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家庭教育 请不要让你的子女成为“豌豆孩子” 爱更需要说出来

时间:2015-09-15 05:35:48

相关推荐

文/兰妈谈育儿

芳芳的女儿小瑶,是一个比较敏感安静的5岁小姑娘,不论是幼儿园还是社区里玩耍都习惯形影孤立,即便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不过几句话就闹得不愉快,因为小瑶总觉得矛盾的来源都是故意针对自己,而小瑶也因为怪咖脾气被大家称为“豌豆女孩”。

何为“豌豆女孩”?

所谓的“豌豆女孩”,是指孩子的社交能力欠缺,就像是井底之蛙一样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活动,但豌豆孩子和井底之蛙还不同,豌豆孩子是空有一颗孤单的身,心灵对朋友的渴望则是非常热切,别人拒绝、孤立得越勤受到的伤害也越大。

对于一个5岁小姑娘来说,每天不是想着如何吃好、就是想着如何玩好,像小瑶这样敏感、又多愁善感的性格肯定是不正常,而小瑶的敏感也经常让母亲芳芳非常自责,因为小瑶出生之后一直都是由奶奶带着,直到芳芳怀上二胎在家养胎时,才接手上小班刚满四岁的女儿上学事宜。

前期缺少的时间陪伴,早已经让小瑶和芳芳之间变得陌生,好在血缘这关系非常奇妙,只要时间就可以复原亲密。芳芳对小瑶的教育过于“豌豆”范,在和女儿之间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之后,小瑶隔三差五回家告诉妈妈自己在学校被欺负的事情。

面对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孩子被欺负”情况,芳芳和所有家长都是一样担忧的心理,担心女儿在学校受到欺负,每次一听说闺女被欺负了挺着大肚子也要去说理,时间一长瑶瑶在学校就有些遭人烦了,原先那些和小瑶玩的好的同学也纷纷远离,因为小瑶妈妈的“帮说理”更多的是好心办坏事,那些被芳芳口头“教训”的孩子,回家后都被自己的父母批评了。

家庭教育 请不要让你的子女成为“豌豆孩子” 爱更需要说出来

实际上,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都是很正常的,但芳芳在处理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太过单一,毕竟矛盾的来源并非单方面,还有一些孩子根本就把“打招呼”和“被欺负”混为一谈。比如,此时我拍打你的肩膀说了一声“嗨”,站在大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正常的打招呼方式,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会回答“你打我干嘛”。

所以,处理孩子的社交矛盾并不是拿出大人的那一套说理,关于孩子社交的问题父母也不可过多干涉,否则就很容易让自己的小孩儿容易被群体孤立,在长久交不到朋友的“孤立”下,你会发现孩子的性格变得敏感、多疑,怪癖的性格也如“豌豆”一样躲在壳里,只跟自己的亲人能相处在一起、说得上几句话。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教育里,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成为“豌豆”孩子呢?

1、不要小看孩子对朋友的渴望

在孩子的成长、包括社交里,父母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对交朋友的渴望,有的时候交不到朋友产生的伤害,完全不亚于缺失父爱、母爱的自卑内向,虽然朋友不是孩子童年乃至整个人生的所有,但是朋友的存在却也是孩子自信来源的一道敲门砖,交的到朋友和社交能力好的孩子,他们长大后的人缘、包括人际关系处理也都表现得非常好。

面对孩子的交友环境父母不仅要及时让步,还要给足孩子社交里面的自信心,当孩子主动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时,我们就要及时让孩子看到他的变化感触到自信心,比如孩子对其他小朋友说了:“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轻微变化产生上进心。

“我和你一起玩吗”这句话并非万能,如果对方是两个、或一群小伙伴被拒绝的概率会非常大,为了避免孩子的玻璃心越来越严重,我要及时对孩子说“哇!宝贝你真棒,你说出了很多同龄小朋友都不敢说出的话,就算别人拒绝你了也不要灰心,因为好朋友都是互相投机、看对眼,相信你多表现一些自己的特长,让小朋友欣赏到你的玩法能带给自己乐趣,他们就会主动和你交朋友的。”

2、社交能力在于积累、不要过度干涉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里,有很多小朋友空有一颗交朋友的热情心,等待真正交朋友的时候却胆怯后退,更是有很多小朋友会说“爸爸(妈妈)你帮我去说好不好”,说什么?当然是传递想要和对方做朋友的信息了,小朋友害怕和陌生人打招呼的心思可以理解,但是交朋友这件事情可是替代不了。难道孩子每次和别人说什么遇到不敢说的话,就要使唤父母做消息传递员吗?

我们要知道这样的社交绕局,即便是孩子的父母愿意那人家小朋友也愿意吗?有些家长若语速、语色控制不好,可能还很容易吓到其他小朋友,而你家的孩子也会因为“父母传递消息”被孤立,面对想要交朋友又不敢上前说话的孩子,父母能做的就是鼓励孩子跟对方打招呼建立起良好的交朋友环境,而不是替孩子说出“能和你玩吗”这句话,社交和实践都是训练孩子胆量和开口能力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3、陪伴是最美的成长教育,尽量不要缺席

每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不仅仅是血缘亲,还有来自生活的温存和需求,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和生活在老人身边的孩子相比,前者身上的自信和乐观光环更吸引人,而后者的身上总是少了一股属于亲情滋养的活泼感,当然也并不是说爷爷奶奶带出的孩子不好,而是孩子的成长需要父爱和母爱,陪伴也是孩子成长里最美的教育,希望家长们尽量不要缺席。

有些缺席可以用时间去弥补,但孩子一旦习以为常不再期盼父母之爱时,你会发现所留下的就是一辈子的遗憾和情感空缺,当然陪伴也不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陪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还需要做到有质量的用心陪伴,比如我们陪孩子玩积木的时候加入孩子的思维探讨(如房子的屋顶应该摆多高、多大, 城堡可以做几面窗户……)

这些思维探讨都会增加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总结和想象力,如果孩子玩积木的时候是自己玩自己的,家长坐在旁边也是玩手机只起到监护作用,那么一堆积木只不过是枯燥的木头罢了,堆一会之后孩子就没有兴趣,长久以此的话孩子也品不出玩具该有的乐趣,而是养成三天新鲜的占据和拥有,也根本玩不出玩具所存在的启蒙价值。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家庭教育 请不要让你的子女成为“豌豆孩子” 爱更需要说出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孩子教育不可马虎 父母不要当“甩手掌柜” 老师会因你放弃孩子

孩子教育不可马虎 父母不要当“甩手掌柜” 老师会因你放弃孩子

孩子,老师,家长,学校,班主任,情况,班级,在学校,纪律,问题,交流,教育,给孩子,和家,坦诚相待,都会,一段时间,家庭教育,想法,时候,时间,集体,在家里,工作,每天都,就不要,正能量,没有必要,让孩子,班主

2020-09-26

不要让每个孩子都要逃离——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不要让每个孩子都要逃离——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孩子,给孩子,家庭,父母,阴影,韦斯特,对孩子,的哥,疼痛,影响,教育,作为一个,告诉自己,肖恩,韦斯,教育者,剑桥大学,杨百翰大学,畅销书,名字,事情,一扇门,个体,人生,信心,卫生间,历史学家,封面,回忆录,外班

2016-01-14

教育孩子需把握分寸 这几句话 即便再生气也不要对孩子说

教育孩子需把握分寸 这几句话 即便再生气也不要对孩子说

孩子,父母,对孩子,宝妈,让孩子,有的时候,培养教育,事物,事情,伤口,分寸,健康成长,后果,女士,天性,大事,妈妈,方法,家庭,心情,小事,干劲,小结,很感兴趣,意识,感觉,撒盐,方面,样子,缺陷

2013-04-04

大连10岁女孩遇害:请守住教育的底线 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恶

大连10岁女孩遇害:请守住教育的底线 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恶

孩子,女孩,父母,妈妈,男孩,女儿,家庭教育,父亲,人心,小区,网友,视频,教育,让孩子,大连,凶手,周岁,大人,少年,姐姐,家庭环境,对方,小孩,尸体,屁股,成长期,警察,身教,过程,问题

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