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2000年中医传承 重点在阴阳五行 还是脏腑经络?8个字值得理解

时间:2015-06-13

2000年中医传承,重点在阴阳五行、还是脏腑经络?8个字值得理解。中医,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为守护我们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

提示:本文共有 14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2000年中医传承,重点在阴阳五行、还是脏腑经络?8个字值得理解。

中医,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为守护我们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尽管,作为一门相对古老的传统医学,其理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开始走向世界。

如果从《黄帝内经》算起,中医已经传承了2000余年。那么,它到底具有什么特色,才能这么多年历久不衰呢?这就要说说中医的代表理论了。

有人说,中医理论的核心代表,就是阴阳五行,也有的认为脏腑经络才是它的精华。确实,从基础理论来看,中医的学说思想,都从阴阳五行衍生而来,也离不开脏腑经络学说的支撑。

但对我们现代人而言,无论是阴阳五行还是脏腑经络,似乎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现代科学的质疑。更何况,中医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健康,终极手段还是“治病”。对于这个目标来说,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都只是一面“盾牌”,让我们依靠它来进行分析。真正对疾病发起攻击的“矛”,还是其“治法”。

中医的治法有哪些?从《黄帝内经》的病机十九条开始,历代医家总结出了很多的治病方法,以用于临床辨证。归纳起来,无非如下八个字。如果真正掌握了这八个字的含义,也就对中医的传承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了,它们就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 汗:所谓“汗”,也就是发汗。中医通过这种方法,让外邪从汗而出。也就是说,病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去。虽然,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比如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创立的麻黄汤、桂枝汤等等,即是属于这个范畴。但也有少部分寒性里证,也是可以用这个方法的,这就需要好好把握了;

2、 吐:吐法是所有中医用得最少的一种。“吐”这个字很好理解,当我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时,会有恶心呕吐的反应,现代科学认为这是一种保护反应。中医也有类似的“吐”法,一般以痰涎蒙阻之类适用,如瓜蒂散之类;

3、 下:下法是一种用得很广的中医治法。大家别以为,所谓的“下”,就是泻下,其实应该理解成“泄下”。当然,最形象的理解就是“拉肚子”,但不仅限于此。很多重镇泄下之方,其实也应该归纳入“下法”;

4、 和:什么是“和”,也就是调和。这个方法,也是最符合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让两个对立的事物和平解决,以使机体达到一种不偏不倚的状态。比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都是有名的代表;

5、 温:温就是温热,顾名思义,它是根据“寒者温之”而来。用一些温补阳气的药食,补益机体的阳热之气,驱散寒气或者寒邪。如四逆汤,桂附之类,都是著名的代表;

6、 清:清就是指清热。根据内经“热者寒之”所建立起来的治法。用性味寒凉的药食,清除体内阳热之邪。但需要注意,温法可以温补阳气,也能温散寒邪。但清法一般只用于清散热邪,对于机体本身的阳气偏盛,清法是有很多限制的;

7、 消:消,就是消解、化解。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健胃消食”,也就是通过健脾益胃的方法,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但是,“消法”不仅限于食积,比如淤血、痰饮之类的“积”,同样也可以适用消法。

大众养生中草药百科

大众养生中草药百科智能小程序

8、 补:这个方法应该不用我多说,也是我们现在养生说的最多的一个方法。补,就是补其不足,无论是阴阳气血,在没有外邪的情况下,都可以适用。著名的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都是属于这个范畴。

总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我认为,足可以成为中医传承2000年而不衰的核心理论。掌握了这八个字,手上也就拥有了对付疾病的“利器”。您认为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00年中医传承 重点在阴阳五行 还是脏腑经络?8个字值得理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阴阳五行是否有物质性谈我对中医文化的认识

从阴阳五行是否有物质性谈我对中医文化的认识

中医,阴阳五行,物质,理论,层面,经络,实际,脏腑,太阳病,体系,伤寒论,六经,归真,说法,文化,朋友,桂枝汤,物质化,生理,病理变化,观点,错误,阳明,提问,不了解,中医文化,实践中,等理论,还会有,这篇文章

2012-08-21 #经典故事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五脏,人体,阴阳,脏腑,功能,事物,变化,藏象学说,五行,属性,活动,中医,关系,经络,精神,研究,中医学,世界,理论,中医理论,体外,动态平衡,指导意义,学说,基础,原则,小肠,征象,形体,气血

2008-03-19 #故事会

五行是中医理论绕不过去的一个阶段

五行是中医理论绕不过去的一个阶段

五行,天地,万物,阴阳,在天,五脏,四象,内经,天之,化气,化生,成形,脏腑,变化,木火土,下应,之本,人为,人道,地气,天道,天时,天气,经络,物质,百姓,金木水火土,金水,顺天,变动

2012-11-23 #故事阅读

我亲身经历的经络故事二:脏腑 万泉之源

我亲身经历的经络故事二:脏腑 万泉之源

气血,脏腑,经络,丝丝,经历,深呼吸,耳轮,花露水,腹腔,部位,黄帝内经,在做,在耳,后涂,水一,前段时间,例行,列位,原因,听宫,器官,大腿,快意,奇经八脉,根部,热流,点点,淋巴管,热气,看官

2020-04-14 #长篇故事

“阴阳五行”与养生!祖先的智慧 不得不服

“阴阳五行”与养生!祖先的智慧 不得不服

五行,阴阳,食物,脏腑,所属,现象,症状,脾胃,宜多吃,阴阳五行,动静,太极,气色,水果,淘宝,骨骼,术数,五脏,光泽,效果,湿气,肾脏,膀胱,蔬菜,运动,身体,健康养生,吃一些,失眠多梦,护肝茶

2007-07-09 #短篇故事

干支的含义及其五行属性

干支的含义及其五行属性

意思,万物,干支,同属,五行,阴阳,皮肤,地支,四季,毛发,系统,肌肉,天干,四肢,字义,甲乙,心脏,指甲,生殖系统,眼目,经络,血液,骨骼,十天干,十二地支,丙丁,大肠,太阳,小肠,归纳法

2013-04-26 #短篇故事

什么是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和八卦之间关系

什么是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和八卦之间关系

八卦,五行学说,五行,金巫,阴阳,中国,关系,古人,规律,老师,孟子,阴阳五,两仪,事物,四象,生活中,对金,五角形,阴阳五行,体系,地球,太极,太阳,尚书,学说,方方面面,易学,月亮,物质,由来

2011-06-20 #故事大全

阴阳五行八卦之阴阳

阴阳五行八卦之阴阳

东西,阴阳,学院派,权威,风水,概念,电影,哈姆雷特,和实,八卦,动词,关系,实力派,张力,时候,演员,知识,过程,阴阳五行,年轻的时候,不是我,好与坏,我还是,把它们,这个世界,给了他,加里奥德曼,山本耀司,耐克,阿迪

2019-06-2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