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时间:2015-08-27

他曾游说齐宣王和梁惠王,做过齐宣王的客卿

提示:本文共有 67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齐桓晋文之事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选自《孟子》03:27来自袁白菜

孟子(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是孔子之孙子思门人的弟子,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曾游说齐宣王和梁惠王,做过齐宣王的客卿。晚年与学生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成《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提倡孝悌忠信,宣扬人性本善。他提出了“民贵君轻”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孟子》的文章,在《论语》语录体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对话体。孟子知言善辩,援譬说理,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对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

齐桓晋文之事 [1]

齐宣王问曰 [2] :“齐桓、晋文之事 [3] ,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4]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5] 。无以,则王乎 [6] ?”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7]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8] 。”

曰:“若寡人者 [9] ,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 [10] 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11] ?”对曰:“将以衅钟 [12]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13] ,若无罪而就死地 [14]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15]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16] 。”’不识有诸 [17] ?”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 [18]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19]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0]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21] 。齐国虽褊小 [22] ,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23]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24]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25] ,则牛羊何择焉 [26]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 [27]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8] 。”曰:“无伤也 [29] ,是乃仁术也 [30] ,见牛未见羊也 [31]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32] 。”

第一段提出“保民而生”的仁政主张,肯定齐宣王有施行仁政的仁慈之心。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3] ——夫子之谓也 [34]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5]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6]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37] ?”曰:“有复于王者曰 [38] :‘吾力足以举百钧 [39] ,而不足以举一羽 [40]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41] ,而不见舆薪 [42] 。’则王许之乎 [43]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 [44]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45] ,独何与 [46]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47] ;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 [48] ,为不用恩焉 [49]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50] 。”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51] ,何以异 [52] ?”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 [53] ,语人曰 [54]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55]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56]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7] :天下可运于掌 [58]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59]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60]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61]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62]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63]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64]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 [65] ,然后知轻重;度 [66] ,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67] 。王请度之 [68] !抑王兴甲兵 [69] ,危士臣 [70] ,构怨于诸侯 [71] ,然后快于心与 [72] ?”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73] 。”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74]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 [75]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76]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77]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78] 。以若所为 [79] ,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0] 。”

王曰:“若是其甚与? [81] ”曰:“殆有甚焉 [82]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 [83] ,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84] ,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85] ;以一服八 [86]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87] 。今王发政施仁 [88]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89]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90]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91] ,皆欲赴愬于王 [92] ;其若是,孰能御于?”

第二段说明齐宣王用武力满足称霸的欲望,必败无疑,强调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到百姓拥护。

王曰:“吾惛 [93] ,不能进于是矣 [94] 。愿夫子辅吾志 [95] ,明以教我;我虽不敏 [96] ,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97] ,惟士为能;若民 [98]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 [99]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00]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101] ,是罔民也 [102]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103]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104]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05] ;然后驱而之善 [106] ,故民之从之也轻 [107]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108] ,奚暇治礼义哉 [109]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 [110] ,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11] ;鸡、豚、狗、彘之畜 [112] ,无失其时 [113]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114] ,勿夺其时 [115]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116] ,申之以孝悌之义 [117]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8]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119]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三段提出仁政的内容:富民、教民,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提示】

一、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宣扬仁政,反对暴政,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描绘了富民、教民的蓝图,希望人们安居乐业。这表现了孟子关心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在战国中期诸侯兼并、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国时期,孟子笼统反对使用武力,似乎脱离实际;而将“仁政”主张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靠君主的仁慈心肠实现“王道”,又显得过于天真。

二、本文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以推行王道为中心,全文依次论述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据是“仁术”;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说明实行仁政的途径是推己及人;不实行仁政而行霸道的危险性;详尽阐明仁政的内容,提出富民与教民的具体方案。在整个对话中,孟子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主动权,采用多种论辩技巧,十分具有说服力。

三、孟子善辩还表现在善用譬喻和长于推理方面。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與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区别;用“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手段称霸的荒谬。推理则是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如以羊易牛推出实行仁政的根据,从邹人与楚人战推出齐宣王实行霸道必败,从由牛及人的恻隐之心提出推恩是实行仁政的途径,也颇有说服力。

【注释】

[1]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为后人所加。

[2]齐宣王:姓田,名辟疆,齐威王之子,公元前 320 年至前 301 年在位。

[3]齐桓句: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之事。当时齐国强大,齐宣王想成为霸主,所以要孟子谈齐桓、晋文称霸故事。

[4]仲尼之徒:孔子的门徒。无道:没有说过。桓文:齐桓公、晋文公。

[5]未之闻:未闻之,没有听说桓、文之事。

[6]无以两句:如果不停止谈话,那就谈谈称王天下的道理吧。以:已,停止。王(wàng):动词,推行王道,用王道统一天下。

[7]德何两句:德行怎样才可以称王天下呢。

[8]保民两句:推行保护百姓的王道,就没有人能够抵挡他。

[9]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这里指齐宣王。

[10]臣闻句:我听胡龁说过这样的事。胡龁(hé):齐宣王的近臣。

[11]何之:之何,到什么地方去。之:动词,往。

[12]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后,用牲畜的血涂抹它的孔隙,举行祭祀。衅:血祭。

[13]觳(hú)觫(sù):恐惧而发抖的样子。

[14]若无句:像这样无罪而把它杀掉。若:如此,像这样。就:走向,靠近。

[15]然则:如此,那就。与:通“欤。

[16]以羊句:用羊替换它。之:它,指牛。

[17]识:知道。诸:之乎。

[18]是心:此心,这样的心肠。

[19]以王为爱:认为君王是吝啬。爱:这里是吝啬、小气的意思。

[20]固:本来。

[21]诚有句:确实有那样误解我的百姓。

[22]褊(biǎn)小:狭小。褊:狭窄。

[23]无异:无怪。

[24]彼恶(wū)句:他们哪里知道君王的用心呢。恶:如何。

[25]隐:怜悯同情。

[26]择:选择,这里是区别的意思。

[27]是诚句:这真是什么心思呢。

[28]我非两句:我不是爱财而用羊去换牛的,但也不好怪百姓说我吝啬吧。宜乎:该当,与“难怪”的语意相近。

[29]无伤也:不要紧,没有关系。

[30]是乃句:这就是仁慈的心术。一说,这就是推行仁政的途径。

[31]见牛句:只看到牛的恐惧发抖,而没有看到羊的恐惧发抖。

[32]远庖厨:远离厨房。庖厨:这里指宰杀牲畜的地方。

[33]诗云三句:见《诗经·小雅·巧言》。意思说别人有什么样的心思,我就能猜出来。

[34]夫子句:这说的就是先生这样的人啊。

[35]夫我三句:我这样做了,回过头再去追问自己,结果连自己也不明白当时的心思了。乃:如此,像这样。行:做。反:回过去。求:寻求。

[36]戚戚:心有所动的样子,意思是有所领悟。

[37]此心两句:这种心理符合称王天下的要求是什么缘故呢。

[38]复:报告。

[39]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40]不足:不能够。

[41]明:指视力。察:看清楚。秋毫之末:秋天鸟兽新出的羽毛的尖端。一说,秋天谷粒外面所长的细小的芒刺尖。

[42]舆薪:一车柴草。

[43]许:相信,同意。

[44]恩:恩德,恩惠。及:达到。

[45]功:功德,政绩。

[46]独何与:偏偏又是什么缘故呢。独:单单,偏偏。

[47]为:因为。

[48]见保:被爱护,被保护。

[49]用恩:实行恩惠。

[50]故王三句:君王之所以没有称王天下是因为不去做,而不是没有能力做。

[51]形:外在表现,情形。

[52]何以异:根据什么区别,有什么不同。

[53]挟太句:挟着泰山而要跳过渤海。挟:夹在胳膊下。太山:泰山。超:跳过去。北海:指渤海。

[54]语(yù)人:告诉别人。

[55]为长句:为年长者按摩身体。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攀折草木之枝。又说,折枝,即折肢,弯腰行礼。三种解释,都是指容易做到的事。

[56]老吾两句:敬爱自家的老人,再推而广之敬爱别人家的老人

[57]幼吾两句:爱护自家的孩子,再推而广之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58]天下句:整个天下就可以在自己的手掌中运转了。意思是非常容易就掌管天下了。

[59]诗云四句:见《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说能做自己妻子的榜样,然后做兄弟的榜样,进而把国家治理好。刑:同“型”,作动词用,做榜样。寡妻:国君正妻的谦称。御:治理。

[60]言举句:诗句所说的无非是把爱自己亲人的心推广开去,加之于别人身上罢了。斯心此心。诸:之于。

[61]推恩:推广恩德。四海:指天下。

[62]妻子:妻子和儿女。

[63]古之两句:古代的圣人所以能够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

[64]善推句:善于将他的仁心推广到所做的事情上罢了。

[65]权:秤锤,作动词用,称一称。

[66]度(duó):作动词用,量一量。

[67]物皆两句:物品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

[68]度(duó):忖度,思量。

[69]抑:还是。兴甲兵:发动战争。

[70]危士臣:使士卒臣子遭遇危害。

[71]构怨句:与诸侯各国结怨。构怨:结仇。

[72]快:痛快高兴。

[73]大欲:最大的愿望,最想得到的东西。

[74]为肥两句:是因为肥美、香甜的食品不能满足口腹的享受吗?是轻软保暖的衣服不能满足身体的享受吗?

[75]抑为两句:还是为了华丽的色彩不能满足视觉的观赏吗?或是因为美妙的音乐难以满足听觉的享受?采色:华丽的色彩。声音:指美妙的音乐。

[76]便(pián)嬖(bì):国君所宠幸的近侍。使令:使唤差遣。

[77]已:同“矣"。

[78]辟:开辟,扩张。朝秦、楚:使秦、楚等诸侯来朝拜称臣。莅(lì):居高临下,这里引申为统治。中国:对四夷而言,指黄河流域周王朝所统治的地区,即中原地带。抚四夷: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夷:古代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称呼。

[79]若:如此。所为:所做的。

[80]犹缘木而求鱼:像爬到树上去捕鱼。

[81]若是句:像这样严重吗?是:此。甚:严重,厉害。

[82]殆有句:恐怕还要严重呢。殆:恐怕。有:同“又”,更。

[83]邹:小国名,在今山东邹城。楚:当时的大国。邹被楚灭。

[84]敌大:与大国为敌。

[85]海内三句:四海之内的土地,有方圆九千里,齐国凑齐起来不过方圆一千里。古代中国有九州,每个州方圆千里,所以是方千里者九。集:截长补短凑齐。

[86]以一服八:意思是占全国九分之一的齐国去征服占全国九分之八的其他国家。服:制服,使对方服从。

[87]盖(hé)亦句:何不回到根本上去做呢。盖:同“盍”,何不。本:根本,指施行仁政。

[88]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政。

[89]藏:这里指贮存商品。市:市集。

[90]涂:同“途”,道路。

[91]疾:痛恨,憎恨。

[92]皆欲句:都愿前来向大王申诉。愬:同“诉",陈说,申诉。

[93]惛:同“昏”,头脑昏乱。

[94]进于是:达到这种地步了。进:达到。是:此,即前面孟子所说的内容。

[95]辅吾志:帮助我明确志向。

[96]不敏:不敏捷,不聪明。

[97]恒产:固定的产业,即百姓赖以生活的田地、房屋、树木、牲畜等。恒心:长久不变的善心,主要是安分守己之心。

[98]若民:至于一般百姓。

[99]苟:假如。

[100]放辟两句:放纵作乱,无所不为。放、侈:放荡、放纵。辟、邪:行为不正,邪恶。

[101]从而刑之:紧接着用刑罚惩办他们。

[102]是罔句:这是坑害百姓啊。罔:同“网",张开罗网,引申为坑害。

[103]制:规定。

[104]必使两句:一定使百姓对上足以侍奉父母,对下足以养活妻子儿女。畜:养活,抚养。妻子:妻子和儿女。

[105]乐岁两句:丰收年成整年吃得饱,灾荒年景不至于饿死。乐岁:丰年。凶年:荒年,灾年。

[106]之善:向善。之:往,向。

[107]轻:容易。

[108]不赡(shàn):不足,不及。

[109]奚暇句:哪有闲暇去讲究礼仪呢。奚:何。暇:闲暇,空闲。

[110]五亩之宅:五亩宅基地。古代亩比现代小,约合现代的一半。

[111]衣帛:穿上丝绸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112]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

[113]无失其时:指不要错失它们生育繁殖的时间,繁殖期间不要斩杀等。

[114]百亩之田:相传古代实行井田制,每家分给一百亩土地。

[115]勿夺其时:指不要侵占他们生产耕种的时间,农忙季节不要任意征发劳力等。

[116]谨重视。庠(xiáng)序:古代学校名称,周代曰庠,商代称序。

[117]申:反复叮嘱和说明。孝:对父母孝敬。悌:对兄弟友爱。

[118]颁白者:头发半白半黑的老年人。颁:同“斑”,黑白相间称斑。负:身上背东西。戴:头上顶东西。

[119]黎民:黑发的壮年百姓,与颁白者对举而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齐宣王,推恩,百姓,社会,保民,齐宣,国君,国家,夫子,天下,思想,恩情,目的是,齐桓,中安,于家邦,晋文,子思,桓文,来大,有恒,王天下,老吾老,齐桓晋,公和,民安居,个人,仁爱,事情

2020-08-11 #故事阅读

《齐桓晋文之事》中 孟子引出“以羊易牛”的例子有何辩论意义作业帮

《齐桓晋文之事》中 孟子引出“以羊易牛”的例子有何辩论意义作业帮

论辩,孟子,以羊易牛,技巧,因势利导,保民,齐宣王,主张,主动权,仁政,对方,心理,过程,分析,对话,单刀直入,咄咄逼人,循循善诱,开门见山,旁敲侧击,欲擒故纵,在整个,表现了

2020-08-10 #短篇故事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 孟子引出“以羊易牛”的例子有何辩论意义?简述孟子“制民之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 孟子引出“以羊易牛”的例子有何辩论意义?简述孟子“制民之

齐宣王,孟子,作者,保民,推恩,王道,制民之产,养民,教民,逻辑,齐桓晋,齐宣,仁政,假言判断,天下,意义,文章,气势,条件,百姓,目的,禽兽,选言肢,不足于,分论点,决定于,因果联系,于家邦,何辩,其利

2020-08-10 #经典故事

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齐桓晋文的霸业第4卷

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齐桓晋文的霸业第4卷

薛舟,时珍,翻译家,不一样,原名,主体,历史,作者,孩子,古训,方向,故事,带机,旅途,祖籍,汉字,栏目,自驾,育儿观,诗人,行万里路,视野,读万卷书,走遍全国,踏访,生活,为人父,中国历史故事,传统文化,历史故事

2008-08-20 #故事会

这50个成语来源《孟子》 智慧而深刻 看看出自哪句话

这50个成语来源《孟子》 智慧而深刻 看看出自哪句话

孟子,比喻,梁惠王上,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尽心上,原指,原意,天下,孟子·告子上,梁惠王下,事物,军队,正义,百姓,问题,错误,公孙丑下,孔子,孟子·离娄下,哲学,个人,与民同乐,人民,仁者,仁政,仁民,仁爱,同类,引伸,引领而望

2010-07-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有关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孟子,孔子,梁惠王,始作俑者,张仪,一生,思想,践行,河东,诸侯国,野兽,周游列国,梁惠,齐宣,圣贤,乱世,儒家,国家,大王,学说,当权者,战国时期,战国,成语,战争,断子绝孙,比喻,河内,百姓,邻国

2020-09-02 #故事会

有关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有关孟子的故事有哪些 孟子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孟子,孔子,梁惠王,始作俑者,张仪,一生,思想,践行,河东,诸侯国,野兽,周游列国,梁惠,齐宣,圣贤,乱世,儒家,国家,大王,学说,当权者,战国时期,战国,成语,战争,断子绝孙,比喻,河内,百姓,邻国

2020-09-05 #长篇故事

《孟子》经典名言赏析

《孟子》经典名言赏析

孟子,释义,圣人,孩子,老人,凡夫,这句话,五十步笑百步,原则,古人,意思,执着,目的,不可以,援之以手,是可以,梁惠王上,梁惠王下,释迦牟尼佛,男女授受不亲,公孙丑下,古圣先贤,孔孟,孔子,成贤,老吾老,人乐,一介,乐乐,世人

2014-09-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