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榆社神奇的文峰塔散文

时间:2015-09-06

榆社文峰塔的历史与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岿然矗立在县城东巽山上的文峰塔,与住在环城东河岸畔的我为邻。每当清晨到河边散步,旭日给宝塔投上金辉,就像披上了佛光,令人赞叹振奋。当夕阳西下,又给它涂上一层霞光,姱丽而雄壮,令人神驰暇想。当夜幕降临,塔尖上的明月给它洒上青辉,朦胧的色彩,神秘的意景,本来它也就很神秘。 文峰塔的神秘一直伴随着我,当我还在农村南河底老家时,就听爷爷常志禄说起文峰塔的神秘,说榆社有文峰塔文风兴出人才,并给我讲起常姓祖上拜塔出过一个县令。我在过年祭祖时查看族谱,还真有这么回事,是清朝进士,为官清廉,得过“万民伞”,给祖宗争了光。 记得我家旧大门上浮雕着“耕读第”三个大字,我当时曾问爷爷那是什么意思?他很自豪地教训我:“耕读第是又耕地又读书的府第,这是我家传下来的祖训,你要好好读书”。我很不服气地反问他“那您为什么不读书?”他显的很伤感:“家穷念不起书,哪像你们现在能天天念书。”奶奶还给爷爷证实说:“你爷爷拜过文峰塔,边放牛边读书,乡试还得过第一名呢!”我看爷爷饱经风霜的脸实在不像个读书人,他好像是为了证实他确实念过书,就背起了“三字经”和“百家姓”,从我记事常见他上地劳动,也没见他看过书,居然能一气背下来,那时我不懂三字经,百家姓更枯燥,听的我直打瞌睡,惹的他动了怒,说要带我去拜文峰塔,让神来教化我。 爷爷深信拜塔的神效,似乎很有道理,他说曾领我父亲拜过塔,父亲当了国家干部。我懂事后了解了爷爷和父亲,爷爷确实脑子好使,只读过几天牛背上的书,很会编“链链”(顺口溜、小快板之类),那时在农业社集体劳动间歇时,爷爷就随口编说“链链”,逗的乡亲们开怀大笑,有些精彩片断曾在村里流传了很长时间。我曾想象:假如他能上高等学府那该是什么情况?父亲是在抗日战争中党培养的干部,当然比爷爷文化强多了。 我小时候贪玩,爷爷怕我不争气,果真带我去拜塔,说拜了塔就能考第一。我既兴奋又好奇,大概是在上小学时吧,跟着爷爷和村里的大人、小伙伴们在端午节下午去看塔,看塔的人很多,熙熙攘攘就像是赶会。看到塔了,好大的灰砖砌成,有13层高,走到塔根仰头看,直觉的塔就要倒向自己了。看到有不少人向塔上爬,还有爬到塔顶的,据他们说在塔顶可看到周边四个县,我很羡慕,也想爬上去看看,可是第二层以上就没有梯子了,大人们看的紧不让上,让我们一群孩子给塔磕头。以后每年端午节都要和小伙伴们去看塔,头是不磕了,但总有一股莫名的神秘感,进而让人神奇了。 这神奇感缘于一个神奇的传说,当我们不在端午节也要去看塔时,大人们警告说塔里藏有蛇精,只有端午节蛇精走了才可以去看塔,想象蛇很可怕,蛇精更应该可怕,所以始终没敢在平时走进塔内。有一次听几个生病的乡亲们说要去拜塔求“神药”,好奇心驱使我也跟去了,想看看蛇精到底是什么样子?到了一层塔底,乡亲们烧香磕头,嘴里念叨着各自的要求,我只顾紧张地找蛇精,蛇精当然没看到,拜完后将供品美吃了一顿。乡亲们的祝愿要求没见起什么作用,但文峰塔一直笼罩着一层神奇的色彩…… 当我也成了大人后,进城住在了文峰塔下,每年端午节下午,也曾带着孩子们去看塔,当然不拜了,好像是去旅游、赶会,可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想我曾拜过塔却没成了“气候”,再向上追忆,父亲和爷爷都拜过塔,父亲成了干部,爷爷是农民,究竟怎么回事呢?当我也有了些阅历后思索:文峰塔其实也在跟着时代走。爷爷虽然聪明,但生在旧社会穷人家庭,拜了塔也念不成书。父亲遇上了共产党,当了干部,原来没文化培训的有了一定文化。我倒是从小就上学,也曾考过不少第一名,但正值文化革命时期停止了高考,失去了深造的机会。儿女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虽没拜塔却比上三代都文化高。原来文峰塔、人民与时代共命运。 文峰塔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有二百八十余年历史,据说原来塔下寺庙不少,佛教兴香火旺盛。钟灵毓秀的文峰塔使榆社文风兴盛,地灵人杰,文峰塔为之增辉。然而随着清朝的腐败,文峰塔也随之黯然失色。待到日寇入侵时,文峰塔与它扎根的太行山伤迹累累,经受了炮火硝烟的考验,仍傲然屹立,挺直的脊梁撑起抗日战旗,榆邑儿女热血浇出“太行精神”,榆社抗日英雄倍出,显示了它神奇的力量。然而在十年文化革命中,他也遭劫难,经百年风雨侵蚀、战乱炮火洗礼的文峰塔又被糟蹋的面目全非,也不知是文化革命,还是革了文化的命,凡带“文”字的都横遭厄运,十年不设高考科场,我和我们一代人“背时”了,文峰塔沉默了…… 在进入快速发展新时代的今天,文峰塔历数百年沧桑,见证了三朝兴衰,经日寇炮火,遭文革劫难,迎来了文兴的春天。宝塔招回了久远的灵魂、秀丽的笔架山托起巨笔、挥舞恐龙的神毫、饱蘸改革的色彩、大书古今历史、唤起榆川的灵气与精神!巽山泛起文光豪气、聚箕邑书作、诗英才、为自己树碑——《文峰》放声狂歌——《漳源诗词》洒向九洲莘莘学子、播种科技、希望、明天…… 文峰塔有魂,宝塔神奇,神奇的文峰塔,还在神奇地变迁……

共 1993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借故乡古老文峰塔的神奇而抒情的散文。文章首先表述了文峰塔自然状态下的神奇,清晨披佛光,夕阳涂霞光,夜幕洒青辉。围绕神奇,引出下文。其一,听爷爷说自有文峰塔,文风兴出人才。当地在清朝时出了个进士,得过“万民伞”,给祖宗争了光。其二,文峰塔的神效。爷爷拜塔后得了乡试第一名,父亲成了国家干部。其三,每年都要拜塔,求神药,有神秘感。其四,解密有关文峰塔的神奇。文峰塔其实也跟时代同步,与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其五,文峰塔历史简介。二百八十余年的历史,增辉至暗淡与无语。最后,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峰塔彰显久远的灵魂,唤起灵气与精神,点明主题。全文脉络清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环环相扣,首尾呼应,字里行间之中,流露着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感,引人入胜。推荐欣赏!编辑:刘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榆社神奇的文峰塔散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榆社文峰塔赋

榆社文峰塔赋

文峰,一塔,文峰园,人影,园林,宝塔,散文,日月,之光,其力,初升,卫公,因科,周军,和鸣,张公,承先,文峰塔,若文,一园,塔上,一传,义士,万民,乡绅,修葺一新,亭台,云影,人文学,作者

2017-05-06 #经典故事

榆社榆社文峰塔简介榆社文峰塔旅游景点介绍

榆社榆社文峰塔简介榆社文峰塔旅游景点介绍

文峰塔,川河,塔体,塔身,工艺,笔架山,东连山,高登,三个山,河之畔,两臂,从北向南,全景,佳节,传说,俗名,内径,八角,占地面积,回廊,图案,平川,山势,塔尖,寓意深远,塔顶,宝瓶,山河,建基,指画

2008-09-11 #短篇故事

榆社文峰塔

榆社文峰塔

文峰塔,塔体,塔身,工艺,洞门,榆社,凤台路,川河,高登,三个山,文峰园,山势,两臂,从北向南,塔尖,全景,佳节,传说,俗名,内径,八角,占地面积,回廊,图案,地址,寓意深远,塔顶,宝瓶,建基,山河

2010-08-19 #故事会

山西榆社文峰塔清·市保

山西榆社文峰塔清·市保

榆社,文峰塔,晋中市,文风,榆社县,川河,文峰,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人心,人民,县城,工艺,清康熙,楼阁,文化,洞门,雍正,笔架山,绅士,博友,古塔,士第,山建塔,张汉英,石楼,科第,箕子,新浪,登城

2019-03-14 #故事大全

晋中榆社文峰塔

晋中榆社文峰塔

文峰塔,榆社,晋中市,川河,文物保护单位,工艺,晋中,洞门,笔架山,古塔,文峰,石楼,八角,佛家,从北向南,全国,内径,占地面积,回廊,历史,名称,县城,图案,康熙,塔体,塔顶,塔尖,宝瓶,大同,天下

2019-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榆社文峰塔作文

榆社文峰塔作文

校园,操场,爷爷,同学们,长廊,文峰塔,教学楼,贵州,地方,小草,雕塑,不知不觉,大字,主席台,升旗台,双杠,心情,旗杆,柱子,树木,瓮安,红色,老爷爷,野花,飞檐,在那里,好地方,来到了,大门,枝叶

2017-04-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榆社文峰塔 建到一半就出了举人......

榆社文峰塔 建到一半就出了举人......

文峰塔,榆社,榆社县,文风,周文,文峰园,文化,方位,张浚,科第,全国各地,岭山,村南,历史,作用,县城,地标,塔身,城区,孩子,康熙,村村,箕城镇,洞门,砖雕,雍正,教育,东南方向,城东南,孩子们

2019-02-23 #经典故事

榆社文峰塔参观记500字

榆社文峰塔参观记500字

人们,文峰塔,夏日,文峰园,天空,四季,世世,代代,建筑,威武雄壮,小手,景色,榆社,活剧,背景,一个晚上,了一场,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它的亮点,是多么,火山地带,翩翩起舞,在水边

2015-02-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