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诸葛孔明的败笔——六出祁山

时间:2015-07-23

在我们心中,诸葛亮这个顶级聪明的人,做任何事都一定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

提示:本文共有 19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诸葛亮,是千年难遇的活神仙。在我们心中,诸葛亮这个顶级聪明的人,做任何事都一定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但是,你知道“六出祁山”的故事吗?在六出祁山的典故中,诸葛亮难得的失败了多次。这个事件可以说是诸葛亮的败笔,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事件吧。

六出祁山简介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仅有两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是贯彻落实《隆中对》策,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有其重要战略意义。

一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陇南礼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二出祁山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三出祁山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蜀军撤退。

四出祁山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刘禅听信诸葛亮早晚欲称帝的谣言,下旨令武侯退兵,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五出祁山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 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正史

正史中诸葛亮没有六出祁山。 先引凌云雕龙关于祁山、岐山地理位置的片段: “祁山与岐山不同,岐山为山名,位于今日陕西省岐山县东北附近,古公亶父曾率领周室迁居于此,兴建开创周朝八百年天下。祁山亦为山名,位于今日甘肃省礼县祁山乡。光从地图鸟瞰,一个在天水以南,一个在陈仓以东,两地航空距离超过一百公里,实际山路弯涎,更胜于漫漫途遥。”

失败原因

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完成“北定中原”统一大业的原因并非战略之失,而是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在日夜操劳下病殁于伐魏前线五丈原大营,这不仅对蜀汉伐魏不利,且对蜀汉政治本身是一重大损失。虽有姜维接替前线指挥,但总显人才匮乏,后继无人。 2、在三国鼎立中蜀汉政权相对而言,形成气候晚于曹魏、孙权。夷陵之战后,军事实力远不及魏、吴。与才多将广,人才聚集的曹魏相较,差之远矣。 3、“兴复汉室”的口号早已没有多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东汉腐败政治在人民心目中早已完全丧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4、蜀汉朝廷宦官黄皓等专权,后主昏暗,后防空虚,纵使姜维在前线拼命作战,终难挽回危运,后主早已降魏做俘虏,进入安乐宫。 5、北伐战事中,关键时刻用人失误,马谡失街亭,李严误军粮,失去大好战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失之难以挽回。 6、攻占陇右后,没有建立起牢固的政治、军事根据地,往往粮尽兵退,收地复失,陇右诸多有利因素未能充分利用。 7、屯兵戍边措施不力,前线军需供给不济,往往粮尽而还。与此,曹魏采取得力改革措施,经济发展,国力相之强盛。 综上述,总结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北定中原”关系中的成败教训明示,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富裕,民族要兴旺,事业要发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受到人民群众的的拥护和支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强有力才干的人才队伍;兴利除弊、反腐反贪、惩治腐败;加强民族大团结;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合理用人;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否则,将终难如愿以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诸葛孔明的败笔——六出祁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顾茅庐 出山辅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出祁山的诸葛孔明

三顾茅庐 出山辅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出祁山的诸葛孔明

诸葛亮,刘备,曹操,刘禅,诸葛,刘表,司马懿,曹仁,成都,新野,汉室,蜀汉,诸葛玄,南阳,孙权,庞德公,乱世,一身,两岸,叔叔,天下,父亲,母亲,赤壁,五丈原,六出祁山,北伐,岁的时候,没有人,乐毅

2018-01-10 #故事阅读

三国时 孔明先生诸葛亮若不急于进攻魏国 蜀国就一定会灭亡吗?

三国时 孔明先生诸葛亮若不急于进攻魏国 蜀国就一定会灭亡吗?

诸葛亮,蜀国,魏国,进攻,中原,勾践,情况,粮食,结果,防守,魏延,六出祁山,北伐,时候,运输,大问题,我的看法,易守难攻,卧薪尝胆,孔明先生,刘备,东连东,姜维,崔嵬,扬长弃,杜甫,李白,称王,诸葛,越甲可

2020-06-11 #故事阅读

三国中虽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说法 但诸葛亮并没有真正六出祁山

三国中虽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说法 但诸葛亮并没有真正六出祁山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公元,势力,刘备,六出祁山,祁山,魏国,防守,赵云,三国演义,东吴,历史,大将,斜谷,汉中,魏军,五丈原,何进,刘禅,孙权,姜维,守得,张郃,曹操,诸葛,马懿,马谡,向北

2007-05-02 #长篇故事

六出祁山武侯归天

六出祁山武侯归天

诸葛亮,魏军,司马懿,历史,一面,后人,消息,祁山,病情,运粮,六出祁山,万大,关兴,司马,夏侯惠,夏侯尚,姜维,张虎,武侯,水之滨,诸葛,谷中,高翔,大家好,古今,人民,中华文化,东吴,先河,体力

2015-03-20 #小故事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究竟是出“祁山”还是“祁山堡”?

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 究竟是出“祁山”还是“祁山堡”?

祁山,诸葛亮,三国志,北伐,公元,祁山堡,马超,朝廷,汉中,说法,西汉水,建兴,孙权,曹真,是一处,三国演义,东吴,史料,屏风,礼县,辞海,魏军,夏侯渊传,诸葛,王平,路大军,陈震,四州,小说,东西

2019-11-29 #故事会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真实的吗?祁山到底在哪里呢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真实的吗?祁山到底在哪里呢

诸葛亮,祁山,司马懿,北伐,进攻,张郃,故事,蜀魏,六出祁山,曹操,于街亭,俞樾,刘禅,姜维,小浮梅,得多,曹真,西起平,诸葛一生,马超,赵云,马谡,大破,年发,三国演义,三国志,看点,小说,主线,东至

2020-06-06 #故事阅读

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六次进出祁山?其实他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两次

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六次进出祁山?其实他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两次

诸葛亮,祁山,司马懿,北伐,魏军,汉中,诸葛,援兵,蜀汉,刘备,刘禅,六出祁山,兵力,大将,大军,进攻,姜维,孙权,赵云,关中,军队,办法,历史,北魏,地方,斜谷,粮草,魏国,打下来,这些事情

2019-08-26 #经典故事

诸葛亮六出祁山 祁山位于现在的哪里?为何军事意义如此重要

诸葛亮六出祁山 祁山位于现在的哪里?为何军事意义如此重要

祁山,诸葛亮,蜀汉,北伐,军事,意义,道路,粮草,长安,运输,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正史,魏国,一大,主力军,兴复,关中,势力,因素,天险,实力,故事,甘肃,汉中,汉室,礼县,结局,西汉水,陇西

2019-02-12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