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如果你在农村发现驴被五花大绑 一定走近看看 这是老手艺要失传

时间:2015-06-27

钻过围观的人群,问一旁的大哥这是在干嘛,是要杀驴吗?有人笑了,说一看你是城里人,这个你肯定没见过

提示:本文共有 9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河北省秦皇岛市一山村集市,在这里逛农村大集时,墙角处发现许多人围着一头驴,而这头黑驴被五花大绑捆在两根铁柱子中间。钻过围观的人群,问一旁的大哥这是在干嘛,是要杀驴吗?有人笑了,说一看你是城里人,这个你肯定没见过。

围观人群多为中老年人,而且是附近来赶集的村民。围着驴在忙活的是一对年过五旬的夫妻。天有点冷,大姐围着头巾,大姐丈夫在忙着捆驴。村民告诉说,这是在给驴“挂掌”,也叫钉掌,意思是在给驴穿鞋。小编小时候也生活在农村,邻居家养头驴也听人说起过,但就是从未见过,没想到在这遇上了。

围观的有位城里来的50多岁大哥,他说他老家也在农村但这个还是第一次见。围观村民说,别说你们,我们生活在村里的,现在家家都用汽车拖拉机收秋没人养驴了,也没多少人见过。

看钉掌师傅的工具比较简单,现场有马凳、锤子、铲镰、马钉、马掌、靠板等。钉掌所用材料也不同,如果是走油漆路的驴,就钉胶皮的,如果是常走山路的,就得钉铁掌,钉掌师傅说。不过价格也不同,塑料的便宜,要30,铁的贵些,要50元左右。

现场只见钉掌师傅一手抄起驴的左腿,将蹄子放在马蹬上,蹄掌朝上,先是将驴蹄修整,然后用左膝支着驴腿。最后,右手抄起铲刀,先清理出蹄里的脏物,再用刀削去驴蹄底边多余的,将驴蹄底铲平。为钉的牢固,师傅用了数个铁钉围绕驴蹄的钉了一圈,再用锤子把露出的钉子尖砸弯。

挂前掌时驴还配合,所以钉的速度快,可到后掌可没那容易了,这头倔驴开始烦躁乱蹬。不得已,钉掌师傅重新弯腰捆绑驴的后腿。用绳子将驴后腿拴铁柱子上,而且绑好几圈,这下驴动不了了,安静了。

有第一次见这手艺的,担心这样把钉子钉到驴脚上它会不会疼。钉掌师傅笑了,说这是钉要驴的角质层上,触及不到它的肉里。钉掌的目的,其实就如人穿鞋一样,防止驴脚底磨破或磨偏,让驴平时能走的时间更长,更远些。

至于驴在钉掌过程中为何那么狂躁,熟悉流程的村民大哥解释说,它不是疼,而是害怕。捆上它,其实也是为钉掌人的人身安全,必定驴急了也会踢人。

把头吊起来,身体被架空五花大绑的驴,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折腾后,四个驴蹄子被全部钉好了,它可以穿着这些新鞋去给主人家干活拉车去了。不过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诞生,北方人家养牲口的越来越少了,驴也少见了,所以这门老手艺濒临绝迹很少见了。 【原创图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盗图,违者必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如果你在农村发现驴被五花大绑 一定走近看看 这是老手艺要失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陕西人“老手艺” 千层顶纯手工做一双半个月 穿过的至少50岁

陕西人“老手艺” 千层顶纯手工做一双半个月 穿过的至少50岁

孩子,鞋面,一双鞋,硬核,妈妈,奶奶,虎头鞋,出点,民间,纯手工,童鞋,鞋子,鞋底,棉布鞋,非物质文化遗产,段永,在农村,好的,手工制作,老陕西,还记得,网络,博物馆,一带,中国北方地区,中老年,传统,做工,冀东,农村

2010-10-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大话降龙:吴刚被娥姐五花大绑打成重伤 降龙有种“不祥的预感”

大话降龙:吴刚被娥姐五花大绑打成重伤 降龙有种“不祥的预感”

吴刚,伏虎,大话降龙,大哥,漫画,姐姐,打扫卫生,月宫,重伤,舞台剧,不祥的预感,还以为,兰兰,奥冬,大家好,哈啰,凡人,下期,借口,嘴软,大事,天宫,妈咪,小伙伴,心情,德行,故事,手笔,方式,日子

2016-1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皖南皮影戏:老手艺 新活力

皖南皮影戏:老手艺 新活力

传亮,皮影戏,皮影,乐平,年轻人,父亲,兄弟俩,唱词,时候,表演,原汁原味,剧团,帽子,方式,笔者,发展,回家,上世纪,新剧本,越来越多,佩奇,老皮,不一样,和发,新活力,老故事,东西,安徽省,合力,兄弟

2007-03-13 #故事大全

闽南在地文化 老照片 老物件 老手艺 分享闽南的历史与故事

闽南在地文化 老照片 老物件 老手艺 分享闽南的历史与故事

闽南,老物件,记忆,往来,手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故事,照片,邵庄,老手艺,古厝,剪纸,岁月,手艺人,精神,竹编,老照片,计划,活动,生活,文化传承,最深刻,闽南文化,庄庄主,忆力,花夕拾,庄大,新时代

2019-12-18 #小故事

老手艺守护着开封古城的老味道 中秋节来看糕点师傅背后的故事

老手艺守护着开封古城的老味道 中秋节来看糕点师傅背后的故事

月饼,糕点,梁红军,梁师傅,枣泥,模子,馅料,老月饼,传统,传统工艺,作坊,图案,水果,点心,白糖,老师傅,青红丝,大有,老味道,个性,人们,古城,口感,原料,味道,女儿,开封人,市场,师父,方式

2020-03-22 #故事阅读

老手艺守护着开封古城的老味道 中秋节来看糕点师傅背后的故事

老手艺守护着开封古城的老味道 中秋节来看糕点师傅背后的故事

月饼,糕点,梁红军,梁师傅,百家号,枣泥,模子,馅料,老味道,古城,作者,老手艺,老月饼,传统,传统工艺,作坊,图案,水果,河南省,点心,白糖,老师傅,青红丝,大有,个性,人们,口感,原料,师傅,大河网

2020-09-01 #故事阅读

从吴韵到国潮 老手艺变身“香饽饽”

从吴韵到国潮 老手艺变身“香饽饽”

青年,手艺人,吴中区,青春,传统手工艺,手工艺,活动,老手艺,传统,协会,手艺,销售,吴中,让更多,刺绣,区域,博物馆,团委,商圈,时尚,苏绣,传统文化,新媒体,汪宏,吴门,得依,徐学,王嘉宁,苏州人,陈旻

2012-01-29 #长篇故事

听非遗传承人讲述老手艺的新故事

听非遗传承人讲述老手艺的新故事

皮影,景泰蓝,竹编,技艺,苏绣,姚建萍,杨昌,钟连盛,作品,创作,汪海燕,汪天稳,项目,发展,艺术,产品,雕刻,汪海,农民,皮影戏,行业,赤水,遗传,生活,人才,传统,刺绣,工作室,工艺,方式

2015-12-3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