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副对联传诵红军名称的由来

时间:2015-09-14

这副挂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的对联,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

提示:本文共有 14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新华社武汉8月1日电 题:一副对联传诵红军名称的由来

新华社记者宋振远 徐海波 孙少龙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天,黑暗沉沉埋赤子;克服黄安县,试看丹霄紫气,苍生挤挤拥红军。”

这副挂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的对联,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对联巧妙地镶嵌了10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唯独用红色象征人民革命部队。

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喊出“红军”的称号。此联一出,很快在当地引起反响和传诵。“红军”的名称也由此传开。

凝望这副气势恢宏、深情饱满的对联,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主任陈敦学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发生在这里的沉痛历史。

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领导湖北黄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称“农民自卫军”。当晚10点,农民自卫军向黄安县城进发,成千上万的群众手持鸟铳、鱼叉等原始武器纷纷加入起义行列。14日凌晨2点起义开始,经过浴血战斗,农民自卫军消灭敌人近200人,攻克了黄安县城,摧毁了伪县政府,生擒了伪县长。

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宣布成立,新生的黄安县城披上节日的盛装。当地一位名叫吴兰阶的教书先生情不自禁地挥毫疾书,写下这副对联,贴在县衙的大门上。

此副对联表达了千百年来受压迫的广大民众获得解放的喜悦。人民群众便开始把农民自卫军称为“红军”。1928年后,各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先后改称为“红军”。

由于“红军”的广泛传播,黄安县后来也改名为红安县,成为共和国唯一以“红”命名的县。

黄冈市党史办主任颜宏启介绍,1931年12月,鄂豫皖中央分局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又恢复“黄安”。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再次将黄安改为红安。

就是在红安这片红色土地上,也走出了一支长征部队。颜宏启说:“提到长征,人们往往会想到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除此之外,徐海东等人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还曾进行过一次‘小长征’。”

颜宏启介绍,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到1933年秋,红二十五军人数大量減少;根据地也大大缩小,并被分割成几小块,而且,因为没有电台,便逐渐同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在请示中央后,鄂豫皖省委研究决定,率红二十五军主力突围西进至豫陕边界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

于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的一个月,红二十五军于l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开始了长征。出发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一个团及地方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最后出发的红二十五军却最先抵达陕北,总计行军约9000华里,历时10个月。”颜宏启说,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并胜利地进行了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反“围剿”。接着又先后打胜了劳山战役和榆林桥战役。这两个战役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陕甘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准备了一个坚固的落脚点,对长征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黄冈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说,讲红安之“红”,不仅要讲223位从红安走出去的开国将领,更不能忘记的是牺牲了的14万红安优秀儿女,而其中留下姓名的仅2万余人。

陈敦学介绍,从1923年建立党组织开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7年间,红安县党的组织不散,武装斗争不断,革命红旗不倒。数十万子弟前赴后继投身革命,14万红安儿女英勇献身,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点击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 邱丽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副对联传诵红军名称的由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趣的谐音对联 一副对联一个故事

有趣的谐音对联 一副对联一个故事

修撰,光棍,枇杷,纸灰,蚱蜢,才得,于谦,叶落枝,唐寅,尤秀,樊哙,樊迟,秦观,贾岛,苏小妹,陈道复,鲁班,鲁肃,成双,湾上,赭山,佳境,不语,东阁,之乐,内容,和尚,左右翼,官名,墙头

2020-06-11 #长篇故事

明朝皇帝的对联故事 最短的一副对联只有四个字

明朝皇帝的对联故事 最短的一副对联只有四个字

对联,明世宗,严嵩,建文皇帝,张居正,解缙,下联,夏言,皇上,阁老,伏地,元始天尊,上联,主考官,大臣,小孩子,意思,数字,用意,一副对联,两个人,一德,和政,天之,宗召,张府,明神宗,熊浃,童生,前程无量

2010-12-17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一副对联 改变了侄儿的命运

民间故事:一副对联 改变了侄儿的命运

范紫东,媳妇,侄子,侄儿,孩子,对联,年年,本家,县城,打门,母子,回家,一副对联,新开村,沿村,上联,丈夫,下联,主人,不争气,两口子,从那时起,小时候,功夫,全家,吵醒,印象,厨房,名人,大门

2008-03-27 #故事阅读

一副对联背后的故事·宁波晚报

一副对联背后的故事·宁波晚报

陈继,对联,先生,镇海,陈寿昌,书法,祖父,联句,资料,芷泉,中举,公益,文辞,法书,题款,史波,于光,夏群,子贤,季丰,得中,陈伟贤,书记官,位家,书院,发现了,如新,得如,上联,下联

2010-01-08 #故事阅读

碉楼故事之四: 一副对联五十个字云幻楼

碉楼故事之四: 一副对联五十个字云幻楼

方文,云幻楼,对联,碉楼,妻子,关氏,土匪,开平碉楼,书法,元配,地方,小脚,平台,是非,文化人,燕子窝,西洋,风格,一副对联,云幻,合安,常珍,石楼,名的,坛花,如梦,主人,别号,传统,云龙

2020-06-11 #长篇故事

汉字故事:一副对联 和“一幅”差很远

汉字故事:一副对联 和“一幅”差很远

对联,时候,读音,量词,来形容,偏旁,字画,意思,布料,鞭炮,正字,是一对,是用来,来表示,在作,成双,东西,上联,下联,人们,书画,原作者,地方,右手,四声,图文,契约,家庭,宽度,屋子里

2015-06-07 #长篇故事

一副对联背后的脱贫故事

一副对联背后的脱贫故事

张桂,张嘉轩,责任,儿子,源潭镇,贫困户,金家,党庄村,金一,信心,医疗,干部,妻子,年收入,桂金,精准,补贴,扶贫,生活,经营,养育之恩,可增,金夫,保洁员,第一书记,三口之家,兴家,好生活,好的,小康路

2017-06-20 #故事会

一副厕所对联 引出两个不俗的励志典故

一副厕所对联 引出两个不俗的励志典故

三都赋,左思,厕所,典故,三上,对联,洛阳,励志,业余时间,下联,事业,作学问,洛阳纸贵,三都,刘勰,文成,古今之,天刚亮,朱熹,欧阳修,王国维,董遇,陆机,联中,上联,体裁,个人,临漳县,京城,京市

2014-08-0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