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作家余华: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活着》展现生命的坚强

时间:2015-07-04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一个在太平间长大的少年,早期写作风格冷酷血腥,他用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构建了一个又一个书内的世界,八部作品中写死了二十

提示:本文共有 29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位掀起“先锋文学”潮流的当代小说家,他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出名的作家,凭借一本《活着》火遍大江南北,他被称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一个在太平间长大的少年,早期写作风格冷酷血腥,他用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构建了一个又一个书内的世界,八部作品中写死了二十九个人,也因此投稿五年都被退。

他就是作家余华,一位可以用自己的文字写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时代缩影的伟大作家。

太平间长大的少年

1960年,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了一个未来名满文坛的大作家,这就是余华。

余华的父亲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为了完成父亲的梦想,余华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家人从杭州搬迁到海盐。几年之后,父亲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父亲对医学的热爱,也让年纪尚小的余华渐渐的也对医学产生了兴趣。

在余华的童年的记忆里,出现最多的总是父亲穿着白大褂进出手术室的身影,冷酷而又神秘。

六七十年代,那是建国后经历动荡、充满贫穷与饥饿的年代,余华家的生活也非常窘迫。

他长到10岁时,父亲的医院里分配了一套房子,这时的小余华才搬了新家,房子的对面是个很奇怪的地方,没有住人,而是放置了很多盖着白布的尸体。

后来,余华才知道,那个地方就是太平间,出人意料的是余华并不感到害怕。

相反他常常跑去太平间睡午觉,因为他感觉那里很凉快,夏天的时候是最好的玩耍地方。

余华的童年,见多了太平间里的痛哭流涕,见多了生命的开始结束。也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影响了余华成年后对于生命的认知,也影响了余华的写作风格。

成名之后的余华有了这样的感慨,曾经年少,不知生命可畏。

弃医从文,8部作品写死29人

面对着逐渐长大的儿子,余华的父亲选择让他通过书籍来拓宽视野。

在图书馆里,余华第一次接触到小说,从此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如获至宝,喜不自禁。

余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看小说上,对于学习没下什么苦功夫,所以在那个刚刚恢复高考制度、竞争激烈的年代,余华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落榜之后的余华还没有来得及思考以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就已经被父亲安排进了医院,成为了一名牙医。

五年的时间里,余华拔了上万颗牙,工作的枯燥乏味终于让余华厌烦了。

他开始想他到底想要什么,难道这样一直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过一辈子,回答是当然不能。

于是多番考虑之后,余华辞去了这份工作,他喜欢写小说,喜欢文学,于是他按照内心的想法去了文化馆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他夜以继日的创作却多处碰壁,无人赏识。但是青年人的激情是无法想象的,余华很有自信,他认为自己肯定能成功。

亚里士多德曾说,青年人长时间处于一种类似陶醉的状态。那时的余华就像是处在了这样的一种状态,他有梦想,他心怀希望,他自我认可,但是命运给了他当头一棒,敲得他头破血流。

之后的五年里,余华不断投稿,却一次次被拒,即使再乐观的人,面对现实的沉重打击还是会沮丧不已。

这种心情上的失落逐渐体现在余华的小说中,这时,余华小时候受到的环境影响也体现出来了。

那段时间里余华的作品几乎都是血腥暴力的,他在小说中不断地杀人,描写的手法极其冷酷。以至于余华的8部早期作品中非正常死亡的人物高达29人,他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

余华将“暴力美学”呈现地淋漓尽致!

像他的《现实一种》,这本书以丧子矛盾引起的山峰山岗俩兄弟之间的虐杀展开描写,山岗的儿子杀了山峰的儿子,丧子之痛让山峰失去了理智也杀了山岗的儿子,之后兄弟相残,双双离世。

“然而不久之后山峰的脑袋突然昂起,那笑声像是爆炸似的疯狂地响了起来。……山峰的脑袋猛然摔了去……”山峰是活活笑死的。

这是对山峰死去场景的描写!这篇小说记录了余华曾经的疯狂血腥,有人说,看过这篇小说后感觉余华的骨子里流的不是血,是冰碴子。

全文尽是悲伤,像是噩梦开始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鲜血梅花》、《往事如烟》等,这些小说也充分体现了余华早期文笔的冷酷。

后来的余华还是感到不满足,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构思如何杀人上,这时的余华在写作风格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他没有理会,而是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后来,他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

一次,余华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被绑在处决台上,有人在旁边一条条罗列他的罪状,之后就出现了一把枪,对准他的头,一枪下去,梦里的余华死了,现实中的余华惊醒了。

惊醒之后的余华突然意识到不能再写这样的小说了,否则会出事的,自那以后,余华再没有写过杀人故事。

之后的日子里,余华摆脱了杀人故事的阴影,他笔下的人物逐渐丰满起来,余华在圈子里也积累了不小的名气。

但是这时候的余华还是有些迷茫,这样的日子和他刚开始进入文学界时设想的未来不同,年轻的他壮志凌云,希望自己笔下的作品能成为传世名作。

《活着》的诞生

余华开始思考他要写一部怎样的作品才能成就他的梦想。

一天,他刚刚写完一篇新的小说,大脑正放空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首歌,美国歌曲《老黑奴》。

这首歌是根据事实创作的,歌曲主人公老黑奴一生孤苦无依,贫困潦倒,晚年的时候一个人死在伦敦,虽然这一生命运对他极其不公,但是直到临死的时候他对这个世界依然抱有希望。

余华听到这首歌后深受感动,他突然想到自己写了这么多人死去,为什么不写人的活着,如野草般顽强的活着。

这个想法在余华的脑子里发酵,余华身上缺少的温情似乎也被这个想法唤醒了,他决定写这本小说,他要让书的主角坚强的活着、拼命的活着!

三年之后,1993年,一本《活着》在文学界引起了轰动,作者余华也真正在文学界大放异彩。

《活着》的主角富贵本来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是他嗜赌成性败光了家财,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历经磨难之后富贵意识到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就在他开始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的时候不幸却接二连三的降临了。他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去世,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小说的结局,富贵养了一头老牛,他看着这头老牛就像看到了自己,不幸却顽强的活着。

于是,他一个人,一头牛,过完了一生。

文中的福贵虽然命运苦难却又不乏温情,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情,成了支撑福贵活下去的勇气。

在余华的笔下,这些温情汇成了活着的信念,就算物质匮乏,生存艰难,只要活着,便有希望。

正如余华在文中所说:生活越是平淡,内心越是绚烂。

之后《活着》成功入围“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十部作品”,而作者余华凭借《活着》也获得了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以及第三届世界文学“冰心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为了活着而活着

成名之后的余华却越来越淡然,他不再在意外界的看法,对于众人的赞美也更加的忽视。

这时的余华也像富贵一样,终于看透了人生,放弃了那些活着之外的东西,明白了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就像小说的结尾写到:活着就是活着本身,不是为了任何人任何事物,不是为了争斗,更不是为了去证明什么。从此庭前看花落,天上云舒卷。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尽是人生。

富贵的人生十分之九在孤苦磨难中度过,但他却依然乐观,余华的人生也从年少执念、历经挫折走向成名后的淡然。

懂得了活着的意义之后,就不会在意无关紧要的事物,因为活着剥去浮华的朴实,或许只是简单的一呼一吸之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作家余华: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活着》展现生命的坚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继莫言之后 中国作家余华有望再次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继莫言之后 中国作家余华有望再次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余华,作品,中国,文学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读者,个人,代表作,农民,背景,他的作品,是一部,卡佛,巴尔扎克,来考,中国作家,不一样,改变自己,世界,主人公,人权,事实,事业,价值,作家,写法,全部都是,儿女,命运,口实

2011-11-03 #故事阅读

一生必读‖余华凭借这本书看哭无数中国人 感动众多世界读者

一生必读‖余华凭借这本书看哭无数中国人 感动众多世界读者

余华,作品,苦难,故事,作家,读者,中国,生命,这本书,一生,凤霞,法国,美国,老人,老牛,工作,讲述了,土地上,许三观卖血记,代表,医生,力量,医院,外孙,妻子,家珍,小说,文化大革命,文化馆,文学创作

2018-03-11 #故事大全

从莫言 余华和阎连科 来看中国当代作家写作的功利性

从莫言 余华和阎连科 来看中国当代作家写作的功利性

莫言,余华,阎连科,文学,张抗抗,当作家,作家,有的人,内容,北大荒,城市,小说,文化馆,这本书,哈尔滨出版社,改变自己,都会,世俗,事情,作品,内容提要,功利性,分界线,吃饺子,小时候,地方,哈尔滨,命运,大山,工具

2014-11-23 #故事会

民国吃货 回忆里都是吃的味道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民国吃货 回忆里都是吃的味道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汪曾祺,吃货,中国,味道,文人,最后一个,民国,大块,昆虫,被誉为,羊舍,美食,南菁,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文联,都会,一夕,东西,个旧,京派,中学,作家,人物,他用,价值,全国,加点,口水,散文家,戏剧家

2011-04-18 #短篇故事

作家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故事沟通世界 还是要感谢汉学家

作家余华对话30国汉学家:故事沟通世界 还是要感谢汉学家

余华,作家,汉学家,作品,灵感,翻译家,故事,语言,变化,好的,活动,中国,出版社,历史,时候,文本,社会,白罗,罗马尼,工作,命运,小说,读者,生活,阿乙,魏安,马尔克斯,中国文化,这本书,中国作家

2020-03-04 #故事阅读

余华:莫言写作只会吹牛 鲁迅是唯一讨厌的作家 晚年他说出原因

余华:莫言写作只会吹牛 鲁迅是唯一讨厌的作家 晚年他说出原因

余华,鲁迅,莫言,作者,意义,苦难,小说,作家,时候,经历,创作,一生,人生,力量,奖项,成年人,时间,民族,标签,灵魂,牙医,生涯,经典,读者,运动,工作,是一本,每天都,生命的力量,采访中

2009-02-25 #长篇故事

客观地说 莫言 余华等当代作家是否已经超越了鲁迅 老舍

客观地说 莫言 余华等当代作家是否已经超越了鲁迅 老舍

鲁迅,国家,余华,贾平凹,当代作家,作家,大师,文学,莫言,老师,距离,沈从文,老舍,华山,初创期,富春江,客观,泰山,是怎么,那个时代,孙武,得明,汪国真,在退,在国外,事实,中国,位置,作品,养家糊口

2013-05-06 #短篇故事

中国现代勤奋名人事例 张海迪勤奋学习被誉为当代保尔

中国现代勤奋名人事例 张海迪勤奋学习被誉为当代保尔

张海迪,诸葛亮,玄奘,诸葛,文学创作,智慧,称号,被誉为,课程,名人事例,保尔,丽贝,从贞观,新雷,秦奋,共青团中央,吉林大学,家和,山东省作家协会,新学校,中国,世界语,世界,三国演义,名人,勤奋学习,人生,中学,主席,五大

2020-05-1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