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框架 媒介框架 新闻框架 受众框架……一文打尽|经典导学

时间:2015-06-08

每周一,田心都会带大家学习一个新传经典理论,帮助大家打好基础,稳步前进!今天,小田心为大家带来的「经典导学」知识是「框架理论」,也是多个高校都

提示:本文共有 43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热点,我们要追;经典,更应熟记于心。每周一,田心都会带大家学习一个新传经典理论,帮助大家打好基础,稳步前进!

今天,小田心为大家带来的「经典导学」知识是「框架理论」,也是多个高校都在进行考察的高频考点,说不定今年出现在你的考研试卷上的就是它哦~

框架理论

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戈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其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戈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注意,大家要在此基础上准备出一个「框架」的名词解释版本进行记忆哦。

一、框架理论的缘起

关于框架理论的学术渊源, 有的学者(Pan and Kosicki, 1993)归纳出了两个线索:

其一是源于社会学理论。1974 年,戈夫曼(Goffman)出版了《框架分析》一书,首次将框架的概念应用于传播情景中,自此,框架概念才受到传播学一家的重视。戈夫曼在书中对框架理论下了个简单的定义:“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在他看来,“人们是将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纳入框架之中,以便对社会情景进行理解与反映。人们借助于框架来识别和理解事件,对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赋予一定的意义,否则这些行为和事件就没有任何意义。”

其二是源于心理学理论。在心理学界形成了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假设建构一一基模。研究人工智能的美国计算机学家米斯凯(Minsky, 1975)认为,我们的知识是以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在记忆中的,他称之为框架。

以上内容,可做了解并做简单记忆。

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知识表征(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的一种。它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之际提出的一个概念,后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学、信息处理学和传播学研究当中。(在心理学领域,框架等同于基模)

二、框架理论的内涵

关于框架理论的内涵,各方说法不一,根据学者瑞兹(Reese) 观点,将有关框架理论的定义分为三类。

第一类侧重于新闻框架的效果,如思特曼(Entman , 1993)的定义。他认为:“框架涉及选择和凸显,框架一件事,就是选择所感知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加突出,用这样的方式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道德评价以及如何处理的忠告。在思特曼关于框架的定义中,他认为媒介从业人员对事物的选择和凸显会影响受众对事物的理解,侧重框架的传播效果, 这也涉及到了受众的接受框架。以这个定义为基础的框架研究,可以用调查考量受众在接受文本前后对事物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进而找到传者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类定义不局限于选择,而是把框架看成是积极的意义生产过程。最重要的框架理论研究者之一,美国学者盖姆森(Gamson, 1989),曾指出:“框架是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线索故事,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盖姆森对框架的定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是 “界限”,类似于窗椽或照相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一是指人们用于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框架是人们藉以观察世界的镜头,凡被纳入此镜头实景,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中的一部分。人们藉由框架来建构意义,以了解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与脉络。前者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后者则显示意义的结构,是一种观察事物的世界观。

第三类定义认为框架不仅是意义的生产,也是一种有规律的筛选手段。这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定义。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吉特林(Gitlin)发展了戈夫曼的概念, 提出了更明确的定义:框架就是“关于存在着什么、发生了什么和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选择、 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综合上述的框架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之处,即主要是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呈现事物的架构,经过对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凸显特定内涵,表达某种思想,而这些思想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

以上内容了解即可,可记忆结论部分。

三、框架的分类

个人框架,指每个人在关于存在、发生和意义这些问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表现时所使用的准则。

组织框架,指一个组织信息处理的认知结构或定性准则,根据这种认知结构或这些准则对信息处理的结果,则体现了一个组织对该信息性质的基本判断及其动机、立场、倾向和态度。

以上内容建议记忆。

四、媒介框架与新闻框架

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

媒介框架(media frame)即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框架,它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的选择、 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研究,则成为新闻框架(news frame)。

新闻框架即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时所依据的一种特定原则,这种原则主要就是来源于媒体的立场、编辑的方针以及事件本身的性质等,同时又受到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制约。这些原则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主要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了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一定框架之中,即所谓的“打包”。

(一)新媒体环境的下的新闻框架

新媒体时代,一些被传统新闻框架淡化或隐藏的信息得以传播,人们接收信息的来源变得多样化,并且能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更多“被隐藏”的信息。

1.新闻框架被消解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受到各种制约,新闻框架的存在决定了新闻该怎么写,也影响了受众怎么想。媒体的新闻框架,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受众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偏好使用新媒体,人们更多地关注新媒体上的信息。网络时代,新媒体冲击着报纸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需要借助新媒体来寻求新的生存之道。它们在新闻报道上具有严谨性、公信力,更多的是挖掘深度;而新媒体在乎的是时效性与信息多元化。 这表明,网络时代的新闻框架是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建立的,这就消解了一部分传统新闻框架的力量,以往传统新闻媒体设定的框架变得模糊,传统媒体所想要凸显和隐藏的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变得更加困难。

2.新闻框架在新媒体时代的重构

新媒体对传统新闻框架的重构体现在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报道理念和报道形式。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媒体自身定位的不同,其在新闻建构的过程中针对报道事件的特殊性均采用了不同的建构模式,于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构出了不同的报道形态。传统媒体聚焦的事件是媒体想要呈现给受众的,没有被"照亮"的信息我们便不得而知。传统媒体讲求的是深度,而新媒体所秉持的是时效性。同时,新媒体上较多的新闻源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只有一个新闻源的情况,媒体可以根据受众对话题的热议程度来决定下一步的报道方向。

3.新闻框架重构对受众的影响

对在新媒体出现以前只能通过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受众而言,新闻框架消解最大的好处在于他们可以更广泛地接收信息,而不必只根据报纸所报道的内容来了解。信息的来源变得广泛,新闻的接收偏向“私人定制”。新闻框架的消解使得受众不用再接受媒体的思想,而可以自己理解信息的含义。但新媒体所带来的广泛的来源使得信息变得庞杂,使受众难以区分消息的真伪,因此导致谣言的产生。新闻媒体一边不自觉地充当“推手”,一边极力辟谣,这种信息量极大考验了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总之,传统报纸新闻框架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开放的信息源会导致信息量庞杂、真伪难辨等问题,没有了传统把关人的筛选,受众在直面大量信息时将极大地考验媒介素养水平。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新闻框架在消解的同时也面临着重构,只有结合双方的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报道新闻、传播信息。

媒介框架、新闻框架必须要进行掌握、记忆。对于新媒体环境新闻框架产生的变化,大家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框架即可。

五、框架效果与受众框架

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到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这种影响,被称为框架效果。心理学的既有研究表明,即使是本质相同的事件,由于文本的表述框架不同,人们的反应或决策选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框架效果并不绝对。

受众框架(audience frame)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既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引导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传播效果研究的许多成果都表明,受众在大众传播的信息面前并非完全被动,他们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应受到既有倾向、群体规范。社会关系网络、选择性接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这些因素也是受众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不定量多数的个人的集合体,受众框架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应用不同的框架来解读的结果,便会出现对新闻信息的“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妥协式解读”等各种情况。因此,围绕不同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舆论反应,实际上是大众传播的新闻框架与受众的解读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

框架效果是新闻框架与受众框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新闻是“建构”出来的现实,并且,新闻报道具有倾向性。

框架效果和受众框架也是大家需要重点掌握、记忆的知识点。

六、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的关系

点击下方文字可跳转阅读

概念辨析|“议程设置理论”“舆论导向”和“框架理论”

今天的内容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啦,你还想小田心为你讲解哪些「经典理论」,「写留言」告诉我哦!

考点链接

框架的定义

西南政法大学,2018,名词解释

大众传播如何通过新闻框架“建构”现实?

西南政法大学,2016,简答

框架理论

北京大学,2018,名词解释

辨析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

北京大学,2018,简答

……

以上仅为部分真题 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2]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3]张雅君.报纸新闻报道框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解与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框架 媒介框架 新闻框架 受众框架……一文打尽|经典导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津门混混以“文打”斗输赢 若论斗狠 这位算是大拿

津门混混以“文打”斗输赢 若论斗狠 这位算是大拿

混混,炸糕,孙金,津门,大狮,干嘛,这小子,人家,二爷,大伙,规矩,尼玛,斗狠,大拿,二伯,人称,叫好声,地方,小买卖,心眼,朋友,星子,服人,民国,输赢,爷爷,混混儿,热油,爹娘,称呼

2011-08-19 #故事会

天津卫故事 天津混混打架讲究文打 拉开架势直接躺地上!

天津卫故事 天津混混打架讲究文打 拉开架势直接躺地上!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07-04-06 #故事阅读

赛文奥特曼的新形态 金身赛文打英雄联盟 对面大虫子怀疑人生

赛文奥特曼的新形态 金身赛文打英雄联盟 对面大虫子怀疑人生

赛文奥特曼,大虫,奥特曼,金色,中路,英雄联盟,场景,召唤师,宇宙,峡谷,技能,感觉,形态,老版,新形态,皮肤,中赛文,万法,中来,东西可,奥特,特曼,赛文,赛罗,那可,不一样,七爷,人气,人们,事情

2017-12-28 #故事阅读

媒介深度融合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媒介深度融合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新媒体,传播,湖南,内容,发展,传统媒体,受众,平台,大会,产品,优势,信息内容,媒体,影响力,终端,规律,需求,变化,中央厨房,十八洞,中国,互联网,人们,信息,学会,时代,方式,致远,湖南日报,资源

2007-05-14 #长篇故事

跨媒介视角下IP剧《庆余年》叙事策略研究

跨媒介视角下IP剧《庆余年》叙事策略研究

受众,媒介,庆余年,平台,文化,范闲,内容,情感,电影,策略,传播,文化产业,电视,消费者,观众,话题,创作,产品,传统媒体,剧情,原著,媒体,大众,市场,故事,时代,方式,知识产权,用户,视角

2010-01-30 #经典故事

想玩框架连接玩法的间谍冒险故事?试下《致命框架2》吧

想玩框架连接玩法的间谍冒险故事?试下《致命框架2》吧

格子,角色,同学们,小女孩,游戏,剧情,主人公,动作,难度,好游戏,小细节,顺利通过,士风,美术设计,不一样,发现了,看电影,创新性,主体,主人,事实,公会,全剧,佐证,动漫画,剪影,形式,同学,场景,围墙

2015-05-16 #故事大全

一个例子说明网页浮动框架的应用和静态网站使用框架注意事项!

一个例子说明网页浮动框架的应用和静态网站使用框架注意事项!

页面,框架,浮动,代码,滚动条,程序,属性,效果,文件,浏览器,源码,应用,要实现,静态网站,图中,子页,专题,例子,位置,功能,内容,出处,名字,布局,建议,技术,搜索引擎,文件名,格式,注意事项

2014-07-05 #故事大全

作文导学案

作文导学案

甘露,作文,同学,心灵,雨露,指导,爱的,我的心,内心,我心,生命,生活,内容,学生,滋养,如花,关键词,前方,医生,情感,提纲,时候,眼神,疼痛,素材,经历,老师,花园,角落,课时

2020-05-2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