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奇遇——普罗旺斯文学的传统与现实

时间:2015-09-18

普罗旺斯在文学想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提示:本文共有 25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包括罗讷河、阿尔卑斯山区和地中海沿岸,拥有独特的文化和语言。普罗旺斯在文学想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享誉世界的梵高、塞尚,还诞生过一批又一批文学家,从中世纪的行吟诗人,到都德、米斯特拉尔、博斯科、帕尼奥尔、吉奥诺等现当代作家。他们笔下的普罗旺斯是真正的美学故乡,是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一次奇遇。

风情悠扬的普罗旺斯抒情诗

普罗旺斯文学起源于11世纪,内容以贵族抒情诗为主,形式讲究,格调典雅,极具文学性,被称为“普罗旺斯抒情诗”。这类诗歌由游走于宫廷与城堡之间的行吟诗人用普罗旺斯方言演唱,赞扬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精神。一方面,行吟诗人迎合贵族喜好创作并演唱作品,形成彼此相近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骑士在现实生活中的诉求也通过行吟诗人的诗歌而得到升华。

整体来看,中世纪的普罗旺斯文学是当时所有法国南方讲普罗旺斯语的文学作品集合。普罗旺斯抒情诗正是普罗旺斯文学的主要代表,也是当时法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意大利西西里流派诗歌和德国的日耳曼恋诗。它引导的用方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风尚,对西欧文化发展以及民族意识觉醒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它极力抒发和弘扬的爱情观念则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14世纪著名诗人但丁是最早的普罗旺斯文学研究者,他在著作《论俗语》中以比较的视角研究了普罗旺斯文学。美国当代著名诗人庞德曾说过,普罗旺斯诗歌是世界两大传统抒情诗之一,从中几乎诞生了现代所有诗歌。他直言自己的诗歌创作深受普罗旺斯诗歌的影响。应该说,使用普罗旺斯方言和宣扬骑士精神是普罗旺斯抒情诗的两大文学表征。它们穿越不同国度,历经时光流转,依然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蓬勃复兴的当代创作

作为“法国南方文学的鼻祖”,19世纪的普罗旺斯作家都德在《磨坊文札》中以真挚的情感和简约的笔调描摹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普罗旺斯风情画卷。进入20世纪后,米斯特拉尔、博斯科、帕尼奥尔、吉奥诺等普罗旺斯作家也纷纷走向文学舞台,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他们的创作以小说、杂文为主,兼有诗歌和戏剧创作,这让源远流长的普罗旺斯文学显示出蓬勃复兴之势。

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斯特拉尔擅长以普罗旺斯方言创作诗歌,娴熟运用故事情节的连接贯穿手法,为读者呈现普罗旺斯的风光、记忆、古老的风俗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吉奥诺运用想象和隐喻,将古希腊移植到普罗旺斯,制造关联,拉近时代,打乱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从而把现实中的普罗旺斯变成了想象中的南方。帕尼奥尔作品语言简练,格调清新,充满生活情趣。他的作品往往采用儿童视角,以“童年回忆录”的形式讲述小主人公和家人在普罗旺斯乡间度过的美好时光,风格朴实亲切,充满温情描绘。博斯科的作品大都以普罗旺斯山区为背景,善于刻画自然环境中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深受古典主义影响,其作品多以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节奏缓慢,其间还夹杂有普罗旺斯方言。作品透过对普罗旺斯风景的描摹,帮助读者观察自然并洞悉人性,具有不凡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净化功能。

自然空间是现代普罗旺斯文学作品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四位作家虽都描绘普罗旺斯,但这一空间的面貌却各不相同。米斯特拉尔描绘阿维尼翁、圣雷米镇等南方小镇;吉奥诺描绘马诺斯克、杜朗斯河谷和阿尔卑斯山脉;博斯科描绘阿尔卑斯山脉和河谷;帕尼奥尔则侧重描绘普罗旺斯的乡村空间。四位作家都将普罗旺斯的自然空间作为作品中重要的叙事空间,通过与城市空间的对比,将自然空间元素与具体的自然意象紧密结合,构建诗意的自然空间,从而开启人物丰富多彩的精神空间。他们以现实的普罗旺斯空间为对象,运用再现、想象、象征等手段生产出表征化的符号空间,在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现实空间与表征空间的对比中构建具有普罗旺斯特色的文学空间。

多元发展的审美实践

为少年儿童写作是当代普罗旺斯作家创作的一大方向。吉奥诺和博斯科分别来自法国南方城市马诺斯克和阿维尼翁,普罗旺斯炽热的阳光造就了他们关注人性、热爱自然的品德与情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卢梭 “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为儿童写作是一门崇高的艺术,而儿童读者恰恰是最天真、最渴望的听众,具有最本真的审美能力。

吉奥诺的代表作之一《种树的人》讲述了一个名为埃尔泽阿·布菲耶的牧羊人用了30年时间将阿尔卑斯山上的荒芜之地变成绿地的故事。作品语言平实,文字优美,节奏舒缓,结构匀称,富有散文诗的雅致,被视为一篇生态主义宣言。根据这部小说制作的同名动画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等20多项国际大奖。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和加拿大拉孔布出版社以彩色绘本的形式出版了吉奥诺的原作,推动了少年儿童对生态文学作品的品鉴。博斯科在《孩子与河流》中则以一名生性快乐、喜爱冒险的小男孩的视角,展现了法国南方的旖旎风光和迷人风俗。这部作品获得过法国青少年文学奖,是法国青少年文学畅销之作。

注重文学与电影的互动实践是普罗旺斯作家另一大发展方向。帕尼奥尔和吉奥诺的文学生涯发端于戏剧、小说等文本创作,却不以文学创作故步自封,相继投入电影领域的创作阵营。两位普罗旺斯作家积极投身“第七艺术”,为多部电影担任编剧、监制、导演,甚至都创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帕尼奥尔的大部分电影作品,不是取材于自己创作的剧本,便是改编自吉奥诺的小说,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普罗旺斯风情。帕尼奥尔以电影制片人的身份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吉奥诺也担任过戛纳电影节评审委员会主席,两人以文学与电影的跨界创作书写着普罗旺斯文化的当代传奇。

普罗旺斯的文化身份在它悠久的文学传统和当代的现实变革中清晰可见。穿越历史的长河,这片阳光灿烂的法国南方之地深深吸引着寻求安宁的文艺创作者。可以说,历经岁月洗礼的普罗旺斯文学为文学家提供了一个优雅的舞台,勾勒出一条从中世纪行吟诗人到现代小说家的文学、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轨迹。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陆洵

精彩推荐:

民间文化与新时期文学创作

回到文学故乡 解开创作密码

创作经验是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奇遇——普罗旺斯文学的传统与现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今年重要的英语文学奖项 都颁给了谁?

今年重要的英语文学奖项 都颁给了谁?

小说,作者,故事,莱斯,奖金,人民币,美国,约合,生活,坎迪斯,人们,万美,作品,世界,文学奖,角色,N.K.,送奶员,创作,作家,天空,文学,朋友,石头,种族,英语,背景,酸涩,万英,书评

2017-09-19 #故事会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及作家简介

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及作家简介

童话,故事,作品,英国,童话集,小说,孩子,国王,作家,法国,创作,作者,儿童,公主,女儿,吉卜林,德国,美国,出生于,麦克唐纳,孩子们,文学,父亲,苏格兰,生活,彼得·潘,朗格,波平斯,玛丽,仙女

2020-05-15 #短篇故事

幸运的贝儿 豆瓣

幸运的贝儿 豆瓣

童话,安徒生,代表作,学校,大学,幻想,文学,成分,诗剧,创作,于朋,哥尔,哈根,尔塞,尔辛,斯拉格,白雪皇后,索尔,阿尔芙,麦尔乔,世界文学,和喜,拇指姑娘,艺术剧院,丹麦,丑小鸭,一滴水,创始人,作家,人文学

2020-07-29 #短篇故事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代表作,学校,大学,幻想,成分,文学,诗剧,创作,于朋,哥尔,哈根,尔塞,尔辛,斯拉格,白雪皇后,索尔,阿尔芙,麦尔乔,世界文学,和喜,拇指姑娘,艺术剧院,丹麦,世人,丑小鸭,一滴水,创始人,人文学

2020-07-31 #故事阅读

《小米的四时奇遇》亮相书展 用12个故事引发读者共鸣

《小米的四时奇遇》亮相书展 用12个故事引发读者共鸣

小米,奇遇,作者,创作,图说,传统,官方,故事,主创,传统文化,洪啸,田晓耕,中国外文局,朝华出版社,中华文化,主人公,主角,人格,书本,乡土,作品,侄女,内页,养分,凝聚力,图画,原型,动画,哪吒,古典文学

2020-01-21 #故事会

中国儿童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系列 pdf+音频 免费分享

中国儿童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系列 pdf+音频 免费分享

玛丽,波平斯,故事,童话,作者,小猪,阿姨,安徒生,米丽,阿力,孩子,德国,假话,动物园,小镇,美国,阿凡提,世界,童话故事,人们,国王,图书,图画书,妈妈,斑马,时候,格林童话,特点,蚯蚓,创作

2020-04-11 #长篇故事

中国儿童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系列 pdf+音频 免费分享

中国儿童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系列 pdf+音频 免费分享

玛丽,波平斯,故事,童话,作者,小猪,阿姨,安徒生,米丽,阿力,孩子,德国,假话,动物园,小镇,美国,阿凡提,世界,童话故事,人们,国王,图书,图画书,妈妈,斑马,时候,格林童话,特点,蚯蚓,创作

2020-04-18 #小故事

中国儿童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系列 pdf+音频 免费分享

中国儿童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系列 pdf+音频 免费分享

玛丽,波平斯,故事,童话,作者,小猪,阿姨,安徒生,米丽,阿力,孩子,德国,假话,动物园,小镇,美国,阿凡提,世界,童话故事,人们,国王,图书,图画书,妈妈,斑马,时候,格林童话,特点,蚯蚓,创作

2020-04-2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