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弟弟苏辙寄了一首诗 苏轼随手一回千古名篇 最后一句无人能及

时间:2015-10-18

曾经有人说苏轼之所以能那样潇洒,是因为他的弟弟苏辙替他承担了生活的琐碎。我深以为然。都说长兄如父,可是在苏家,却常常是弟弟照顾哥哥。乌台诗案爆

提示:本文共有 18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曾经有人说苏轼之所以能那样潇洒,是因为他的弟弟苏辙替他承担了生活的琐碎。

我深以为然。

都说“长兄如父”,可是在苏家,却常常是弟弟照顾哥哥。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入狱。当时的苏辙膝下已经有10个儿女,生活艰辛,但他毫不犹豫地接来了兄长的家眷。

那段时间,他除了为苏轼的案子到处奔走,还要想法子安慰一家老小,再加上的经济的负担,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乌台诗案的结果是苏轼被贬黄州,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仅仅是他贬谪之路的首站。

不久后,他被贬到了惠州,也就是令唐宋文人闻风丧胆的岭南一带。那时苏轼当然不可能带着家眷一起去受苦。

怎么办呢?他给弟弟苏辙写了一封信,向他借钱。接到信件后的苏辙倾尽所有地借了苏轼一笔钱,帮他在宜兴安顿好了家眷,为他免除了后顾之忧。

正因为有苏辙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的付出,所以苏轼令在人胆颤的岭南才能那般潇洒,“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以说苏轼、苏辙二人算是历史上兄弟情深的典范了。苏轼曾经给弟弟写过许多诗词,最出名的当属《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弟弟苏辙寄了一首诗,苏轼随手一回千古名篇,最后一句无人能及

今天我们来讲另一首名作,这首诗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全诗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和诗。

公元1061年,24岁的苏轼赶赴凤翔为官,他的弟弟苏辙一路相送。

途中他们经过了渑池,想起当年进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借宿僧舍,还在墙上题诗,苏辙写下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轼读后也是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和诗。

诗歌首联自问自答,便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人这一生到处奔走,到底像什么呢?应该像随处飞的

鸿鹄吧,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留下痕迹。

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不是在贬谪之后才开始,而是在很早之前便有所悟。

他离家进京赶考,之后又离京赴任,到处奔波,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接着的颔联是对首联的延伸。

鸿鹄偶然在雪地上留下痕迹,可是转眼便又飞向远方,哪里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呢?

人世无常,变幻莫测,既然无法改变,无法挽留,何不随遇而安呢?

这是苏轼在劝勉弟弟,不要一味地感伤怀念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

接下来的颈联是照应“怀旧”的诗题。

当年两人曾在渑池的僧舍借宿,还曾和寺中的老和尚共参佛理,可是如今老和尚早已去世化成一抔黄土。

就连当初他们在墙上所题的诗作也都不复存在。

物是人非,难怪苏辙会那样伤感,“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而苏轼也提起此事,自然不是为了勾起伤心情绪,而是为了安慰弟弟,往事如风,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应该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尾联是针对苏辙诗中“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发出的感慨。

是否还记得那年我们进京赶考时的情景呢?路远、人乏,连驴子也累得叫个不停。

兄弟之间的浓浓情意可见一斑。

全诗来看,既有对往事的眷恋,又有对弟弟的劝勉,将人生感悟和对弟弟的关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苏轼难得一见的七律佳作。

整首诗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豪迈大气,令人折服,就像纪晓岚所言“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

苏轼的诗题材广阔,富含哲理,富于变化,挥洒自如,自然奔放。他把古诗中常见的题材提升到很高的层次,使得诗的内涵更为深厚。同时在跌宕起伏中把他旷逸豁达的 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能让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豁达。

《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传,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笔华丽而不浮夸,如此心静方能品人间至味。

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东坡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苏轼的思想。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辛弃疾词传》。辛弃疾是乱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这本书也以同样的手笔,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这套书不仅包装精美,更是根据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设计了优美的封面,纸质也很棒,阅读起来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六本书,仅需45元,也就是两包烟的价钱,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何乐而不为?

(仓央嘉措诗+李清照苏轼文学诗词)浪漫古典行全套¥49.9度小店月销380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弟弟苏辙寄了一首诗 苏轼随手一回千古名篇 最后一句无人能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史上最深兄弟情:弟弟苏辙生活失意 苏轼写诗安慰 竟成千古名篇

史上最深兄弟情:弟弟苏辙生活失意 苏轼写诗安慰 竟成千古名篇

苏轼,人生,弟弟,渑池,苏辙,辛弃疾,兄长,生活,这首诗,诗人,一生,东坡,但愿人长久,哥哥,情感,无奈,现实,经历,脚印,诗句,诗词,遭遇,飞鸿,活动,不知天上宫阙,人有悲欢离合,仓央嘉措诗传,又恐琼楼玉宇,我欲乘风归去,月有阴晴圆缺

2019-12-01 #经典故事

苏辙写诗给哥哥抱怨生活太苦 苏轼心疼回诗安慰 不料成千古名篇

苏辙写诗给哥哥抱怨生活太苦 苏轼心疼回诗安慰 不料成千古名篇

苏轼,苏辙,渑池,人生,弟弟,苏洵,辛弃疾,名气,诗词,八大家,东坡,兄弟,僧人,千古,名篇,读诗,小一,宿僧房,柳宗元,曾巩,曾为,新塔,文业,李清照,李煜,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游佳,纪晓岚

2019-07-23 #故事大全

苏轼与苏辙的千古之情

苏轼与苏辙的千古之情

苏轼,苏辙,弟弟,兄弟二人,兄弟,兄长,哥哥,时候,知己,渑池,皇甫遵,人生,人间,图片,官职,朝廷,海南,湖州,现实,网络,雷州,仁宗,宛丘,他们兄弟,知州,亡兄,嘉佑,墓志铭,对方,广东

2018-10-16 #长篇故事

苏轼和苏辙的千古伯仲情:在世互扶持 身后毗连穴

苏轼和苏辙的千古伯仲情:在世互扶持 身后毗连穴

苏轼,苏辙,弟弟,哥哥,两兄弟,宋仁宗,兄弟,渑池,皇帝,笔者,伯仲,兄弟俩,御史台,性格,老爸,诗词,进士,赵心,有才,苏洵,释意,人生,一家老小,世俗,但愿人长久,历代,天下,实力,情谊,文字

2010-09-18 #经典故事

苏辙写诗诉苦 入仕命运如棋子;哥哥苏轼和诗劝慰 遂成千古经典

苏辙写诗诉苦 入仕命运如棋子;哥哥苏轼和诗劝慰 遂成千古经典

苏辙,苏轼,弟弟,苏洵,渑池,父兄,人生,兄长,郑原,主薄,这首诗,仕途,哥哥,大梁,文学,无奈,经历,雪泥,题诗,鸿雁,宿僧房,曾为,游佳,道长,修养,兄弟,县吏,年少时,比喻,经典

2019-12-01 #小故事

苏轼与苏辙久别重逢 写下一首千古名作 短短4句感人至深

苏轼与苏辙久别重逢 写下一首千古名作 短短4句感人至深

苏轼,苏辙,阳关,这首词,乐事,弟弟,月光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明年何处看,此生此夜不长好,久别重逢,句词,情感,情韵,惊艳,明月,美景,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别之意,王维,月圆,世人,中分,中苏,云气,人生,千古,别情...

2008-12-01 #经典故事

苏辙写诗给向哥哥诉苦 苏轼随手写首诗安慰 一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苏辙写诗给向哥哥诉苦 苏轼随手写首诗安慰 一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苏轼,苏辙,渑池,仕途,人生,僧舍,雪泥,一筹,弟弟,题诗,诗中,郑原,这首诗,奉闲,兄弟二人,公元,哥哥,同游,大雁,旅途,路途,飞来飞去,东奔西走,新塔,曾为,本才,游佳,西古,诗安,在这首

2011-05-21 #经典故事

苏辙向哥哥抱怨生活之苦 苏轼回一首诗安慰 前两句却成千古名句

苏辙向哥哥抱怨生活之苦 苏轼回一首诗安慰 前两句却成千古名句

苏轼,人生,弟弟,苏辙,渑池,痕迹,经历,诗词,语言,辛弃疾,这首诗,一生,兄弟俩,兄弟,生活,东坡,兄长,对方,方向,模样,深情,生平,艺术,诗句,分析,兄弟情深,这本书,和凝,林语堂,哲思

2015-07-11 #小故事