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能背书却不识字?多半是家长方法不对 试试“语义启动效应”

时间:2015-09-06

同事说:孩子特别喜欢读古诗,只听故事机就能非常流利的背诵出来

提示:本文共有 25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上周末,参加同事儿子的生日会,在一起聊家常的时候,从孩子房间飘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声音,听起来读的又熟练又朗朗上口。

同事说:“孩子特别喜欢读古诗,只听故事机就能非常流利的背诵出来。”过了一会,要吃生日蛋糕了,孩子从房子出来,同事问:“宝贝,你刚刚读的是什么诗啊,可认识里面的字呢?”孩子摇摇头,说不会写也不认识,就奔奔跳跳的跑去玩了。

聊到这里,同事苦恼不已地说:“古诗确实背了不少,可是你让他认字就不行,有时候也能认识一些字,但放在整个句子中,就读不出来了。”

确实,有很多孩子有这样情况,就是能单独认字,但混在句子中认不出,就更不要说写了,那为什么孩子会背书不识字字呢?这里可用一个名词叫:"语义启动效应"。

什么是"语义启动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容易记住那些“通俗易懂“的信息,能更容易接受被具象物质刺激的信息。如果,你想孩子更容易记住某件东西,可以利用生活中场景训练刺激孩子的记忆。

比如,孩子喜欢吃零食、牛仔、玩具等物品,却从未知道这些物品的字怎么写,父母可以牛奶盒上贴上“牛奶”两字,让每次孩子在喝牛奶的时候能看到,这样他就能知道这个白白的东西叫做“牛奶“。

可以家里的在醋瓶上贴上"醋"字,给孩子也尝一口醋的味道是酸酸的,这样他就知道这种酸酸味道是“醋”,同时加深了他对“醋”字的理解和印象。

同理,上文中同事教孩子背诵的来说,就是没有发挥“语义启动效应”的识字策略,只是机械的按照字面意思来记忆,没有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那记下来的也是生搬硬套,稍微换个语境就不记得了。

那么,很多家长在教孩子认字的时有哪些误区是需要警惕的?

1、 孩子不需要认字

著名美国教育家乔治斯蒂文认为:

“阅读从来没有太早一说,到6岁才开始阅读教育就太晚了。”

一些家长觉得,在学龄前,尽情的让孩子玩耍,不用在认识方面过早,只要孩子学会自理就可以。但殊不知,这无形中破坏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有研究指出:3周岁的儿童已经对事物有独立的看法了。也就是说,在孩子知明理时候就可以进行“识字“教育了。

比如,在做公交时,户外大牌上的字,公交到站的字,或者在收到超市单页时,让孩子指出食物对应的字…等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能随时随机运用。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萌生识字的好奇心时,把握这个最佳好时机。

2、用卡片教孩子认字

市场上经常会售卖各种图+字的小卡片,相信很多父母都入过这个坑,让孩子对着卡片一个一个字的认识,一个字对还对应一个图画。

这种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识字方式让孩子无识记这些卡片上的字,可却没有强化孩子对这个字的记忆点。

很多时候,拿起卡片就认识,把字融到句子里就不认识了的情况,还有,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学习,只是单纯学习个体字,不认知和理解字背后的含义,这只会让孩子停在表面。

3、用读故事方式来认字

一些家长认为,那既然单独认字不会连贯运用,那是不是放在句子一起读会不会有效果,可这时候,孩子往往会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就算是强制记忆了,也起步到认识和运用的意义,在一边阅读和一边识字中,他并没有做出自我的思考,也没有详细的识记这些字,所以说,这种识字方式同样效果不大。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低幼儿童在识字的时候,只是单纯的用单字来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是不符合其认知规律的。

那父母在平时生活中,该怎样利用"语义启动效应"呢?

1、从孩子的兴趣中着手

家长要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看他们对哪类事物更感兴趣。比如,男孩子更喜欢恐龙,那你可以买一些恐龙的绘本,玩具,又或者从电影动画片等孩子喜欢的事物入手。

以这些具体的事物来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当孩子看到这些东西时候,就能在脑海里有所联想,这样可以让孩子识字更轻松有趣,不会是死记硬背变得枯燥无味。

2、从诗词中感受文字

一般家长在想给孩子背古诗的时,总是生搬硬套,就算孩子背熟练了也并没有对诗词的语境有所感受,其实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自然中,把诗歌中的场景融入到生活中。

比如春天下雨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数梨花开。”当孩子看着一场春雨带来的万物的复苏,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如此神奇,是不是更能体会诗人在写作时创作感悟呢,这以诗词方式带入法,教孩子识字是不是就容易点。

3、从日常生活中着手

在“语义启动效应“中,有个重要的技巧就是通过场景记忆方式来刺激,实际来说,就是把识字的方式融入到生活中,把认字和生活中物件联系起来。

打个比方:“我们再去超市的时候,让孩子认识哪些是梨子、苹果、香蕉…..”让孩子摸一摸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口味等,这样孩子在识字的时就能联系到这些食物的味觉、视觉等来识记;

又或者带孩子外出时,一些标语,交通、各类指示牌等,父母可以将行为方式和标语结合起来,让孩子来识记这些标语,让识字的过来变得丰富又多彩。

4、孩子识字要以质量为先

有些父母会急于求成,觉得孩子认字越多越好,常常听到某某5岁幼童认字过百,数背百家姓、倒背如流唐诗三百首….,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会如法炮制。

要求孩子一天要记多少字,还会给出惩罚和奖励措施,往往孩子当时是记住了,可到了第二天又全部忘记了,有时强化记忆会记上一段时间,可没过多久就又忘记了。

所以,我们在教孩子识字的时,不要总以权威者的姿态来要求孩子,而应该以陪伴者的身份理解孩子,和孩子一起发现更多有趣的识字方法,注意掌握孩子对字的理解,把字的形状以及意义都要掌握,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说在最后家长听: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好奇家,对字的兴趣和对玩具的兴趣是一样的,只要以正确的方法有效的记忆,就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开拓眼界和视野,为未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记忆基础。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意识到,在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对语言的理解只是其一不知其二的时,父母能从旁协助进行简单阅读理解。

当别的孩子还只能阅读一些低幼绘本刊物时,会识字的孩子早已掌握了文字带来的生命的魅力,能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了。

所以,家长只要灵活会用把“语义启动效应”灌注到生活中,就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更好的识字,识的更多、更快。

说在最后孩子听:

中国自古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字的进化是自古由头来,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古诗词流传了上百上千年了,识字从来都是有意思有趣的学习,只要多点耐心,少一点完成任务的功利心,那么你就会识字产生更多乐趣,你和家长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能背书却不识字?多半是家长方法不对 试试“语义启动效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叛逆难管?多半是方法不对 参考“期望效应” 娃变优秀不难

孩子叛逆难管?多半是方法不对 参考“期望效应” 娃变优秀不难

孩子,父母,妈妈,宝贝,叛逆,学生,行为,犯错,家长,进步,对孩子,内心,动画片,命令,情感,效应,雄心,琪琪,老师,错误,举个例子,你会发现,理解为,真厉害,绝对不会,身心发展,久而久之,拉玛,皮格马利翁,第一时间

2013-03-27 #长篇故事

三国那些妖鬼所幻化的角色 通读经书的华佗却不识人心!

三国那些妖鬼所幻化的角色 通读经书的华佗却不识人心!

曹操,华佗,道士,医术,外科,经书,关羽,后人,干嘛,旧臣,易经,汉室,神仙,道德经,东汉末年,告诉我,村子里,指手画脚,庞德,子常,少奇,张仲景,董奉,医学家,了头,三国演义,开颅,仕途,事情,做法

2019-12-05 #短篇故事

西安永兴坊美食街 网友只知网红摔碗酒 却不识100多种特色美食

西安永兴坊美食街 网友只知网红摔碗酒 却不识100多种特色美食

美食,永兴坊,特色,还可以,人们,美食文化,中国,历史,博物馆,广场,意味,特色美食,时间,计划,过程,陕西,风格,面貌,生活,表演,体现出,很多人,来到这里,显得更加,这条街,区的,东西可,上时,以美,和精

2013-02-16 #长篇故事

都知道陈奕迅的歌好听 却不识默默写歌的男人黄伟文!

都知道陈奕迅的歌好听 却不识默默写歌的男人黄伟文!

黄伟文,专辑,歌词,人生,时候,单车,无奈,爱情,苦瓜,黄伟,难离难舍,亲情,好的,友情,作品展,境界,属性,孩儿,常情,情歌,抱紧,演唱会,流水,爸爸,画面,石头,荒野,说法,错误,娱乐

2010-08-31 #故事会

许仙白娘子机场相遇 白娘子却不识许仙?网友调侃:潘老师减肥吧

许仙白娘子机场相遇 白娘子却不识许仙?网友调侃:潘老师减肥吧

刘涛,经典,潘粤明,合作,形象,许仙,岁月,众人,友谊,时光,机场,演员,玩笑,有的人,没有想到,许仙白,北京机场,好的,美人,一面,事实,低调,会上,助手,口罩,场面,女神,娘子,捂着,恍恍惚惚

2012-07-19 #短篇故事

孩子脾气“倔” “硬碰硬”的教育不可取 可用“暗示效应”沟通

孩子脾气“倔” “硬碰硬”的教育不可取 可用“暗示效应”沟通

孩子,家长,脾气,时候,事情,对孩子,暗示效应,原因,人家,坏脾气,方式,行为,儿子,妈妈,小朋友,小双,好的,情况,情绪,想法,方法,智慧,有情,语言,倔脾气,可以用,带孩子,没办法,滑滑梯,相信你

2009-02-10 #长篇故事

跳蚤效应:“自我设限”影响孩子成长 家长要这样帮孩子突破

跳蚤效应:“自我设限”影响孩子成长 家长要这样帮孩子突破

孩子,跳蚤,父母,家长,妈妈,小鱼,能力,玻璃,小鲨鱼,效应,心理学家,我就是,老师,给孩子,学习成绩,生物学家,盖子,目标,设限,过程,障碍,突破,不认真,你就是,对孩子,人生,儿子,挫折,方式,理科

2013-09-22 #故事阅读

孩子不听话叛逆 家长生气 4个家庭教育方法与孩子沟通零距离

孩子不听话叛逆 家长生气 4个家庭教育方法与孩子沟通零距离

孩子,妈妈,时候,女儿,父母,需求,家长,小女孩,情绪,做什么,玩玩具,作业,便签,手链,玩具,白熊,看电视,老师,行为,让孩子,好的,亲子,卡片,大人,宝贝,幼儿园,手机,效应,淋雨,爸爸妈妈

2014-10-2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