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藏界资讯】元青花鉴赏难点 太全了?

时间:2015-09-22

非苏料低仿品的器形、图案题材、绘画技法、作旧工艺等方面漏洞百出,一件东西能找出很多一票否决的地方,不必多说

提示:本文共有 22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元青花鉴定的难点——非苏料元青花

仪器鉴定不用考虑,只讨论目视鉴定。

非苏料低仿品的器形、图案题材、绘画技法、作旧工艺等方面漏洞百出,一件东西能找出很多“一票否决”的地方,不必多说。鉴定问题集中于高仿品。

元代生产的瓷器不会全是精品、大器,也有普品、小件和小窑烧制的粗制滥造、不伦不类器皿。从元初(1206年)到元末(1369年)的163年间,大窑小窑、精品普品都存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因此,广义的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不会太少,其品种、风格也相当丰富。这些价值不算太高的非苏料元青花,现在也有大量仿品出现。

地摊上常见的大量普品、小窑粗瓷制品,没有收藏价值,价钱也不贵,买了假的也有上当的乐趣和故事,造假的也就赚点劳务费,算计不精还可能赔本,鉴定这类瓷器意义不大。我们需要鉴定的是非苏料元青花中的大器或精品。

3.3.1 高仿青花瓷器的类别

临摹性高仿品

以国内外馆藏元青花为标本进行仿制;

拼凑性高仿品

以馆藏元青花和瓷片的分解要素为标本,拼凑而成整器。以绘画和器形的拼凑为例,造假者会把馆藏青花盘子、罐子、考古元青花瓷片上的绘画要素拼凑到一个梅瓶上,等等。

创新性或臆造性高仿品

仿制者根据自己对元青花特征的理解,设计新的器形或图案。

3.3.2 非苏料高仿元青花瓷鉴定要点

总的鉴定原则还是先识别其是否作旧(时效特征),再观察其整体表现出来的神韵(参考特征)。

无论多高的作旧高手,总会留下人工的痕迹;不管多高级的画师和工艺师,他照仿别人的作品一定没有原创作品时那种自由的心态、那种随心所欲的流畅、潇洒、飘逸和不拘一格之神韵,每一笔都规规矩矩、工工整整、不偏不倚,线条该粗不粗该细不细,印刷品风格十足;偶尔刻意随心所欲一次,还经常出错,难免涂涂抹抹、疙疙瘩瘩,东西南北上下左右不能兼顾,形成仿品和真品整体视觉上的巨大差别。

对临摹性高仿品,目视如果没有任何破绽,必须以仪器鉴定结果做依据,否则不能认定是真品。因为我们这个世界上除了机器批量生产的物品可能完全相同之外,几百年前的两件以上艺术品完全相同的概率几乎是零。正因为这一点,鉴定专家才总结出了“与馆藏品相同的元青花不要买”,“市场上能见到两件以上的元青花不要买”。

对拼凑性高仿品,其图案主题或器形搭配一定存在某种不协调,其绘画布局一定不很连贯或不适当,其图画要素一定都能在典型的、为公众所知的著名藏品上找到来源。

创新性或臆造性高仿品,多数显示出过分的夸张或夹杂些许现代特征,怎么看它只有一个感觉:不开门。少数上乘作品,看上去似开门但又不开门,不能轻易裁定,最好上仪器鉴定。能够作出如此高档仿品的人,一定是超级大师级人物,甚至是几个顶级高手的合作,制成一件这样的仿品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其价值也非一般。

算的上高仿品的物件,都不是普通工匠所做,都会留有标记,须仔细观察。

3.3.3 对一些流行的元青花鉴定标准的评价

器形:元青花普遍具有明显的蒙古族风格和伊斯兰风格,早期瓷器掺杂辽金时代风格,晚期器形融入较多中原风格。器形极其容易仿制,只能作为参考特征,不能根据器形确定真假。

胎:厚,早期胎色灰黄,看似酥松;中晚期胎白而不细。胎也容易仿制,只能参考。但,胎细而薄十分纯净者,不是真品。

釉:馆藏苏料青花瓷器一律用青白釉,呈淡鸭蛋皮色或淡天青色,肥厚滋润,器内壁和底不施釉。釉容易仿制,只能参考。

气泡:有人提出元青花釉中无气泡,也有人提出只有稀疏大气泡且明亮,还有人提出有密集小气泡和稀疏大气泡而没有中等气泡,等等说法相差甚远。显然,对气泡的观察结果因人而异,不能作为鉴定标准。陶瓷是固相烧结物,玻璃质的釉中不可能没有气泡(古代没有真空烧结技术和设备)。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或釉料中含有少量铈、钕等稀土元素,气泡可能少些;否则气泡就多些。以气泡作为鉴定标准缺少依据。

接胎纹:元代瓷器都有接胎纹,2—3条不等,小件内壁接胎纹很少修理,大件有修有不修。也有研究报告说棱瓶、梅瓶等接胎纹不明显者。接胎纹可以仿制,只能参考。

底足:有平足、极浅挖足(象征性挖一下——一刀平削过去,只留下旋纹几乎没削掉胎肉)、浅挖足(深1厘米左右),内墙斜削,外墙不修或草草斜削一刀,不刷底釉,多数呈土黄到浅土黄氧化色(浅火石红),也有传世器经反复擦洗磨掉氧化层露出白胎的,呈灰白色或青白色,能看出胎料颗粒,有“白而不细”特征。底足虽然可以仿制并作旧,但难度梢大,容易露出破绽,可作为重要参考。

呈色:苏料呈色由浓到浅依次呈黑蓝、宝石蓝、灰蓝,也有宝石蓝、艳蓝、浅蓝偏灰,有晕散,略显紫色素,呈色和晕散程度可能和烧结温度、胎料成分及釉的成分不同有关。非苏料呈色偏灰暗,紫色素不显现,晕散不如苏料明显。青花釉里红,色在釉中,挂胎少而在突起处露胎白,从堆釉到胎白处呈铜红、紫红、血红、白过渡,局部泛绿,晶莹剔透,立体感明显。呈色可以仿制,但釉里红仿到真品水平的及其罕见,不是透度不够,就是一片死红没有过渡,或红色挂胎下沉或漂浮釉上不在釉里,或不见泛绿。呈色可以仿制,只能作为参考。

绘画和题材:早期绘画疏朗随意,晚期绘画工整美满,大多布局满密,也有少数留白稍宽者,分层少则3、4层,多则7、8层不等。绘画技法题材他人多有论述,不再重复。绘画可以仿,只能参考。

开片纹:苏料元青花很少有开片,多数馆藏大型器上几乎找不到一个裂纹。个别小件上有稀疏裂纹。至今未见整体均匀开片的苏料元青花。是否开片不能作为鉴定标准,但通体开片可作为否定标准。(文章转载自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藏界资讯】元青花鉴赏难点 太全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藏界资讯】元青花瓷器纪年款如何鉴定收藏 全了?

【藏界资讯】元青花瓷器纪年款如何鉴定收藏 全了?

青花,釉面,元青花,内壁,回纹,特征,纹饰,边饰,足底,青花瓷,孙瀛洲,云头,纹样,尖头,现象,砂眼,稀朗,花卉,图像,施釉,显色,气泡,白釉,胎体,绘画,明洪武,不一样,器物,大小,小件

2017-05-09 #短篇故事

【藏界资讯】瓷器鉴定的重要方法——了解传统瓷器二十四种纹饰!

【藏界资讯】瓷器鉴定的重要方法——了解传统瓷器二十四种纹饰!

纹饰,青花,瓷器,典型,纹样,鹿纹,鱼纹,凤尾,相配,器物,清康熙,龙纹,摩羯,画面,耀州窑,花龙纹,凤纹,海水,莲池,越窑,鸳鸯,鹦鹉,传说中,清乾隆,蝴蝶纹,饕餮纹,鱼藻纹,形象,游鱼,磁州窑

2016-05-18 #经典故事

古代瓷器中的宠儿元青花 为什么那么迷人 元青花欣赏

古代瓷器中的宠儿元青花 为什么那么迷人 元青花欣赏

青花瓷,瓷器,风格,青花瓷器,元青花,中国,元杂剧,宠儿,文学艺术,花纹,近些年来,发展,影响,元青花瓷器,艺术形式,元帝,非常明显,好的,交相,代表,体型,会上,光辉,内敛,内容,后人,大气,基础,国统,器物

2016-01-05 #故事阅读

到底存世多少元青花 元青花何时还能再创天价

到底存世多少元青花 元青花何时还能再创天价

元青花,青花,青花瓷,鬼谷子下山,瓷器,曾志,佳士得,市场,蓝彩,大罐,精品,题材,中东地区,作品,学术界,藏家,高足,或许是,世界纪录,中东,中国,价位,博物馆,学者,时间,民间,高价,研究,大威德,元代瓷器

2016-1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青花里的元杂剧——元青花的独特图样

青花里的元杂剧——元青花的独特图样

元青花,青花,故事,尉迟恭,书会才人,民间故事,图片,戏曲,文人,花纹,网络,题材,戏剧演出,玉壶春瓶,关汉卿,大维德,双龙纹,弗里曼,爱图,王实甫,花龙纹,裴格瑟,马致远,南京市博物馆,云龙纹,三国演义,上自,中转库,中坚,习惯

2010-08-31 #小故事

2.3亿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2.3亿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元青花,纹饰,价格,文化,万英,蒙古族,元成,元人民币,牡丹纹,青花瓷器,会上,人物,交易,体型,古玩,瓷器,材料,特点,艺术品,饮食,颜色,中国陶瓷,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代瓷器,云凤纹,欧美古,顾名思,龙纹扁,万美,大时代

2007-01-02 #经典故事

收藏马未都讲解笔记: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图 元青花大罐

收藏马未都讲解笔记: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图 元青花大罐

元青花,仙人,明万历,清道光,明崇祯,苏麻离青,鬼谷子下山,青花碗,环节,青花,马未都,斗彩瓷,青花瓷罐,元杂剧,人民币,文化,执壶,大罐,年制,莲池,紫砂,鸳鸯,藏品,西厢记,出现过,因为它,昭君出塞,卡帕,崇祯,明万

2015-12-27 #故事会

元青花的三大之谜 暨元青花云龙缠枝莲纹盖罐赏析

元青花的三大之谜 暨元青花云龙缠枝莲纹盖罐赏析

元青花,纹饰,大罐,青花,主体,云龙,器物,研究,和发,专家,伊朗,小盘,巨龙,文物,藏品,过程,资料,说法,青花瓷,审美情趣,有人说,卡比,大维德,唐宋时,多让,尔寺,宋瓷,托普,波普,牛羊放

2009-01-0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