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25年无错案!“三不”法官李庆军上了新闻联播 他的故事令人动容

时间:2015-08-09

坚守初心的模范法官是新闻联播对李庆军的评价

提示:本文共有 21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9月1日19:17分,央视新闻联播播出近4分钟的新闻,对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李庆军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坚守初心的模范法官”是新闻联播对李庆军的评价。

03:36

央视新闻联播对李庆军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李庆军生前是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从事审判工作25年,他始终公正司法,所办的案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患尿毒症的最后四年里,他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今天的“爱国情 奋斗者”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坚守初心的模范法官。

去年的9月1日是李庆军最后一次在单位加班。第二天他做了换肾手术,术后的第26天,因病情恶化,李庆军不幸离世,年仅54岁。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庭长卜发忠:“当时请假的时候根本没说要换肾,就是说要做一个小手术。(后来)我们才知道庆军同志是忍受着这么巨大的病痛和我们一起正常地工作。”

李庆军的家乡在济源市邵原镇北里洼村,1982年,他考上了河南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李庆军先是做了一名老师,后来他又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1993年进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南阳市的周光华老人因土地和房屋使用权和一家企业打官司,每到执行阶段对方都提出新的异议进行阻挠。案件分到李庆军手中后,他依法驳回了企业的再审申请。周光华收到了“维持原判”自己胜诉的裁定书,案件得到顺利执行。当事人周光华:“李法官说了,不管谁势力再大,我都依法办案。我胜诉了以后,这么多年我忘不了他。这么好的法官不在了......”

重乡情,但为案件说情打招呼的事李庆军从来不干。侯怀乐是李庆军的高中同学,有一次他的亲戚在济源跟人打官司,想少赔点钱。他找到李庆军帮忙,没想到被断言拒绝。侯怀乐:“庆军坚决地说,让我给济源法院打招呼,这是不行的,我可以给你分析一下案情。当时我也很生气,后来想了想,这不是庆军同学不近人情,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4年,李庆军被确认患有尿毒症,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放弃了治疗效果更好的血液透析,选择了自己能操作的腹膜透析。病痛发作时,疼得走路都困难。他依然坚持上班,妻子劝也劝不住。妻子马凤实:“他总是说,你不知道,我在家闲着浑身难受。我一到单位干起活儿来,那浑身是劲儿。”

手术后的监护期里,李庆军一边挂着氧气袋透析输液,一边打电话给当事人讲解法律问题。妹妹急得在病房外哭,医护人员也不理解。李庆军妹妹李凤莲:“我急得一圈一圈地转。然后到晚上我去探视,我哥就说,人家也是有事了想问我,你说我不就是懂个法嘛。”

李庆军去世后,家人在他的办公室里发现了19本日记,除了少量生活片段,大部分是工作记录。

在同事眼中,李庆军是出了名的“三不法官”——不向领导要待遇、不给同事添麻烦、不向当事人要好处。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立案二庭副庭长姚世宏:“他经常说,每当我在打判决书的时候,总感觉到败诉的一方当事人在看着我。我们在办理每一个案件的时候,一定要把事实查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河南高院组织干警收看新闻联播关于李庆军先进事迹的报道

当晚,河南高院组织全院干警收看李庆军事迹报道,干警们纷纷表示深受感动。

河南高院民四庭庭长周志刚:“作为一起工作了25年的同事,我觉得庆军同志在‘有所不为’和‘有所为’方面,都做到了极致。在‘有所不为’方面,他从来不向当事人伸手,不向领导要待遇,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过分的要求。另一方面‘有所为’,庆军同志从1993年进法院直到他最后去世,都没舍得脱下身上的这身法袍,他对这个职业的热爱是我见过最强烈的。”

河南高院政治部干警赵栋梁:“庆军同志去世后的第二天,我按照省高院党组安排开始了解和采访他的事迹。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既是我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精神洗礼。李庆军同志来时是大山赤子,归去仍怀初心。”

河南高院组织干警收看新闻联播关于李庆军先进事迹的报道

河南高院研究室主任马献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关于李庆军同志先进事迹的报道,又一次湿润了我的眼睛,又一次震撼了我的灵魂。他身上那种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强大的磁场,吸附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向他靠近,向他学习,向他所指引的方向去努力。”

河南高院民四庭法官邓青林:“庆军同志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的温情。法律条款是冷冰冰的,但是通过每一个案件的审判,让当事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法律的这种公平和正义,法律便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情有温度的。”

河南高院组织干警收看新闻联播关于李庆军先进事迹的报道

河南高院信息处干警郭琦:“李庆军法官用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公正司法,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淡泊名利。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心系案件,心系工作。‘廉洁办案,平安一生。’李法官做到了家人对他的期待。”

河南高院执行局法官安利萍:“何为初心、何为使命、何为担当,李庆军同志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他是一面旗帜,也是一面镜子。”

河南高院环资庭干警张东方:“李庆军同志是我们省法院所有同志的骄傲和楷模,我们一定要传承好这种宝贵的精神和品质。”

河南高院办公室干警王钰莹:“通过观看李庆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他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名普通法官,但是他又不平凡,他的身上,展现着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5年无错案!“三不”法官李庆军上了新闻联播 他的故事令人动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他像一盏灯火 极尽最后的光和热”——网友热议李庆军法官事迹

“他像一盏灯火 极尽最后的光和热”——网友热议李庆军法官事迹

李庆军,法官,李法,工作,陈丽英,网友们,人民,北京,榜样,病痛,网友,法律人,副庭长,前进道,总社,最高人民法院,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离开了,世人,一身,一盏灯,为之动容,乘客,为题,事迹,事业,人世,公平正义,光和热,作者

2013-03-13 #经典故事

一诺千金 诚信妻子感动全国

一诺千金 诚信妻子感动全国

施健,昆山,亡夫,事迹,丈夫,借款,工资,钢管,央视,一诺千金,正仪,为题,人生,债权人,大姐,新闻联播,妻子,女工,工厂,小时,帖子,成就,建材,故事,来来回回,欠款,阿姨,男人,法院,法官

2011-06-10 #长篇故事

看完央视《新闻联播》 来看光谷“新闻联播”

看完央视《新闻联播》 来看光谷“新闻联播”

光谷,企业,高成长,北斗,新闻,武汉市,肺炎,疫情,科创,应用,汪祥,20强,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大道,东湖,个人,单位,全市,武汉,生态,科技,高新区,评选活动,走廊,高科技,改造,调研,人民英雄,示范基地,华科

2014-06-14 #经典故事

“疫”不容辞!《衡阳新闻联播》24位新闻“战狼”奋战在前线

“疫”不容辞!《衡阳新闻联播》24位新闻“战狼”奋战在前线

衡阳,疫情,一线,黄锦,防控,新闻联播,新闻,团队,口罩,小时,情况,权威,记者,小儿子,曹华,袁野,好声音,医护人员,衡阳电视台,下联,中心,全市,力量,声音,故事,武汉,稿件,石鼓区,肺炎,精神

2009-08-15 #故事阅读

2017年 《山东新闻联播》经历了这些“第一次”

2017年 《山东新闻联播》经历了这些“第一次”

山东新闻联播,李毅,山东,全国,广播电视台,联播,资讯中心,融媒体,演播室,中央厨房,优势,借力,济南,收视,新闻,新闻联播,方式,省委,节目,传播,宣传,直播,两会,党代会,了头,中央电视台,山东广电,省直单位,都上,产品

2011-12-06 #经典故事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衡阳新闻联播》团队善打硬仗的新闻“战狼”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衡阳新闻联播》团队善打硬仗的新闻“战狼”

衡阳,疫情,一线,记者,团队,新闻,正文,联播,同期声,情况,新闻联播,防控,隔离,曹华,袁野,黄薇,有一套,下联,人员,信息,全员,基层,湖南卫视,精神,稿件,编辑,节目,观众,设备,返岗

2015-06-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这是《新闻联播》最长的“开学季”

这是《新闻联播》最长的“开学季”

潘涛,宝晓峰,新闻联播,严於信,郑丽,节目,央视,主持人,工作,朝闻天下,气质,康辉,毕业于,网友评价,上海,年度,平台,感觉,网友,观众,出生于,午夜新闻,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学院,传统,公信力,动作,卫视,名字,大气

2020-06-27 #长篇故事

「新闻速览」抗击疫情典型事迹 株洲上央视《新闻联播》了!

「新闻速览」抗击疫情典型事迹 株洲上央视《新闻联播》了!

疫情,如何做,防控,株洲,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详情,点击这里,事迹,典型,公务,咨询电话,肺炎,新闻联播,武汉,硬仗,调度会,央视,小知识,工作区域,要知道,全力以赴,人员,医院,游客,一个普通,人手一,怎样预防,习近平,卫健

2015-12-2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