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七旬老伯天天念叨 “有人要抢走银行里的300万存款” 这个病家人态度很关键!

时间:2015-09-2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对老年痴呆症这个词不再陌生,可是,我们真的了解老年痴呆症吗?面对老年痴呆

提示:本文共有 16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每日商报讯(记者 冯双 通讯员 李彬)9月21日是第26个“世界老年痴呆日”,又名国际失智症日、世界阿尔兹海默症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容面对、不再回避”。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对“老年痴呆症”这个词不再陌生,可是,我们真的了解老年痴呆症吗?面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我们会从容面对吗?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病区大主任陈斌华认为,阿尔兹海默症并非不治之症,但大众对老年人的身心变化不够重视,从而出现阿尔兹海默症就诊率低、治疗率低、识别率低的“三低”状况,这也使得患者的晚年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

老人怀疑300万要被人抢走了

70岁的老李(化名)在周围人心目中是个体面的老人,在机关单位退休下来,莳花弄草、和睦邻里,而不是如今这样,谁见了都唯恐避之不及。

“我在银行里有300万存款,这些钱要被人抢去了,你快去警察局报警,给我看牢了。”老李急躁而愤怒地对儿子咆哮,每天督促老伴儿去银行查。

家人不遵从他的想法去做,他就跑到社区里闹,见到街坊四邻就说一通,别人稍有质疑,他就认定这人要“私吞”他的300万。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家里的冲突不断升级,有一次还推倒了老伴儿,这可吓坏了儿女。“不能疯了老爸,赔了老妈!”儿女怀疑老爸是“精神病”,于是将他送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

经过门诊检查发现,老李的智力比正常值低,磁共振检查有明显的局部脑萎缩、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被确诊为血管性痴呆,而不是一般我们所说的“精神病”。陈斌华介绍,老李的智力远没有达到“残疾”的程度,了解他的整个发病过程,其实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忘记事情老伴儿就提醒着或者“代劳”,大家都觉得,老年人记性不好,再正常不过,恰恰是这种观念为患病埋下了隐患。

刚刚住院时,老李遇到医生就说,“你是干部,要给我做主,他们要抢走我的300万存款。”住院一个星期后,老李改口说自己有200万存款,再一个星期存款剩下100万;住院一个月后,别人调侃“老李你的300万呢?”老李连连摆手,“不要瞎说,我一个普通退休职工,哪里能攒到300万!”

现在,老李平安出院回家,与老伴儿过着和谐安稳的晚年生活。

当人老了,衰退是否理所当然?

作为老年精神科专家,从业几十年的陈斌华诊断了无数阿尔兹海默症病例。他认为,对于这种由于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引发的疾病,至今为止发病机理仍不明确,很多人都认为无法治愈,且没有任何特效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但事实上,部分老年痴呆的针对性治疗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有一些还能够被治愈。

“例如血管性痴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好转,目前对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以及抑郁性假性痴呆的治疗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陈斌华说,“而面对那些难治的阿尔兹海默型老年痴呆、混合型痴呆,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其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据统计,世界上每3秒增加1个痴呆患者,85岁以上的人口中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在40%-50%。陈斌华认为,面对这样的现状,全社会对老人身心的变化应该更为重视,而不要觉得老人的衰退是理所当然。

就像老李,如果在一年前记忆力明显减退的时候积极治疗,就不会出现后面的问题。

“在门诊中,多数老人是被认为有精神疾病前来治疗,但被检查出是老年痴呆,”陈斌华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记忆力和智力首先出现问题,随即有谵妄、幻听、猜忌的情况,然而家人却认定他们是精神问题。

那么,阿尔茨海默症如何能早期发现呢?陈斌华指出,除了我们常见的记忆力减退、言语表达困难、情绪不稳等,这类老人的夜间精神行为异常最为明显,比如夜间睡下后再起来摸摸索索整理东西,反反复复上厕所,总感觉家里有外人进出等。

“多动,是最佳的预防方式,”陈斌华指出,动脑及动身缺一不可。例如,进行21点计算,做几个脑筋急转弯,每天“定时定量”的身体运动,可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助于脑部循环。

另外,他特别强调,照护者面对阿尔茨海默患者,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最好事先对该病有全面的了解,必要时询问专科医生可能面临的最差状况及应对方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七旬老伯天天念叨 “有人要抢走银行里的300万存款” 这个病家人态度很关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印度七旬女乞丐在寺庙前凄惨乞讨 却是一个不缺钱的富家女

印度七旬女乞丐在寺庙前凄惨乞讨 却是一个不缺钱的富家女

女子,寺庙,警方,乞丐,家人,本地治里,女乞丐,工作人员,人行,东西,卢比,兄弟,商店,现金,泰米尔纳德邦,约合人民币,帕鲁,发现了,店前,都会,印度,日报,存款,存折,富家女,家庭,工人,带回家,机构,硬币

2013-09-16 #经典故事

七旬老人玩“快闪” 改革开放展现场朗诵《重上井冈山》

七旬老人玩“快闪” 改革开放展现场朗诵《重上井冈山》

展览,观众,杨艳,展区,展品,焦裕禄,国家博物馆,关键,我国,经济特区,记者,许海峰,历史,单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新京报,内容,展馆,故事,特区,习近平,中国,剧照,厦门,受众,战略,总书记,深圳,电影,讲解员

2013-05-15 #经典故事

处处枫叶情 人间七旬跨国婚三

处处枫叶情 人间七旬跨国婚三

儿子,小镇,律师,男人,假想敌,穿着,女人,照片,遗产,结局,支付,华人,情绪,房子,眼神,黑色,郑和,人生,事情,内心,助手,女朋友,对方,年份,布告栏,思维,情报站,气场,目的,笑容

2020-08-17 #长篇故事

「脱贫故事」七旬老人感党恩“摘帽”

「脱贫故事」七旬老人感党恩“摘帽”

有才,老人,明仁苏木,债务,国家,孙女,政府,生活,丰胜村,越来越好,都会,小院,儿子,党委,贫困户,老伴儿,苏木,资金,领导,七旬老人,丰胜,于洪,刘昭,和政,张习,张画,李文静,王爱国,薄田,马凯

2018-04-30 #故事阅读

七旬老党员发挥余热 抗击疫情

七旬老党员发挥余热 抗击疫情

王兴林,居民,社区,记者,植物园,疫情,党员,辖区,老党员,防疫工作,张梦,中来,林第,日中,王兴,亲身经历,事情,四宝山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保驾护航,党总支,凝集力,内心,喷壶,地方,小区,外商,垃圾桶

2020-05-26 #故事阅读

七旬环卫工人为抗击疫情捐款

七旬环卫工人为抗击疫情捐款

老人,阳光社区,王方,老党员,武汉,疫情,李广,周新,李艳,工作人员,服务中心,胜利街道,记者,东营,一番话,党群,元通,党委书记,党龄,力量,共渡难关,年龄,实际行动,操作手,开发区,社区,肺炎,通讯员,部门,工作

2008-03-08 #故事阅读

七旬老人用照片叙说光阴的故事图

七旬老人用照片叙说光阴的故事图

沈世,照片,老人,妻子,照相馆,老伴,照片里,第一张照片,上海,合肥,工厂,结婚证,老家,舒城,一张照片,小三线,过去的时光,刘晓平,孙雨,年年,张纪,虞俊,日正,海一,图片,上士,他用,人生,不幸,中士

2020-09-25 #经典故事

防疫民警休息条件简陋 七旬老人送“硬核”礼物

防疫民警休息条件简陋 七旬老人送“硬核”礼物

民警,双龙收费站,市民,执勤点,地方,房车,帐篷,老人,王先生,陈佳,云南昆明,一线,云南,人员,体温,值守,寒风,同志,封闭性,常会,条件,捐助者,来源,棉被,疫情,点心,素材,编辑,车尾,铁质

2008-04-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