶不住粉丝们的热情,竟然很快的得病去世了。于是,看杀卫玠的典故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在魏晋时,长得帅甚至可以打破九品中正制的限制。郭太出身贫贱,靠“身高八尺,面如冠玉”进入名士的行列,他但凡出门,送行迎接的车辆足足千乘,甚至他使用的物品都会受到天下人推崇追捧。士为知己者死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并不适用,朝代不断更替,成王败寇,时局混乱。唯独人的面貌是不会变的,追捧帅哥便成为了魏晋人又一大兴趣爱好。

“卫玠也算是名士?他就长得帅。”在魏晋千万不要说这种话,你可能会被卫玠爱慕者的唾沫钉子淹死。“凭什么说我们玠玠不是名士,他已经很努力了。”追星是一项历久弥新的活动。当然这只是开玩笑,在古代想要成为名士必须要有文化,长得帅只是成为名士的捷径而非百分之百成为名士。从这一点看,古人追星比现代人更为理智。

写在最后

魏晋时期绝对不是穿越者的首选,战乱、动荡,使一代人逃离官场,逃避现实。福兮祸兮,时局的动荡造就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度繁荣。总体而言,魏晋并不是对名士特别友好的时代,但魏晋名士至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算是不枉此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倘若穿越到魏晋 如何从容混进名士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名士的乱世风流

魏晋名士的乱世风流

名士,乱世,曹丕,谢安,魏晋,曹操,袁彦伯,谢道韫,阮籍,魏晋名士,时代,人生,后世,故事,旷达,现实,深渊,玄远,生命,竹林七贤,和解,不作为,仰望星空,黎红,伯遂,孙恩,嵇康,徐徐,建安七子,曹植

2007-12-25 #经典故事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魏晋风流 名士茶道

陆纳,谢安,刘琨,名士,文人,侄子,魏晋,左思,人们,后世,大名,女儿,时期,时候,精神,诗句,杜育,陆羽,叔叔,吹气,院中,橘子,清茶,瓷器,加工,影响,多年前,中多,何意百,叶老者

2013-01-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名士如何教子孙?

魏晋名士如何教子孙?

谢安,嵇康,子女,教育,世俗,名相,名士,问题,时刻,言行,身教,魏晋名士,其夫,司马氏,群伦,苏东坡,好的,中子,作法,修养,刘氏,典故,口味,卧龙,名望,后辈,后世,天下,大众,对子

2010-11-11 #短篇故事

魏晋名士清谈 谈什么?

魏晋名士清谈 谈什么?

魏晋名士,圣人,问题,德才,政治,究竟是,世界,人才,内容,双方,本原,本性,父母,观点,语言,爱吃肉,这个主题,孔子,曹操,语言学家,西家,主客,东家,主张,人数,人工,俗务,人本,人格,关系

2017-08-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谈魏晋名士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谈魏晋名士

嵇康,阮籍,山涛,朋友,礼法,钟会,司马氏,魏晋南北朝,鲁迅先生,司马昭,庄子,爱琴,魏晋文学,两个人,魏晋名士,个人,力气,战乱,广陵散,放达,时期,时代,方式,特点,民族,母亲,洛阳,生命,礼教,竹林七贤

2011-01-26 #故事大全

《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风流

《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风流

单选题,判断题,阮籍,谢安,世说新语,嵇康,人物,典故,魏晋,时期,精神,魏晋风度,作者,清议,王羲之,王戎,鲁迅,品鉴,嘲戏,指的是,中国,人格,故事,雅量,不包括,容止,文化,系统,艺术,错误

2014-10-03 #小故事

说魏晋名士“超然物外”的魏晋风度和“神韵飘逸”的魏晋书风

说魏晋名士“超然物外”的魏晋风度和“神韵飘逸”的魏晋书风

魏晋风度,魏晋,名流,作诗,作文,旷达,王羲之,玄心,若金,在书,有家,时期,世事,战乱,地位,人格,傲世,劲健,圣人,基础,开端,幽情,时代背景,文人,文则,民声,清风朗月,物外,知识分子,畅怀

2018-07-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晋名士的修仙之路

魏晋名士的修仙之路

嵇康,修仙,名士,魏晋名士,五石散,魏晋,时期,何宴,陶渊明,思想,山水,药物,人们,俗世,学说,山林,时代,神仙,竹林七贤,精神,庄子,长生不老,一面,养性,后世,天地,当权者,气功,时代背景,方式

2019-07-1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