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固执敏感爱发脾气 别手足无措 试试“暗示效应”孩子更优秀

时间:2015-06-17

父母本身在生活之中,所要承受的压力已经让他们感到非常的烦躁,回到家里面也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的相处

提示:本文共有 33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文丨C妈学堂(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在大部分父母的设定之中,自己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存在,而那些又倔又犟的孩子必然会成为父母最为讨厌的人。

父母本身在生活之中,所要承受的压力已经让他们感到非常的烦躁,回到家里面也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的相处。

只是对于孩子来说,外界是让他们感到好奇,同时也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三岁以后,孩子对于外界的思考分辨,会让他们执拗的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不像父母所想的那样乖巧懂事,这时候亲子之间的矛盾逐渐的激化。

闺蜜文文家的孩子今年三岁多,就在前几天去他家做客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当时孩子在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快要吃饭的时候文文对他的儿子说:“你快点把玩具收拾一下,不然太乱了,过会儿我们就快要吃饭了。”

听到这样的话,孩子支支吾吾地答应,可是等到饭菜已经端上桌子后,孩子还是在玩玩具动也不动。

文文看到后,一下子生气了,直接跑过去训斥孩子。当时可能是想要灭灭孩子的威风,所以就对孩子说“立马收拾玩具”。

没想到孩子又开始哭闹,在地上撒泼打滚。越看越生气,闺蜜直接拿出一个鸡毛掸子在孩子身上抽打。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跑过去将她拉住,最后才没有比较惨烈的事情出现。

01

孩子为什么这么固执敏感爱发脾气?

相信大家在生活之中也有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或许大家每天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就这么的固执敏感爱发脾气呢?

正所谓“撞了南墙要回头”但是有一部分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撞了南墙还不回头”“跳了黄河还不死心”。

父母希望孩子所作所为都是按照父母的设定,而孩子希望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这种矛盾的观点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

▼可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自家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1)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

人一生之中有二个心理成长期,第一是孩子三岁左右进入执拗敏感期,这是他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

等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算得上是第二个心理自我意识爆发期。

而我上面所说到的闺蜜孩子,其实是属于第一个执拗敏感期,他希望父母能够尊重他的决定,而不希望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孩子。

确实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于任何事物有自己的设定,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不会轻易的答应父母的条件,而是固执的坚持自己所认为的。

2)父母管教严厉,不尊重孩子

当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他们能够非常明显的得知周围人的想法,而是否愿意去做就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长期以一种较为严厉的状态去指责你、要求你、安排你,难道孩子内心会产生想要去做的欲望吗?

这种缺乏自我内驱力的状态,必然不可能促使孩子不断的进步。特别是这种对于孩子的过分强迫也会让他们感到痛苦,而想办法去反叛父母。

如果我们想要采取极端的方式,比如棍棒教育、打骂、训斥,让孩子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必然不太现实。

“三岁看老”也是大家明白的一个道理,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形成了这样的问题,或许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让孩子性格变得更好,不那么固执敏感。一些儿童教育专家通过研究认为暗示效应或许对孩子有用。

02

什么是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所谓的暗示就是父母给予孩子一定的期待让孩子明白父母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将所有的要求全部提出来,毕竟这种较为直观的感觉会让孩子内心比较叛逆。

如果是隐隐的作用让孩子明白的父母的用心良苦,或许他们就会有想要努力的冲动。

暗示效应它所表达的一种状态,其实就是在生活之中,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会使用比较含蓄委婉的方式,告诉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

孩子处于婴幼儿阶段,他们并不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之中,父母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规劝,会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而这种目标和行为朝父母所设定的方向走去的状况,其实就是暗示效应产生了作用。

▼暗示效应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减少过度的逼迫

现在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就会给他们安排满满当当的兴趣班,或者让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

总是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能够促使孩子不断的努力。每天孩子奔波与两个兴趣班之间,周末本该是他们休息玩耍却被父母安排繁忙的事。

确实现在的孩子他们已经缺少了玩的天性,这种过度的逼迫也让他们变得极为暴躁固执,希望父母的想法能够为自己改变。

暗示效应其实是通过对于孩子主动性的激发,让他们愿意按照父母所设想的不断的努力。

②以较为积极乐观的状态应对目标

或许在父母的说教之下,孩子会表现出来比较消极的状态。特别是父母给孩子设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者“比赛考试拿第一”,这其实都让孩子感到压力极大,而这种压力极大的状况并不能形成动力,甚至让孩子变得忧郁、抑郁。

有一部分人在学习或者比赛过程之中,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状态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这些事情是为自己而战。

所谓的暗示效应其实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他们本身的内驱力为要点,这时候必然孩子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去应对目标。

03

父母应该如何利用暗示效应促进孩子不断的进步?

我们上面所说的暗示效应其实方式很多,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进行一种较为积极的委婉的表达。有些时候仅仅是一种感觉的描述,言语的表达也会让孩子有同样的感觉。

对比暗示:激发孩子内心的竞争力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争强好胜,这其实就是人本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在人与人之间相处过程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差异,而孩子也会对于这些表现有一定的判断,希望自己能够表现出来比别人更加优秀的状态。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每天在孩子耳边,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么的优秀,只会让孩子变得更为叛逆。

我们应该利用较为委婉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别人的优势,以及在孩子的年龄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这种对比暗示也会激发孩子内心的竞争欲望,从而通过对于自己的行为控制、言语控制变得更为优秀。

期待暗示:让孩子得知父母内心真实想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心理学上,曾经有一个所谓的期待效应:如果我们对孩子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妈妈相信你以后能够变得比较优秀,在任何方面都特别出色。”

那么孩子其实会将自己置于较高的位置,并且想要去按照父母所想的目标不断的成长。

因为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接受到了父母的讯号,同时感受到了这种鼓励之下,所带来的一种自我了解。

所谓的期待效应,其实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多鼓励鼓励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特点以及潜力。

“妈妈觉得你真棒,上次出去玩的时候都能帮弟弟拿东西,相信你以后也能变得越来越坚强。”“妈妈记得你上次心里不愉快的时候,会向妈妈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希望你以后都能这样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地上打滚撒泼。”“要是心里有不满的想法,一定要告诉妈妈,而不是采取固执的方式去解决。你这么聪明,一定明白妈妈的意思。”

这种话语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激励的影响,其实所谓的欲扬先抑也可以应用到孩子身上。

我们如果想要改正他们身上的问题,一定要让他们先了解到自己身上的优势。在这种较为积极的状态之下,懂得正视自己。

目的暗示: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对于任何孩子来说,他们因为对于事件的了解过程经验,相比于父母来说较为匮乏,并不知道自己身上所产生的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父母可以利用所谓的目的暗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固执爱发脾气,会让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你如果现在还是喜欢发脾气,那么到了幼儿园之后,就有可能不像哥哥那样拥有很多的朋友。”“大家都不喜欢爱发脾气的孩子,如果你能改正这个问题,妈妈相信很多人都会表达出来对你的喜爱。”

通过对于孩子的分析表达,那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给孩子一种暗示。

所谓的暗示效应其实是比较灵活的,在生活中我们所了解到的大部分委婉方式,其实都能算得上是暗示效应。

只要是以一种积极的状态给孩子了较好的结果,父母也可以延续使用。对待婴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这种所谓的暗示确实更为有效,大家也要避免棍棒教育。#宝宝成长那些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C妈学堂

想要获得更多育儿知识吗?关注并私信我,私信发送文字“育儿秘籍”即可获得价值万元的育儿秘籍,让你做个心里有底的妈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固执敏感爱发脾气 别手足无措 试试“暗示效应”孩子更优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固执爱发脾气怎么办?巧用“暗示效应” 让孩子变得更懂事

孩子固执爱发脾气怎么办?巧用“暗示效应” 让孩子变得更懂事

孩子,父母,暗示效应,想法,让孩子,邻居,对孩子,妈妈,习惯性,意识,时候,自主性,教育,预期,王诗龄,爱发脾气,表达自己,好的,小兔,女儿,天气,发挥作用,小家伙,情商,敏感期,方法,爸爸,衣服,过程,少一点

2010-03-27 #短篇故事

孩子爱发脾气 超敏感 其实是自卑了!

孩子爱发脾气 超敏感 其实是自卑了!

孩子,建议,缺点,目标,学会,对自己,内心,压力,家长,小朋友,看法,行为,帮助孩子,无法达到,觉得自己,让孩子,追求完美,别太,应勇,一起玩,意识,儿童心理,一生,事事,价值观,地位,决定权,勇气,判断力,场合

2017-09-13 #长篇故事

孩子倔强哭闹爱发脾气 不是和父母作对 而是进入执拗敏感期

孩子倔强哭闹爱发脾气 不是和父母作对 而是进入执拗敏感期

孩子,父母,敏感期,状态,行为,事情,内心,女儿,情绪,方式,宝妈,表现出来,让孩子,原因,态度,想法,时候,过程,阶段,秩序感,豆苗,叛逆,大人,情况,爸爸妈妈,特点,问题,邻居,挑战,去了解

2009-12-12 #短篇故事

孩子爱发脾气 多半不是情绪问题 而是触觉敏感 家长要积极引导

孩子爱发脾气 多半不是情绪问题 而是触觉敏感 家长要积极引导

孩子,家长,时候,胎儿,感统失调,触觉,过程,让孩子,方面,对孩子,都会,不喜欢,前庭,原因,大脑,孕妇,意识,才能,顺产,小朋,东西,儿童,朋友,动作,压迫感,四肢,头部,宝宝,小朋友,感觉

2015-10-26 #小故事

孩子爱发脾气 先别急着生气:他可能是到了这四个敏感期

孩子爱发脾气 先别急着生气:他可能是到了这四个敏感期

孩子,敏感期,乐乐,父母,绘画,爸爸,问题,鸡肉,东西,妈妈,时候,家长,秩序,好朋友,儿童,小伙伴,月亮,玩具,社交,表哥,一起玩,侄子,事情,伙伴,办法,同学,对方,星星,时间,毛巾

2015-03-27 #故事阅读

不打不骂 8招 对付爱发脾气的“熊孩子”!

不打不骂 8招 对付爱发脾气的“熊孩子”!

孩子,家长,时候,事情,宝妈,让孩子,宝宝,老人,脾气,犯错,自己做,多让,再发,家有,宝顺利,都会,要你,浅浅,妈妈,做法,任其发展,冷处理,坚定信念,心得,小孩子,屋子,敏感期,情绪,态度,时期

2012-01-22 #故事阅读

清华心理专家:爱发脾气的孩子可能更优秀!这5个原因你知道吗?

清华心理专家:爱发脾气的孩子可能更优秀!这5个原因你知道吗?

孩子,爱发脾气,好事,脾气,原因,父母,心理专家,你的孩子,家长们,憋在心里,清华大学,都会,内容,匠人,坏脾气,家长,家庭教育,心理学,角度,评论,过程,分析,说教,清华,从育儿,在外面,大家好,下本,主张,亲子

2019-08-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孩子调皮不爱听管教?父母善用“暗示效应” 比打骂更有效

孩子调皮不爱听管教?父母善用“暗示效应” 比打骂更有效

孩子,父母,小斌,暗示效应,孩子们,儿童,情绪,方式,教育,影响,对孩子,让孩子,习惯,优势,指导,不服从,父母们,教育孩子,好的,事情,做作业时,作用,动力,叛逆,父亲,缺点,行为,鸡毛掸子,以自己,变得更好

2018-09-1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